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停戰協議朝鮮

停戰協議朝鮮

發布時間: 2020-12-01 21:42:48

1. 《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地在哪

板門店 (Panmunjom) 位於朝鮮半島中西部,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這里簽字,板門店揚名於世.朝鮮停戰後,朝鮮北南雙方在這個直徑大約為800米的「聯合安全區」內,建起了24座建築物.
在朝鮮半島西南部砂川河畔,京義線上一小村.位於北緯38°線南5公里,開城東南8公里處.1953年朝鮮停戰談判簽字的地方.現為韓朝雙方聯絡特別委員會會址所在地.
以前,這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其名稱始於參加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的中國代表將會談場所附近的商店標注為「板門店」.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這里簽字,使板門店揚名於世.因此,板門店還被稱為「停戰村」.
朝鮮停戰談判於1951年7月10日,在北方控制的開城市郊來風庄開始進行,從1951年10月25日移到了軍事分界線的板門店.當時,這里什麼建築也沒有,只好以一些臨時搭起的軍用帳篷作為談判會場.停戰協定簽字的前一天晚上,朝中方面的工程技術人員奇跡般地建起了一座有朝鮮民族特色的木結構大廳.如今,這座簽字大廳連同當年談判的會場已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場所.在朝鮮停戰後的一段時間內,板門店仍作為停戰委員會開會的場所.2012年7月22日,板門店被爆地雷埋設密度居世界第一.

2. 朝鮮停戰協定主要內容有哪些

朝鮮停戰協定的全稱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內一方與容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板門店簽訂,同日22時生效。主要內容:劃定軍事分界線,雙方各由此線後退2公里,以建立非軍事區;雙方停止一切敵對行動,並從規定地區撤出一切軍事力量;停止自朝鮮境外進入增援的軍事人員、作戰裝備和物資;協定生效60天內,雙方直接遣反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其餘戰俘交由中立國遣返委員會處理;向雙方有關政府建議,在協定生效三個月內,召開雙方高一級政治會議,協商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等事項。此外,還規定了軍事停戰委員會和中立國監察委員會的組成、職司和權利。協定附有「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的職權范圍」一項附件。這個協定的簽訂是朝中兩國人民和全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偉大勝利。

3. 朝鮮為什麼將不再承認朝鮮停戰協定

朝鮮停戰協定是1953年7月27日生效的,是經過三年多的朝鮮戰爭,交戰雙方即中朝聯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之間達成的停戰協定。這個停戰協定,是朝鮮半島和平的基石。作為實力相對比較弱的朝鮮一方,宣布不再承認停戰協定,把半島拉回戰爭狀態,實在令人震驚。
然而,朝鮮的舉動,實在是迫不得已啊。
朝鮮戰爭是二戰後冷戰的產物,而朝鮮則成為冷戰裡面的熱戰的最前線。冷戰結束後,作為東方陣營馬前卒的朝鮮,作用一下子沒有了。原來蘇聯的無私援助,隨著蘇聯的解體,也沒有了。外交上,朝鮮失去原來所有的靠山;而在經濟上,朝鮮還保持著原蘇聯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模式;在政治上,金家三代人延續的統治,造就了朝鮮政局的特殊形式的穩定。
然而,在國際政治上,很符合孫子兵法里的「小敵之堅,大敵之擒」的論斷。堅持走自己特色路線的朝鮮,在各個方面受到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的打壓。盡管美韓說不會推翻朝鮮現政權,但是,每年韓美、韓美日等軍事演習,使朝鮮時時如芒刺在背。
其實根本沒有能力對別人造成威脅的朝鮮,被美國列為「邪惡軸心國」,指責朝鮮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極盡制裁、打壓之能事。盡管朝鮮很想與美國搞好關系,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美國人的眼裡,朝鮮就是一個惡棍,是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惡棍。
薩達姆被推翻後,兔死狐悲的朝鮮從險惡的國際局勢中認識到必須具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重要性,冒著被世界大多數國家制裁的風險,自力更生,開發出了能夠威懾敵人的核武器。
但是,美國人根本沒有誠意通過外交手段來應對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帶來的復雜局面,而是在近日啟動韓美今年的聯合軍演。以朝鮮領導人的性格,吃軟不吃硬,你軍演,那我就接著搞幾次核試驗。美國人還以硬對硬的話,那就以聲明不承認朝鮮停戰協定、停止板門店代表部的活動等強硬表態,對韓美軍演予以強硬回應。
那麼,這樣會不會導致戰爭發生呢?我認為不會。首先,朝鮮的舉動更多隻是一個姿態,不可能也沒有能力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頂多是放幾個打不出去只能在家玩玩的核武器而已。其次,大家對於朝鮮的「驚人之舉」都已經麻木了,美國的舉動也是姿態,不會真想在東亞開辟一個新戰場。人說巴爾干半島是歐洲的火葯桶,其實朝鮮何嘗不是亞洲的火葯桶呢,其實誰也不願意真的先點火。

