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小學班級活動設計方案

小學班級活動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 2021-01-01 17:13:27

A. 求班級活動設計方案(小學或初中)不要網上隨處可見的那種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養成熱愛讀書,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2、通過活動,使學生從書本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尋找生活的榜樣,凈化自己的心靈。

3、通過活動,促進學生知識更新,思維活躍,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

4、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與經典、好書交朋友,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營造書香校園奠定基礎。

二、活動對象:全班學生

三、活動口號:遨遊書海,快樂讀書!

四、活動內容:

必讀書:《城南舊事》

選讀書:自選兩本喜歡的圖書

五、活動過程:

1、創設讀書環境,使學生願意讀書

自開展「書香校園」創建活動以來,為學生創造了可隨時取閱的便捷讀書環境。對家長積極宣傳孩子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提醒家長不要一味地只給孩子買書,最主要的是督促孩子去看書。平時經常帶孩子逛逛書店,感受書店裡濃郁的書香氣息和讀書氛圍。

2、建立圖書活動管理小組:

圖書管理員:趙志紅 成慧莉 李可欣

3、提供交流平台,讓學生樂意讀書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以對於學生來說,首先要每個學生喜歡讀書、痴迷與讀書,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學校固定的讀書時間。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交流活動,利用每周的閱讀課引導學生讀書的方向,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每兩周在班級開展一次交流活動,將學生在名著賞讀過程中,推薦的經典名句或心得製作成圖文並茂的小展牌或小書簽,用以布置教室,以進一步調動學生讀書用書的積極性。

4、營造班級讀書成果展台,鞏固學生的讀書成果。

(1)充分利用班級教室後牆板報,及時將學生的讀書筆記展示出來,表揚先進,激勵後進。

(2)每月舉辦一次讀書交流活動,以「讀書博覽會」、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看過的,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3)每兩個月班內組織一次評比活動。評出班級讀書小博士、讀書愛好者,為學校的評先選優,打好基礎。

六、展示方式:

1、美文誦讀賽

每周的閱讀課上,可以定時舉行美文誦讀賽,學生可以從讀過的好書中,選擇優美的句段進行朗誦。

2、親近名著經典

向各位學生家長、學生推薦名著。

3、經典名句展覽(不定期的布置學生摘抄、整理名句、佳篇)

4、舉辦讀書博覽會

A、每天上課十分鍾,在班級舉辦「讀書博覽會」,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好書推薦、介紹我的讀書方法等小版塊進行,向同學介紹看過的新書、好書,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B、每期板報開辟「讀書專欄」,介紹讀書方法或有趣的片斷、故事等,或讀書心得等。

C、每學期開兩次讀書主題活動。

D、製作《讀書交流卡》

七、活動的效果(請學員自己補充完整)

「母親樹」班級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 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並把尊敬長輩作為學生必須做的一件事情。

2、 在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喜悅,並逐漸感悟到只有給父母帶來快樂,才是自己真正的快樂。

3、 通過活動,挖掘學生的學習動力,並激發學生學習的鬥志與激情。

4、 通過活動,班級里形成了一種自覺的被愛推動的學習氣氛。

二、活動原理:

1、 親自參與母親樹的製作,在母親樹上凝聚了學生的一片真心、孝心,讓學生學會感恩。

2、 把學生的腦力勞動與母子、母女的親情聯結在一起,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激情,並且使學生的腦力勞動高尚起來。

3、 科學的獎勵機制,肯定學生的一片孝心,並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讓學生在體驗快樂中學習。

三、活動時間:3月~6月

四、活動對象:302班學生

五、活動辦法:

1、 介紹活動意義。(教師把種母親樹的活動的意義,以簡潔明了的形式傳達給學生。)

2、 介紹活動辦法。

(每個學生親手製作一棵綠色的母親樹,並將其貼在家裡某一個合適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詳見評價標准),以獎勵的形式,分發給學生;學生拿到用勞動換來的果實後,寫上日期,並親自將其貼到母親樹上;以半學期為周期,班級里選出「十佳乖乖兒童」,以表彰部分孝敬父母的學生。)

