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孔樁協議
A. 鑽孔灌注樁中孔深的意思
自然地面到孔底,是孔深。
B. 橋梁鑽孔樁的施工日誌範文
1.工作內容:抄測量放線,原地面標高,算出實際要鑽多少m,在鑽孔時,做好每天的鑽孔記錄及取樣工作。認真對比設計地質情況,做好記錄。作為以後變更的依據。
2.質量情況:鑽孔樁在施工中注意偏孔、塌孔等現象。每天對鑽錘進行檢查,主要檢查鑽錘的垂直度等。
3.取樣的話,混凝土現場做塌落度試驗,做好試件。泥漿的話最好有泥漿比重儀。可以最好的檢查出泥漿比重。為順利灌樁做好准備。
4.樁基檢測主要是看設計單位是怎麼樣的檢查方法,聲納檢測或者是聲波檢測。一般是磨樁頭或者是預埋聲測管。
C. 鑽孔樁砼計算方式
鑽孔樁砼在計算混凝土的使用量的時候計算數據為初灌量
充盈系數=實際砼量÷理論砼量
塌落度(180-220mm之間)
沉渣厚度(0---125px)
泥漿比重(1.15---1.2)
導管長度(m)÷2.5=導管節數
導管長度—終孔深度=導管高出地面
終孔深度(m)--沉渣厚度(cm)(0.02--0.03—0.04)=二次清孔後深度(m)
D. 鑽孔樁砼計算方式
鑽孔樁砼在計算混凝土的使用量的時候計算數據為初灌量
。在計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數據和版計算公式如下:
孔底權標高=實測孔深+地面標高
鋼筋籠總長=孔底標高--樁頂標高+錨錮長度(0.5m或抗拔樁1.0)
籠頂標高=樁頂標高--錨錮長度(0.5m或抗拔樁1.0m)
吊筋長度=樁頂標高—地面標高—伸入承台錨錮長度(0.5m或抗拔樁1.0m)+0.2 m
籠底標高=實測孔深+地面標高
距孔底=(30 cm ----50 cm之間)
有效樁長=實測孔深—樁頂標高+地面標高
充盈系數=實際砼量÷理論砼量
塌落度(180-220mm之間)
沉渣厚度(0---125px)
泥漿比重(1.15---1.2)
導管長度(m)÷2.5=導管節數
導管長度—終孔深度=導管高出地面
終孔深度(m)--沉渣厚度(cm) (0.02--0.03—0.04)=二次清孔後深度(m)
E. 鑽孔樁砼計算方式
π*(樁徑/2)*(樁徑/2)*樁長=設計混凝土方量,一般要再乘以一個使用系數
F. 鑽孔灌注樁φ700@1000表示什麼意思
灌注樁來Φ700表示樁的直徑700mm。1000是樁間源距1米。
(1)塌孔
預防措施:根據不同地層,控制使用好泥漿指標。在回填土、松軟層及流砂層鑽進時,嚴格控制速度。地下水位過高,應升高護筒,加大水頭。地下障礙物處理時,一定要將殘留的砼塊處理清除。孔壁坍塌嚴重時,應探明坍塌位置,用砂和粘土混合回填至坍塌孔段以上1—2m處,搗實後重新鑽進。
(2)縮徑
預防措施:選用帶保徑裝置鑽頭,鑽頭直徑應滿足成孔直徑要求,並應經常檢查,及時修復。易縮徑孔段鑽進時,可適當提高泥漿的粘度。對易縮徑部位也可採用上下反復掃孔的方法來擴大孔徑。
(6)鑽孔樁協議擴展閱讀
要在其它軟體中使用此字元,可以打開輸入法的特殊符號,找到數學符號,一般可以找到空集,也可以從word、excel、cad等軟體中復制。
注意:為了方便軟體檢索和處理,應盡可能使用希臘字母PHi(Φ),避免使用西里爾文Ef(Ф,形狀幾乎一模一樣,但計算機編碼是不同的,所以強調一下)和帶斜線拉丁文,見字元編碼表。
