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美墨加新貿易協議

美墨加新貿易協議

發布時間: 2020-11-23 14:17:51

A. 美日初步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農民為何獲得70億美元

美國農民獲得的是70美元的市場,是特朗普對給農民爭取的利益。美國同意降低或取消對日本部分工業品和農產品的進口關稅,包括機床、緊固件、汽輪機、自行車及零部件、樂器、植物和花卉、綠茶、口香糖和醬油等。

協議將於2020年1月生效。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對路透社表示,美日計劃於明年4月圍繞進口汽車關稅問題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安倍晉三在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他已經得到特朗普的保證,美國不會根據「232」條款對日本進口汽車徵收關稅。

B. 急急急!!高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國實行的貿易政策有差異,原因有哪些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英語: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 是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簽署了關於三國間全面貿易的協議。與歐盟性質不一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不是凌駕於國家政府和國家法律上的一項協議。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於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並同時宣告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 ,NAFTA)正式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擁有3.6億人口,國民生產總值約6.45萬億美元,年貿易總額1.37億美元,其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都超過歐洲聯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從20世紀80年代初起,歐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日本對美、加市場也採取了咄咄逼人的進攻策略,美、加兩國在國際的經濟地位和競爭優勢相對減弱,這使雙方都意識到進一步加強雙邊經濟貿易關系的必要性。1980年,里根在競選美國總統時就提出一個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及加勒比海諸國在內的「北美共同市場」的設想。加拿大1983年也提出了關於建立美加自由貿易區的設想。1985年,美、加兩國開始進行有關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1988年6月2日,美加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簽署,1989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是在1989年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基礎上的衍生。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是一項國際協議,與條約非常的類似。 在美國法律中,它被作為國會-行政協定。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第一條有明確規定,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根據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基本原則,正式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其成立宗旨是:取消貿易障礙,創造公平競爭的條件,增加投資機會,對知識產權提供適當的保護,建立執行協定和解決爭端的有效程序,以及促進三邊的、地區的以及多邊的合作。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協定規定的原則和規則,如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來實現其宗旨,藉以消除貿易障礙。
在權利方面,自由貿易區內的國家,貨物可以互相流通並減免關稅,但對貿易區以外的國家,則仍然維持原關稅及障礙。
有關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後對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經濟貿易的影響,依據美國對外貿易統計資料顯示:北美自由貿易區自1994年成立後,不但成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至2000年,美國與墨西哥兩國進口貿易總額每年均呈顯著的成長,惟美國輸往加拿大的成長,在四年前呈大幅增加,自1998年開始呈遞減的趨勢,美國、墨西哥之間因北美自由貿易區使得墨西哥出口至美國受惠最大。

影響

農業
從NAFTA最初的協商開始,農業就一直是具有爭議的議題,在WTO架構下所簽署的任何自由貿易協定都引發類似的問題。農業是唯一未經三方共同磋商簽訂的部分,而是經由雙邊磋商共簽署了三個分別的協定。加拿大與美國的協定包含了農業產品的限制及關稅配額,主要是糖、乳製品、家禽類;墨西哥與美國的協定則准許分階段實施的貿易自由化。
美墨農業協定的整體效應是具有爭議的,墨西哥並未具備競爭化所需的基礎建設投資,諸如完整的鐵、公路運輸系統,這使得該國的貧窮民眾陷於更困難的環境之中。不過,有認為造成農村貧窮的原因不能歸咎於NAFTA,事實上,墨西哥的農業出口從1994到2001年間每年平均增加了9點4個百分點,相對於此,進口僅增加了百分之6點9。[1]
墨西哥的玉米產量在NATFA實施之後雖然有所增加,但是,該國內部對於玉米需求程度超出了可以供應的范圍,使得進口變得迫切,遠超過墨西哥最初所協商的農業配額。[2] Zahniser與Coyle指出,墨西哥的玉米價格,受到國際價格的影響,呈現戲劇化的降低,然而,由於前總統Vicente Fox的補貼政策,彌補實質所得的損失,使得玉米的產量自2000年以來仍然維持穩定的局面。[3]
一個刊載於美國農業經濟學期刊的研究指出,NAFTA使得美國對於加拿大、墨西哥的農業出口增加,即使大部分的增加是發生在批準的十年之後,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在於逐漸實施協定的效應

爭議

對於墨西哥農民的沖擊
美國於西元2000年時對於美國玉米農民的補貼達到101億美元,多達墨西哥政府當年農業預算的10倍。[5] 不過,也有研究認為NAFTA並非造成玉米農窮困的原因,指出這種情形早在簽訂NAFTA的十年前就已存在,反而玉米的產量於於1994年NAFTA生效後有所增加,並且,美國補貼政策是否對墨西哥玉米價格造成可得計算的影響也不明確,盡管多數認為美國取消農業補貼政策是有利於墨西哥農民。

C.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北美自由貿易的開端

——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89年,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簽署了《美加自由貿易協定》()。1991年2月5日,美、加、墨三國總統同時宣布,三國政府代表從同年6月開始就一項三邊自由貿易協定正式展開談判。

經過14個月的談判,1992年8月12日,美國、加拿大及墨西哥三國簽署了一項三邊自由貿易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1994年1月1日,該協定正式生效。協定決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內逐步消除貿易壁壘、實施商品和勞務的自由流通,以形成一個擁有3.6億消費者,每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6萬億美元的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集團。

該協定的總則規定,除墨西哥的石油業、加拿大的文化產業以及美國的航空與無線電通訊外,取消絕大多數產業部門的投資限制。對白領工人的流動將予放寬,但移民仍將受到限制。任何一成員國在6個月前通知其他成員國後,即可脫離該協定;協定還允許接納附加成員國。總則還規定各成員國政府的采購將在10年內實現全面開放,由於墨西哥為本國的公司保留了一些合同,因此,該協定將對墨西哥產生主要影響。

