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糾紛致人輕傷

糾紛致人輕傷

發布時間: 2021-02-04 11:47:40

A. 因民事糾紛引起抓扯致人輕傷

因民事糾紛引起抓扯,導致受害人輕傷的,行為人就觸犯了《刑法》第234條之規專定,涉嫌故意屬傷害罪,依法要追究刑事和民事賠償的責任。
主動賠償受害人損失,化解矛盾,酌情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鏈接:《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B. 因民事糾紛致人輕傷判多久

因田來租糾紛,對方欺自騙,但合同又沒註明,所以發生糾紛,稻子收割時對方不讓我們割禾,還打我們,當時他們三個人,我們兩個人,都沒拿東西,但都出了點血,皮外傷,但對方去住院了,想敲詐我們,是對方先動的手,這個派出所已查明,我們該怎麼辦!

C. 因民事糾紛導致對方輕傷。會判多久

根據《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專人重屬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縱橫法律網-廣東德城律師事務所-貴鑄律師

D. 因為民事糾紛引起打架輕傷如何判刑

因民事糾紛引起抓扯,導致受害人輕傷的,行為人就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之規定,涉嫌故意傷害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有自首情節和積極賠償的,可從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4)糾紛致人輕傷擴展閱讀:

案例:因漏水問題引發矛盾男子將鄰居打成輕傷二級賠30萬

樓上樓下因為漏水問題發生矛盾,男子張某在電梯內將鄰居呼某打成輕傷二級,事後賠償30萬元。記者昨天獲悉,豐台法院認定張某構成故意傷害罪,對其免予刑事處罰。

法院查明,2012年9月22日上午,張某在豐台區某小區與呼某同乘電梯時,因瑣事與呼某發生糾紛,並將呼某打傷,致呼某右尺骨骨折,經法醫鑒定為輕傷二級,傷殘等級為十級。兩人事後分別報警。

呼某說,他進電梯後,樓上的張某從後面推了他一把,兩家因為房屋漏水的問題一直有矛盾。他說,張某用拳頭將他鼻子打流血,他抱著頭護著,對方一直用拳頭打他。

案發後,張某賠償呼某經濟損失共計30萬元,呼某對張某表示諒解。法院認為,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鑒於張某有自首情節,積極賠償取得諒解,且本案系鄰里糾紛引發,故對其免予刑事處罰。

E. 民事糾紛,致人輕傷問題!

您好,如果打架斗毆是因糾紛引起的,公安機關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應立案偵查走相關程序,如果不是糾紛引起的,公安機關調解是違法行為。調解不成,就不用你管了,經濟損失去法院起訴,就這么簡單。

F. 因民事糾紛,致人輕傷害,法院會怎樣判

故意傷人致人輕傷構成故意傷害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規定,最高刑法為有期徒刑三年,最低為管制,具體如何判決,法院會結合其他量刑情節考慮,如悔罪、積極賠償、對方諒解等。

因民事糾紛打架,受害人也存在明顯過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的規定,民事賠償的范圍為: 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和人身損害賠償。

人身損害的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綜上所述,因民事糾紛致人輕傷,應依法積極主動賠償,避免承擔刑事責任。但對方如果索賠超出合理范圍,也應據理力爭,告知對方如果起訴,並不會得到多大好處。

(6)糾紛致人輕傷擴展閱讀:

《刑法》

第六十一條 【量刑的一般原則】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第六十二條 【從重處罰與從輕處罰】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從重處罰、從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判處刑罰。

第六十三條 【減輕處罰】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的,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本法規定有數個量刑幅度的,應當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個量刑幅度內判處刑罰。

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第一百五十五條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

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

駕駛機動車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就民事賠償問題達成調解、和解協議的,賠償范圍、數額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限制。

G. 在民事糾紛中致人輕傷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1、傷情分為輕微傷、輕傷、重傷、重傷致死。
2、傷害案件是按傷害結果來定回罪判刑的,屬於結果犯。故意傷答害他人身體,造成輕微傷害的,不負刑事責任,按治安管理給與行政處罰;輕傷以上就構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
3、刑法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上述意見供參考。

H. 口角糾紛,導致他人構成了輕傷,要判多久,可以

三年以來下,可以緩刑。
刑法
第七十源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I. 鄰里糾紛致人輕傷

如果你父親確實沒有動手打她,她自己也沒有摔倒,那麼,肋骨損傷很可能是版成就性的,行政拘留有權可能,那是15日以下,沒有傷情鑒定不可能刑拘。如果鑒定屬於現發傷結論,那麼可能構成犯罪。因此,當時沒有動手何來肋骨骨折?因此,讓他告去吧,如果對方出示了傷情鑒定書,構成輕傷或者重傷時,有兩種解決辦法,一、申請重新鑒定,讓那個證人作證骨折是原來的,二、輕傷時也可以調解處理。

J. 糾紛案件怎麼處理,因為糾紛致人造成輕傷

承擔何種責任,關鍵在於傷害的程度,對於民間糾紛,公安機關可以予以批評、訓戒;造成他人輕微傷的,可以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同時可以調解處理;如果造成輕傷二級以上傷害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造成他人傷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一、可以調解,《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 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 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毆打他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 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 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 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三、《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

1、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四、《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

1、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2、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