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無線協議
❶ 藍牙和WIFI的區別
藍牙和WIFI都屬於無線通信網路標准。它們的相同點是都工作在ISM2.4GHz公共頻段。
WIFI的全稱是Wireless Fidelity,又稱802.11b標准,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允許電子設備連接到區域網和高傳輸速度,通常使用的是2.4G UHF ISM視頻頻段,連接到網路一般都是有密碼保護的,也很容易通過技術手段被破解。
拓展資料:
藍牙使用的是跳頻擴譜方式,一般每秒鍾跳變1650次,將83.5MHz的頻帶劃分至79個頻帶信道,而每個時刻只佔1MHz的帶寬。
調制方式是GFSK,經典藍牙是可以同時進行數據和語音的無線通訊,而藍牙傳輸帶寬是1Mbps,他的通信距離一般都是10米,在2016年5月份推出的最新的版本Bluetooth5.0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50米。
藍牙通訊主要用來連接一些外接電子設備,或者近距離數據傳輸。
WIFI所使用的連接協議是IEEE802.11b區域網協議,WIFI的傳輸范圍是120米,傳輸速度最大可以達到11Mbps,使用的是直序列擴頻和QPSK或BPSK,上下帶寬是22MHz。
主要能提供無線上網的業務,所以WIFI經常出現在需要進行聯網的智能設備上面。
❷ 現在市面上的無線藍牙手柄用的是哪款藍牙協議
The Human Interface Device (HID)定義了抄藍牙在人機介面設備中的協議、特徵和使用規程。典型的應用包括藍牙滑鼠、藍牙鍵盤、藍牙游戲手柄等。該協議改編自USB HID Protocol。
❸ 藍牙協議有哪些
藍牙傳輸協議是指的是藍牙協議層,包括邏輯鏈路控制和適配協議(L2CAP)、無線射頻通信(RFCOMM)和業務搜索協議(SDP)。L2CAP提供分割和重組業務。
支持協議主要指的是藍牙協議層,包括邏輯鏈路控制和適配協議(L2CAP)、無線射頻通信(RFCOMM)和業務搜索協議(SDP)。L2CAP提供分割和重組業務。RFCOMM是用於傳統串列埠應用的電纜替換協議。業務搜索協議(SDP)包括一個客戶/伺服器架構,負責偵測或通報其它藍牙設備。
藍牙技術是一種無線數據和語音通信開放的全球規范,它是基於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固定和移動設備建立通信環境的一種特殊的近距離無線技術連接。
藍牙使當前的一些便攜移動設備和計算機設備能夠不需要電纜就能連接到互聯網,並且可以無線接入互聯網。
藍牙是一種支持設備短距離通信(一般10m內)的無線電技術,能在包括行動電話、PDA、無線耳機、筆記本電腦、相關外設等眾多設備之間進行無線信息交換。利用「藍牙」技術,能夠有效地簡化移動通信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也能夠成功地簡化設備與網際網路Internet之間的通信,從而數據傳輸變得更加迅速高效,為無線通信拓寬道路。
藍牙作為一種小范圍無線連接技術,能在設備間實現方便快捷、靈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數據通信和語音通信,因此它是實現無線個域網通信的主流技術之一。與其他網路相連接可以帶來更廣泛的應用。是一種尖端的開放式無線通信,能夠讓各種數碼設備無線溝通,是無線網路傳輸技術的一種,原本用來取代紅外。
藍牙技術是一種無線數據與語音通信的開放性全球規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基礎,為固定與移動設備通信環境建立一個特別連接。其實質內容是為固定設備或移動設備之間的通信環境建立通用的無線電空中介面(Radio Air Interface),將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一步結合起來,使各種3C設備在沒有電線或電纜相互連接的情況下,能在近距離范圍內實現相互通信或操作。簡單的說,藍牙技術是一種利用低功率無線電在各種3C設備間彼此傳輸數據的技術。藍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業、科學、醫學)頻段,使用IEEE802.15協議。作為一種新興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正有力地推動著低速率無線個人區域網路的發展。
