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國外幼兒園設計

國外幼兒園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2-31 10:30:11

❶ 國外幼兒園空間設計值得借鑒的地方有哪些

崇尚自然、接近自然,這是在比較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幼專兒園之後得出的感受。屬這些國家的幼兒園沒有豪華和氣派的塑膠場地,也不一定有寬闊而平坦的水泥地操場,但他們的幼兒園大都有沙池、草地、木屋、土坑、木樁、土坡、工具和各種生活用具或自然物。不同年齡的兒童到裡面玩,憑自己豐富想像去創造、組合、變換、移動各種的材料,積累各種經驗,滿足自己在身體運動、認知建構、交往合作等各方面的需要。童諾幼兒園設計

❷ 國內外幼兒園差異

這個就是各個地方正常噠差異 我覺得沒什麼可討論噠~ 生活環境習慣不一樣當然會使人噠觀點不一樣 首先 我們國情不一樣 法律不一樣 教育觀點不一樣! 國外比較重視人權 所以他會注重孩子噠自由 很少有正式噠課 用我們噠話來說就是比較注重隨機教育 喜歡在生活中找到教育重點 為我們則以正課為主 國內是...分大中小班噠 在幼兒園里 你一進班 就算看不到孩子 也能通過牆式 區域了解到這個班是什麼年齡斑 國外一般都是混齡班 所以在牆式等裝飾設計方面很難得到統一 要均衡 其次 對於裝卸這問題很好解釋 這主要在於家長 幼兒園需要聲援 幼兒並不能為幼兒園製造聲援 家長噠選擇就變得很重要!家長看不見你是怎樣上課 怎樣教育 怎樣讓孩子開心噠學習噠 他只能通過看 看幼兒園噠裝修與設計來了解幼兒園!而且國內家長對硬體比較重視 主要是幼兒園噠設施 軟體呢又不是很了解 就覺得能學到東西就是好噠 其實 我覺得孩子在幼兒園里 應該盡情噠享受童年噠快樂 習慣噠培養和性格噠發展很重要 學習知識是其次!國外反之!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給你點兒建議 做幼兒園 就像種菜 在什麼地兒 撥什麼種兒 得適合當地人噠口味 你可以把國外一些好噠教育理念領進自己噠園 但要注意適度 要使孩子和家長接受! 呵呵 我是幼師 常聯系 探討~

❸ 國外的幼兒園都在教小朋友哪些東西

家庭式幼兒園分為兩種,一種是全天制,這種通常以小小孩為主;一種是after school也就是接受比較大一點的孩子,包括上小學的孩子。主要是方便職業父母,她們會去學校接孩子放學,然後家長去他們學校接孩子。

那麼到底美國的幼兒園老師都是怎麼教孩子呢?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學習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蒙式學校一個班級24名學生兩個老師。附屬幼兒園一個班級也是24名但是有3個主要的老師。這里我主要講講附屬幼兒園是怎麼教小孩的?

每天都會有一個運動的老師來教小朋友一些運動,工具通常有形狀有顏色的材料,用游戲的形式進行,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去玩或者不玩。每天都會有講故事的時間,自由活動的時間,睡午覺的時間。在美國的幼兒園,不喜歡睡午覺的孩子都會有一個老師帶領去外面玩或者讓他們做一些手工工藝,但是一般老師都會盡量讓孩子躺下,讓孩子看書或者安靜下來休息一下。

附屬幼兒園是屬於開放式的幼兒園,有專門給家長和大學學這個專業的學生觀察用的觀察室,在觀察室里,我們可以看到裡面的一切活動以及老師的教育方法,包括所有的聲音,但是教室里的人是看不到我們的。所有老師的教學態度都處在透明度很高的地方。

幼兒園可以有很多創意的東西,教小朋友自己動手創造圖畫,很多奇怪的材料老師都會提供。你能想到的她們都會採用,這也是在教小孩子學習利用生活上的廢物來創造美麗。每隔一段時間,她們都會有一些特別的活動,比如牙醫來活動教學,大學的棒球隊或者其他的運動隊會來和小朋友互動,還有服裝表演等等之類的。老師會鼓勵孩子自己去想一些他們自己想做的活動,然後在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來完成,比如畢業的時候。每一個孩子也會在學校過生日,所有的同學都一起幫忙慶祝,這個主要看學生的家長是否願意這么做。

其實我很想問一下父母親們,你們認為5歲以下的小朋友需要學習什麼呢?曾經有一位諾貝爾的得獎獲得者說過一句話,他說所有他應該學的東西都在幼兒園里學完了。那麼他到底學了什麼呢?以下的話為摘錄。

1987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那位老人平靜地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什麼?」「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最重要東西就是這些。」

我之所以把這句話摘錄下來,就是想說,美國的幼兒園學得也只是這些東西,我們教給孩子的是道德品質,是生活習慣。那麼你也許會問,美國的幼兒園就不教英文字母嗎?他們其實也教,從書本中教,從玩具中教,從音樂中教。數學,也教,從游戲中教,從游戲的工具中教。藝術呢,也教,教小朋友自己觀察自然,自己畫,教小朋友創造藝術。那麼語言呢?

