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協議六國
❶ 伊朗核問題談判六國為什麼是中,美,英,法,德,俄
五個聯合國大國,代表歐盟的德國
❷ 伊朗核問題談判六國是哪六國
伊核相關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
❸ 伊朗軍方在什麼情況下會退出伊核協議
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蓋里30日表示,如果美國對伊重啟制裁措施,內伊朗會退出伊容核問題全面協議。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將解除對伊制裁,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督查伊朗履行協議情況。今年8月3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出台最新報告,再次確認伊朗履行了該協議。
❹ 伊核六國是誰定的
聯合國安理會定的。
2006年伊朗核問題被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後,安理會五個常版任理事國美、英權、法、俄、中與德國等六國官員曾多次舉行會晤,商討解決伊朗核問題,形成了關於伊核問題的六國磋商機制。六國磋商機制的代表是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
伊核問題 六國對話會是伊朗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以及歐盟代表就伊朗核問題舉行的對話會。自2006年形成了關於伊核問題的六國磋商機制以來,六國及歐盟與伊朗舉行了多輪對話會和專家會,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❺ 請介紹一下《伊核協議》的主要內容,謝謝!
初步協議內容包括,伊朗不得從事5%以上豐度的鈾濃縮,停止阿拉克專重水反應堆建設,允許屬更多核查,有關六國將不追加對伊新制裁並松綁部分現有制裁,伊朗同意不提煉豐度5%以上的濃縮鈾停建阿拉克重水反應堆。
2015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伊朗核協議。長達10年的伊朗制裁將被取消。若伊朗在未來十年內違反協議,聯合國將重新對其進行制裁。
伊朗總統魯哈尼發表電視講話,稱伊朗一直遵守伊核協議,盡管美國退出,伊朗將暫時留在伊核協議中,繼續維持該協議框架。
(5)伊朗核協議六國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外交部一直就關於伊朗核問題的順利解決盡最大的外交努力。中方多次表示始終認為,通過對話、談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夠滿足各方關切的方案,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正確途徑。
2019年8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耿爽表示,中方一貫強調,沖突對抗不是解決辦法,對話協商才是正確途徑。在伊核問題上,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溝通緩解當前緊張局勢,也為挽救伊核全面協議作出了大量努力。
❻ 德國為什麼會有資格參加六國與伊朗的核談判
自從伊朗核問題備受國際社會關注以來,德國一直同英法兩國代表歐盟積極與伊朗進行談判,勸服伊朗放棄核計劃。今年初,伊朗核危機迅速升級,聯合國安理會開始介入此事。但並非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德國並沒有因此而偃旗息鼓,而是更加活躍地參與各種斡旋。德國為何如此「熱心」此事呢?
二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一直受美國、英國等國的控制。但是,隨著其戰後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發展,德國國力日益強大。特別是在1990年德國實現統一之後,科爾政府致力於重振德國大國地位。他通過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而使德國成了歐洲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國際舞台上,德國也越來越活躍。施羅德執政之後積極參與處理全球熱點事務,首開德國向海外派兵之先河,進一步擴大德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施羅德政府通過向阿富汗派兵維和、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驚人之舉大大提升了其國際地位和威望。新總理默克爾上台伊始就馬不停蹄地穿梭訪問世界主要大國,致力於拓展德國國際影響力和深入提升其國際形象。
從阿富汗維和到向剛果(金)派兵、從斡旋中東危機到幫助伊拉克戰後重建,幾乎都有德國人的身影。在伊朗核危機這個當前世界最熱點的問題上,德國不可能不發出聲音。
分析人士指出,在解決伊朗核問題上,美國需要歐盟的合作,為其開道探路。德英法三個歐盟大國中,德國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是美國重點依靠的對象。這一方面是因為與英法相比,德國國力和國內局勢更加強大和穩定,政府有更多精力參與國際事務;另一方面,美國要想與歐盟修好關系,必須籠絡住德國這個主導歐盟事務的大國。
德國與相關國家的良好關系使其成為溝通各方的重要「橋梁」。默克爾政府靈活的外交手法使其與美國改善了因伊拉克戰爭而變冷的雙邊關系,並繼續與俄羅斯等世界上其他大國保持良好關系,這使德國在協調各方立場時游刃有餘。
眾所周知,德國一直在謀求躋身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行列。近來與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一起斡旋伊朗核問題,其目的之一就是利用這一時機擴大其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力,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套近乎」,為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打基礎。
❼ 伊朗核問題協議的協議要點