原理
藍牙是一種無線技術標准,可實現固定設備、移動設備和樓宇個人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無線電波)。藍牙可連接多個設備,克服了數據同步的難題
藍牙技術是世界著名的5家大公司一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東芝(Toshiba)、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和英特爾(Intel),於1998年5月聯合宣布的一種無線通信新技術。藍牙設備是藍牙技術應用的主要載體,常見藍牙設備比如電腦、手機等。藍牙產品容納藍牙模塊,支持藍牙無線電連接與軟體應用。藍牙設備連接必須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配對。這種配對搜索被稱之為短程臨時網路模式,也被稱之為微微,可以容納設備最多不超過8台。藍牙設備連接成功,主設備只有一台,從設備可以多台。藍牙技術具備射頻特性。採用了TDMA結構與網路多層次結構,在技術上應用了跳頻技術、無線技術等,具有傳輸效率高、安全性高等優勢,所以被各行各業所應用。
❹ aptx協議都是藍牙4.1
SBC一般的音頻格式,藍牙傳輸在不支持AAC,aptx的時候都用SBC傳輸,音質一般,現在80%都是這種格式;
AAC,當藍牙支持AAC格式的文件,手機也支持AAC傳輸時,音質比SBC好很多,普通人聽的出來這種區別,
APTX,是藍牙傳輸的一種無損格式,由csr推廣,在設計初期,要支持APTX,就必須要購買這個軟體費用,並且aptx並不是大多數手機都支持,一般支持的手機在背後都有aptx的logo ,所以雖然效果好,但是真正可以支持的設備端其實不多。
比如,你的手機是iphone的時候,你的耳機或者喇叭也支持AAC,播放出來的格式自然就是AAC ;
如果你的手機是支持APTX, 那你的懶吧和耳機也支持APTX,播放出來的自然是APTX,但同時,你記得你的歌曲本身也是無損的才行!
這幾個沒有什麼必然聯系,大不了就是你的藍牙支持APTX,AAC,SBC,但你的手機放出來格式是sbc,那播放出來的自然是sbc的音樂。反之你的手機支持aac傳輸,但你的藍牙只支持sbc,那播放出來的肯定就是sbc的格式文件了,這是肯定的,別弄混了!
藍牙音樂的格式有sbc,aac,mp3,aptx, 但實際播放的音樂格式還有什麼杜比音效什麼的,太多了,只是付錢給不同的音效格式廠家,然後看哪家的廠家在音效上面做的好,推廣面積大而已。。。。
你要用好的音質,就不要用藍牙了,反之,藍牙就是便捷,無線~
❺ 無線網路協議中的藍牙協議是針對於哪個類型的網路
ZIGBEE協議。最適合感測器網路的無線通信技術。相應的就是ZIGBEE協議,實現是ZIGBEE協議棧。此外無線通信技術還有WIFI,藍牙,GPRS等
❻ 無線協議的藍牙技術
1998年包括IBM、Intel、諾基亞、東芝、三星等所有世界著名IT廠商共同組成了「藍牙友好協會」,目的是制定短距離無線數據傳輸標准,這項標准就是「藍牙」(Bluetooth)。目前已有1400多家通信、信息、電子、汽車等廠商參與。
藍牙技術以無線區域網的IEEE 802.11標准技術為基礎,是一種用於替代便攜或固定電子設備上使用的電纜或連線的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設備使用無需許可申請的2.45GHz頻段,可實時進行數據和語音傳輸,傳輸速率可達到1Mbit/s,在支持3個話音頻道的同時還支持高達723.2kbit/s的數據傳輸速率。
藍牙面向的是移動設備間的小范圍連接,因而本質上說它是一種代替線纜的技術。它用來在較短距離內取代目前多種線纜連接方案,並且克服了紅外技術的缺陷可穿透牆壁等障礙,通過統一的短距離無線鏈路,在各種數字設備之間實現靈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話音和數據通信。也就是說,在辦公室、家庭和旅途中,無需在任何電子設備間布設專用線纜和連接器,通過藍牙遙控裝置可以形成一點到多點的連接,即在該裝置周圍組成一個「微網」,網內任何藍牙收發器都可與該裝置互通信號。而且,這種連接無需復雜的軟體支持。藍牙收發器的一般有效通信范圍為10m,最多可以達到100m左右。