事實上,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很多小朋友都是雙語長大的,幼兒園老師一般都會兩種語言,她們會用你熟悉的語言和你溝通,我甚至看到他們教小朋友手語。

總的來說,美國幼兒園就是在教這些東西,看上去好像什麼也沒有教,很多中國家長都反映孩子在附屬幼兒園什麼也沒有學到,其實他們學到了開心,學到了在玩樂中進行不同的學習思考。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幼兒園,蒙式幼兒園實際上會教學更多的東西,也很容易發現孩子學習到很多不同的能力。但是我還是喜歡附屬幼兒園的教學模式,一個孩子的成長就好比造一幢大樓,在打基礎的時候什麼也看不到,但是沒有穩健的基礎,這個大樓的質量就要讓我們擔心。我寧可孩子學好生活得好習慣和道德的好品質,這些才是一個孩子最重要的基礎,不是嗎?

在觀念方面,我們比較重視教幼兒現成的概念,認識具體的事實,形成簡單的概括能力;美國則強調讓幼兒認識科學家的活動過程,而不只是認識他們的活動成果,不只是讓幼兒知道科學家發現了什麼,而且要知道科學家是怎樣發現的。因此,美國的科學教育十分重視培養幼兒的探索技能和理解能力,強調讓幼兒意識到應該怎樣想,怎樣做,怎樣發現;鼓勵幼兒進行直接的科學活動,以獲得獨特的、挑戰性的直接經驗。同樣是教幼兒認識植物的生長,我們習慣於通過幼兒的日常觀察和經驗,告訴他們植物生長需要陽光、水分和肥料;而美國則習慣於讓幼兒親自參加較嚴格的實驗過程,即給幼兒提供同種和同樣大小的兩盆植物,讓他們每天給一盆澆水,一盆不澆,並貼好標簽,注意觀察和記錄其過程與結果,以此類推,一次一個變數,一盆施肥,一盆不施,一盆放在陽光下,一盆放在暗室里,最後引導幼兒概括出植物生長的條件。此外,我國一般滿足於幼兒能回答出「植物生長需要陽光,水分,肥料」的結論,而美國則重視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去尋找「不同的植物是怎樣生長的?植物怎樣獲取營養?所有的植物都是從種子里長出來的嗎?」等問題的答案。中美兩國國情不同,經濟實力相差很大,美國發展學前教育的具體做法不能照搬,但一些重要經驗給我們以啟示,引發我們思考。

美國科學教育的一般目標是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良好的個人品德表現以及拓寬的職業意識與性別角色。不難看出美國科學教育的特殊目標與一般目標都是緊扣科學課程的內容和從事科學活動所需要的品質提出的,科學的事實、概念、過程有助於幼兒認知的發展;真實、自由、質疑、獨創性、順序與交流等態度和價值觀是幼兒情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活動過程能為幼兒提供大量機會發展和鍛煉包括大小肌肉運動的心理動力。科學探索十分需要獨創性、批判性思維、良好的個人品德表現等特性,這些自然就成了科學教育的重要目標。美國強調幼兒的良好品德要通過科學教育來培養,使幼兒能依據科學的概念、方法、價值觀等來作出各種決定,通過科學教育來豐富幼兒的世界觀。中美兩國幼兒科學教育的側重點有很大不同。在教育組織形式方面,我國重視用正規的教育活動來完成科學教育的任務;美國強調用正規的,非正規的和隨機的三種形式。所謂正規的科學活動是指有計劃、有組織的集體活動;非正規的科學活動是指完全開放的、個人化的活動,隨機科學活動是指根據臨時出現的有利時機,當即進行的活動。他們的做法是,每個單元的第一階段提供非正規的和隨機的教學活動,讓幼兒自由探索材料,自己去發現,老師不加任何指導和干預。第二階段,活動始終處於老師的指導之下,但是指導是非常個人化的,老師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與水平提供不同的內容、材料,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和學習速度進行學習和活動。第三階段是幼兒從具體的感覺發展到抽象的概念階段,老師要給予啟發和引導。

