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外資簽合同

外資簽合同

發布時間: 2020-12-19 18:53:06

Ⅰ 外資企業簽第三方合同能不能去

如果外資企業要求與你簽訂第三方合同,那麼,你應該首先和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種方式與你直接和外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區別是,你的勞動關系相對方不同,前者是勞務派遣單位,後者是外資企業。只要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內容明確,你的權益應該不會受到影響。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Ⅱ 馬上去外資企業工作,簽合同要注意點什麼呢

勞動合同是對企業的一種約束,簽合同後企業不可以隨意開除你.但你覺得公司不合適你可以辭職走人.告訴你企業哪條不合適,但企業定的合同你可以改嗎??簽吧,覺得公司不合適你就走

Ⅲ 馬上去外資企業工作,簽合同要注意點什麼呢

與外企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問題:
一、具有中國法人資格的外商投資企業
第一、如果是具有中國法人資格的外商投資企業,這些外商投資企業是中國法人,他們聘用員工時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跟這些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這是法律對勞動關系確立標準的一個強制性的要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是違法行為,要受到勞動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
第二、在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能夠盡可能地把涉及個人權益的主要方面在勞動合同中給予明確。比如說涉及勞動報酬的條款,像勞動報酬是哪些、勞動報酬的組成、勞動報酬的發放在勞動合同中予以規定。還有就是跟個人權益很緊密的具體工作崗位問題,像任什麼職位,在什麼崗位工作,工作內容是什麼樣的。這些都可能在勞動者進入外企後有所變化,但是具體的職位,要在合同中給予規定。因為一旦在合同中確定職位,將來在崗位變更方面就會受到這方面法律的保護。
第三、要考慮到在將來的發展當中可能出現的一些比較重大的變化,比如說勞動者因為個人原因要離開,單位收不收違約金,如果要收取,什麼時候收取,怎樣收取,最好在合同當中給予相關的規定。
二、法人是外國人的外企
按照法律的規定,這些外國法人駐華辦事處在招人的時候,要求他們一定要通過具有中國法人資格的外事服務單位來招聘。由外事服務單位招聘以後,把這些人派到外國公司駐華辦事處工作。顯然,在這種法律框架下,中國公民到這樣的外企工作,也就是到辦事處工作的時候,他首先應當是和外事服務機構簽訂一個勞動合同,和外事服務機構建立勞動關系。這個勞動合同和剛才所說的直接聘用合同是不一樣的。然後在具體工作崗位,在具體待遇方面,都是由駐華辦事處直接進行聘用和支付相關的費用。

Ⅳ 外資企業為什麼不可以和員工直接簽訂勞務合同

從相關勞動法的角來度看,源外資企業是可以和員工直接簽訂勞務合同;外資企業表明不可以,其實質是不願意;為什麼不願意呢,原因就是《勞動法》對用人企業有許多約束(例如養老保險、處罰、辭退等),不願直接簽合同就是為了逃避這些約束;如果從勞務公司用人,這些約束是勞務公司與員工直接的合同關系,與這些外資企業沒有關系;而外資企業還可以節省一筆關於以上內容的費用(外資企業工資高,各項費用也相應就高);外資企業與勞務公司屬業務關系,是經營范疇。這樣的外資企業是不能真正獲得員工的認同的,其實長遠來講對其是有害的;最為員工應盡量少在這樣不負責任、逃避法律監管的企業工作,僅作為參考意見。

Ⅳ 外企代表處能否和員工直接簽訂勞動合同

如來果外企代表處在工商部自門登記注冊,有營業執照的話,是直接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
1、在中國境外外企代表處不能直接僱傭中國公民。《國務院關於管理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的暫行規定》(國發[1980]272號)第十一條規定:「常駐代表機構租用房屋、聘請工作人員,應當委託當地外事服務單位或者中國政府指定的其它單位辦理。」如果外企代表處需要在中國境內僱傭中國公民,應通過具有涉外勞務派遣資質的單位進行勞務派遣。
2、如果是海外公司派到外企代表處工作的外籍人員,則應及時辦理外籍人員就業手續。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勞動者的勞動關系是與海外公司直接建立的,也就不存在是否要與外企代表處簽訂勞動合同的問題了。

Ⅵ 和外商獨資公司簽定合同,對方只簽英文合同,不簽中文合同,這樣在中國是有效的合同嗎

我的理解如下:
合同法是沒有規定說一定要簽訂中文合同和以中文合同為準的。如果在該英文合同上明確表明只以英文合同為准,那麼如果發生爭議,確實只能以英文為准。

但是我不太理解的是,簽訂合同應該是雙方地位平等的一種法律行為,是雙方真實意思的體現,但是看你的敘述就象在簽不平等條約一樣。我建議你慎重地考慮這個合同,你完全有權利和立場要求對方簽訂中文合同甚至以中文合同為准,這是對你自身利益的保護。