藍牙技術能夠提供數字設備之間的無線傳輸功能。不僅可以使得PC、滑鼠、鍵盤、列印機告別電纜連線,而且可以實現將家中的各種電器設備如空調、電視、冰箱、微波爐、安全設備及行動電話等無線連網,從而通過控。上網瀏手機實現遙覽網頁和發送電子郵件將更加方便。還可以使智能行動電話與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以及各種數字化的信息設備能不再用電纜,而是用一種小型的、低成本的無線通信技術連接起來,進而形成無線個人網 (Wireless Personal AreaNetwork,WPAN),實現資源無縫共享。
❼ 藍牙的協議是802.11還是802.15還是兩個都是
802.15
IEEE 802.15是由IEEE制定來的一種藍牙自無線通信規范標准,基於藍牙的個人區域網(Personal Area Networks, PAN)標准,應用於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IEEE 802.15具有以下特徵:短距離、低功耗、低成本、小型網路及通信設備,適用於個人操作空間。
802.11協議組是國際電工電子工程學會(IEEE)為無線區域網絡制定的標准。雖然WI-FI使用了802.11的媒體訪問控制層(MAC)和物理層(PHY),但是兩者並不完全一致。在以下標准中,使用最多的應該是802.11n標准,工作在2.4GHz頻段,可達600Mbps(理論值)。
❽ 無線區域網主要採用的協議
無線區域網是指以無線電波、激光、紅外線等無線媒介來代替有線區域網中的部分或全部傳輸媒介而構成的網路。它不僅可以作為有線數據通信的補充和延伸,而且還可以與有線網路環境互為備份。
802.11協議、藍牙標准和HomeRF工業標準是無線區域網所有標准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它們各有優劣,各有自己擅長的應用領域,有的適合於辦公環境,有的適合於個人應用,有的則一直被家庭用戶所推崇。下面就介紹一下三種標準的具體情況:
802.11協議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用於解決辦公室區域網和校園網中用戶與用戶終端的無線接入,主要限於數據存取,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由於它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隨後又相繼推出了802.11b和802.11a兩個新標准,2001年11月,第三個新的標准802.11g業已面世。盡管目前802.11a和802.11g倍受業界關注,但從實際的應用上來講,802.11b已成為無線區域網(WLAN)的主流標准,被多數廠商所採用,並且已經有成熟的無線產品推向市場。這些產品包括:集成支持802.11b無線功能的PC、支持網路接入的802.11b無線網路適配器以及相對應的網路橋接器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廠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著名的網路集成商,如:3Com、Cisco等,他們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適配器和橋接器領域;另外,很多PC廠商藉助網路終端的先天優勢,提供全面的無線區域網設備,IBM、HP、Toshiba為代表廠商,其中,IBM憑借其在筆記本電腦上的絕對優勢和參與制定無線標準的領導地位,提供最全面的無線解決方案,並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地推出了相應的產品。
目前,802.11b無線區域網技術已經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已經進入了寫字間、飯店、咖啡廳和候機室等場所。沒有集成無線網卡的筆記本電腦用戶只需插進一張PCMCIA卡或USB卡,便可通過無線區域網連到網際網路。在國內,支持802.11b無線區域網協議的產品不僅全面上市,而且像IBM,還特別為用戶和專業人士搭建了「體驗中心」,讓用戶和媒體可以親身體驗無線區域網的便利和高效。
藍牙標准