3、 「紅蘋果」條件:

(1)、作業本連續得到5個「TXA」或者「TXA-」可以得到一個「親情蘋果」。

(2)、考試進步5分以上,可以得到一個「親情蘋果」。

(3)、每次考試前5名同學,可以得到一個「親情蘋果」。

(4)、熱愛學習,上課表現積極的同學,可以得到一個「親情蘋果」。

(5)、熱愛勞動、講文明禮貌的同學,可以得到一個「親情蘋果」。

(6)、得到學校領導表揚的同學,包括多次受老師表揚的同學,可以得到一個「親情蘋果」。

4、「十佳親情兒童」評選標准:

紅蘋果滿8個的同學,經個人申請,得到老師批准之後可以得到「十佳乖乖兒童」獎狀。

班級活動方案

六、活動的效果(請學員自己補充完整)

主題:勞動最光榮

一、活動的目的:

1、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意識。

2、通過活動,使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各種勞動。

3、讓學生懂得勞動使人心靈手巧。

二、活動形式:情境討論、動手操作、綜藝式、演講式

三、活動准備:會場布置:

正面黑板上寫著「勞動最光榮」主題活動會標、黑板,下面擺放著十幾盒鮮花,後面牆壁上張貼著關於勞動的標語。

四、活動過程:

一認識勞動的重要性

1、主持人講述故事:某某學生曾經兩次得了高考狀元,進入清華大學,但最終被勸退,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讓學生猜測原因:吸毒、打架…….)

主持人:據報載,他退學的真正原因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連鞋帶都不會系,衣服不會洗,他的宿舍里到處都是臟衣服,臭鞋子,臭襪子,無法獨立生活。

2、聽了這個故事,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甲:我們應該熱愛勞動,從小事做起。

學生乙:我們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應該自己學會,獨立生活。

二體驗勞動

1、主持人:你平時會做哪些勞動?(學生發言)

主持人:下面我們進行勞動技能大比拼。(老師拿出事先准備好的勞動工具)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勞動技能:如擦玻璃、洗杯子、訂鈕扣、洗紅領巾等展示(限時)

2、展示勞動成果,學生互評、選出勞動之星

3、談談體驗:

學生甲「體驗到勞動的辛苦及樂趣。

學生乙:勞動使我心靈手巧,勞動創造了價值。

教師小結:我們都需要勞動,勞動為我們創造了舒適的環境,勞動使我們智慧,勞動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勞動讓我們受益終生。

三情感升華

主持人:正因為勞動這么重要,從古至今,許多仁人志士寫了許多歌頌勞動的名言,詩篇和警句,你知道哪些?

學生甲:高爾基說過,天才就是勞動,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而使它成為熊熊烈火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勞動、勞動、再勞動。

學生乙:愛迪生說過,天才=1%的靈感+99%的汗水。

學生丙: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勞動創造了一切。

學生丁:人類社會起源於勞動。

四提出號召

主持人:讓學生說說今後的打算?學生暢所欲言。

老師提出號召:在校做個愛勞動的好學生,在家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學會自理,自己的事自己做,克服依賴性,使自己德、智、體、美勞動全面發展。

五布置活動:回家幫父母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全體同學合唱《勞動最光榮》,活動結束。

五、活動的效果(請學員自己補充完整)