在美國的幼兒園中,集體活動較少,教師總是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與能力安排活動,鼓勵兒童自己選擇喜歡的游戲和活動。教師還鼓勵孩子在一段不長的時間里從事多項活動,讓兒童自由發展、自由創造,以期培養兒童的靈活性,創造性。比如畫畫,老師不注重兒童畫的內容、形式和技巧,而讓孩子自由發揮、自由想像,所以美國的孩子經常畫的滿身、滿臉都是顏料。在家裡牆上、門上、地板上也到處都有他們的傑作,雖然這些「作品」很粗糙,大人們也常常不知何物,但爸爸媽媽一定不會生氣,更不會阻撓和禁止,而是笑嘻嘻地看著孩子表演,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在美國的幼兒教育中,大人們認為孩子應該獲得和成年人一樣的平等和尊重。如孩子可以直呼長輩姓名,同樣,大人們也會非常尊重地稱呼孩子為先生或者小姐,通過這些簡單的細節讓孩子們感覺到這種平等。另外,在外出做客時,如果主人拿出東西給孩子吃,大人也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替孩子決定「要」還是「不要」,更不會在孩子表示想吃的時候加以斥責,一切讓孩子自主。在開展各類游戲活動時,教師十分尊重兒童對游戲材料的取捨和操作方式,注意為兒童創設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保護兒童對游戲的積極性,贊賞兒童的不同觀點和各種想法,不僅全盤接受,而且還誇獎他們想像合理,設計奇特。在美國,父母從不會吝嗇對孩子的贊美,孩子只要取得一點點成績,父母就會大加贊揚。美國父母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真棒!」而且這種贊美還會落實到實處,他們對孩子的任何一項「創作」都予以極大的肯定和贊揚,給孩子最大的信心。孩子們在受到贊揚之後,則對於自己的名譽就愈看重,因而會更加小心地去維護自己的名譽,保持別人對自己的好評。

在美國的公共場合,你經常可以目睹這樣的場面:一個孩子絆倒了,在地上哇哇大哭,站在不遠的媽媽卻並不著急,不慌不忙,她們不會想中國父母那樣走上前把寶貝扶起來,然後抱著他邊給他擦眼淚邊哄他,有時甚至還要說一些比較誇張的話做一些虛假的動作,美國的父母只是平靜地看著孩子自己爬起來。

與中國幼兒教育相比,美國幼兒教育更重視幼兒獨立個性的培養。在美國,孩子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父母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照顧他們,因此美國人就非常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品格,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❹ 國外有幼兒園么~