藍牙這個頗為奇怪的名字來源於十世紀丹麥國王哈洛德(Harold)的外號。據說,這位丹麥國王靠出色的溝通和說服能力統一了當時的丹麥和挪威。因為他非常愛吃藍梅,牙齒經常被染藍,所以得了藍牙這個外號。1998年5月,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和英特爾公司五家著名IT廠商,在聯合開展短程無線通信技術的標准化活動時提出了藍牙技術,其宗旨是提供一種短距離、低成本的無線傳輸應用技術。1999年下半年,著名的業界巨頭微軟、摩托羅拉、3Com、朗訊與藍牙特別小組BluetoothSIG等5家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藍牙技術推廣組織,從那時起,全球變開始掀起了藍牙熱潮。
藍牙技術是一種用於替代便攜或固定電子設備上使用的電纜或連線的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其設備使用全球通行的、無需申請許可的2.45GHz頻段,可實時進行數據和語音傳輸,其傳輸速率可達到10Mbps,在支持3個話音頻道的同時還支持高達723.2Kbps的數據傳輸速率。也就是說,在辦公室、家庭和旅途中,無需在任何電子設備間布設專用線纜和連接器,通過藍牙遙控裝置可以形成一點到多點的連接,即在該裝置周圍組成一個「微網」,網內任何藍牙收發器都可與該裝置互通信號。而且,這種連接無需復雜的軟體支持。藍牙收發器的一般有效通信范圍為10米,強的可以達到100米左右。
由於藍牙在無線傳輸距離上的限定,它和個人網路通訊用品有著不解之緣。因此,生產藍牙產品的廠除了網路集成廠商和傳統PC廠商以外,還包括很多行動電話廠商。近一年,隨著全球無線市場的不斷擴大,藍牙手機成為行動電話用戶的新寵。實際上,依據目前的無線技術水平,一台藍牙筆記本加上一部藍牙手機就可以實現無線登錄互聯網。但是,在市場中能夠同時支持802.11b和藍牙的筆記本電腦確實不多,只有少數廠商擁有這樣的技術與解決方案,IBMThinkPadXTRA各系列筆記本電腦的大多數產品和TOSHIBA部分筆記本電腦可以提供這樣的支持。
HomeRF工業標准
HomeRF是由HomeRF工作組開發的,適合家庭區域范圍內,在PC和用戶電子設備之間實現無線數字通信的開放性工業標准。作為無線技術方案,它代替了需要鋪設昂貴傳輸線的有線家庭網路,為網路中的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和Internet應用提供了漫遊功能。
在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批准HomeRF標准之前,HomeRF工作組已為在家庭范圍內實現語音和數據的無線通信制訂出一個規范,這就是共享無線訪問協議(SWAP)。
SWAP規范定義了一個新的通用空中介面,此介面支持家庭范圍內語音、數據的無線通信。用戶使用符合SWAP規范的電子產品可實現如下功能:在PC的外設、無繩電話等設備之間建立一個無線網路,以共享語音和數據;在家庭區域范圍內的任何地方,可以利用攜帶型微型顯示設備瀏覽Internet;在PC和其他設備之間共享同一個ISP連接;家庭中的多個PC可共享文件、數據機和列印機;前端智能導入電話機可呼叫多個無繩電話聽筒、傳真機和語音信箱;從無繩電話聽筒可以再現導入的語音、傳真和E-mail信息;將一條簡單的語音命令輸入PC無繩電話聽筒,便可以啟動其他家庭電子系統;可實現基於PC或Internet的「多玩家」游戲……
SWAP規范問世以後,除了擴展高性能、多波段無繩電話技術以外,還極大地促進了低成本無線數據網路技術的發展。但是,HomeRF占據了與802.11b和Bluetooth相同的2.4G頻率段,並且在功能上過於局限家庭應用,再考慮到802.11b在辦公領域已取得的地位,恐怕在今後難以有較大的作為。調查顯示,該標准在2000年的普及率高達45%,但到了2001年已降至30%,且逐漸喪失市場優勢。特別是很多PC廠商並沒有在自己的PC產品中對該項標准加以支持,也造成了其擴展上的障礙。看來,HomeRF這項工業標准註定不會沖出「Home」。
❾ 藍牙opp傳輸協議的框架是怎樣的
藍牙opp傳輸協議的框架如下圖:
❿ 藍牙無線技術的Ⅳ、藍牙協議堆棧
藍牙協議堆棧依照其功能可分四層:
內核協議層(HCI、LMP、L2CAP、SDP) 線纜替換協議層(RFCOMM) 電話控制內協議層(TCS-BIN) 選用協容議層(PPP、TCP、IP、UDP、OBEX、IrMC、WAP、WAE) 現今市面上販售的商品,大多是1.2或2.0版本的制式,是一個使用低耗電量的無線電設備,利用一顆低價晶元,完成短距離(1至100米)的訊號發射與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