通信協議又叫
『壹』 tcp/ip協議是一種網路通信協議又稱為什麼協議
TCP/IP協議中文名稱:傳輸控制協議/英特網互聯協議
TCP/IP模型也被稱作DoD模型。TCP/IP字面上代表了兩個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和IP(網際協議)。
『貳』 為什麼要有通信協議
電腦的通信協議好比,好比現實生活中路上的「紅燈停綠燈行」這樣的交通規則,只有有了完善的規則網路才能高速運轉,否則到處出車禍。
『叄』 如何理解什麼是通信協議
多功能電力儀表一般都有rs-485通訊口,採用一些通用的通訊規約(有時也叫通訊協議)。
通俗的講,通訊口就是我們的嘴巴,通訊協議就是我們所使用的語言。
『肆』 通信協議與通信規程的區別
所謂通信協議是指通信雙方的一種約定。約定包括對數據格式、同步方式、傳版送速度、權傳送步驟、檢糾錯方式以及控制字元定義等問題做出統一規定,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因此,也叫做通信控制規程,或稱傳輸控制規程,它屬於ISO'S OSI七層參考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
通信控制規程其實就是我們採用的一些標准。
舉個例子:
SDLC是七十年代開發的IBM定義的數據鏈路控制協議,其目的是通過廣域鏈路與SNA環境中的IBM主機系統進行通信。SDLC基於面向位的同步操作,與之對應的是面向位元組的協議如Bisync。IBM向標准委員會提交了SDLC,使之新增了如下標准,而SDLC仍然是SNA中主要的串列鏈路協議。
ANSI從SDLC建立了高級數據通信控制規程(ADCCP)。
ISO建立了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HDLC)。
『伍』 什麼是通信協議TCP/IP
簡單地抄說:
TCP/IP協議(Transfer Controln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傳輸控制/網際協議,又叫網路通訊協議,這個協議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
它包括上百個各種功能的協議,如:遠程登錄、文件傳輸和電子郵件等,而TCP協議和IP協議是保證數據完整傳輸的兩個基本的重要協議。
『陸』 通信協議 還是通訊協議
通信協議。
通信協議是指雙方實體完成通信或服務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約定。通過通信信道和設備互連起來的多個不同地理位置的數據通信系統,要使其能協同工作實現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它們之間必須具有共同的語言。
交流什麼、怎樣交流及何時交流,都必須遵循某種互相都能接受的規則。這個規則就是通信協議。
對於通訊協議,開放系統互聯協議中最早的協議之一,它為連接不同操作系統和不同硬體體系結構的互聯網路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種網路通用語言。TCP/IP協議定義了在互聯網路中如何傳遞、管理信息(文件傳送、收發電子郵件、遠程登錄等),並制定了在出錯時必須遵循的規則。
『柒』 什麼是通信協議
是為保證數據通信網中通信雙方能有效,可靠通信而規定的一系列約定。這些約定包括專數據的格式,順序和屬速率,數據傳輸的確認或拒收,差錯檢測,重傳控制和詢問等操作。數據通信協議分兩類:一類稱為基本型通信控制協議,用於以字元為基本單位的數據傳輸,如BSC協議(二進制同步同步通信協議);另一類稱為高級鍵路控制協議,用於以比特為基本單位的數據傳輸,如HDLC(高級數據鍵路控制協議)和SDLC(同步數據鍵路控制協議)。 基本型協議使用於簡單的低速通信系統,傳輸速度一般不超過9600bps,通信為非同步/同步半雙工方式.超錯控制為方針碼效驗。高級鍵路控制協議採用統一的幀格式,可靠性高,效率高,透明性高,廣泛用於公用數據網和計算機網。傳輸速率一般在2.4kbps到64kbps,通信為同步全雙工方式連續發送,差錯控制為循環冗餘碼效驗。實際上,通信協議一般分成互相獨立的若干層次。按ISO的OSI七層參考模型功用數據網的數據通信協議主要涉及前三層,即物理層.數據鍵路層和網路層。
『捌』 通信協議是什麼意思
通信協議是指雙方實體完成通信或服務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約定。通過通信信道和設備互連起來的多個不同地理位置的數據通信系統,要使其能協同工作實現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它們之間必須具有共同的語言。交流什麼、怎樣交流及何時交流,都必須遵循某種互相都能接受的規則。這個規則就是通信協議。
通信協議是指雙方實體完成通信或服務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約定。協議定義了數據單元使用的格式,信息單元應該包含的信息與含義,連接方式,信息發送和接收的時序,從而確保網路中數據順利地傳送到確定的地方。
在計算機通信中,通信協議用於實現計算機與網路連接之間的標准,網路如果沒有統一的通信協議,電腦之間的信息傳遞就無法識別。 通信協議是指通信各方事前約定的通信規則,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各計算機之間進行相互會話所使用的共同語言。兩台計算機在進行通信時,必須使用的通信協議。
