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設計
❶ 設計一個簡單的Android上的APP,可以有哪些創意
1. 不要在沒有流程圖之就前開始設計或者畫線框圖
即便一個簡單的 APP 也要有一個思慮周全的流程圖,以確保在 APP 有合乎邏輯的、合理的導航結構。另一點值得關注的是確保核心功能所在的屏幕位於上層而不是被埋沒在多層導航元素之下。
跳過流程圖直接進進入開發會讓開發變得復雜、不可控,很容易讓用戶迷茫,最後選擇關掉或者卸載你的 App。
2. 分工要明確不要忽略開發預算
設計師創建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經過開發者才能變得活靈活現。花幾個小時和幾天時間做出的簡單設計更改對 App 功能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還有,設計不能命令功能。比如,一個計劃好的 App 可能有一個搜索框,設計師預想的是一個產生實時結果的鍵入搜索,但設計師不能是做這個重大決定的唯一決策人。
3. 不要使用低解析度的圖片避免使用點陣圖
一般而言,設計首先是為視網膜顯示屏、高解析度的顯示屏設計,然後按比例縮減。很多設計師都清楚這一點,但仍值得一提。屏幕解析度越來越多,設計師需要從高解析度設備做起,再按比例縮減。更好的做法是使用矢量圖形進行設計而不是點陣圖或者柵格圖像。
4. 不要把點擊區域設置的太小
大多數用戶的食指寬 1.6~2 厘米。設計時要考慮到手指的寬度,而且用戶在快速移動手指的時候,很難准確的點擊小片屏幕。在屏幕上加大量的按鈕和功能很容易,但按鈕一定要足夠大,間隔也要足夠大,否則用戶容易誤點。
5. 不要隨意使用介紹動畫
在用戶首次打開 App 的時候,給用戶一個動畫的介紹是個不錯的想法,但不能太過火了。事實上,這些介紹動畫也延遲了用戶接觸 App 的時間。如果你打算使用介紹動畫,那要讓動畫時間盡可能短,設計盡可能精細以及足夠吸引人,值得用戶花費時間等待。
App 載入過程中會先展現圖片,再過渡至動畫。要確保這個過度是平滑的,貼切自然的。有的 App 從載入圖片過渡至介紹動畫設計的非常蹩腳,這就很無趣了。
6. 別讓用戶空等
App 載入時間過長很容易讓用戶以為出現了什麼故障,也會帶來糟糕的用戶體驗。App 載入的時候不要讓用戶看到空白的屏幕,使用載入指示條或者小動畫讓用戶知道 App 處於正常運行當中。如果能加入一個載入進度指示條就更好了。
7. 不要盲目照搬別的操作系統
這個問題說的是 App 各個操作系統版本的差異性,不同的移動操作系統有著迥異的審美觀,比如 iOS、Android 和 WPh7。開發者需要認真學習各個操作系統的人機界面指南,做好不同版本 App 的移植工作,不要讓用戶迷茫和不適應。不一定非要讓 App 看起來是系統自帶的,但至少不能讓人覺得突兀,不屬於這個平台。
8. 不要在高密度像素屏幕上填充過多信息或者 UI 組件
當為高 PPI (pixel per inch 每英寸像素) 屏幕設計 UI 時,因為有更多的像素可以使用,所以可在界面放置更多信息或者 UI 組件。請記住一定要預覽一下你在實際設備上的所有設計結果。
充塞了很多信息或者 UI 組件的界面會顯得非常雜亂,並且難以有效導航,更會影響界面上的主要功能的展現。
9. 不要覺得每個用戶有著跟你一樣的 App 使用方式
可用性測試是必須的,不管你的 App 看起來多麼好。找值得信任的人(或者有經驗的設計師)進行小范圍封閉測試,在公開發布之前更新下界面。另一個簡單易行的獲得用戶反饋的方法是在分類網站張貼廣告招募合適的人進行焦點小組測試。
10. 不要忘記手勢但不要濫用
不是每個元素都是可視化的,比如 iPhone Mail app 的刪除進程。在收件箱內,用戶可以猛擊屏幕顯示刪除按鈕,用戶就不用點擊「編輯」,選擇信息然後再刪除信息。不過,也不能說「編輯」菜單一點用處都沒有,不知道快捷操作的用戶還是需要的,而用戶還可以通過「編輯」菜單一次性標注多條信息/郵件。
❷ Android設計尺寸應該做多大
你好,android中分別有如下幾個文件夾,是不同屏幕下圖片尺寸問題
內應用程序圖標大小分容別對應為
m 48x48
hdpi 72x72
xh 96x96
xxh 144x144
web 512x512
一般需要這5個尺寸的應用程序圖標,如果是個人,做一個48x48就可以了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❸ 設計開發一個完整的android系統,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看你想要做什麼類型的app了,還有就是一個app的難易程度,不同的app使用功能的差異也導致不同的技術實現或者演算法模型。對於一個app開發者
來說一個app從設計到最終實現需要懂得以下幾個必要方面:
1、前期需求規劃與信息、交互設計——你需要制定出一個完整的需求文檔,流程圖,功能文檔,時序圖。
2、交互設計、UI設計——設計出基本且完善的原型圖和app基礎的交互設計效果,以後再根據這些設計出完整的UI界面並學會切圖,一些需要做自