4. 朝鮮為什麼要退出朝鮮停戰協定

「退出協定」,「全國進入准戰備狀態」這樣的「狠話」,對朝鮮來說並不新鮮。
早在1993年至1994年第一次朝核危機之時,朝鮮就曾祭出過「退出協定、全國戰備、等待和談」的「三部曲」,隨後更是不斷重復這一「套路」。
《朝鮮停戰協定》由朝鮮、中國、及美國代表的聯合國軍三方簽署,為1950年至1953年的朝鮮戰爭劃上了句號。協定本身規定,更改它,需所有簽字方共同協商完成。但這個法理上的程序,對朝鮮來說顯然不是障礙。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朝鮮對這份協定的態度就因時而動。
1994年,由於對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核查結果不滿,朝鮮宣布單方面缺席第三次朝美高級會談。美國則宣布在韓國部署6個愛國者導彈發射基地,共48個發射架。作為回應,朝鮮於當年6月宣布退出IAEA。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時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奧爾布賴特提出了制裁方案,朝鮮馬上回應「制裁就是宣戰」。而接踵而至的美韓聯合軍演,成了壓倒朝鮮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朝鮮外務省發言人宣布,停戰協定成為「一摞白紙」,並要把首爾「變成一片火海」。
就在雙方政府不肯讓步之時,美國前總統卡特以「私人身份」訪朝。朝鮮有了實惠也有了面子,與美國劍拔弩張的關系暫時得到緩和。
1996年春天,韓國在靠近板門店非軍事區的地帶進行軍演,南北雙方開始向停火線附近集結軍隊。4月,朝鮮再次宣布不受停戰協定的束縛,「所有軍事停火線和非軍事區都不存在了」。
根據韓國方面的資料,隨後的兩年中,朝鮮向韓國進行過至少8次軍事偵查,韓朝雙方甚至發生了幾次軍事沖突。
在2003年一年當中,朝鮮就兩次宣布停戰協定「作廢」,一次是為了抗議美韓聯合軍演,另一次是抗議美國對韓軍售。但在口頭威脅後,並未發生實質沖突。
隨後,用發表「退出停戰協議聲明」來抗議美韓軍演的「固定戲碼」,在2006年和2010年,朝鮮也分別上演過,但都沒有實質性的「下文」。
2009年,朝鮮用首次核試驗「玩了次真的」
在反反復復「退出協定」的歷次聲明中,2009年那次讓世界印象深刻。
2009年3月,韓國透露了全面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的意向。這項小布希政府2003年提出的倡議,旨在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相關設備的擴散。
朝鮮對此大為光火,並通過朝中社警告,韓國加入該倡議是對朝鮮的「宣戰布告」,朝鮮將採取堅決應對措施。
與此同時,朝鮮首次地下核試驗部署完畢。當年5月25日,朝鮮宣布首次核試驗成功。次日,韓國外交通商部發言人宣布,韓國從即日起正式全面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