『玖』 通信協議有哪幾種
通信協議是指雙方實體完成通信或服務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約定。協議定義了數據單元使用的格式,信息單元應該包含的信息與含義,連接方式,信息發送和接收的時序,從而確保網路中數據順利地傳送到確定的地方。
在計算機通信中,通信協議用於實現計算機與網路連接之間的標准,網路如果沒有統一的通信協議,電腦之間的信息傳遞就無法識別。 通信協議是指通信各方事前約定的通信規則,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各計算機之間進行相互會話所使用的共同語言。兩台計算機在進行通信時,必須使用的通信協議。
通信協議
三要素
通信協議主要由以下三個要素組成:
語法:即如何通信,包括數據的格式、編碼和信號等級(電平的高低)等。
語義:即通信內容,包括數據內容、含義以及控制信息等。
定時規則(時序):即何時通信,明確通信的順序、速率匹配和排序。 [2]
特點
通信協議具有層次性、可靠性和有效性。[2]
體系結構
分層通信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如下:
將通信功能分為若干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完成一部分功能,各個層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通信的功能。
每一層只和直接相鄰的兩層打交道,它利用下一層提供的功能,向高一層提供本層所能完成的服務。
每一層是獨立的,隔層都可以採用最適合的技術來實現,每一個層次可以單獨進行開發和測試。當某層技術進步發生變化時,只要介面關系保持不變,則其它層不受影響。
分層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每一層實現相對獨立的功能,下層向上層提供服務,上層是下層的用戶,各個層次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通信的功能。
『拾』 什麼是通訊協議
通訊協議又稱通信規程,是指通信雙方對數據傳送控制的一種約定。
約定中包括對數據格式,同步方式,傳送速度,傳送步驟,檢糾錯方式以及控制字元定義等問題做出統一規定,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它也叫做鏈路控制規程。
(10)通信協議又叫擴展閱讀
電腦與電腦之間的溝通必須講述相同的語言,才能互相傳輸信息,自然資料在國際互聯網上傳遞,每一份都要符合一定的規格(即是相同的語言)。
這些規格(語言)的規定都是事先在會議上講好的,一般我們稱之為「協議」(英文稱為protocol),而這種在網路上負責定義資料傳輸規格的協議,我們就統稱為通訊協議。
其實每一種網路所使用的通訊協議都不太一樣,但就以我們最常用的Internet為例,當資料要送到Internet上時,就必須要使用Internet用的通訊協議。
其他協議
常用通信協議
常用協議編輯區域網中常用的通信協議主要包括TCP/IP、NETBEUI和IPX/SPX三種協議,每種協議都有其適用的應用環境。
TCP/IPTCP/IP(Transport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Internet協議)的歷史應當追溯到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時代。
為了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互連,美國國防部於1977年到1979年間制定了TCP/IP體系結構和協議。
TCP/IP是由一組具有專業用途的多個子協議組合而成的,這些子協議包括TCP、IP、UDP、ARP、ICMP等。
TCP/IP憑借其實現成本低、在多平台間通信安全可靠以及可路由性等優勢迅速發展,並成為Internet中的標准協議。
在上世紀90年代,TCP/IP已經成為區域網中的首選協議,在最新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7、WindowsXP、WindowsServer2003等)中已經將TCP/IP作為其默認安裝的通信協議。
NetBEUI協議NetBEUI(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協議由NetBIOS(網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發展完善而來,該協議只需進行簡單的配置和較少的網路資源消耗,並且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糾錯功能,是一種快速有效的協議。
IPX/SPX協議IPX/SPX(網際包交換/序列包交換)協議主要應用於基於NetWare操作系統的Novell區域網中,基於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域網(如WindowsServer2003)能夠通過IPX/SPX協議與Novell網進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