怎麼可能沒有呢,每個地方都有的。國外的與國內不同,他們班級的人數都很少,基本只有一個幼兒對一個老師。

❺ 國外幼兒園注重什麼

下面是國外一些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教育重點、教育方法,雖然各有特色,但讓寶寶身心健康地發展、為將來比較適應地踏上社會打下基礎,都是相通的。也許這些資訊會對爸爸媽媽們有參考價值。奧地利 發展想像力和理性思維能力。 發展動手能力,形成自信心。 把音樂作為基本素養,激發對音樂興趣,培養樂感和節奏感;同時發展其他藝術能力。 他們充分利用童話、太空世界等素材,讓寶寶通過扮演童話人物、自編童話故事、做太空旅遊游戲等,展開想像的翅膀,同時也促進了創造力的發展。而在想像與現實的比較中,寶寶還掌握了理性的對比方法。 幼兒園里有專門的手工間,有專供寶寶使用的刨子、鋸子等工具;有專門的廚房,裡面的設備也是適合寶寶使用的。寶寶在游戲般的勞動中,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還對社會工作有了感性的認識。 奧地利是一個「音樂國」,對音樂教育十分重視,幼兒園也是如此。為了培養寶寶的樂感和節奏感,規定音樂老師必須會彈奏吉他,同時老師至少還要會其他一種樂器。但重視音樂教育不是強制孩子學習,不為學習音樂而扭曲孩子自由發展的天性,也沒有「督促」孩子學習音樂(包括樂器)的做法。 他們還將畫畫與詩歌欣賞相結合,鼓勵寶寶為自己的圖畫、雕塑、木刻作品,創作出三言兩語的兒歌來描繪,並朗誦出來。這些似乎是藝術家做的事,可對寶寶說,絕大多數都能勝任這樣的創造性工作。 美國 有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揮自己的潛力,在各方面都得到發展。 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獨立精神和探索精神。 能對成人的各種要求做出反應,有信任感、責任感、自尊心。 能夠表達自己的需要,學會與人分享和合作,友好地與同伴交往。 不斷提高肢體動作的准確性、手眼動作的協調性。 通過游戲豐富知識、經驗,並對知識經驗進行總結、分類。 通過培養藝術技能和認知技能,發展他們的社會性和情感。 培養學習技能,如讀、寫、算,但不強迫他們學習,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進行學習。 為了培養寶寶的獨立精神和探索精神,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美國幼教工作者將幼兒園布置成不同的活動區域,比如電腦區、圖書區、泥塑區、植物區、動物區、積木區、玩沙區、玩水區、烹調區等,讓寶寶自己選擇活動區域,自己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動結束後自己收拾場所。 培養寶寶對環境的信任感,他們將玩具、物品等分類擺放,顯示清晰,寶寶不會因為找不到東西而覺得陌生、茫然或不安。 為了讓寶寶學會友好相處,准備的玩具、物品很充沛,有需要的寶寶都能得到,無須爭搶。同時,不同的區域使得每個寶寶都能自由地與幾個夥伴在一起活動、交流,增加他們與人交往的經驗。如果寶寶之間發生爭執,老師就引導他們互相說出自己的想法,讓他們學會溝通。 為了讓寶寶覺得自己受到重視,他們將寶寶做的各種功課:圖畫、剪紙等,貼在寶寶平視就能看到的地方。 法國 提高機體的平衡性及協調性。 發展口語表達能力,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 積極地與教師、同伴交往。 發展藝術表現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 發展自由探索、獨立創造的精神。 獲得有關科學技術方面的粗淺知識與技能。 將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結合,是法國幼兒教育的一個特色。大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環境布置、活動安排等問題,不是幼兒園說了算,而是充分聽取家長的意見,跟家長委員會一起討論決定;小到每個寶寶在家裡和在幼兒園的情況,老師都利用家長接送時間及時進行溝通,以便在教育上更好地互相配合。 把繪畫和藝術活動引入教學是他們常用的方法。通過用不同的材料與工具畫畫、舉辦木偶戲表演、做角色裝扮游戲等,來發展寶寶的語言、情感表達、藝術表現和創造性等各種能力。科學技術活動是他們十分重視的一個方面,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加強。寶寶在動手動腦的製作、拼拆、修補等活動中,了解事物的屬性、特徵,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 英國 培養語言能力、獨立性、創造性。 發展聆聽、觀察、討論、實驗的能力。 注重對興趣和個性的培養,注重對能力的全面發展。 注重思維與想像,在開放式的環境中充分展示自己。 培養愛的理念,鑄造自信的人格,鍛煉社交技能。 上課時,老師很少用講課的方法傳授知識,而是以小組和個別輔導為主,寶寶可以自由選擇做點心、玩電腦、學畫畫或者玩各種游戲,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識,培養技能。 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兒童「主體性」的觀念,符合寶寶的心理特點。比如,在讀故事書的時候,讓寶寶裝扮角色來演繹故事、理解情節、體驗人物感情;在解釋「浮」和「沉」意義的時候,讓寶寶在水盆里擺放塑料片、鐵片、紙片進行觀察;用娛樂性軟體,讓寶寶在電腦上通過游戲認識形狀、數量,學習下棋、走迷宮等……充分滿足了寶寶的好奇心,讓他們體驗到探索的樂趣。 在活動中,老師從不強調答案的唯一性,對寶寶提出的各種解釋,只要有合理因素,或者有想像力,都給予很高評價。 紐西蘭 身心健康,情緒愉快,保證安全,避免傷害。 適應幼兒園這個「小社會」的日常生活,能判別行為的對與錯。 全方位學習,全方位發展。 充分發展個性,並學會與同伴相互學習。 發展語言交往技能與非語言交往技能,並運用不同的方法去創造和表現。 通過積極的探索來學習,獲得對身體的控制能力與自信心。 學習思考與推理,認識自然、社會。 幼兒園注重讓家長和社區的其他人員一起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使得寶寶在家庭、社區、幼兒園不同的環境里,通過與不同對象的交流,來認識自己是「社會」中的一份子,而且懂得,不論性別、能力、年齡、種族、社會背景等,自己都應該得到尊重,同時也要尊重別人。 日本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堅強韌性,不怕困難。 會開動腦筋學習。 有動手能力。 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懂得交通、地震等安全知識。 在幼兒園,每個寶寶都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櫥、收拾餐具、擺放桌椅。而且衣服穿得很少,喝的是涼水,吃的是冷食。 大量的室外體育運動、遠足是幼兒園的重要科目。他們的運動豐富多彩,有些是我們認為對寶寶不適宜,可能造成脫臼、扭傷的項目,如盪繩、拉單杠、爬網繩、堆沙丘、鑽山洞、相撲、走平衡木等。這些運動可以培養寶寶不怕困難的精神、健壯的體魄和靈巧的技能,而且在實踐中沒有發現寶寶受到損傷。 遠足不僅鍛煉寶寶的體力,還有採集標本、回來展出的任務,寶寶們往往興致很高,能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參與活動。 識別交通燈、懂得必須走人行道、知道在火災或地震等來臨時怎麼保護自己等等,都是幼兒園上課必不可少的內容。

