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ip協議格式

ip協議格式

發布時間: 2020-12-22 06:30:54

❶ IP是什麼意思啊

IP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台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常見的IP地址,分為IPv4與IPv6兩大類。目前還有些ip代理軟體,但大部分都收費。

例如,某台聯在網際網路上的計算機的IP地址為: 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 很明顯,這些數字對於人來說不太好記憶。

人們為了方便記憶,就將組成計算機的IP地址的32位二進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間用小數點隔開,然後將每八位二進制轉換成十進制數,這樣上述計算機的IP地址就變成了:210.73.140.2。

(1)ip協議格式擴展閱讀:

IP地址的分類:

1、靜態IP地址

是指給每一台計算機都分配一個固定的IP地址,優點是便於管理,特別是在根據IP地址限制網路流量的區域網中,以固定的IP地址或IP地址分組產生的流量為依據管理。

可以免除在按用戶方式計費時用戶每次上網都必須進行的身份認證的繁瑣過程,同時也避免了用戶經常忘記密碼的尷尬。靜態IP地址是長期分配給一台計算機或網路設備使用的IP地址。一般來說,採用專線上網的計算機才擁有固定的IP地址。

2、動態IP地址

通過Modem、ISDN、ADSL、有線寬頻、小區寬頻等方式上網的計算機,在需要的時候才進行IP地址分配的方式。當你每一次上網時,電信會隨機分配一個IP地址,每次上網所分配到的IP地址都不相同,這就是動態IP地址。因為IP地址資源很寶貴,大部分用戶都是通過動態IP地址上網的。

IP的基本格式:

1、如今的IP網路使用32位地址,以點分十進製表示,如192.168.0.1。地址格式為:IP地址=網路地址+主機地址或 IP地址=網路地址+子網地址+主機地址。

2、網路地址是網際網路協會的ICANN分配的,下有負責北美地區的InterNIC、負責歐洲地區的RIPENIC和負責亞太地區的APNIC 目的是為了保證網路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機地址是由各個網路的系統管理員分配。

❷ 請問移動/聯通計算GPRS流量的方法!!還有UDP,IP協議格式。求大俠!!

UDP協議是一個抄傳輸層的協議襲(OSI和TCP / IP),其協議格式相對簡單,源埠,目的埠,長度,測試,數據轉移的部分。固定的第4個欄位,每8個位元組的2位元組的欄位。 UDP傳輸協議是盡最大努力,這是非常簡單的,並且其傳輸的成功率幾乎是完全依賴於IP層的協議,以確保。

❸ tcp/ip協議的各層格式要不要記住感覺好難懂,好難理解,有沒有好點的學習方法

如果你想走網路工程,或是網路測試,
這個都是需要記住的。
一個好的辦法。 就是那一條流量走一邊,每一層具體做了什麼事,
走幾遍,你就記住了。
後續可以再加上防火牆,再加上代理伺服器,等等。

❹ TCP協議負責數據的分組和組裝,而IP協議負責數據格式的轉換。我的理解正確嗎

不正確,IP負責來把數據從源傳送到自目的地,負責定址和分段。TCP提供可靠的傳輸,負責將消息分成數據段,重傳丟失的數據分段等。完全不是你理解的這樣,可以參考TCP/IP參考模型中對這兩種協議的解讀,以及數據的封裝和解封裝等。

❺ 在ipv6協議中,地址類型是由格式前綴區分的,ipv6可聚合全球單播地址的格式前綴是什麼急需答案!

網上資料挺多的,看ipv6地址類型介紹就可以了。
RFC 1884定義了幾種不同類型的IPv6單播內地址。有容可聚合全球單播地址、NSAP地址、IPX地址、鏈路本地地址、站點本地址等。
可聚合全球單播地址包括地址格式的起始3位為「001」的所有地址。即前綴是「001」

❻ 在TCP/IP協議中,規定了各層中打包後的數據包名稱是什麼請敘述各層數據包格式基本內容及特點。

TCP/IP協議七層中,
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的是數據,
傳輸層是數據段,
網路層是數據包,
數據鏈路層是數據幀,
物理層是數據位(bit),
格式內容非常多難以細述,建議自行查閱。

❼ IP地址中A類、B類、C類地址的區別

區別如下:

1、IP地址表示方法不同: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

2、IP地址范圍不同:

A類IP地址 地址范圍從1.0.0.1到127.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B類IP地址地址范圍從128.0.0.1-191.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C類IP地址范圍從192.0.0.1-223.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3、子網掩碼不同:

A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0.0.0

B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

C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4、適用范圍不同:

A類適用的類型為大型網路,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有126個網路,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

B類適用的類型為中型網路,B類網路地址數量適中,有16384個網路,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2次方-2=65534台;

C類適用的類型為小型網路,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有209萬余個網路,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1次方-2=254台。

❽ 簡要說明TCP/IP參考模型五個層次的名稱,各層的傳輸格式和使用的設備是什麼

TCP/IP參考模型是ARPANET及其後繼的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其將協議分為:網路接入層、網際互連層、傳輸層以及應用層。

1.應用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上層,為用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如FTP,Telnet,DNS,SMTP等。

2.傳輸層: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應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通信功能,確保數據包的順序傳輸和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協議提供可靠的,面向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議提供不可靠的無連接數據傳輸服務。

3.互聯網互聯層:互聯網互聯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從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包含通過網路邏輯傳輸的協議設計數據包。重點是重新給主機一個IP地址來完成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在各種網路中路由數據包。

該層有三個主要協議:Internet協議(IP),Internet組管理協議(IGMP)和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ICMP)。 IP協議是Internetworking層中最重要的協議。它提供可靠的無連接數據報傳送服務。

4.網路接入層:網路接入層(即主機 - 網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它負責監視主機和網路之間的數據交換。

實際上,TCP / IP本身並沒有定義該層的協議,但參與互連的每個網路都使用自己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然後與TCP / IP的網路接入層連接。地址解析協議(ARP)在此層(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上工作。

(8)ip協議格式擴展閱讀: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異同點:

1. OSI參考模型和TCP / IP參考模型都使用分層結構,但OSI使用的七層模型和TCP / IP是四層結構。

2. TCP / IP參考模型的網路介面層實際上沒有真正的定義,但是是概念性描述。 OSI參考模型不僅分為兩層,而且每層的功能都非常詳細。即使在數據鏈路層,也分離媒體訪問子層以解決區域網中共享媒體的問題。

3. TCP / IP的網路互連層等同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中的無連接網路服務。

4. OSI參考模型基本上類似於TCP / IP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功能。它負責為用戶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通信服務,並且還從高層屏蔽底層網路的實現細節。

不同之處在於TCP / IP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基於網路互連層,網路互連層僅提供無連接網路服務,因此面向連接的功能完全在TCP協議中實現,當然, TCP / IP的傳輸層還提供UDP等無連接服務;

相反,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基於網路層,它提供面向連接和無連接的服務,但傳輸層僅提供面向連接的服務。

5.在TCP / IP參考模型中,沒有會話層和表示層。事實證明,這兩層的功能可以完全包含在應用層中。

6. OSI參考模型具有高抽象能力,適用於描述各種網路。 TCP / IP是首先開發TCP / IP模型的協議。

7. OSI參考模型的概念明顯不同,但它過於復雜;雖然TCP / IP參考模型在服務,介面和協議之間的區別中不清楚,但功能描述和實現細節是混合的。

8. TCP / IP參考模型的網路介面層不是真實層; OSI參考模型的缺點是層數太多,劃分意義不大但增加了復雜性。

9.盡管OSI參考模型是樂觀的,但由於缺乏時間安排,該技術尚不成熟且難以實施;相反,雖然TCP / IP參考模型有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但它非常成功。

❾ IP報文格式中 位偏移欄位一共13比特位 那這13比特位每一比特對應的含義是是么

IP包結構

IP協議
IP包結構為抄IP協議頭+有效載荷,包括IP協議首部的分析,分析的IP分組的主要內容時,IP數據包的詳細信息,請參閱有關的相關信息。這里顯示的IP協議頭的結構。
版本:4 -
的IPv4報頭長度:4位元組為單位,最多60個位元組
TOS:IP優先順序欄位
總長度:單位位元組,最大65535位元組
標識:IP報文標識符現場
標志:佔3位,使用
MF(更多片段)
MF = 1,只有低階2位,並有碎片包
MF = 0,最後一個 BR> DF(不分片)分片報文
DF = 1,不允許分片
DF = 0,使碎片
段偏移:當數據包分片的原始數據包的相對位置,共有13位,8個位元組
生活單位:TTL(生存時間)丟棄數據包的TTL = 0
協議:什麼樣的協議進行數據包我們1:ICMP頁6:TCP BR> 17:UDP
89:OSPF
頭檢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IP協議進行檢查第一和太平洋源IP地址的報文的IP
源地址和目的IP地址:IP數據包的目的地地址

