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糾紛查詢
A. 如何查詢我的案件有沒有在起訴
查詢法院是否立案的方式:一、詢問對方或法院傳票通知。二、到法院立案庭查詢,報對回方名字、身份答證號碼或到法院自動查詢機查詢。三、到法院的網上訴訟服務平台上查詢(要求有開通此服務)進度。四、各地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精神,提高辦案效率、方便人民群眾,已經建立人民法院網路訴訟服務中心。法院服務平台上獲得全新的訴訟服務。群眾首先可獲得訴前服務,主要包括訴訟指南、訴訟風險告知、常用文書下載、支付訴訟費用等服務;其次是訴中服務,主要包括在線立案預約、案件進展查詢、網上提交訴訟、提交證據等服務;最後是訴後服務,主要包括訴後庭審內容點播觀看、證物觀看等服務。同時,公眾還可以通過庭審直播網在線實時觀看整個庭審過程,在整個平台公眾還能獲得法庭裁判文書公開、訴費計算器、來訪指南、法庭指引、在線咨詢等附加服務。五、因此你所說的情形,可以通過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網路訴訟服務中心進行查詢
B. 怎麼在網上查看法院判決結果
現在都要求判決書上網,但是個別地區可能還沒有達到要求,或者說只有個別的判決書上網,下面這個網站可以查詢判決書:
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查判決書其它幾種途徑:
1.如果你是當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檔案室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
2.如果你不是當事人,在經法院辦公室領導簽字同意後,可以自己去查詢或委託別人去查詢;
3.如果你委託的律師是你要查詢的案件的代理人,律師就可以直接拿當時案件的委託書去法院查詢。
(2)訴訟糾紛查詢擴展閱讀:
民事判決書有:一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二審程序的判決書和審判監督程序的民事判決書等幾種類型,如何寫好民事判決書是法律寫作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民事判決書也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
一審判決書
第一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一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對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經濟糾紛案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一審普通程序或簡易程序審理終結後。
依照國家的民事法律、法規或經濟法律、法規,就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書處理決定。
二審判決書
第二審程序的民事判決書,亦稱二審民事判決書,它是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民事判決對當事人不服第一審法院民事判決提起上訴的民事案件或經濟糾紛案件。
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後,依法作出維持或者改變一審民事判決的書面處理決定。
再審判決書
審判監督程序的的民事判決書,亦稱再審民事判決書,他是人民法院對本院或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和調解協議。
發現確有錯誤,或者根據當事人符合法定條件的再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後。
就訴訟那個當事人之間的權力義務關系,作出重新確認處理的書面決定。
特別程序的民事判決書,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的規定,審理特殊類型的案件,就某種法律事實是否存在或者某種權利的實際狀態如何依法作出確認的書面決定。
按照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的特點是:第一,都不具有民事權益爭議的內容;第二,起訴人或申請人都不要求追究民事責任。
C. 全國民事案件訴訟查詢
全國民事案件訴訟查詢,大部分已經公開,可以憑相關案件信息登錄以下網站查詢。網址如下:中國裁判文書網,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為方便審理和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根據法律關系的性質對受理案件所進行的分類。
人民法院審理、判決民事案件在實體上主要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婚姻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公司法》、《保險法》、《海商法》、《證券法》、《票據法》、《商標法》、《專利法》、《房地產管理法》等民事、商事法律規范。程序方面適用《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證據規定》。
民事訴訟是訴訟的基本類型之一。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以及由這種活動所產生的訴訟關系的總和,特點:
(1)民事訴訟既包括法院依法進行的審判活動,也包括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法院和各訴訟參與人之間發生訴訟法律關系;
(2)法院的審判活動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決定性作用,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活動則對民事訴訟的開始、發展和終結具有很大影響;
(3)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圍繞解決民事糾紛這一基本任務,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務的階段組成,同時各個階段相互銜接,依次連續進行。對民事訴訟的涵義,國外訴訟理論有不同學說。大陸法系國家一般認為,民事訴訟是法院根據當事人請求保護其私法上的權益的程序。
(3)訴訟糾紛查詢擴展閱讀:
民事案件與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質的不同:
1、性質不同。民事案件主要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性質的糾紛,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性質。而刑事案件則是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屬於階級矛盾性質。
2、適用的實體法不同。民事案件所適用的實體法是民法通則、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所適用的法律是刑法。
3、適用的程序法不同。審理民事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而審理刑事案件則適用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
D. 如何查詢企業有沒有法律訴訟 法律糾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法釋〔2013〕17號)第五條專 規定:「各級屬人民法院應當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錄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並通過該名單庫統一向社會公布」。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執行信息網」,提供查詢。上面的失信被執行人,就是被限制高消費的人群。
E. 如何查詢企業有沒有法律訴訟 法律糾紛
現在網上能查詢的途徑比較多,大致如下:
1、在網路等搜索系統中輸入企業名稱、公告等專關鍵詞,如果屬該公司涉訴,各地法院會公布開庭公告,相應的公告信息可以檢索到;
2、在最高院法律文書查詢網上檢索該公司是否有相應的案件;
3、在最高院被執行人員查詢中檢索該公司是否有被執行的案件。
F. 如何查詢一個人有沒有被法院起訴,除了去法院查詢
除了去法院進行查詢以外,可以在網路上的中國裁判文書網上進行查詢,因為我國法律規定所有的案件都要上網。
如果一個人被起訴,法院會直接向你送達訴訟狀、傳票,都是紙質的,你要簽收,由你答辯。沒有接到書面的通知,就是沒被起訴。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G. 全國民事案件訴訟查詢
查詢步驟復如下:
1、登錄制中國裁判文書網,如圖:
H. 如何查詢企業有沒有法律訴訟和法律糾紛
可以到復法院或者工商局去查詢,一制般情況下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