❻ 國內與國外幼兒園的環境,有什麼樣的差別

國外幼兒園建築的室內空間非常的多元化,而國內的建築室內基本上都是相對封閉的內教容育單體重復。
國內幼兒園的建築室內環境更加註意以單位為主的活動室空間,幼兒基本的貨都都被限制在這個單元。相對於國外幼兒園室內教育環境,她們強調的重點空間則在於幼兒的社會交往空間和共享空間。

❼ 國外幼兒園設計一般都是什麼風格

一、簡歐風格
幼兒園如果採用歐式裝修,一定是那種簡歐風格。簡單的吊頂造型,相專對簡單的線條屬。體現出整個幼兒園的層次即可。提醒大家切勿把整個教室裝修的非常歐式、非常復雜,因為小朋友們還難以理解這些復雜的東西,而過於復雜的造型,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影響老師的。簡單的牆面幾乎沒有過多的裝飾,把所有的視覺重心放在幼兒的教具上。
二、主題展現風格
所有主題展現,就是在裝修設計中,運用頂面和牆面的造型營造出一種童話般的世界或一種意境。例如:大海主題、大自然主題、音樂世界主題等。
在營造意境時,切勿把元素表現的過於具象。以中國人的審美特點,往往那些具象的元素會顯得略為庸俗,要牢記這個規則「神象而形不象」。
三、現代簡約風格
現代簡約風格,是一種比較流行的裝飾風格。既能體現出幼兒園的現代化,也不顯得繁瑣。幼兒園現代簡約風格,通常採用一些弧線的造型配上變化多姿的燈光造型,讓幼兒園顯得現代化、國際化。但是幼兒園的現代簡約風格不同於普通家庭裝修中的現代簡約那樣偏冷,而是要突出溫馨、安全感。

❽ 國外幼兒園怎麼教學

美國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有:閱讀、語文、算術、社會科學(包括歷史及地理知識)、自然科學和拼音,體育課是幼兒園的主要課程之一,中班就開始設置計算機課程。以上課所使用的教室和場地全部是現代化設備。在美國幼兒園食品的品嘗、營養的吸收也是這兒的一門重要科目。讓孩子們在吃的快樂中懂得集體生活的重要性,因為吃飯給孩子提供了語言交流的機會,同時讓孩子體會到食物的形狀、顏色、氣味以及用餐的規矩等。

義大利瑞吉歐幼兒教學體系是一個影響世界的幼兒教育體系。幼兒表達自我和彼此溝通道手段,以及教師判斷幼兒理解程度的標志,不應只是語言符號,還應包括動作、手勢、姿態、表情、繪畫、雕塑等等百種語言。瑞吉歐沒有固定的課程計劃,項目活動始於教師對幼兒的詢問,發現幼兒的興趣,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

❾ 國外幼兒園綠地規劃現狀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大面積綠化可以改善幼兒園的小氣國外幼兒園設計候環境,如減少輻射熱,防止炎日曝曬,調節氣溫,增加空氣濕度,降低風速等,還能減少周圍環境的雜訊、塵埃對幼兒園的污染,保持環境衛生。 2、組織空間 幼兒園室外游戲場地含有各種內容,它們之間從國外幼兒園設計功能分區,減少相互干擾,保證游戲中的安全考慮,最好以適當的分隔方式,使之各自互不影響。而最理想的分隔方式之一就是以適當的綠化手段(如綠籬、花池等)進行分隔,使幼兒在綠叢中能安全地盡情游戲。 3、美化環境 幼兒園中的建築物多為生硬的線條、粗糙的構件、冷漠的材料砌築而成,缺少生命氣息。而大片綠化中的樹姿、葉形、花色、光影,可以改變人們對環境的這種印象,並產生柔和的情調,使人在幼兒園環境中感到尺度宜人,氣氛親切。而幼兒在受到自然環境美的熏陶的同時,還可以從自然環境中通過觀察樹木花草而獲得知識。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