G. 鑽孔樁鋼筋的表示方法
用示意圖表示,縱筋強度、根數、直徑、長度
箍筋強度、直徑,加密區和非加密區的間距,加密區長度
加徑箍筋的強度、直徑,間距
H. 鑽孔灌注樁有幾種方案,各是什麼類型.
鑽孔灌注樁
鑽孔灌注樁通常為一種非擠土樁,也有的為部分擠土樁。鑽孔灌注樁的類型可以分為:
A. 按樁徑大小分,可分為如下幾種:
小樁 ; 中樁 ;大樁 。
B. 按成樁工藝,鑽孔灌注樁可以分為:
干作業法鑽孔灌注樁;
泥漿護壁法鑽孔灌注樁;
套管護壁法鑽孔灌注樁。
沖孔灌注樁是一種樁施工的成孔方式,利用重錘反復沖擊岩土成孔後澆注混凝土,一般用在有水和岩石有夾層的地方,但造價較高且施工周期長。主要有鋼繩成孔(施工機械有:CZ系列、WKC系列)和沖擊反循環成孔兩種。
下完鋼筋籠後,下導管,然後還得繼續清孔呀(二清),此時泥漿比重應維持在1.25左右,這樣便於清掉孔底沉渣,待孔底沉渣清理好後灌注混凝土前應進行換漿處理,將泥漿比重控制在1.15左右,這樣基本就滿足灌注的條件了。二清的時候泥漿比重不能過小,否則不利於沉渣的清除。 對於旋挖鑽來說一清是撈渣,但效果不是很好,下好導管後清空效果也不理想,旋挖鑽的沉渣控制相對來說比較困難。
對於迴旋鑽一清最好採用反循環,效果明顯,二清的時候也就相對容易控制的多。鑽孔及清空中泥漿比重的控製得參考規范並根據現場地質情況來控制。鑽孔灌注樁目前在沿海城市和市區改造中的使用已相當普及,但因屬隱蔽工程,成樁後質量檢查比較困難。本文根據筆者十幾年來參與幾十個鑽孔樁工程施工的經驗,就如何在各個施工環節中充分重視、精心施工、加強質量管理等問題進行探討,期望通過與同行們相互交流,達到提高施工水平的目的。
鑽孔灌注樁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進行的,其施工過程無法觀察,成樁後也不能進行開挖驗收。施工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甚至給投資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因此,要求基礎施工隊伍在施工技術措施上要落實,並加強施工質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力爭將隱患消除在成樁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認真熟悉設計圖紙及有關施工、驗收規范,核查地質和有關灌注樁方面的資料,對灌注樁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後制訂出施工質量標准、驗收實施方案和每根樁的施工記錄,以便有效地對樁基施工質量加以控制。
1 成孔質量的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樁施工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質量如控製得不好,則可能會發生塌孔、縮徑、樁孔偏斜及樁端達不到設計持力層要求等,還將直接影響樁身質量和造成樁承載力下降。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控制方面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1 採取隔孔施工程序。
鑽孔混凝土灌注樁和打入樁不同,打人樁是將周圍土體擠開,樁身具有很高的強度,土體對樁產生被動土壓力。鑽孔混凝土灌注樁則是先成孔,然後在孔內成樁,周圍土移向樁身土體對樁產生動壓力。尤其是在成樁初始,樁身混凝土的強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樁的成孔是依靠泥漿來平衡的,故採取較適應的樁距對防止坍孔和縮徑是一項穩妥的技術措施。
1.2 確保樁身成孔垂直精度
這是灌注樁順利施工的一個重要條件,否則鋼筋籠和導管將無法沉放。為了保證成孔垂直精度滿足設計要求,應採取擴大樁機支承面積使樁機穩固,經常校核鑽架及鑽桿的垂直度
等措施,並於成孔後下放鋼筋前作井徑、井斜超聲波測試。
1.3 確保樁位、樁頂標高和成孔深度。
在護筒定位後及時復核護筒的位臵,嚴格控制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線偏差不大於50mm,並認真檢查回填土是否密實,以防鑽孔過程中發生漏漿的現象。在施工過程中自然地坪的標高會發生一些變化,為准確地控制鑽孔深度,在樁架就位後及時復核底梁的水平和樁具的總長度並作好記錄,以便在成孔後根據鑽桿在鑽機上的留出長度來校驗成孔達到深度。
雖然鑽桿到達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一次清孔時泥漿比重控制不當,或在提鑽具時碰撞了孔壁,就可能會發生坍孔、沉渣過厚等現象,這將給第二次清孔帶來很大的困難,有的甚至通過第二次清孔也無法清除坍落的沉渣。因此,在提出鑽具後用測繩復核成孔深度,如測繩的測深比鑽桿的鑽探小,就要重新下鑽桿復鑽並清孔。同時還要考慮在施工中常用的測繩遇水後縮水的問題,因其最大收縮率達
1.2%,為提高測繩的測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預濕後重新標定,並在使用中經常復核。
為有效地防止塌孔、縮徑及樁孔偏斜等現象,除了在復核鑽
具長度時注意檢查鑽桿是否彎曲外,還根據不同土層情況對比地質資料,隨時調整鑽進速度,並描繪出鑽進成孔時間曲線。當鑽進粉砂層進尺明顯下降,在軟粘土鑽進最快0.2m/min左右,在細粉砂層鑽進都是O.015m/min左右,兩者進尺速度相差很大。鑽頭直徑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孔徑的大小,在施工過程中要經常復核鑽頭直徑,如發現其磨損超過10mm就要及時調換鑽頭。
1.4 鋼筋籠製作質量和吊放
鋼筋籠製作前首先要檢查鋼材的質保資料,檢查合格後再按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驗收鋼筋的直徑、長度、規格、數量和製作質量。在驗收中還要特別注意鋼筋籠吊環長度能否使鋼筋准確地吊放在設計標高上,這是由於鋼筋吊籠放後是暫時固定在鑽架底樑上的,因此,吊環長度是根據底梁標高的變化而改變,所以應根據底梁標高逐根復核吊環長度,以確保鋼筋的埋入標高滿足設計要求。在鋼筋籠吊放過程中,應逐節驗收鋼筋籠的連接焊縫質量,對質量不符合規范要求的焊縫、焊口則要進行補焊。同時,要注意鋼筋籠能否順利下放,沉放時不能碰撞孔壁;當吊放受阻時,不能加壓強行下放,因為這將會造成坍孔、鋼筋籠變形等現象,應停止吊放並尋找原因,如因鋼筋籠沒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應提出後重新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