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養護協議
Ⅰ 如何加強林業綠化養護管理的工作
首先要確定你是去林業廳機關還是下屬事業單位。分開說林業廳機關:一般各省林業廳機關都有公室、造林、綠化、資源、產業、計財、科技、法規、野保、森林公安等處(室),總的來說,造林、產業、資源、公安等處(室)較繁忙,屬於業務處室。造林一般負責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綠化造林、國有林場等事物;資源一般負責林地資源管理,林權、森林資源分類等事物;產業一般負責林業產業,如工業原料林、木材加工企業等事物;公安是屬於政法編制,負責林地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執法。野保、綠化等處(室)相對較為清閑,如綠化處一般只負責國土綠化,最具體的工作也就是每年的義務植樹工作。下屬事業單位:一般有林業工作總站、種苗站、森防站、林科(勘)院之類的。林業工作總站負責基層林業站的管理,很清閑,基本無具體事物;種苗站負責種苗管理,如良種申報認定,種苗執法等;森防負責森林病蟲害防治。其實最忙的應該屬於林科(勘)院之類的單位,這種單位屬於差額撥款或自守自支,完全靠科研或編制相關作業設計,方案之類的運作,女生去這種單位很痛苦的。總的來說,省級機關具體的事務不多,基本工作無非就是分解、下達計劃任務,指導市州林業部門工作,文字、報表類工作較多,偶爾下基層調研,檢查。最痛苦的是縣級林業部門,那才真的是每天在山頭地塊奔波。工資嘛,如果你是公務員,自然有相應的工資級別,不過下去檢查指導工作的時候,紅包是少不了的,這是灰色收入,不好說有多少,看具體情況了。如果你對文字工作很感興趣,那就去公室,公室是統籌部門,很多文件,講稿,大材料都是公室收集起草。不過去哪個處(室)恐怕不是你能決定的。
Ⅱ 林業苗木養護費用
一、綠化工程造價的計算方法:
1、綠化工程造價包括:苗木預算價、種植費、成活率期養護費、管理費、利潤、獨立費、苗木差價、稅金八部分組成。
2、綠化工程取費基礎:苗木預算價。
二、綠化工程費率:
1、種植費:大樹10%、小樹7%。
2、成活率期養護費:正常季節種植12%、反季節種植18%。
3、管理費:3%
4、利潤:2.5%。
5、稅金:城市3.445%、鄉鎮3.292%。
三、綠化工程定額規定調整說明:
1、苗木預算價格包括:圃存價、挖掘費、泥球包紮費、吊裝費、運輸費、運輸損耗、卸車費、種植損耗、采保費、植物檢疫費、苗木經營利潤等。
2、種植費包括:苗木、草坪的種植及種植後的垃圾及廢棄物的清運。大樹種植還包括吊裝機械費。
3、成活率期是指綠化工程竣工驗收後起連續十二個月。成活率期養護費包括:草繩繞樹干費、常規支撐費、遮蔭棚費、軟式通氣管費、人工費、水電費等。
4、管理費包括:
(1)工程所在地范圍內的建築垃圾及其它障礙的清理和外運工作。費用由甲乙雙方在合同中說明。
(2)工程所在地范圍內原有苗木的起挖或砍伐挖根;起挖草皮或清除草皮工作。費用由甲乙雙方在合同中說明。
(3)原有苗木起挖後的土球包紮或打漿、修剪、出塘、裝車搬運工作。費用按實結算。
(4)廢棄物運輸、場地清理工作。費用按實結算。
(5)整理綠化用地費包括:排地表水;耙細、過篩;回填;找平、找坡等工作。
(6)種植土、營養土:土源由乙方提供,費用由甲乙雙方在協商後在合同中註明。
(7)土方造型:機械造型:高度2米以上每立方米1.5元、高度2米以下每立方米1元;人工造型:不分高度每立方米2元。
(8)土方運輸:按市政土方規定(不含土源費)。
(9)特殊支撐:業主因美化環境而對支撐提特殊要求的支撐(主要指用材)為特殊支撐。費用由甲乙雙方協商後在合同中註明。
(10)種植、養護中的水電費由乙方承擔。電源、水源由甲方提供,裝表計量。如不裝表,水電費結算由甲乙雙方協商後在合同中註明。
(11)灌木種植涉及吊裝機械,其費用按實結算。
6、大樹:從地表向上1.2米高處樹木的胸徑大於等於15厘米。
7、苗木規格主要指標:喬木以胸徑、蓬徑為主要控制指標;高為次要控制指標。灌木以蓬徑為主要控制指標;干徑次要控制指標。
8、引進新品種苗木,沒有公布預算價格的苗木由甲乙雙方協商後在合同中註明。
9、反季節種植:為6、7、8、9月期間種植。
10、正常養護:指成活率期結束以後的養護。費用由甲乙雙方協商後在合同中註明。
11、苗木差價:實際采購價—苗木預算價。
12、沒有預算價的,直接以采購價(至工地)進入預算價,並計取各類費用。