隨後,5月27日,朝鮮人民軍駐板門店代表部發言人義正詞嚴地宣布,「正如向全世界宣布的那樣,我們的革命力量將李明博叛徒集團全面參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防擴散倡議,看作對我們的宣戰。」
在譴責韓國把朝鮮半島局勢「拖入戰爭」後,該發言人又宣布,朝鮮不再受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的約束。「朝鮮半島將很快回到戰爭狀態,我們的革命力量將做出相應的軍事行動」。
這次,朝鮮最「激烈」的表態是,「我們將不保證『西海五島』的現有狀態」,以及不對美國、韓國軍艦及民船的安全做出任何保證。2010年發生的天安艦事件和延平島炮擊事件,似乎證明朝鮮這次是「玩真的」。
退出協定,並不意味著朝鮮半島就必然火葯味十足。相反,朝鮮對韓國和美國,隨之都表現出了少有的合作態度。BBC報道,2009年8月,平壤派代表團參加了韓國總理金大中的葬禮,釋放了囚禁的韓國漁民,還同意繼續南北探親項目。
而且當年8月5日,美國時任總統柯林頓還訪問了朝鮮。金正日和柯林頓在「認真的氣氛中對朝美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了開誠布公、深入地討論」,雙方一致認同「用對話來解決問題」。
在那之後,朝鮮從未宣布重回《朝鮮停戰協定》,但這毫不影響其下次繼續宣布退出該協定。
2013年,歷史重演,「第二次朝戰已難免」?
2013年3月5日,朝鮮再次宣布退出停戰協定。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宣布,自美國的核戰爭演習進入頂峰的3月11日起,徹底全面廢除該協定,「朝鮮革命武裝將完全擺脫停戰協定的約束,隨時對任意對象採取自衛軍事行動。」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稱,3月7日,朝鮮外務省宣布「第二次朝鮮戰爭已難以避免」,外交解決的機會已消失,只剩下軍事對應。
朝鮮此次宣布退出停戰協定,正是在聯合國發起「制裁朝鮮投票」幾小時前。德國《商報》評論稱,一旦該決議草案通過,朝鮮將「遭受聯合國史上最嚴苛的制裁」。
朝中社稱,「先在安理會上通過可將其侵略戰爭合理化的『決議』,再頭頂『聯合國軍』的帽子進行侵略,這無論在昨天還是今天,都是美國慣用的戰爭手法」;「如果安理會以通過新『制裁決議』來給美國的侵略戰爭開綠燈,那麼朝鮮就會爆發出先軍威力,永遠結束緊張激化的惡性循環」;「如果美國點燃戰爭導火索,那麼被正義烈火毀掉的,只會是侵略者和可憎的軍事分界線」。
據朝中社報道,朝鮮外務省3月9日再次表示,「8年來安理會受美國慫恿,5次炮製了反朝『制裁決議』,但後果與其圖謀截然相反,只使朝鮮從質量和數量上擴大和加強了核遏制力。現在,核遏制力成了朝鮮捍衛國家主權和生存權的強大保證、粉碎美國核戰爭挑釁陰謀和促進祖國統一歷史事業的萬能法寶。」「此後,世界將清楚地見證,朝鮮的核國家地位和衛星發射國地位如何永久化。」