此外,協定還規定由執行協定而產生的爭執,將交付由獨立仲裁員組成的專門小組解決;如果大量進口損害一國國內的工業,將允許該國重新徵收一定的關稅。在產業方面,該協定規定,美墨之間大部分農產品的關稅將立即取消,其餘6%的產品包括玉米、糖、某些水果和蔬菜的關稅,將在15年後全部取消,進口配額在10年內消除。對於加拿大,現有的與美國簽訂的協議全部適用,汽車工業10年後將取消關稅,美加在1998年之前取消相互間的全部關稅。

在能源方面,墨西哥方面對私營部門進行勘探的限制繼續有效,但國營石油公司的采購將向美國與加拿大開放。在金融服務方面,墨西哥將逐步對美國與加拿大投資開放其金融部門,最終到2007年取消壁壘。關於紡織品,協定將用10年時間取消美、墨、加之間的關稅,在北美地區的紡織品製成的服裝可免於征稅。

到2000年,北美地區的卡車可行駛到三個國家中的任何地區。該協定還對環境、勞工等問題制定了附加協定。根據協定,美國與墨西哥將建立一個北美開發銀行以幫助美國邊境的財務稅收獲利。同時,美國將需要在協定生效後最初的18個月中花費9千萬美元重新培訓因協議而失業的工人。

1993年5—6月,加拿大國會通過了該協定。同年11月,美國、墨西哥國會通過了該協定。同年12月,美國總統簽署該協定,使之正式成為美國法律。由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產生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大大簡化了三國間在進出口貿易和投資上的有關手續,推動了地區貿易和經濟發展。從1994年12月起,美、加、墨、智4國領導人決定開始就智利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進行談判。1996年11月18日,加拿大和智利在渥太華正式簽署了兩國自由貿易協定。協定從1997年6月2日起正式實施。

該協定將成為智利最終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橋梁。從1996年8月起,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三國也開始了通過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

D. 新日美貿易協議7日正式簽署,美國從新協議中得到了什麼實惠

美國在新協議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美國作為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經濟大發展是非內常的迅速的,著很容大的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和很多的國家簽訂了很多的貿易協議,這些協議對於美國來說都是有益處的。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貿易的增加,也是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兩個國家之間的發展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熱衷於結盟,這樣子可以更好的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

E. 新日美貿易協議7日正式簽署,為何有人說日本是迫於壓力而妥協的結果

日本的經濟實力比美國弱小,又不想受到美國的制裁,所以日本妥協了。新的貿易協定的簽訂對於日本的好處其實並不到反而還是增加了汽車零件進口稅,這就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增加了負擔。

美國希望這個新的貿易協定的生效的時間越快也好。但是日本還是非常的不情願簽訂這個關稅的協定的,畢竟是損害了自己的利益,但是現實情況之下又是不得不簽。

F. 特朗普稱美英雙方將簽下一份「非常大的貿易協定」,包含了哪些內容

包括了美國英國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和貿易合作的協定。在很大的程度上英國作為美國的同盟國還是非常需要和美國進行合作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合作,美國還需要對英國進行很多的幫助和支持。

當美國和英國非常的貿易協定的簽署完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兩個國家的需要,在經濟上存在很多的共同的利益。與此同時英國在脫歐進行時的關鍵的時候,很多的人認為這個協定是在為了英國的脫歐所進行簽訂的。

G. 美國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恩怨糾葛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是由地處北美的三個國家美國、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在1992年8月12日簽署的關於三國間全面貿易的協議,經過幾年的協商後於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特朗普認為 NAFTA對美國來說是一個「災難」,讓美國失去了大量工作機會。NAFTA生效之後,貿易便利化推動了三個市場的融合,區域內貿易急劇上升,但美國貿易赤字不斷擴大。美國認為舊的NAFTA協議讓墨西哥和加拿大受益更多,美國損失巨大,比如墨西哥廉價的勞動力使得美國的製造業就業轉移,造成了巨大的貿易逆差。當地時間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美墨邊境牆發推表示,墨西哥將直接或間接為美墨邊境牆買單,對此,墨西哥外長回應稱,在任何情況下墨西哥都不會為邊境牆買單。

H. "美墨加協議」讓德國汽車製造商擔憂,他們究竟在擔憂什麼

這個協議讓德國的汽車製造企業擔心可能會對他們的汽車出口業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打壓德國的汽車出口。而且這個協議的簽訂不僅僅是讓德國的汽車企業,還對歐盟的工業界都有一些影響。

而這個新的協議不僅僅是對德國和歐盟有影響,對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有很大的影響。就比如之前所有的汽車組裝都是由墨西哥安排進行的,而新的協議卻規定,以後的汽車組裝墨西哥只能佔百分之四十,而這對墨西哥的經濟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雖然這一份新的協議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影響都是好壞相當的,但是對美國而言卻是好處遠遠大於壞處的。

I. 截至目前,美國與哪些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

1、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3國組成於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意見,並於同年12月17日由三國領導人分別在各自國家正式簽署。
2、1994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宣布成立。三個會員國彼此必須遵守協定規定的原則和規則,如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及程序上的透明化等來實現其宗旨,藉以消除貿易障礙。
3、成立之初,它就擁有3.6億消費者,其國民生產總值總計超過6萬億美元。可以說,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它力圖以自由貿易為理論基礎,以自由貿易區的形式來實現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全面自由化,進而帶動整個北美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
4、當時,許多國際經貿界人士視之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措施最大膽的自由貿易區。尤其是對於墨西哥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加入這一協定包含了各方面的機遇和風險,對其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非常深遠。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