13、管理費中含0.1%的定額測定費。
四、費率表
1、苗木預算總價
2、種植費:1*10%(7%)
3、成活率期養護費:1*12%(18%)
4、管理費:1*3%
5、利潤:1*2.5%
6、獨立費
7、苗木差價:實際價—預算價
Ⅲ 林業公路養護工作匯報材料
林業公路養護工作匯報
我局在市公路局的正確領導下,克服林業公路養護人員嚴重超編、經費緊張等困難,認真落實省局養護工作總結的「七無三有」和《**市公路局養護管理辦法》的要求,緊扣「創新、發展、規范、勤儉」工作主題,更新養護管理觀念,以市場化、規范化、標准化和養護「四化」抓養護,積極深入推進管養體制改革,重點抓好雨季公路養護、油路預防性養護和水泥路日常養護,努力推動公路管養上水平,確保我局管養林業公路整體路況穩定及安全通暢。雨季干支線綜合好路率68.63%,其中干線好路率為79.11%,支線好路率為60.93%,分別超市局計劃4.45%和2.79%,圓滿完成了今年林業公路養護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加強林業局公路管理養護工作。
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合理布局的原則,編制2009—2011年林業公路規劃。緊緊圍繞林業公路「三年決戰」使通至各林場(所)的路面全部硬化這一主題,認真貫徹落實2009—2011年度伊春市公路建設規劃,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林業公路2009—2011年度詳細改建規劃,對輻射區域廣、生產生活集中的路線進行了優先安排。一方面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基層單位對林業公路改建的認識。另一方面根據各局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安排建設計劃和目標,及時准確地掌握、匯總林區公路建設的進展情況。與此同時,積極組織開展了林業公路養護和改造費用專項測算、林業公路危橋和安全隱患排查、林區公路基礎數據採集和電子地圖補充調查、林業公路失養、棄養等情況的調查、普查、測算工作,為我市向上爭取、領導決策、制定規劃提供了准確詳實的數據和文字資料。
加強林業局公路管理,重點對林業公路養護、橋涵維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根據各林業局林業公路路段的地理位置、養護的難易程度,採取不同的管護方式進行管理,(如:有的實行統一備料、個人包段養護,有的實行定額撥款、民營企業承包,雙方簽定養護合同,確定各項指標,定期檢查路況,按照路況質量兌現養護工資和獎懲。)保證了林業公路暢通無阻,受到了省交通系統的好評,
二、立足「四化」抓養護,精修細養促進公路全面養護。
我局認真落實省局養護工作「七無三有」總要求,突出抓好公路養護市場化、規范化、機械化、標准化,全面提升了株洲公路的品位。
(一)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 ,競爭主體走上社會搶市場。完善了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培育和完善養護市場,充分發揮養護投資效益,提高養護業主的自我經營意識和競爭能力,養護市場化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職工思想觀念得到了徹底轉變,市場意識進一步增強。我局實施了砂路全承包制,堅持和完善了養護工程計量支付制度、跟班監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了養護站專用帳戶制度,組織養護工人競爭承做大中修養護工程,競爭承包公路改造、新改建工程等勞務和材料采備。今年我局小修保養在局156名養護工人中抽調40餘名一線職工成立了民工組,在8、9月承建了**線2公里的油路中修工程,人平創收達2000元以上,同時我局工程大隊在在職職工中抽調15人擔任施工員,司機等職務,提高了養護站職工綜合素質,使養護站真正成為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養護生產企業,走向社會搶市場。
(二)力抓養護標准化,路容路貌徹底得改善。