——伊朗重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尋求、開發和獲得任何核武器。
——成功落實全面協議將使伊朗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相關規定下完全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力,伊朗的核計劃也將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其他簽約國受到同樣對待。
——伊朗將把離心機的數量削減三分之二,從約1.9萬台減少至6104台。
——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將再持續5年。
——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可以在24天內進入伊朗境內被認為可疑的地點。
——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實伊朗核計劃的和平性質後,聯合國、美國以及歐盟將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和金融制裁。
——如果伊朗方面違反協議,相關制裁將在65天內恢復。
——伊朗有權對國際核查人員的核查要求提出異議,由伊朗和六國人員組成的仲裁機構將做出裁定。
——伊朗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將重建,僅用於和平目的。
❽ 伊朗核協議有那些國參加
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歐盟作為組織參與,伊朗是當事國。
❾ 伊朗核問題協議的談判歷程
2005年8月,伊朗強硬派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上台後不久,就在聯合國演講強調,伊朗有權研發核能。
2006年2月,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伊朗核問題報告之後,宣布恢復鈾濃縮活動。
2006年6月,中美俄英法這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與伊朗的重要貿易夥伴德國開始就解決伊朗核問題展開磋商,並從此形成機制。
2006年-2010年一個月後,安理會通過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的第一份決議,之後四年間,安理會一共通過六份決議,並逐漸加大針對伊朗的制裁壓力。
2009年9月,在艾哈邁迪內賈德贏得連任後不久,美國總統奧巴馬聲稱,伊朗擁有地下鈾濃縮設施。美國和以色列正認真考慮採取軍事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消息隨後外泄。
2013年3月-6月四年後,艾哈邁德內賈德任滿前夕美伊關系出現緩和,兩國官員展開秘密會談。
2013年9月,而就在被視為更加務實的溫和派伊朗總統魯哈尼上台的三個月後奧巴馬就致電魯哈尼,這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伊領導人的首度接觸,被視為兩國由對抗轉向合作的新開端。
2013年11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之後的談判似乎順利起來,雙方兩個月後在日內瓦達成一份被稱為「聯合行動計劃」的臨時性協議。
2014年7月,卻未能按要求達成一項全面協議,之後談判的最後期限兩度延期。
2015年3月,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外長在瑞士洛桑舉行外長會,為協議文本定稿。
2015年4月,伊朗與六國宣布達成框架協議,並將雙方達成全面協議的死限定在六月底。
2015年6月-7月,伊朗與六國在維也納展開最後一輪密集磋商,並在兩次延期加時磋商後,於7月中旬完成這場,長達9年的長跑談判。
❿ 伊朗核問題六國全稱是什麼
英國、中國、法國、俄羅斯、美國和德國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並於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設施上的封條,正式恢復核燃料研究活動。此舉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3月28日,安理會通過要求伊朗在30天內中止一切核活動的主席聲明。
俄羅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舉行外長級會議,提出一項旨在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新方案,並要求伊朗盡快對這一方案作出答復。伊朗認為,六國方案雖包含「積極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處」,有待進一步探討,並多次表示將在8月22日前對六國方案作出答復。
2013年10月16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談判有了新亮點,伊朗提出了解決伊核問題的新方案,包括時間表,以換取西方取消經濟制裁。雙方同意11月7日―8日在日內瓦舉行後續談判。一名接近伊朗代表團的消息人士周三向俄新社表示,如果美國和歐盟取消單邊制裁,德黑蘭願審議停止純度為20%的鈾濃縮活動的可能性。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16日還表示,新方案允許突擊檢查伊朗核設施。同時,德黑蘭表示,將設立由六大國和伊朗成員組成的監督委員會,對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
2013年11月24日,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及德國在瑞士日內瓦就解決伊朗核問題達成一項階段性協議,媒體評價稱這項協議具有「歷史性」意義。
這是伊朗與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中國和俄羅斯,外加德國,自2013年10月中旬以來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三輪對話。
參考:伊朗核問題網路
http://ke..com/view/173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