❿ ip協議主要規定數據包傳送的格式,以及數據包如何尋找路徑最終到達目的地

(1)版本佔4位,指IP協議的版本。通信雙方使用的IP協議版本必須一致。目前廣泛使用的IP協議版本號為4(即IPv4)。關於IPv6,目前還處於草案階段。
(2)首部長度佔4位,可表示的最大十進制數值是15。請注意,這個欄位所表示數的單位是32位字長(1個32位字長是4位元組),因此,當IP的首部長度為1111時(即十進制的15),首部長度就達到60位元組。當IP分組的首部長度不是4位元組的整數倍時,必須利用最後的填充欄位加以填充。因此數據部分永遠在4位元組的整數倍開始,這樣在實現IP協議時較為方便。首部長度限制為60位元組的缺點是有時可能不夠用。但這樣做是希望用戶盡量減少開銷。最常用的首部長度就是20位元組(即首部長度為0101),這時不使用任何選項。
(3)區分服務佔8位,用來獲得更好的服務。這個欄位在舊標准中叫做服務類型,但實際上一直沒有被使用過。1998年IETF把這個欄位改名為區分服務DS(Differentiated Services)。只有在使用區分服務時,這個欄位才起作用。
(4)總長度總長度指首部和數據之和的長度,單位為位元組。總長度欄位為16位,因此數據報的最大長度為2^16-1=65535位元組。
在IP層下面的每一種數據鏈路層都有自己的幀格式,其中包括幀格式中的數據欄位的最大長度,這稱為最大傳送單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當一個數據報封裝成鏈路層的幀時,此數據報的總長度(即首部加上數據部分)一定不能超過下面的數據鏈路層的MTU值。
(5)標識(identification)佔16位。IP軟體在存儲器中維持一個計數器,每產生一個數據報,計數器就加1,並將此值賦給標識欄位。但這個「標識」並不是序號,因為IP是無連接服務,數據報不存在按序接收的問題。當數據報由於長度超過網路的MTU而必須分片時,這個標識欄位的值就被復制到所有的數據報的標識欄位中。相同的標識欄位的值使分片後的各數據報片最後能正確地重裝成為原來的數據報。
(6)標志(flag)佔3位,但目前只有2位有意義。
●標志欄位中的最低位記為MF(More Fragment)。MF=1即表示後面「還有分片」的數據報。MF=0表示這已是若干數據報片中的最後一個。
●標志欄位中間的一位記為DF(Don』t Fragment),意思是「不能分片」。只有當DF=0時才允許分片。
(7)片偏移佔13位。片偏移指出:較長的分組在分片後,某片在原分組中的相對位置。也就是說,相對用戶數據欄位的起點,該片從何處開始。片偏移以8個位元組為偏移單位。這就是說,除了最後一個分片,每個分片的長度一定是8位元組(64位)的整數倍。
(8)生存時間佔8位,生存時間欄位常用的的英文縮寫是TTL(Time To Live),表明是數據報在網路中的壽命。由發出數據報的源點設置這個欄位。其目的是防止無法交付的數據報無限制地在網際網路中兜圈子,因而白白消耗網路資源。最初的設計是以秒作為TTL的單位。每經過一個路由器時,就把TTL減去數據報在路由器消耗掉的一段時間。若數據報在路由器消耗的時間小於1秒,就把TTL值減1。當TTL值為0時,就丟棄這個數據報。後來把TTL欄位的功能改為「跳數限制」(但名稱不變)。路由器在轉發數據報之前就把TTL值減1.若TTL值減少到零,就丟棄這個數據報,不再轉發。因此,現在TTL的單位不再是秒,而是跳數。TTL的意義是指明數據報在網路中至多可經過多少個路由器。顯然,數據報在網路上經過的路由器的最大數值是255.若把TTL的初始值設為1,就表示這個數據報只能在本區域網中傳送。
(9)協議佔8位,協議欄位指出此數據報攜帶的數據是使用何種協議,以便使目的主機的IP層知道應將數據部分上交給哪個處理過程。
(10)首部檢驗和佔16位。這個欄位只檢驗數據報的首部,但不包括數據部分。這是因為數據報每經過一個路由器,路由器都要重新計算一下首部檢驗和(一些欄位,如生存時間、標志、片偏移等都可能發生變化)。不檢驗數據部分可減少計算的工作量。
(11)源地址佔32位。
(12)目的地址佔32位。

IP數據報通過路由器中的路由表選擇路徑發送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