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結構設計
㈠ 學習結構設計
1.多看幾遍以來下書籍:理論力學,源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彈朔性力學。尤其的重中之重是結構力學。
2.然後看專業書籍:混凝土理論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3.看規范,主要有:混凝土規范 基礎規范 高層設計規程 抗震規范
4.學習PKPM結構設計軟體,網上可以下到盜版的,買一本PKPM的參數說明書。
5.找到一個小點的工程,按照別人的圖紙,把結構布置到PKPM中,練習操作和軟體計算。
6.買一些專業的輔導書籍,多上一些專業的結構設計論壇,與人交流。
結構設計的大體步驟如下:
1.初定結構方案,一般是結構總工與建築設計人員商定
2.做初步設計,結構設計人員根據建築初步設計圖紙,布置梁,板,柱等主要構件結構尺寸,並在PKPM中試算,基本能達到規范要求的各項指標後,出初步設計圖紙。
3.做施工圖設計,根據建築提供的建築圖,在PKPM中建模型,布置梁板柱,計算通過後開始畫施工圖。
4.個別地方需要手算,比如說懸挑檐口,懸挑雨篷,女兒牆,擋土牆或者個別的
-----------------
專業的書籍很多,可以到建築書店去找一本適合自己的,從初級到高級的都有,一般城市都有專門的建築書店
㈡ 我想自學結構設計
材料力學和高等數學是必須的工具,還有就是掌握一兩種制圖、繪回圖軟體;看一些標准、答經典設計範例。
如果你恰巧是這兩門功課不好,也不必專門去抱著課本干學習--可以通過你現在工作崗位接觸到的來明確一下,到底需要力學和數學的知識有哪些。
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在實際的結構設計工作中,需要力學和數學方面的知識一般是些常用的東西。然後針對這些方面來適當展開學習,這樣會比較有效。
另外,就是與工作中的同事,特別是有設計經驗的同事多交流、學習,從工作中,從實際應用中學來的東西最實用、最高效。
㈢ 如何自學鋼結構設計
第一階段:重點學習相關鋼結構規范,及結構受力原理,及相同的工程不同的結構形式間的區別,及優勢。
第二階段:重點學習鋼結構設計軟體的操作及軟體的技術參數的含義,通過對軟體的功能的了解,去深入了解設計思路。
第三階段:重點學習通過軟體進行符合設計規范的力學計算,截面的優化及型鋼的選用技巧。
第四階段:重點學習含吊車及二層,及一到二層的任意結構的鋼結構工程設計全過程,及名種結構型式廠房的力學計算
第五階段:重點學習軟體各模塊的功能互通協作,以實現結構的任意設計及布置,及力學計算。
第六階段:重點學習圍護結構,及有混凝土柱的鋼結構屋蓋設計全過程。學習手工工程全面預算。
第七階段:重點學習實體建造及繪圖模塊,以實現對已有的施工圖進行詳圖分解及加工圖設計。
第八階段:學習天正建築圖部分繪制,及節點的CAD任意繪制。地基基礎及各種桿件的單獨受力驗算。
第九階段:學習施工流程,及鋼架圖渲染輸出、圖紙的全面整理列印,及設計總說明。
㈣ 如何自學建築結構設計
建築學是一門涉及廣泛的學科,跟純粹的理科,比如數學、物理等不同,又和純粹的藝術不同,有著硬性的規范、材料、結構和功能的要求。所以,自學建築學其實是很困難的一種行為,和所有的技藝一樣,最好要有師傅帶入門。如果實在找不到師傅,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有所收獲:
1.最重要的一點,要學會看建築學圖紙。各種符號代表的意思,平、立、剖、分析圖等等。建築學是一個空間表達的學科,但是信息傳遞方式卻是二維的,因此,要入門,首先要學會閱讀,這根學習外語,你首先要會查外語字典一樣。關於繪圖,可以參考建築制圖規范。
2.學會看圖以後,最好還能試著學會建築學建模基本軟體-sketchup。學會這個軟體的目的是代替手工模型,可以快速的將二維圖紙還原成三維建築模型。建築只有變成三維以後,才能幫助你理解建築空間及尺度感。