5. 朝鮮戰爭停戰協議的名字

朝鮮停戰談判自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經過曲折復雜的斗 爭,終於在
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簽訂了《關於朝鮮軍事停戰 的協定》。

協定的主要內容有:自協定簽訂後十二小時起,雙方停止一 切敵對行為;
以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各自由此線 後撤二公里,以建立一非軍
事區,自停火之日起停止向朝鮮境內 增援部隊和武器,並組成軍事停戰委員會
和中立國監察委員會進 行監督;停戰協定生效後六十天內,雙方將一切堅持遣
返的戰俘 分批直接遣返,將來予直接遣返的戰俘交中立國遣返委員會處理; 雙
方軍事司令官向有關各國政府建議,在停戰協定生效後三個月 內,召開雙方高
一級的政治會議,協商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 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朝鮮戰
爭至此停火。

6. 朝鮮停戰協定什麼時候簽訂的

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板門店簽訂。《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簡稱《朝鮮停戰協定》,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板門店簽訂。同日生效。協定包括序言和正文5條63款,並附有《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的職權范圍》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協定規定,協定各條款在未為雙方共同接受的修正與增補、或未為雙方政治級和平解決的適當協定中的規定所明確代替前,一直有效。《朝鮮停戰協定》的簽訂,標志著歷時三年多的朝鮮戰爭以中朝人民的勝利和美國的失敗而告結束。是朝中兩國人民和全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勝利。它鼓舞了全世界愛好和平和被壓迫人民反抗侵略,爭取自由獨立的斗爭意志,打亂了美國稱霸世界的侵略計劃。但這並不意味著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停戰協定明確規定召開高一級的政治會議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由於美方的阻撓和破壞,這一會議未能如期召開。1953年10月1日,美國與韓國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繼續在韓國保留美國駐軍。1954年4月在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而召開的日內瓦會議上,由於美國缺乏誠意,未能就從朝鮮撤出一切外國軍隊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達成協議。經朝中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8年底全部撤離朝鮮。這一行動表明了中朝方面執行停戰協定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誠意。

7. 朝鮮停戰協議誰簽的

1953年7月28日彭德懷司令員於開城在停戰規定上正式簽字。金日成元帥、彭德懷司令員向朝中部隊發布停戰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時起即停戰協定簽字後的十二小時起,全線完全停火。

8. 朝鮮停戰協定

樓上幾位說法都不甚准確。
中國政府自始至終並未參加朝鮮戰爭,五星紅旗從回來沒有出現答在朝鮮戰場。
這就成為一個很搞笑並且無聊的局面:明知道對方是中國人,可就不能指責中國政府的不是。
當時介入朝鮮時,中國決定以「志願軍」的模式參戰,就是名義上,我們東北野戰軍有很多朝鮮族戰士,看不慣美國入侵我們的祖國,所以「志願」回到朝鮮,加入朝鮮人民軍,幫助朝鮮抗擊美國入侵。
志願軍的指揮權名義上是歸朝鮮首相金日成。但實際上大家都懂的,志願軍司令彭德懷直接聽北京的。
外交有外交的規則,有時候就那麼回事,還是得裝一下。
彭德懷是以志願軍司令的身份簽字的,不並不代表中國,只是表示志願軍認同此協議。
從參戰到談判,再到簽字停戰,五星紅旗從未出現在會場。

美軍也是以「聯合國軍」的名義出場,並不是以美軍的名義出場。只不過美軍占的比例較高。而且比較難對付。英軍也參加了,麥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是「聯合國軍」司令,不是美軍司令。停戰時,克拉克也不代表美軍,而是代表「聯合國軍」,就包括了韓軍。

9. 為何朝鮮停戰協定至今仍意義重大

65年前的今天,各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歷經兩年天158次會議的磋商終於宣告結束——這是現代史上磋商時間最長的停戰。事後看來,會商曠日持久,讓我們付出了非常沉重的生命代價。

當然,這種和解耗費了60年時間也沒能達成。不過,1953年簽訂的停戰協定告訴我們,以可信的軍事力量為後盾開展有原則的外交仍然能夠促使磋商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本輪核談判的挑戰性和火葯味看上去絲毫不亞於以往。然而,假如朝鮮決定加入國際社會,並堅信這是實現繁榮的機遇,那麼1953年停戰的好處恐怕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來源:參考消息

10. 朝鮮宣布廢除停戰協議,各位怎麼看

簽訂《朝鮮停戰協定》60年來,戰爭仍未從法律上結束,朝鮮半島至今持續回存在「不和不答戰」的「不穩定停戰狀態」。5日聲明中值得關注的新舉動是,宣布「切斷板門店朝美軍事聯絡電話」。聲明稱,此舉是針對美韓近期來舉行的密集軍演,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已基本達成的新的對朝制裁決議。
此番朝鮮宣布廢止《朝鮮停戰協定》和美國將新的對朝制裁決議草案正式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的消息幾乎同時;朝方也在聲明中強調,「停戰協定」將於美韓下一輪軍演當日廢除。朝鮮看似連番升級「挑釁」舉動並非無章可循。
朝鮮射星引發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譴責決議,但新決議沒能阻止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的步伐。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後,美韓為「預防朝鮮後續挑釁」在一個月內密集進行了4次軍演。而幾乎每次美韓聯合軍演前後,朝鮮官方都會強硬表態。
朝鮮面對外界的譴責和制裁採取了步步「反制」,也令美國前國務院負責東亞太事務的首席咨詢官戴維·阿舍承認,制裁基礎上的施壓對朝鮮沒有效果。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