B. 怎樣裝扮教室

買幾盆花
要容易活的
比如仙人球
就不錯
還有買幾張白紙
布置一下學習園地
在上面貼些作文
資料等
可以製造出不錯的氛圍
辦個比較好的黑板報,如果有興趣可以做一些牆報。在教室的前面可以貼一些學有些教室布置是布置了,但很不理想:有的貼掛得五顏六色,花里胡哨,像一個聯歡、游藝的場所;有的標語、掛圖過多,繁雜紛亂,沒有主題;極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有的布置得缺少德育內容,充滿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色彩,等等。怎樣引導學生布置好教室呢?
(1)強調教育性,突出思想性。教室的布置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思想性很重要。布置時,可以考慮: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宣傳培養目標;宣傳集體主義、愛國主義、遠大理想;宣傳英模人物的思想、事跡;宣傳班集體的奮斗目標;宣傳班上的好人好事等。選擇內容要有個總的主題,體現正確的奮斗方向,對全班同學起到激勵作用。有些內容可以較長時間不變,保留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有些內容可以根據班級發展情況有所變化。比如名人名言,就可根據需要及時更換。
(2)布置教室的具體項目主要有:①班訓:一般以大字標的形式出現,安放在正前方黑板上方或側面牆壁的上方,字跡要工整、大方,多用楷書、隸書或正體美術字。②課堂常規:工整抄寫,貼在黑板的一側,字體不宜過大也不宜大小。③課程表:貼或寫在黑板的一側。④值日生名單:寫在教室後黑板的一角。⑤板報:工整書寫,定期更換,體現班級一個階段的發展主題,起輿論導向作用。⑥主題宣傳詞:2-4條幅,不宜過多,可選自重要文獻或名人名言。⑦圖書角:以書架或書櫃擺放,設專人管理或輪流管理,借閱制度要清楚,嚴格執行。⑧衛生角:擺放掃除用具,整齊有序,設專人管理或輪流管理。
(3)布置教室要嚴肅、莊重中求美觀。上述各項內容的布置,要有總體的設計方案,不能零敲碎打,只管局部不管整體。每項的布置,要注意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適當加以美化。比如圖書角和衛生角的櫃子(或架子)上,擺放一、兩盆清新的花卉,可增加美的氣氛。花卉最好是學生自己種植的,不太嬌貴,易於管理。
(4)布置教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整體設計,可以發動廣大同學提出設計方案,進行討論、評比,選定最佳方案,予以實施。各項具體布置任務,也盡量發動更多的同學去承擔,特別要注意發揮同學的興趣、特長。教室布置如需進行大的調整,甚至"更新換代",一定要經過班委會和全班同學的討論,要體現集體的意志。布置教室的過程,也是一個教育過程。
習標語或者班訓什麼的。
設計方案如下:
前黑板上的字:
一顆顆飽滿種子即將播灑。
後黑板上的字:含淚播種一定含笑收獲
左上角:圖書設置:放一些與教材相關的讀物供求知慾強的同學,
對課堂上所學的東西有更廣更深的了解。
前黑板的左邊:
專門搞一個「心靈信箱」,因為中考到了,同學會有壓力和負擔,把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信箱的鑰匙由班長和老師管理,可由老師或班長或起他可信賴的人回答,之後由那人親自交給寫信的人。
黑板的右邊:榮譽榜:將學生的優良表現及進步幅度頗大的表現,明白地公告於此榜。
左邊的第一面牆:單元或中考重點:以分科分節的形式將各科的重點明顯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在學習時,能有要點可循,即使老師沒有再班上授課時,學生仍然能依此布置的提示,自動學習。
右邊的第一面牆:公布欄:將每天的注意事項,叮囑同學完成的事項,以和緩非命令式的表達方式條列於上。成為發布消息的寶地。如明天換季,記得把你們美美帥帥的冬季服飾穿過來。
左右第兩面牆(側面如有四面牆,那麼再取第三面牆):作品展示:將一些學生的優良作品及進步幅度頗大的作品,陳列於此。一幅幅同學的優秀字畫作品成為班內一道靚麗的風景。教室里張貼作品,不只是好學生作品,中下學生的作品也應張貼,人人都受尊重,都獲得鼓勵。
左邊的側面的最後一面牆:粘貼班級的每位同學心目中競爭對象,可激勵學習的熱情。
後黑板的左邊:新聞焦點:
將最近熱門的時勢新聞張貼於上,供同學閱覽。和供學生把當天所學的心得與感想或針對時勢新聞所發表的意見寫出來和同學分享與討論。
後黑板的右邊:
(1)心得感想區:供學生把當天所學的心得與感想寫出來和同學分享。
(2)懺悔區:供學生對自己今天的不對和錯誤的地方進行懺悔或對某些同學的道歉。
(3)衛生角:可放些潔具用品,還可買些紙巾,以供給同學吃完中飯使用。(若有人流鼻血.......)
在教室放一些盆栽,或是在四周放上美勞、美術作品,或是做一些花邊放在教室的四周美化環境,如此一來,同學在下課時可欣賞這些事物陶冶性情,而且整間教室看起來也會比較有生氣,不會使同學感到單調、枯燥乏味。在飲水機旁邊貼上「節約用水」,以後在後牆壁貼上你們運動會比賽的照片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場所。認真布置好教室,對學生的文化學習和品德陶冶,都將起一定的作用。布置教室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室布置的基本要求是:熱情撲實、美觀大方、整齊清潔。因此,應力求牆白地平,幾凈窗明,內容引人,形式生動,物有定處,別類分明。要從實際出發,著眼於教育作用,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從這環境中,受到激勵,更愛學習,更愛班集體。
二、布置次數,一般每學期一次就可以了,但也可以根據重大節日、教育活動等進行更換。可依據教育的中心,適量張貼標語、宣傳畫、名人語錄、格言等。但數量不宜過多,色彩淡雅而鮮明,不宜對比太強烈,過分渲染。
三、張貼、陳列物應主要擺在教室的後方(如「學習園地」、「競賽圖表」、「衛生角」等等)正面牆壁,黑板四周,切勿張貼、陳列一些太顯眼的東西,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四、各種張貼或懸掛物,不僅要求端正,也要注意高矮適中,即底邊與一般學生的視平線等高(指站立著)。還必須牢固結實,穩妥安全。
五、教室內的常備用具和學生常帶之物,如雨具、小黑板、清掃工具等,應分類集中,放之有序,眉目清楚,避免雜亂現象。
六、布置工作,班主任不要包辦代替,最好在教師的指
導下,由學生自己動手。