3.學會前面兩樣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建築學習了。和其他所有知識相似,建築學的學習過程也是多看-多記-多做,從復原到模仿再到創新,因此,在能閱讀建築學基本二維信息和掌握三維建模還原能力後,就可以選擇一名建築師的作品進行研究入門。初學者推薦現代主義運動中的旗手柯布西耶早期和中期的作品。購買相應柯布西耶的作品,從小體量的住宅圖紙開始閱讀和復原建模開始。抄繪、建模、思考大概小半年左右,就會大概有一點建築學的概念了。然後就可以看看同樣以幾何體進行組合的幾位現代主義建築師作品,比如密斯,安藤忠雄,邁耶等等。
㈤ 想自學結構設計,哪位大神能指點一二
剛畢業最好能有老師傅先帶著做些多層結構設計,一般三四個工程就能摸清裡面的套路了。
看你這么提問,估計是沒人帶了。。。求人,死皮賴臉也要求來幾套審圖施工過的建築+結構施工圖+模型,一定要帶模型喲~~而且一種類型要多找幾套喲。
規范方面,先熟悉,抗規,混規,對著別人做過的施工圖和模型,手上拿著規范對著看。
過程中最好能自己對著建築圖試著建模。 我認為這樣成長是最快的。
剛開始畫圖的時候,對軟體不要太挑剔,一個裸cad+一個結構計算軟體,當你熟悉了整個結構設計流程,再去尋找適合自己的cad外掛關鍵和小插件,前期不要在這個上面浪費時間。。。這是一個過來人的忠告.
㈥ 到設計院三個月了結構設計 沒人帶自己怎樣自學學些什麼
計劃經濟年代來早已過源去,新手沒師傅「傳、幫、帶」是現代的產物,普遍現象!有『兩忌』記住:不能埋頭背誦規范;不能偶爾指點、評說他人。面帶微笑『四勤』記住:勤動手干各種雜事;勤跑腿辦各種雜事;勤動口問所有同事,不論對方資格老嫩;熱情(勤)幫助所有同事,包括生活事。下班後網上自學,有機會就不齒下問行內朋友、同學。堅持一年兩載,回頭看看自己,必覺值得。
㈦ 怎樣自學結構設計
還是要利用你現在公司的資源,把產品拿出來看 拆下 看怎麼裝配 有哪些東西,用到是什麼材料。還有就是3D 軟體的學習。務必利用好公司資源
㈧ 怎樣自學結構設計(橋梁方向)
說實話,進橋梁類的設計院很難很難,要有非常硬的關系。
建議你可以進民用設計院,大大內小容小的很多設計院,容易進。
自學結構設計的話,建議你這樣自學:
1.多看幾遍以下書籍: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彈朔性力學。尤其的重中之重是結構力學。
2.然後看專業書籍:混凝土理論 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3.看規范,主要有:混凝土規范 基礎規范 高層設計規程 抗震規范
4.學習PKPM結構設計軟體,網上可以下到盜版的,買一本PKPM的參數說明書。
5.找到一個小點的工程,按照別人的圖紙,把結構布置到PKPM中,練習操作和軟體計算。
OVER
㈨ 自學房屋結構設計要看哪些書
一、需抄要閱讀的書籍:襲
結構力學、材料力學、房屋建築學、混凝土結構設計、鋼結構、高層房屋結構設計、還有與結構相關的規范。
二、結構設計的簡單介紹:
結構設計分為建築結構設計和產品結構設計兩種,其中建築結構又包括上部結構設計和基礎設計。
三、上部結構設計主要內容及步驟:
根據建築設計來確定結構體系、確定結構主要材料;
結構平面布置;
.初步選用材料:類型、強度等級等,根據經驗初步確定構件的截面尺寸;
.結構荷載計算及各種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內力分析;
荷載效應組合;
構件的截面設計。此外還包括某些必要構造措施。需要依據結構專業相關規范、圖集等。
四、基礎設計:
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上部結構類型及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和當地的施工技術水平及材料供應情況確定基礎的形式,材料強度等級,一般有淺基礎(如: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等)和深基礎(如:樁基)。
基礎底面積的確定及地基承載力驗算。
基礎內力計算及配筋計算。
必要的構造措施。
㈩ 怎樣才能自學成為結構設計高手
首先具備力學常識,熟練使用軟體,熟悉設計過程中參考的規范規定,在跟著做兩個項目就可以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