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經濟糾紛還是詐騙

經濟糾紛還是詐騙

發布時間: 2020-12-20 21:19:23

Ⅰ 如何區分詐騙與經濟糾紛

經濟糾紛與詐騙,主要從主觀上進行區別。即,當事人是否願意歸還及不能按版期歸還的原因。正權當的經濟糾紛,貸款人或佔有人並不否認借貸關系,並表示設法歸還。即使不能按期歸還,往往是因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困難,如由於合同約定不明確、遺忘、或者無力歸還導致的。而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的詐騙,則往往表現為攜款潛逃,或是大肆揮霍或賭博,根本不想歸還。

根據2001年1月21日《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中的規定:根據司法實踐,對於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後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7)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

Ⅱ 經濟糾紛和詐騙的區別在哪

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回隱瞞真相、答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
合同詐騙與普通的經濟合同糾紛不同,普通的經濟合同糾紛是指經濟主體在正常的經營活動中因簽約、履約而產生的爭議,合同雙方並沒有非法佔有的意圖;而合同詐騙則純粹是把合同當做詐騙的一種手段。當然,在實際生活當中,合同詐騙與普通的經濟合同糾紛往往很難區分,這主要是由於詐騙者採取了經濟合同的偽裝形式而使其主觀意圖難以把握。
其為合同欺騙罪
1.主觀方面,其有欺騙的故意,具有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2.客觀方面,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行為人根本不想履行合同,只要簽訂了合同,對方當事人給付了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其犯罪目的就已實現,然後便逃跑、隱藏、躲避。
3.數額較大,其多起.此條件滿足
親戚花錢上大學給辦事的人6萬元,屬於詐騙。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