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寶協議
① 加多寶判賠廣葯14億多元是什麼原因
7月30日報道,上市公司白雲山近日發布公告,稱目前持有「王老吉」商標的公司控股股東廣葯集團收到了廣東高院的一審《民事判決書》,廣葯集團就「王老吉」商標起訴加多寶侵權案件一審勝訴。根據判決結果,加多寶需向廣葯集團賠償超過14億元,對此,加多寶昨天表示將提起上訴。
之所以加多寶會存在侵權使用「王老吉」商標的情況,是因為雙方在一定時期內對於商標授權期限存在爭議。據了解,2000年5月2日,廣葯集團曾簽訂協議授權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商標至2010年5月1日,後又分別於2002年11月及2003年6月簽訂兩項《補充協議》,最終合同期限至2020年5月1日止。不過後來雙方出現糾紛,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於2012年5月9日作出裁決,認定兩項《補充協議》無效,這也意味著鴻道集團能夠合法使用「王老吉」商標的最終期限是2010年5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廣葯集團向加多寶索賠的損失發生時期幾乎就是與第一份《授權協議》到期後至後兩份《補充協議》被認定無效之間的時間段相重合。
② 中弘碰瓷加多寶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
8月27日晚間,中弘股份公告公司及控股股東與加多寶集團、銀誼資本共同簽署《債務重組及經營託管協議》,8月28日上午,加多寶集團官網澄清:對協議所述內容完全不知情,且中弘股份在公告中所述有關加多寶集團的經營情況及財務數據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在重組的利好刺激下,已經跌成「仙股」的中弘股份8月28日漲停開盤,在加多寶澄清的情況下仍未打開漲停板。 之後,深交所宣布中弘股份盤中臨時停牌。
問題五:是否為避免退市?
時間回溯到半個月前,中弘股份股價一直在1元/股上方徘徊,而在8月15日該股卻慘遭跌停,其股價終於實質性打破了1元大關,收盤價下跌至0.94元/股。
隨後至今的9個交易日中,中弘股份仍舊持續不振,股價一度「殺跌」至0.71元/股。如今,中弘股份股價已經連續10個交易日低於1元/股,進而坐實了「仙股」稱號。
③ 加多寶的商標戰中其合同的兩份補充協議為什麼被判定無效
因為廣葯是國企,所以加多寶每場官司都會敗
④ 中弘股份遇到危機了嗎
8月27日晚間,中弘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加多寶等多方簽署了經營託管及債務重組協議,加多寶等相關方擬向中弘股份提供流動性支持及管理服務,以解決中弘股份的債務危機。
然而僅僅過了一晚,8月28日一早,加多寶就發聲明否認,稱加多寶對協議所述內容完全不知情,從未對協議中簽名的「黃偉清」有任何授權,公告中所述加多寶的財務數據嚴重不符。一時間,這場重組變為「羅生門」。
中弘宣布引進加多寶重組,被「打臉」
加多寶稱,從未簽署過協議,加多寶集團從未對黃偉清出具任何授權
8月27日晚間,股價早已連連下跌至1元以下的中弘股份忽然發布公告稱,公司、公司控股股東中弘集團與加多寶及銀誼資本簽署了《經營託管及債務重組協議》,由加多寶、銀誼資本對中弘股份、中弘集團進行債務重組。
在公告中,中弘股份坦言,由於管理不善,資金緊張,在建地產項目均陷入停工狀態,面臨多起訴訟,已經陷入嚴重經營困難及債務危機,持續虧損。而加多寶准備通過債務重組及託管經營,向中弘股份提供流動性支持及管理服務,解決中弘股份的債務危機,恢復中弘股份的正常經營。
在公告的開頭,中弘股份按例寫道: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准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反轉來得如此之快。
8月28日上午,加多寶集團稱,從未與中弘股份、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前海銀誼資本有限公司簽署過《經營託管及債務重組協議》,對協議所述內容完全不知情;加多寶集團從未對黃偉清出具任何授權;中弘股份在公告中所述有關加多寶集團的經營情況及財務數據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加多寶集團將通過法律程序查明此事,並追究相關方法律責任。
昨日中午,中弘股份稱,公共傳媒出現關於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可能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公司於28日盤中臨時停牌,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澄清公告後復牌。
昨日下午,中弘股份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要求詳細說明公司及相關方簽署《經營託管及債務重組協議》的過程、各方出席人員姓名及職務,並核實協議簽署過程、協議結果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加多寶集團的聲明核實公司披露的《關於簽署經營託管及債務重組協議的公告》及所涉事項是否真實、准確、完整。
「救星」被披露業績虧5.8億,加多寶否認
去年加多寶債務131億元,業內人士稱,中弘股份公布的加多寶業績是真實可信的
除了協議本身引人注意,加多寶被意外曝光的巨額虧損業績也令投資者感到意外。
根據中弘股份公告顯示,加多寶2015年、2016年、2017年未經審計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0.4億元、106.3億元和70.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4.8億元和-5.82億元,負債則分別為78.1億元、87.6億元和131.7億元。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加多寶2015年-2017年銷售額分別約為250億元、240億元、150億元,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仍是上百億元規模。
加多寶的最新一份聲明中稱,中弘股份在公告中所述有關加多寶集團的經營情況及財務數據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將追究其法律責任。但是,加多寶並未公布新的業績情況。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告訴新京報記者,近年來,加多寶陷入經濟困局,包括高管和中層在內的流動性較高,基層人員也不穩定,整體銷售不順暢。
「從我們產業分析的角度來看,中弘股份公布的加多寶業績是真實可信的」,朱丹蓬說,一般來說,已經「退無可退」的中弘股份沒有理由公布這樣極其容易被拆穿的虛假信息,目前行業內的猜測,主要集中在加多寶確實有參與中弘股份重組的意向,但雙方沒有協調好,中弘股份單方面公布了加多寶虧損、負債率提升的業績,觸怒了加多寶,「加多寶一致對外宣稱自己去年的銷售業績為150億元,如今被指只有70億元,這涉及欺騙經銷商與合作夥伴,是底線問題」。
中弘股份昨日深夜公告稱,加多寶集團經營情況和財務數據由加多寶集團提供給公司,公司已在公告中如實作出披露,根據加多寶集團提供的主要財務數據,其2017年12月31日凈資產和2017年度凈利潤均為負值,是否具備提供流動性資金支持和進行債務重組的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