C. 有關雷鋒的活動方案

2009年學雷鋒月活動方案

三月是傳統的學雷鋒月,3月又有許多重要紀念日: 3月8日 國際勞動婦女節、 3月12日 中國植樹節、 3月15日 消費者權益日、3月的最後一周為全國安全教育周等節日、紀念日,為此,建議各中隊在三月份四周內開展以下活動,請各輔導員認真組織。

一、指導思想:

雷鋒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四十多年來,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長,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校園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搖籃,提倡「以德育人」,雷鋒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毛澤東同志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四十六周年之際,我校大隊部根據學校德育工作重點和思路,結合上級的有關精神,制定我校2009年學雷鋒月活動方案。

二、活動目標:

1、以「向雷鋒學習」題詞紀念日為契機,黨團員老師組織少先隊員開展形式多樣、扎實有效地學習雷鋒活動。

2、引導廣大師生學習落實雷鋒精神,以自己的言行推進學校德育工作開展。

3、加深學生對雷鋒精神的認識和理解,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在學習生活中時刻關注雷鋒精神,長期形成學雷鋒的氛圍。

三、活動主題:

學雷鋒精神,做文明學生

四、活動時間:

2009年3月

五、總體要求:

全校各中隊都要在學雷鋒活動月中行動起來,積極學習雷鋒精神,開展各種學雷鋒活動。

全體同學嚴格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取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力爭把禮貌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家長,把謙讓帶給他人。

每中隊要召開一次學習雷鋒的主題班會,在班級文化布置中增添「雷鋒精神」的主題內容,組織一次班級學雷鋒活動,在值日班長日記中的「當日記事」欄目,登記本班隊員學雷鋒做好事情況,在學雷鋒活動月之後,組織檢查。

六、具體活動安排:

1、 3月2日 —— 3月6日 「走近雷鋒學習周」。

(1)大隊部做「學雷鋒活動月」動員,向全校師生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倡議。

(2)有效利用午間讀書時間,引導學生認識雷鋒。周一、二讀幾個雷鋒故事、周四、五學習雷鋒名言。

(3)各中隊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更新一些和三月份活動有關的內容。

(4)結合3·8國際婦女節,各中隊的每個隊員要爭做一名感恩小雷鋒,動手精心設計送給媽媽的禮物,讓媽媽微笑,(製作一張節日賀卡、交一份最出色的作業、給媽媽寫一封信、為媽媽做一件家務活。)

2、 3月9日 —— 3月13日 「學習雷鋒行動周」。

(1)立足校園,開展美化校園活動。校大隊委成員成立衛生保潔隊等形式的學雷鋒活動小隊,在校園內開展清掃衛生死角、清潔牆壁腳印、保持校園清潔衛生的美化校園活動。

(2)各中隊組織學習互助小組,發揚雷鋒釘子精神和助人為樂精神,鼓勵成績好的、有特長的隊幹部或同學與班上學困生結成「手拉手學習互助小組」,共同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提高學習成績。

(3)結合植樹節,積極組織隊員參加「班班綠」活動。

3、 3月16日 —— 3月20日 「踐行雷鋒鞏固周」。

(1)在隊員中開展「一言一行見公德」的道德實踐活動,結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加強隊員的常規教育,培養全體隊員做習慣良好、文明守紀、遵守道德規范的「公德小雷鋒」。在認真做好值日工作的同時,還要維護校園清潔,一方面、自己做到不隨地亂拋紙屑、果殼等雜物,還要督促別人;另一方面見到校園內有垃圾能自覺主動地撿起放在垃圾桶里。

(2)各中隊於 3月16日 (第六周周四)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建議:低年級以「雷鋒故事我來講(聽)」為主題、中年級以「雷鋒精神我知曉」為主題、高年級以「今天這樣學雷鋒」為主題。各中隊通過閱讀書報活動、演講、辯論等多種形式,對雷鋒精神的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一次深入的討論和學習。

(3)各班的好人好事詳細記錄在值日班長日記中的「當日記事」欄目上,檢查後在校板報上公開表揚。 看看哪些中隊、哪些隊員做了最多最有意義的好人好事。

4、 3月23日 —— 3月27日 「深化雷鋒總結周」。

(1)塑造身邊的學習典型,每個中隊評出2名「學雷鋒小標兵」即三月份的「我文明,我快樂」的快樂之星。

(2)本周是安全教育周。各班利用晨會、班會加強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學習安全知識。

(3)認真總結本次主題教育活動,要將學雷鋒活動與行為規范教育活動相結合、與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與感恩教育相結合、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讓「雷鋒」活在新世紀的今天,讓雷鋒精神永駐校園。

D. 小學英語300字小故事(寓言也成)

原文:

A crow, ready to die with thirst, flew with joy to a pitcher which he saw at a distance. But when he came up to it, he found the water so low that with all his stooping and straining he was unable to reach it. Thereupon he tried to bread the pitcher, then to overturn it, seeing some small pebbles at hand, he dropped a great many of them, one by one, into the pitcher, and so raised the water to the brim, and quenched his thirst.
Skill and patience will succeed where force fails 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譯文:

一隻快渴死的烏鴉,遠遠地看見一隻水壺,就高興地飛了過去,但是當他飛到的時候發現壺里的水淺得怎麼用力彎腰伸頸也夠不著,於是他試著把水壺打破,又試著把他推倒。但是力量不足,都做不到,最後看見近邊有許多小石子,他一個個地把很多石子丟進了水壺,這樣使水上升到壺口,就解了渴。
在體力做不到的時候,技巧和耐心會幫助人成功,需要是發明之母。

風和太陽(The Wind And The Sun)
One day the wind said to the sun, 「Look at that man walking along the road. I can get his cloak off more quickly than you can.」
「We will see about that,」 said the sun. 「I will let you try first.」
So the wind tried to make the man take off his cloak. He blew and blew, but the man only pulled his cloak more closely around himself.
「I give up,」 said the wind at last. 「I cannot get his cloak off.」 Then the sun tried. He shone as hard as he could. The man soon became hot and took off his cloak.
(有一天風跟太陽說: 「看看那個沿著路上走的人.我可以比你快讓他把披風脫下來.)
(「我們等著看吧,」太陽說, 「我讓你先試.)
(因此風嘗試讓那個人把披風脫下來.他用力地吹,可是那個人把披風拉得更緊.)
(「我放棄了,」風最後說, 「我無法讓他把披風脫下來.」然後由太陽試試看.他盡可能地曬他.不久,那個人很熱就把披風脫下來了.)

