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民事合同違約

民事合同違約

發布時間: 2020-12-03 09:55:11

合同違約訴訟屬於民事訴訟嗎

常見的民事糾紛有以下:
(1)因財產權而發生的糾紛,大多指對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所發生的糾紛;
(2)因買賣、租賃、借貸、贈與、典當等合同行為而發生的糾紛,以及繼承遺產所引起的糾紛;
(3)因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等所發生的債務糾紛以及損壞財產而引起的賠償糾紛。如撿到別人丟失的財物不還,幫不在家的鄰居修繕要倒塌的房屋等;
(4)因人生權利受到侵害引起的糾紛。主要指侵害公民的健康權、姓名權、榮譽權和肖像權;
(5)因侵害公民的發明權、著作權版權)而引起的糾紛;
(6)婚姻家庭引起的糾紛,主要有離婚以及因離婚引起的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等方面的糾紛,贍養、撫育、撫養糾紛;
(7)因經濟合同、企業勞動用工、企業承包、土地承包、鄉鄰權等引起的糾紛;
(8)法律規定的或是最高人民法院有關文件規定的應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民事案件。只要遇到這其中的任何一項糾紛,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Ⅱ 如何明確民事合同違約責任條款

違反合同來,並不一定會引起民事責源任的承擔。只有具備一定的條件,違約當事人才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法律的規定,構成違約責任應具備的要件有:
1.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
2.當事人的違約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
3.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合同法關於違約責任的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Ⅲ 合同違約屬要承擔民事 還是刑事責任》

合同違約絕大部分要承擔民事責任,少數違約由於有違反法律的嫌疑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Ⅳ 民法中關於違約責任是怎麼規定的

你好!我國《民法通則》只對違反合同的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作了相應規定: 第二節 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一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
合約定條件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履行或者採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
損失。 第一百一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於另一
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方違反合同時,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
的違約金;也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對於違反合同而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
方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
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的,應當及
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
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第一百一十五條 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
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一方由於上級機關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義
務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向另一方賠償損失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再由
上級機關對它因此受到的損失負責處理。 第三節 侵權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七條 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
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
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八條 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
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
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
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
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
,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
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二十一條 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
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
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
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一百二十三條 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
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
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
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五條 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
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
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六條 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
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
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七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
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於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
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於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
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八條 因正當防衛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正當防
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二十九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
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
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
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條 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
任。 第一百三十一條 受害人對於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
人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二條 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
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
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
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
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
監護人的除外。 在合同約定中也才會產生違約責任,請參考,是否能對你有用。謝謝!

Ⅳ 人民法院對民事合同違約案件賠償有什麼規定

依據約定或法律規定。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版法》約定一方向對權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一百一十六條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Ⅵ 合同違約的訴訟時效

訴訟或者仲裁時效是指權利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決爭議,版保護其權益而提起訴訟或者申請權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規定訴訟時效的目的,在於促使當事人盡早行使權利,盡快解決當事人的糾紛。一般的合同糾紛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訴訟時效為3年,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丟失或損毀的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由於合同的復雜性、地域性,因此,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其他法律規定了特別時效的,依照其規定,如海商法規定的貨運賠償請求權的時效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Ⅶ 民事違約金不得超過本金的依據是什麼

民事違約金按雙方約定處理,沒有不得超過本金的法律規定。但是,如專果約定的違約金過屬分高於實際損失的,當事人可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根據《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

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7)民事合同違約擴展閱讀

根據《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Ⅷ 合同違約的起訴期法律怎麼規定

在合同違約後,起訴時間是當事人自己決定的,這個法律沒有強制性的規定,只是在不同的時間起訴有不同的法律效果,當然這個法律效果直接影響但是人的權利義務。《中國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是一般的訴訟時效規定,如果合同法中沒有特別規定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就是三年。超過訴訟時效以後可以起訴,但是如果被告以訴訟時效進行抗辯,法院查明以後,原告便喪失勝訴權,當然在被告沒有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情況下,法院是不能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所以合同違約後起訴的時間由當事人自己決定,但是建議最好在訴訟時效內進行訴訟,最大化的保護自己的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