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村共建協議

村共建協議

發布時間: 2020-12-01 04:14:39

⑴ 村級怎樣寫「城鄉互聯、結對共建」實施方案

藍圖共繪 理清思路
按照城鄉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各地各部門積極指導和幫助結對村制定完善發展規劃,充分利用結對村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深挖潛力、增強後勁,理清發展思路。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立仙洪驗區的戰略部署,一年多來,試驗區完成了14個鄉鎮、407個村鎮發展規劃的編制,吸引了大量社會資金,為全省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樣板;選擇鄂州市作為市州級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整區域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試點;在29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市)中選擇7個縣(市)開展脫貧奔小康試點,整縣推進新農村建設;在全省88個縣(市、區)各選擇一個重點鄉鎮開展整鄉鎮推進新農村建設;採取組派省直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駐村幫扶措施,整合優勢資源,指導和幫助駐點村開展新農村建設。五個層面的新農村試點工作,覆蓋了全省近30%的鄉鎮和村,形成了全方位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格局,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項目共建 夯實基礎
各地各部門堅持把「著力選准一個好項目」作為「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五個目標任務之一,整合項目和資金,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城鄉上下採取「聯建」、「共建」、「幫建」等措施,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鄉村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農田土地改造工程,以及「百鎮千村」示範工程建設和村莊整治。同時,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等形式的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先後投入專項資金2。9億元,建設優勢農產品板塊基地2700萬畝,支持46個糧食大縣建設,發展30個畜牧大縣,新增規模養殖小區200個,建設26個水產大縣、100個高效漁業示範村和500個畝均效益過萬元的高效養殖示範戶,打造武嘉線50萬畝百里蔬菜長廊、長江三峽200萬畝柑橘板塊經濟區、200萬畝精養水產品出口大板塊經濟區。
民生共保 完善服務
各地各部門把「城鄉互聯、結對共建」作為實現一二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無縫對接、上下聯動的重要舉措,建立健全城市與農村、機關與基層之間聯動抓整改、保民生、促發展的長效機制。
參加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的單位注重把「城鄉互聯、結對共建」與鞏固擴大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成果、開展好第二、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開展「百名局長聯百村」、「百名常委聯百企」、「千家單位聯千村」、「萬名黨員聯萬戶」等活動,集中力量幫助基層解決農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目前,全省70多個縣市開展了以「一建三改」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綜合治理工程,已建沼氣池36萬口,建無害化廁所20萬戶,飲水安全受益的農戶達到200萬人。同時,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縣(市、區)為單位全覆蓋,擴大農民受益面;支持3400個村衛生室建設項目,加強農村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
文明共創 豐富內涵
各地各部門以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為抓手,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發揮「幫、帶」作用,形成了以城帶鄉、城鄉共建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格局。
省委、省政府把實施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工程作為2009年全省「十件實事」之一,先後安排2000萬元補助資金建設100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站,投入1750萬元支持農家書屋建設,實施了120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項目。充分利用流動舞台車、流動圖書車、流動電影放映車等,開展送戲、送書、送電影下鄉以及「三下鄉」、「四進社區」等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文化、藝術活動;鼓勵和支持各地開展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便於參與、健康有益的群眾文化活動。
黨建共抓 強化保障
各地各部門堅持把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作為提升基層黨建水平的重要途徑,深化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扎實推進「五個基本」建設,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
積極創新基層組織設置形式,在村與村、村與基地、村與企業、村與協會之間橫向聯合建立黨組織,實現優勢互補、以強帶弱,促進共同發展。南漳縣先後在18個產業協會、2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1個龍頭企業、9個專業市場建立了產業黨組織,產業黨組織里的黨員90%以上成為種養大戶,3961名產業黨員共與7960多個農戶結成了幫扶「對子」,輻射帶動產業農戶25600多戶,幫助12。5萬多人走上產業致富之路。
同時,著眼競爭擇優選人,全面實行公推直選,大力實施「回歸工程」,把外出經商的致富能人請回來,全省首批共選聘826名大學生到村任職、支持100名有創業項目和能力的大學生「村官」創業,涌現出了一批立志紮根基層、服務農村黎錦林式的優秀大學生「村官」,農村黨組織活力不斷增強。

⑵ 農村共建房屋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關於農村房屋的買賣問題,目前確實個頭疼的問題。
我們國家的土地是兩種所有制:國家所有制、農村集體所有制。
農村就是集體所有制土地。關於集體所有制土地的建設用地使用問題,我國土地法規定就只有四種情況:興辦鄉鎮(村)企業、村民建設住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就是說,只有在這四種情況下,才可以使用農村的建設用地。否則,是不能使用土地搞建設的。所以,你不是本村村民,要想取得農村土地中的建設用地,只有投資鄉村企業或者投資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
如果你通過投資鄉村企業而取得農村建設用地,然後再通過批准建房,便可取得集體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而且,這房屋、土地的權利,可以通過企業產權交易的程序發生轉移。並且,可以抵押等充分發揮物權。
但你想通過購買農村住宅房屋,而你又不屬於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這種情況,你的房屋買賣合同是無效的。原因是:宅基地是分配所得,只能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轉移。我國《房屋登記辦法》第八十七條明確規定,申請農村村民住房所有權轉移登記,受讓人不屬於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房屋登記機構應當不予辦理。

所以如果只是自己居住,則是有效,如對外銷售,則沒有效力。希望採納

⑶ 昌盛泰集團公司薛榮躍與石人灣村簽訂的合作共建協議具體內容是什麼

2016年6月3日,昌盛泰集團公司董事長薛榮躍帶領公司高管以及集團黨支部相關的領導人來到了石人灣,與石人灣村委會以及石人灣黨支部簽署薛榮躍已經准備良久的協議《合作共建框架協議》和《黨支部結對共建協議》。

黨支部結對共建是薛榮躍一直想做的事情,現在他終於能代表公司黨支部,為石人灣的村民可以做點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根據了解,此次協議簽約以後。昌盛泰集團公司董事長薛榮躍帶領公司高管以及集團黨支部將為石人灣村黨支部打造黨員的活動室和閱覽室,同時為了豐富村民的農忙後的休閑娛樂生活,昌盛泰集團公司以及集團黨支部為為石人灣村黨支部提供了6種舞蹈服裝道具、8種民樂器材、10種體育器材和1000多冊各類圖書,總價值8萬余元。

良好的企業與農村互助能夠為構建和諧的社會,鼓勵石人灣村民「擼起袖子加油干」打下堅實的基礎,村民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將會樹立起來。另外,為了能夠方便開展工作,把合作共建落到實處,在2016年6月21日昌盛泰集團公司成立了內蒙古石人灣農牧業有限公司。更好的為石人灣黨支部以及石人灣村民服務。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