適應的素材圖片需要做點9patch。這里還需要你懂得px,pt和dp之間的換算,屏幕密度的換算和相互之間的系數,以便你的app能完美適應不同分
辨率設備。其中交互設計需要你懂得很多人機操作的技巧經驗,掌握Axure等交互工具的運用,UI設計需要你掌握Photoshop和Illustrator等操作
。
3、使用ADT之類的開發環境進行app開發,你最基本的也得掌握java語言,熟悉android環境和機制,這裡面涉及面廣,請根據項目自行學習相關知
識。
4、如果不是單機版的app,需要用到伺服器,那你還得掌握WebService相關知識和開發語言,PHP,常用的有ASP.Net,JSP等。
5、熟悉並能開發資料庫。
6、某些功能需要做演算法,這還需要一定得專業知識,尤其是數學基礎。
7、熟悉API介面開發,這里包括你自行開發API的能力以及調用第三方API的經驗。
8、熟悉TCP/IP,socket等網路協議和相關知識。
9、熟練掌握App發布的流程,打包,真機調試技巧,證書,上架。
App開發其實不一定適合一個人搞,太費勁,如果可以還是找團隊或者公司比較好,畢竟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技術嘛。
❹ android程序的設計方法有哪些
Builder模式:比如AlertDialog.Builder;例簡單模擬Android中AlertDialog的Builder設計模式內
適配器容模式:比如GridView、ListView與Adapter;例Android設計模式系列(9)--SDK源碼之適配器模式
命令模式:比如Handler.post;例命令模式下的非同步消息處理(Handler,Message,Looper,Thread)
享元模式:比如Message.obtain;例Android和設計模式:享元模式
單例模式:比如InputMethodManager.getInstance,例Android源碼學習之單例模式應用
觀察者模式:比如ContentObserver;例Android中內容觀察者的使用-- ContentObserver類詳解
抽象工廠模式:比如BaseActivity,例Android Ap 開發 設計模式第八篇:抽象工廠模式
❺ Android布局設計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ImageView
android:layout_width="50dp"
android:layout_height="50dp"
android:src="@drawable/hangzhou"/>
<LinearLayout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30dp"
android:text="杭州"
android:textSize="20sp"/>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20dp"
android:text="2018, 生活更買好!"/>
</LinearLayout>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01月01號"
android:textSize="15sp"/>
</LinearLayout>
❻ Android 開發中常用到的設計模式有哪些
Builder模式:比如AlertDialog.Builder。
適配器模式:比如GridView、ListView與Adapter。
命令模式:比如Handler.post。
享元模式:比如Message.obtain。
單例模式:比如InputMethodManager.getInstance。
觀察者模式:比如ContentObserver。
這是一些經常用到的設計模式以及舉例。
❼ Android 開發中常用到的設計模式有哪些
1 Android設計模式系列-組合模式
2 Android設計模式—策略模式
3 Android設計模式系列-單例模式
4 Android設計模式系列--工廠方法模式
5 Android設計模式系列-適配器模式
6 Android設計模式系列--原型模式
7 Android設計模式系列--觀察者模式
8 Android設計模式系列--模板方法模式
❽ android材料設計是什麼意思
rlei分析了Android的設計哲學: 理解好Intent,就可以理解Android哲學(所有應用生來平等)的一部分。舉個簡單的例子,iOS裡面應用要集成SNS如facebook/twitter/sina weibo等,都需要應用自己實現(iOS5也只是集成twitter一家);Android上只需要廣播一個share內容的intent。從理解Intent如何工作開始,你就在慢慢理解Activity Manager, Package Manager, Services這些Android的重要組件是如何工作的。 另外Binder是Android架構里非常核心的一塊。Android基於Intent的消息傳遞和組件/應用解耦,下面的基礎都是Binder IPC。在這一點上,Android實際上是光榮的傳承了BeOS和Palm OS 6(悲催的OS6...)