以下是一些法律條款,供你參考。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外 資 企 業 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以下簡稱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舉辦外資企業,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外資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有關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不包括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第三條 設立外資企業,必須有利於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鼓勵舉辦產品出口或者技術先進的外資企業。
國家禁止或者限制設立外資企業的行業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條 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的投資、獲得的利潤和其他合法權益,受中國法律保護。
外資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不得損害中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條 國家對外資企業不實行國有化和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外資企業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實行徵收,並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六條 設立外資企業的申請,由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審查批准。審查批准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九十天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七條 設立外資企業的申請經批准後,外國投資者應當在接到批准證書之日起三十天內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外資企業的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該企業成立日期。
第八條 外資企業符合中國法律關於法人條件的規定的,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第九條 外資企業應當在審查批准機關核準的期限內在中國境內投資;逾期不投資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吊銷營業執照。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外資企業的投資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第十條 外資企業分立、合並或者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並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一條 外資企業依照經批準的章程進行經營管理活動,不受干涉。
第十二條 外資企業僱用中國職工應當依法簽定合同,並在合同中訂明僱用、解僱、報酬、福利、勞動保護、勞動保險等事項。
第十三條 外資企業的職工依法建立工會組織,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外資企業應當為本企業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
第十四條 外資企業必須在中國境內設置會計帳簿,進行獨立核算,按照規定報送會計報表,並接受財政稅務機關的監督。
外資企業拒絕在中國境內設置會計帳簿的,財政稅務機關可以處以罰款,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責令停止營業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第十五條 外資企業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資,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可以在國內市場或者在國際市場購買。
第十六條 外資企業的各項保險應當向中國境內的保險公司投保。
第十七條 外資企業依照國家有關稅收的規定納稅並可以享受減稅、免稅的優惠待遇。
外資企業將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申請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部分所得稅稅款。
第十八條 外資企業的外匯事宜,依照國家外匯管理規定辦理。
外資企業應當在中國銀行或者國家外匯管理機關指定的銀行開戶。
第十九條 外國投資者從外資企業獲得的合法利潤、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後的資金,可以匯往國外。
外資企業的外籍職工的工資收入和其他正當收入,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後,可以匯往國外。
第二十條 外資企業的經營期限由外國投資者申報,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期滿需要延長的,應當在期滿一百八十天以前向審查批准機關提出申請。審查批准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天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二十一條 外資企業終止,應當及時公告,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清算。
在清算完結前,除為了執行清算外,外國投資者對企業財產不得處理。
第二十二條 外資企業終止,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繳銷營業執照。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四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 為了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以下簡稱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舉辦外資企業,保護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外資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有關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全部資本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不包括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第三條 設立外資企業,必須有利於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鼓勵舉辦產品出口或者技術先進的外資企業。
國家禁止或者限制設立外資企業的行業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條 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的投資、獲得的利潤和其他合法權益,受中國法律保護。
外資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不得損害中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條 國家對外資企業不實行國有化和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外資企業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實行徵收,並給予相應的補償。
第六條 設立外資企業的申請,由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審查批准。審查批准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九十天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七條 設立外資企業的申請經批准後,外國投資者應當在接到批准證書之日起三十天內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外資企業的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該企業成立日期。
第八條 外資企業符合中國法律關於法人條件的規定的,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第九條 外資企業應當在審查批准機關核準的期限內在中國境內投資;逾期不投資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權吊銷營業執照。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外資企業的投資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第十條 外資企業分立、合並或者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並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十一條 外資企業依照經批準的章程進行經營管理活動,不受干涉。
第十二條 外資企業僱用中國職工應當依法簽定合同,並在合同中訂明僱用、解僱、報酬、福利、勞動保護、勞動保險等事項。
第十三條 外資企業的職工依法建立工會組織,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外資企業應當為本企業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
第十四條 外資企業必須在中國境內設置會計帳簿,進行獨立核算,按照規定報送會計報表,並接受財政稅務機關的監督。
外資企業拒絕在中國境內設置會計帳簿的,財政稅務機關可以處以罰款,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責令停止營業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第十五條 外資企業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資,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可以在國內市場或者在國際市場購買。
第十六條 外資企業的各項保險應當向中國境內的保險公司投保。
第十七條 外資企業依照國家有關稅收的規定納稅並可以享受減稅、免稅的優惠待遇。
外資企業將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在中國境內再投資的,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申請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部分所得稅稅款。
第十八條 外資企業的外匯事宜,依照國家外匯管理規定辦理。
外資企業應當在中國銀行或者國家外匯管理機關指定的銀行開戶。
第十九條 外國投資者從外資企業獲得的合法利潤、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後的資金,可以匯往國外。
外資企業的外籍職工的工資收入和其他正當收入,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後,可以匯往國外。
第二十條 外資企業的經營期限由外國投資者申報,由審查批准機關批准。期滿需要延長的,應當在期滿一百八十天以前向審查批准機關提出申請。審查批准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天內決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二十一條 外資企業終止,應當及時公告,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清算。
在清算完結前,除為了執行清算外,外國投資者對企業財產不得處理。
第二十二條 外資企業終止,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繳銷營業執照。
第二十三條 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二十四條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Ⅶ 一家外資企業准備和我簽訂一年的勞動合同,請問訂立一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少

問:一家外資企業准備和我簽訂一年的勞動合同,請問訂立一年勞動合同的試專用期是多少?屬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只簽試用期合同的行為違反《勞動法》,依據《勞動法》第十六條第2款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根據上述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就應當簽訂勞動合同。對於新上崗的勞動者,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也可以不約定試用期。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根據《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3條第2款規定,「試用期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中」,即試用期應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而不能單獨簽定試用期合同。單位通過合同約定規避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行為違法。《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Ⅷ 和外資企業不能直接簽定勞動合同嗎

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和外資企業可以直接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版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權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Ⅸ 合同外資額

合同外資額,全稱"合同利抄用外資額",是外商投資合同中約定外方出資部分。比如某地一年內簽署的若干招商引資合同,老外要投資1000萬美元,而實際上其中有一部分合同沒履行,實際只投了800萬。合同利用外資就是1000萬,實際利用外資就是800萬。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