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退n幀協議
Ⅰ 後退N幀協議(gbn)(大綱裡面的) 哪個大蝦給大體講講
講到gbn,首先要講到累積確認。
累積確認的意思是:接收方不必對收到的分組逐個發送確回認,而是可以在收到幾個答分組後,對按序到達的最後一個分組加以確認。
比如,發送方發送0~7個幀,接收方對第0,2,3,7個幀發送確認,就是分別對第0個幀的確認,對第1,2個幀的確認,對第3個幀的確認,對第4,5,6,7個幀的確認。
假如接收方只發送了第3個幀的確認,就說明前面0,1,2,3號幀都被接收方正常接收了,但是後面的四個幀雖然也已經發送了,但是卻需要重傳,這就稱作Go-back-N,也就是gbn(後退N幀)協議。
在這里實際上是回退4幀。
Ⅱ 後退N幀協議和選擇重傳協議的原理是什麼並說明各自的優缺點。
後退N幀策略的基本原理
當接收方檢測出失序的信息幀後,要求發送方重發最後一個正確接收的信息幀之後的所有未被確認的幀;或者當發送方發送了N個幀後,若發現該N幀的前一個幀在計時器超時後仍未返回其確認信息,則該幀被判為出錯或丟失,此時發送方就不得不重新發送出錯幀及其後的N幀。這就是GO-DACK-N(退回N)法名稱的由來。因為,對接收方來說,由於這一幀出錯, 就不能以正常的序號向它的高層遞交數據,對其後發送來的N幀也可能都不能接收而丟棄。
後退N幀的工作情況
GO-DACK-N法操作過程如下圖。圖中假定發送完8號幀後,發現2號幀的確認返回在計時器超時後還未收到,則發送方只能退回從2號幀開始重發。
選擇重傳ARQ協議
為了進一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可設法只重傳出現差錯的數據幀或者是定時器超時的數據幀。但這時必須加大接收窗口,以便先收下發送序號不連續但仍處在接收窗口中的那些數據幀。等到所缺序號的數據幀收到後再一並送交主機。這就是選擇重傳ARQ協議。
使用選擇重傳ARQ協議可以避免重復傳送那些本來已經正確到達接收端的數據幀。但我們付出的代價是在接收端要設置具有相當容量的緩存空間,這在許多情況下是不夠經濟的。
正因如此,選擇重傳ARQ協議在目前就遠沒有連續則協議使用得那麼廣泛。今後存儲器晶元的價格會更加便宜,選擇重傳ARQ協議還是有可能受到更多的重視。
Ⅲ 後退N幀ARQ協議的介紹
後退N幀ARQ協議對傳統的自動重傳請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進行了改進,從而實現了在接收到ACK之前能夠連續發送多個數據包。
Ⅳ 關於後退n幀ARQ協議的問題
後退n幀ARQ協議里沒有NAK的存在。你說的,貌似是停等ARQ協議。
Ⅳ 後退N幀協議發送窗口尺寸在7(2的三次方-1)即發送方連續發送的幀數量不能大於8就能保證協議在任何情況
理論上
Ⅵ 後退N幀ARQ協議中,規定發送窗口大小,為什麼要滿足這個條件
考慮二進制,例如幀編號長度為3,則,幀編號可以是000——111。但是,在後退N幀ARQ協議回中,一個ACK是對前面的所有成功答接收數據的接收確認,當你的窗口長度為2的三次方8時,你接受到了一個ACK0(表示已經前面的數據幀都已經成功接收到,期望接收到的下一幀是0),窗口移動後,如果再次接收到ACK0,那麼這個ACK0是表示窗口中的所有幀都已經正常接收還是沒有接收呢?(你的發送窗口中再次出現了0號幀)。出現了二義性啦。
Ⅶ 後退N幀ARQ協議中,規定發送窗口大小,為什麼要滿足這個條件
假設2位比特編號,那麼我們可以有4種編號。發送方就是012301230123……
Wt最大應該是3。如果我們版取權4。
現在發送方發0123。接收方全都完美收到了,那我現在返回ACK3給發送方,准備接受新一輪0123。
可是這個ACK丟了。這個時候發送方計時器也到點了。那他就要重新發送0123,可是他不知道我收到了,他又發了一遍舊的0123給我。
那我就很難受。
Ⅷ 廣域網中後退N 幀協議和選擇重傳協議的原理是什麼
我的簡單一的理解是這樣的。後退N幀的協議中,後退的N幀中,可能有對方內已經收到的。選擇重傳的,容則是接收到有哪幀在傳送過程中丟失,然後再重新傳給對方。當然,兩種協議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了。具體的選擇應該根據實際的應用環境來決定。
Ⅸ 2. 在退後N幀的滑動窗口協議中,若採用3BIT給幀編號,則發送窗口最大為(),此時接收窗口應為()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了,在tcp/ip協議中有專門講解滑動窗口協議,以及錯誤重傳的機制,你可以找本書來看看,一般窗口好像都是65536
Ⅹ 後退N幀的arq和連續ARQ是不是同一種協議阿
後退N幀ARQ和選擇重傳ARQ都是連續ARQ協議。
但是也有書說後退N幀ARQ是連續ARQ協,而把選擇重傳ARQ單獨出來。
從意義上來說兩者都是連續ARQ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