E. 小學班級活動方案的設計

這個的材料有好幾種:道德、感恩、夢想......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出發:玩游戲(從游戲中受益)、搞班級主題活動......

F.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統計觀念

統計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方法。

G. 誰有有趣味的小學高年級班隊活動設計方案呀!

班隊活動、校傳統活動是國家教委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中活動設置的重要內容,是貫徹《小學德育綱要》、落實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這兩項活動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及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增長才於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 的 任 務
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班級集體活動和結合國家重大節日、紀念日、藝術節、民族傳統節日以及學校自定的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春遊、秋遊等校傳統活動,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品德;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自己管理自己,幫助他人,為集體服務和辯別是非的能力。引導小學生繼承和發揚少先隊組織"誠實、勇敢、活潑、團結"的作風。為使他們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
內 容 要 求
一、活動時間安排
本綱要所列活動內容,已列入學校教學計劃。
班隊活動:每周1課時,全學年按上課34周計算,共34課時,每學期用於制訂班隊活動計劃1課時,期中、期末用於思想品德評定各1課時,全學年共6課,其餘28課時用於開展班隊集體活動。
校傳統活動:全學年累計為一周。
二、具體和要求:
(一)校傳統活動:
校傳統活動指全校性活動。要求以主題校會、大隊會或系列活動方式落實下述教育內容:
1.結合重大節日:"三八"國際婦女節,建議開展"獻給媽媽的禮物"活動;"五一"國際勞動節建議開展"我有一雙勤巧的手"活動;"六一"國際兒童節,建議開展"做新中國新主人"活動;"七一"建黨紀念日,開展"做黨的好孩子"活動;"八一"建軍節,開展"解放軍是我學習的榜樣"的活動;"九o十"教師節,開展"給老師送去幸福與歡樂"的主題活動;"十一"國慶節開展"我在共和國旗幟下成長"的活動;建隊紀念日,開展"集合在星星火炬旗幟下"活動及少先隊知識競賽活動,"元旦",開展新的祝福"拜年"活動。清明節祭掃烈士墓,開展"尋找家鄉英靈,繼承先烈遺志"活動;中秋節,開展"閩台同胞盼團圓"的賞月活動等……。
2.結合春遊、秋遊,開展"尋找春天的足跡"、"金秋話家鄉"、"我愛祖國壯美山河"的遠足活動。
3.結合學校實際進行"禮儀常規教育"、"行為規范教育",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活動。繼續開展"手拉手"和"五自"教育活動。舉辦"接過金鑰匙,立志攀高峰"科技節,"健與美"的體育節,"七色花開滿校園"藝術節等。
(二)班隊活動:
這項活動為班級和少先隊中隊、小隊的集體活動。要求運用班會、主題班會、隊會、主題隊會以及中、小隊活動等五種形式,分層次落實下述教育內容:
低年級:
班會:進入"入學教育"、"入隊前教育"、"常規教育"、"禮儀教育"。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自我評價,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組織"思想品德評定"、"民主評選三好生"。
主題班會:建設班集體,進行"心中有他人"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建議召開:"我是小學生"、"我愛小夥伴"、"我愛××班""和書交朋友"等主題活動。
隊會:講"隊課"組織少先隊員"民主選隊委"、評選"十小員"標兵,評選"優秀少先隊員"。
