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金額
A. 購房合同上購房金額與支付金額低於實際支付金額如何解決
到房管局櫃台辦理窗口去申訴解決,帶上有關合同和資料憑證。
B. 購房合同金額低於實際金額
這個沒問題的,實際金額以三方合同為主
C. 購房合同實際金額比發票少是為何,
估計是售樓部搞錯了,稅收的依據是購房發票的金額,你須要求開發商在做網簽合同時金額要與發票一致,不然以後辦理不動產證會打麻煩的。
D. 購房合同上的金額與實際首付金額不一樣有問題嗎
這種情況下,可以請教下 法律咨詢吧裡面的房產律師的建議,看看雙方能不能協商去處理,
E. 購房發票和購房合同金額不一致對我以後賣房有影響嗎
對你賣房沒有影響,因為這些東西是不用給買方看的,就比如我買了一個東西花了10塊錢,賣15塊錢,買方不會問你買的時候多少錢一樣。
F. 開發商提交的購房合同價與發票金額相差一萬元,問應該根據哪個金額計稅,需提供哪些相關證明
商品房買賣合同是一種預售合同,購買人擁有的也是一種期待權。根據《合同法》的版規定,開發商應當權按照約定的質量要求交付標的物,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所以合同中約定的面積、付款金額等諸多條款都要按交房時的具體情況具實結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的規定,房屋買賣計稅依據為成交價格,故應以最終結算的發票金額作為計稅依據。開發商應對發票金額與合同金額的差異情況作出說明。
G. 辦房照交的契稅和購房合同金額不符怎麼辦
一,辦房照交的契稅和購房合同金額不符的原因是:實測面積與預測面積之間產生了誤差。這是面積誤差比的問題,有辦法解決。
二,面積誤差比是指購買商品房時實測面積與預測面積之差和預測面積的比值。面積誤差比是商品房買賣過程中處理面積差異的一種方法。
三,面積誤差比公式:
面積誤差比=(實測面積-預測面積)×100%÷預測面積
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實測計價面積-合同約定計價面積)的絕對值*100%/合同約定計價面積
四,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出賣人交付使用的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計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測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出3%的部分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五,如何應對購房面積誤差
在購房時出現房屋實際面積和當初簽訂購房合同時約定的面積存在一定的誤差,這是比較普遍的,重點是看誤差的比例和開發商解決誤差問題的方式。
首先,根據規定,開發商出售期房必須以套內建築面積數來簽訂購房合同,不得以建築面積來簽購房合同,通常開發商在宣傳房屋價格時都是以建築面積來計算的,所以在簽約時必須要轉化成套內建築面積。購房人最好是與開發商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出現面積誤差時的處理辦法,這樣出現誤差時即可按照約定的內容處理。如果因為不懂或其他原因在購房合同中沒有約定,那麼只能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來處理。該條法律內容是: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法律依據來處理。
最後強調一點,雖然有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還是建議購房人依據所購房屋的性質和該項目可能存在的問題與開發商約定好解決面積誤差的具體辦法,最好將出現誤差的情況和解決的辦法約定的比司法解釋更為細化,例如如果出現超出3%的情況,購房人提出退房,開發商應在幾日內將購房人已付房款以何種形式退還,支付利息的計算標准等相關內容。通過這樣的約定購房人既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又對開發商起著一定的約束作用,一旦出現糾紛,可以有效的解決相關問題。
H. 買房,購房合同與實際付款金額問題,與發票問題~求專業指教!
總房款里包抄含其他裝飾襲裝修費用只要充分說明了,沒什麼問題。你這就相當於45萬的房子,加2萬的裝修費,加2萬的其他服務費。但其他費用也是要開發票的。
發票的收款方不是開發商的確不妥。這可能是開發商把房子全部交給了這個公司銷售。你實際與這個網路公司簽的買房協議,開的發票。如果以後有了爭議,找開發商是沒用的。存在一定風險
I. 購房合同的金額比收據金額少,我可以喊開發商退我差價嗎
可以,購房合同是具有法律效率和依據的,很多執行都以合同為准,如果沒有其他收款項而多收,可以要求退還多餘款。
J. 買房實際付款大於購房合同總價,有沒有問題
買房前,注意復價款及支付條制款。合同中應明確規定每平方米價格,如果包括其他費用(如水暖、煤氣的初裝費等)應一並列明,該房款是一次付清還是分期付款?是現金支付還是票據支付?若消費者購買的是期房,最好爭取分期付款方式,簽合同是先付總價款的40%,待工程完工過半時再付30%,等工程竣工交付時付清最後的30%,這樣可以給房地產開發商設定對等的義務,減少消費者的購房風險。如果發現有與合同內容不符合的地方可以,依法律規定由違約方支付對方合同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