一是加強日常養護。堅持在潮濕低溫季節採用乳化瀝青修補瀝青路面,路面各類病害處治及時,保持了路面整潔,路拱適度,排水暢通,行車舒適。做到了路肩高的地段及時鏟除,路肩常年無反坡現象、橫坡適度、達到或超過標准寬度且線形化,保持了水溝排水暢通。加強了水泥路面養護,炒砂修補破碎板1210㎡,水泥路板底灌乳化瀝青28噸,處治裂縫12963M,有效遏制了水泥路病害,做到了修補及時。
二是力抓險要地段處治和交通事故「黑點」治理。在市局沒有投入一分資金的情況下,我局自籌資金5萬元,對全區國省道部分地段的交通事故「黑點」進行了處治,安置示警樁,擋土牆、警示標志等,並根據省政府安排,對全區山區危險地段進行了全面調查和上報。
三是重視橋梁養護。深入貫徹《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制度》,成立了橋梁領導小組,明確了專職橋梁養護工程師,完善了「三個一」責任制。將橋梁日常保養和檢查的責任人統一調整為養護站保養人員。對所轄橋梁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認真填寫了「橋梁經常檢查記錄表」,投入資金20萬元先後對**線**橋進行了加寬,對2座危橋進行維修,杜絕了養路不養橋的現象。
四是以競賽促養護。在**市公路局組織的油路修補競賽活動中,經過廣大一線職工的辛勤勞動,我局共完成刮油罩面13845平方米,抓住通鄉公路攤鋪的機會完成炒砂罩面5164平方米,啃邊修補3122米,基層處理1236立方米,水泥路修補1210平方米,板底灌乳化瀝青28噸,使油路、水泥路路況穩中有升,同時在全市油路修補競賽評比中我局榮獲第三名的好成績。
五是狠抓標准化、綠美化、特色化養護。推行GBM工程,路肩一律採用機械修剪,讓其自然綠美化。國省行種植道樹3000棵、縣鄉道新植楊樹12000棵(**線6000棵、**線6000棵),同時我局結合實際情況,自力更生,發動**、***、***公路站職工在沿線荒草地挖草皮綠化路肩,共完成G***線K2751~K2756+500共計5.5公里路肩綠化任務,同時對***線、***線、**線、**線、**線、**線共160多公里進行了高草砍伐及雜草的清除,所有路段實行了綠色養護,全力打造文明公路新形象。
(三)力抓機械化養護 ,施工質量和效率邁大步。我局積極籌措資金在養護站配備或配齊了3.5T瀝青灑布車、瀝青混合料車載式拌和機、面基層混合料車載式拌和機、振動夯等主要機械設備,共計擁有各類養護機械設備23台。實現了瀝青下封、混合料拌和、面(基)層壓實清灌縫、修剪綠籬和草皮及水泥路破碎板維修等作業的全面機械化。積極引導養護大隊養護作業向半機械化、機械化轉變。在路面病害修補中用振動夯當場夯實,確保當場修補當場成形。全面應用了小型瀝青灑布機進行瀝青下封,禁止瀝青桶上路,禁止油瓢上路,禁止明火灶上路。機械化養護得到了全面推廣和全新發展,養護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
以上是我局今年養護的一些具體做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省、市公路局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嚴格按照省市公路局的目標和要求,狠抓落實,把我局的養護工作推上一個新的台階,實現**公路養護跨越式發展。
(四)力抓養護規范化, 促進公路管養上水平。養護管理規范化進一步加強。明確了養護大隊到公路站各層次人員的工作職責。加強了路況調查和病害預測工作,強化計劃管理和預防養護,建立健全了公路養護管理的各項制度。全局上下規范意識明顯增強,養護質量不斷提高。堅持抓好「養護材料規范,養護作業規范,工作行為規范」,並將其納入養護工作考核。職工上路作業身穿安全標志服,公路養護車輛均設置了明顯的作業標志,實施了規范的交通控制。養護中做到路用材料規范,施工程序規范。瀝青路面混合料一律採用石灰石碎石骨料、底層修補和瀝青罩面全部採用拌和法施工。推廣和應用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特別是乳化瀝青雨季路面修補,乳化瀝青瀝青用量達30餘噸,修復瀝青路面達2.40萬余㎡。達到了結構合理、配比科學、程序到位、操作規范、修補方正、平整密實,修補質量與外觀的完美統一的效果。
Ⅳ 護林員這個工作都非的要有經驗,我只是為了養護好我的眼睛才去找了這林業森林相關的工作
護林員這個工作很好,修身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