主題隊會:開展"五心"活動,培養少先隊員愛家鄉、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的感情和愛學習、愛勞動、有禮貌、守紀律的品德。
建議召開:"愛家鄉、頌家鄉"、"我愛紅領巾"、"我們都有一雙手,不再事事靠媽媽"等主題活動。中、小隊活動可根據本中隊實際,拓寬班、隊會的教育內容,開展實踐活動。
建議開展:"小星星預備隊"(入隊前專題教育)"我們小隊生日"(小隊勞動實踐活動)、"到大自然去學知識"(小隊採集標本等活動)"數新樓"(中隊紅領巾考察活動)"我拿玩具大家玩"(小隊學、玩、說的活動)。
中年級:
班會:進行"常規教育"、"禮儀教育",開展人人動手建設"十有班級"活動。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學習過民主生活,組織"思想品德評定"、"評選三好生"。樹立良好班風和學風。
主題班會:教育學生心中有集體,加強文明班集體的建設,逐步培養良好的集體觀念。
建議召開:"我是集體的一員"、"我所愛的一顆心""誰是集體學習的小榜樣"等主題班會。
隊會:講"隊課",組織少先隊員"民主選隊委"、"幹部輪換制討論"、評選"十項"標兵、"評選優秀少隊員和快樂向上小隊",組織少先隊知識競賽活動。
主題隊會:培養少先隊員愛家鄉、愛集體的良好品德,激勵隊員養成努力學習、熱愛勞動、遵守紀律等良好行為習慣,提高自律和自理能力。
建議召開:"我是小小導游員"(我們愛家鄉主題中隊會)、"我們是文明中隊"(愛集體主題中隊會)"和時間賽跑"(刻苦學習、珍惜時間主題中隊會)、"誰是最佳采購員"、"預餐的回味"(自能主題中隊會)等。
中、小隊活動:配合班隊會,開展實踐活動
建議開展:"英雄事跡知多少"(小隊采訪與演講活動)"家鄉換新顏"(小隊社會調查與集錦製作活動)"我讓羅川更規范"(小隊市容調查設想活動)"我是媽媽的小幫手"(中隊家務勞動完成匯報活動)等。
高年級:班會:進行"常規教育"、"禮儀教育"、"畢業教育"、引導學生學慣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待人處事,培養初步的判斷是非的能力。增強民主意識,組織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評定"、"畢業鑒定"、"評選三好生"。
主題班會:提高學生道德認識水平和道德實踐的自覺性,繼續培養和鞏固學生的"五自"意識和能力。
建議召開:"訪名人、談理想"、"成功者的奧秘"、"刻苦學習、採得百花釀成蜜"、"點滴之水匯成河、集體團結力量大"等主題班會。
隊會:組織少先隊員"民主選隊委"、"幹部輪換討論"評選"十小員"標兵、"評選優秀少先隊員和快樂向上小隊"、"評選最佳隊會設計和小隊活動方案"。
主題隊會:培養少先隊員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激發隊員初步樹立建設四化,振興中華的志向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自我發展和生存能力。
建議召開:"站在祖國版圖前"、"改革在我心中"、"有祖國主題隊會"、"二十一世紀的我"(揚起理想風帆主題隊會)"紅領巾連著我和你"(愛集體主題隊會)"知識就是力量"(刻苦學習主題會)"自我動手飯菜香"(熱愛勞動比手藝中隊野餐會)等。
中、小隊活動:配合班、隊會、開展實踐活動。
建議開展:"我為母校留點啥?"(小隊儲蓄費活動)"祖國前程光輝燦爛"(小隊采訪與製作活動)"家鄉的金銀銅牌"、"小隊採集光輝業績活動"、"志願者--小隊學雷鋒活動"(中隊社會實踐小考察活動)、"答凝沙龍"、"衣、食、住、行"(知識與技能擂台賽)等。
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班隊活動,校傳統活動是國家教委頒發的《課程計劃》規定的重要活動內容,要列入教學計劃,專時專用,克服隨意性增強計劃性。
二、根據少年兒童易感性強的特點,要設計富有感情色彩和哲理,具有新意和趣味的班隊會和中、小隊活動,觸動兒童心靈,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把設計、准備,開展活動的過程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全過程。並注意搞好班、隊活動的課外延伸,與擴展、升華教育結果。
四、要強化管理實施評價。通過實際班隊活動月活動計劃及時收集反饋,納入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工作質量的考評,進行客觀公正評價。
五、學期中,要開展"最佳班隊活動設計方案"評選,舉辦"最佳班隊活動觀摩"及有關競賽評選,增強激勵機制為評優提供客觀依據。