未能發揚光大的一部分。 MVC(Content Provider, Activity, Layout, Adapters)這個比較基礎,也不算Android特有的。 Content Provider對數據訪問的抽象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塊。理想情況下,content provider可以讓客戶端用URI以語義化的方式訪問數據(URI本身即表示數據層次結構和查詢條件),而下面資料庫表的結構可以任意變動,不影響客戶端代碼。當然實做的時候content provider還是會被各種復雜的where子句暴露出SQL的實現細節 至於Android的許可權管理,其實比較簡單,主要是利用現成的Linux安全模型,進程之間相互隔離。API級別的許可權管理和JVM類似。 Billy Cui重點解析了許可權系統的設計: Android的許可權系統是基於Linux,但又增加了很多自己的控制模塊。 總體上來說,其分為以下幾部分許可權系統: 1. userid : 繼承於linux,對於多個app,通過shareuid的方式可以使用同一個userid,主要承擔一些目錄訪問許可權之類的工作,比如私有目錄只能由同一uid應用訪問。 2. 安裝level:system level or app level,這個是根據應用的安裝位置決定的,在system/app下安裝的應用就是system level,在許可權訪問中會得到更多的許可權,比如靜默安裝應用的許可權等。 3. permission : 這個是最主要的許可權控制,一般開發者開發應用主要是接觸這個部分,在這部分中,會根據應用在AndroidManifest.xml中聲明的use-permission而在訪問相應api或資源時判斷其是否有訪問許可權,比如常用的android.permission.INTERNET等。 4. signature: 簽名,是Android許可權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系統簽名的應用,會有一些特殊的功能,而shareuid等特性也是需要同一簽名作為基礎。此外,permission在設置/自定義其許可權時也經常會使用到簽名,比如控制只有我自己的應用才可以訪問我自己定義的公開API。 除此以外,其實Android在uid的裡面設置了一些預定義有特殊功能的uid,比如system/media等,在配置其system level的services的時候會用到。 董兆輝則認為Android主要是基於組件搭配思想: 說到Android架構的設計思想和原則,按我的理解主要是組件搭配,即在用戶看來,所有的mole或者組件,都是可以重復利用和簡單組合的。想法是好的,不過有得必有失,或者說Android現在做的還不夠好,在性能方面是很低的,否則的話Android也不會推出補丁(NDK之類的,dalvik的不斷升級)。 我覺得所有Framework或者平台或者語言都想給應用開發者最方便使用的介面,最人性化的體驗,同時又要爭取最大的性能,兩者權衡折中吧。不過隨著硬體速度的飛速增長,性能的權重會變低。 范懷宇還談到了資源體系: Android架設在Linux之上,因此,繼承了Linux可移植性、用戶管理機制、文件系統,等等。 Android的核心在Framework層,本質上,這是一個基於組件的應用開發系統,組件間通過消息(Intent)進行通信。一方面,Intent是通信信息的載體,另一方面,Intent也定義了Android組件的通信協議。 Android可以對組件所運行的進程做託管,在Android中,進程概念相當薄弱。依賴於進程託管,Android可以輕松支撐多任務多進程的應用模型。
❾ android ui設計
下載安卓界面工具,打開界面工具,熟悉界面功能。
認真練習體會android的八種布局方式,其中absolutelayout,framelayout,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tablelayout.可以直接拖曳,布局方式
然後在布局基礎上放控制項,widgets有點擊類,編輯類,日期時間等。properties。是具體微調。
可以進行button,autocomplete等的設計。包括畫廊,日期時間,選項卡的設計。
最後一步,進行文件xml的保存,保存後的文件可以直接應用於android的UI設計。功能的實現主要依靠於code的控制。至此,android界面的簡單設計就完成了。
❿ Android設計問題
等待過程放進子線程(游標附件代碼),主線程不會阻塞,會立即繼續執行下內面的Intent系列語句,然而此容時upImage尚未完成,得不到具體的uri,所以會彈出選擇打開方式的這種情況。
可以改成如下方式:
兩個線程可以不變,但第二個線程wait返回後,post 一個消息到一個handler,handler在主線程中,執行Intent那部分的代碼,這樣能保證上傳完成後才執行Action view的intent,不會出現選擇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