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合同協議 » 鄰里糾紛嚴重

鄰里糾紛嚴重

發布時間: 2020-12-08 23:29:07

A. 關於鄰里糾紛的刑事責任問題

如果性質上屬於故意傷害罪, 法定刑就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最低半年。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對本罪的認定和處罰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 行為人有非法故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對此應注意以下兩點:(1)傷害行為的非法性是構成本罪的前提。如果傷害行為是合法的,如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過程中造成一定傷害的,則不構成犯罪;(2)本罪故意傷害的必須是他人的身體健康。自傷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特殊情況下可能構成其他罪,如軍人戰時為逃避軍事義務自傷身體的,應按照刑法第434條的規定,以戰時自傷罪論處。

2 構成本罪的傷害程度限於輕傷、重傷、傷害致死三種情況。輕傷以下的輕微傷和一般的毆打行為,不能構成本罪。至於重傷、輕傷、輕微傷區分的標准,應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准》和《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的規定為准。

3 本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因傷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傷或者傷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年齡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本罪。

4 對於刑法明確規定以其他罪論處的故意傷害行為,應按照刑法有關條款定罪處罰,而不能以本罪論處。

5 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犯本罪的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故意傷害罪的認定問題

1 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主要在以下兩種情形下不易區分:一是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二是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區別兩者的關鍵是查明行為人犯罪故意的具體內容:如果行人具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無論是否造成死亡結果,均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只具有非法的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則無論是否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都只能認定為故意傷害。

此外,應注意以下三種特殊情況的處理:⑴對於突然實施犯罪,行為人故意的內容不確定或者顧他人死傷的,一般可按其實際造成的結果定罪。造成傷害結果的,定故意傷害罪;造成死亡果的,定故意殺人罪;⑵因打架斗毆致人死亡的,除了明顯具有殺人故意的按故意殺人罪論處外,一般可按故意傷害致死定罪;⑶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之間的界限確實無法分清的案件,一般可本著疑罪從寬的原則處理。

2 故意傷害(致死)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別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故意傷害致死,行為人雖然沒有殺人的故意卻有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死亡結果的發生完全是故意傷害行為引起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人不僅無殺人的故意,而且也無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死亡結果的發生完全是過失行為造成的。

3 對於傷害程度的認定,應注意把受傷當時的傷勢和治療後的結果結合起來綜合評定:當時情嚴重,治療後基本恢復正常或者只形成輕傷結果,應以輕傷論;當時傷情並不嚴重,但雖經治療最終呈重傷結果的,應以重傷論。

B. 鄰里糾紛打架傷人怎麼辦

一、報警並驗傷,追究責任和賠償,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受的專是輕微傷,可以由屬當地的公安機關協調處理,必要情況下會做出不超過15日的治安拘留,如果情節嚴重,構成故意傷害罪,公安機關會移交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也可以不自己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法律依據:
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C. 鄰里糾紛嚴重暴力行為依據什麼法律

調解鄰里糾紛,促進社會和諧,人人有責,法官在家中調解不是法律行為,沒開庭呀!

D. 鄰里糾紛,處理不好怎麼辦

傷都這么復嚴重了只要制點醫葯費用就好了嗎?!!你們可以去聯系一個律師,然後去法院起訴,這樣才不會讓你媽媽委屈呢,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公道的,公安偏袒就向上級反映情況,不國建議還是先找個律師,按照律師說的去做.

E. 鄰里糾紛造成輕微傷,如何處理

解答如下:
一、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據是侵權法第6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依據是侵權法16條。
二、就本案而言,必須明確的是過錯程度,你砸傷對方肯定就是有過錯的,但是事情的起因是是對方拒不維修出口傷人並且砸出砧板並以菜刀威脅,就這個情節而言對方也是有過錯的。在雙方都有過錯的情況下是按照過錯的程度分攤損失,而不是由你一個人負責全部損失。
三、6000元損失的計算是否合理,鼻樑骨骨折後按照正常醫療程序去處理的基本都是合理損失,包括對方提供的醫葯費發票,護理費證明和交通費小票等等都可以認定損失。但是必須得對方提供了依據才算損失,沒有依據或者依據不合理的情況不能計入損失范圍。然後根據依據計算你的賠償數額,比如對方提出6000但是只有4000能證明並且其中只有2000是合理費用,那就以2000計算。然後再根據雙方過錯程度比如過錯相當就五五分之後實際你賠償的數額就是1000元而已。
四、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依據是治安處罰法43條第1款。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依據是治安處罰法第9條。也就是說你們雙方可以接受調解而避免受處罰,而一旦處罰至少就是罰款或者拘留並且實踐中趨向於罰款多一些。因此建議調解了事否則雙方都被罰,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五、目前的考研政策只要不是犯罪都不會剝奪資格,而本案僅僅是治安處罰因此不會對考研造成影響,除非剛好就是考研那兩天被行政拘留。

F. 鄰里糾紛怎樣解決

鄰居之間打架糾紛,如果造成輕微傷以下的傷害,是治安案件;如果造成輕傷以上的傷版害,涉嫌故意權傷害罪。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G. 鄰里糾紛,怎麼辦

遠親不近鄰,鄰居雖然不是親人,但關鍵時候勝過親人。畢竟有困難是時親戚住的遠不能得到及時的幫助,所以鄰居才是最重要的人。所以鄰里之間一定要搞好關系。要搞好鄰里關系,關鍵是大家都懂得謙讓理解。多主動謙讓一點就會多一點和睦。

H. 鄰里糾紛,該怎麼辦

哎 誰叫你得罪了個小人啊 也真是為難
你是租的房還是買的啊 要是阻租的就乾脆搬走算專了 要是買的 你又不想把屬事鬧大 你就先在同事或著是單位去住一段時間 躲一陣子 也許就好了呢 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也不要得罪一個小人啊

I. 鄰里糾紛怎麼辦

鄰里無非是佔便宜說話輕過話重,閑的沒事亂較舌頭根強勢傲慢欺壓,與鄰伴與鄰為善是我們國家傳統美德,哪就立個規矩以弘揚道德正氣為准繩重罰,如鄰里鬧到派出所第一次調解,或拒不調解可實施重罰二千塊錢,這些大媽大叔會因錢可而息鼓,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