H. 孤獨症兒童做融合教育有什麼比較好的教育體系

融合指的是讓自閉症等特殊孩子進入普通班級,成為普通班一份子的教育方式。近年來,隨著自閉症兒童隨班就讀政策推行以來,各位家長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適應主流的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往普通小學就讀,那收效怎麼樣呢?
簡而言之,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讓自閉症兒童等特殊需要兒童回歸主流教育的基本理論,讓特殊需要兒童不再在隔離的特殊環境中學習,而是回歸到普通班級和普通小孩一起學習,並且以經過特別設計的環境和教學方法來適應每個小孩的學習。這樣看來,融合教育模式或許更有利於自閉症孩子,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
目前,真正能做到這些要求的學校屈指可數,幾乎沒有。絕大多數普通小學的師資配備不到位,還不能真正做到融合教育所要求的這些,只能是最大限度的幫自閉症孩子回歸主流。
融合教育和回歸主流有何不同?

1. 在普通班的時間不同: 回歸主流指的是特殊班的學生在部分時間進入普通班參與非學科的活動。而融合班的學生是全時進入普通班。

2. 普通班課程調整與否: 回歸主流時,普通班的課程未做調整,特殊學生只是跟著普通學生的進度上課。融合班則需調整普通班上課及評量的方式以使特殊生的需求能得到滿足。

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教育,能夠對自閉症兒童康復起著積極的作用。關於推行融合教育,有如下建議:

1. 自閉症兒童的融合應考慮自閉症兒童的心理特點與需求自閉症兒童與很多正常兒童一樣也有許多心理需要,需要在一個有愛、安全的環境下獲得各種新的經驗,融合要以自閉症兒童的心理特點與心理需求為基礎。
2. 從自閉症兒童的自閉程度出發自閉症兒童進入融合班,要從自閉症兒童的自閉傾向程度考慮,高功能的自閉症兒童可以盡早實現融合。低功能的自閉症幼兒,不提倡過早融合,強調早期的干預訓練。
3. 健全法律法規,提供政策性的支持健全法律法規,提供政策性的支持是實施融合教育的必要條件,健全的法律法規能明確責任、義務和權利,整合有限的資源,促進融合教育,使教育的發展更符合所有兒童和家庭的需要。
4. 改善教學和生活條件,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近幾年來,使用電腦來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越來越普遍。建立無障礙設施,建立資源教室,改善在融合環境中接受教育的學生的教學和生活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負責制定個人訓練計劃的專業人士、家長的合作與溝通,形成三者的良好互動,增強治療干預的效果。
5. 融合的支持性構架由相關的專家或特教老師制定自閉症幼兒的個別化教育方案,並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反饋及觀察,調整教育治療目標和方法。班主任老師主要做教室物理環境的安排,例如:座位、替孩子選擇固定友伴、班級規范的適應,並且機動性地與其他任課老師轉達孩子的特質。除此之外,隨時向特教老師通報孩子在團體生活中發生的狀況。針對自閉症兒童存在的問題弱勢補強,這部分可以根據兒童特質作設計,所以在方法上不拘形式,如游戲治療為主,融合應用行為訓練法的正向行為支持與問題行為分析等。
對自閉症和其他特殊兒童而言,如果僅僅是將他們與正常兒童安置在同一個教室,也並不是真正的融合。因此,實行融合教育必須有一大批具有相應知識能力的專業人員,尤其是懂得將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相結合的教師和教育管理隊伍。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融合教育中擔起自己的責任,運用特定的技能來促進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之間成功的互動。同時專業人員的介入也大大減輕了普通教師的工作壓力。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