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教學設計
⑴ 如何寫好一份優秀的教案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在課後感到一些遺憾,但實際上課堂上的缺陷和漏洞總是與備課不充分、不細致,教案的書寫不全面有關。教師要上好一節課,往往需花費十倍於它的或更多的時間作準備。認真寫好教案是合格教師的基本功。寫好教案主要應當掌握三個環節: 一、要吃透課標和教材 課前,教師在通讀教材,了解該水平段學生所要掌握的各項運動技能的基礎上,要對本教案所涉及到的課標和教材進行精讀,並進行深入的分析,弄清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細化成課時學習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考慮安排那些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通過教材分析和深入的思考,一份教案的藍圖已經形成了。 二、要了解學生。 兵家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師若想教學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學生,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適合於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備課不但要備教材,還必須要備學生。在寫教案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後再來具體研究。 三、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寫好教案,備好課在做好了前兩個環節工作的基礎上,我覺得一份好的教案在教學過程設計都有以下幾個內容: 1、教學內容的引入。教學內容的引入就是課堂導語,它是教與學的紐帶,是讓學生走進教材、掌握教材的橋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確定的教學目的、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巧妙地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就如新課標要求我們對低段學生的教學多採用情境教學方法,在課的開始部分設計一定情境來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教學內容。寫教案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分步驟分層次地寫清楚,必要時還應在每一部分內容後註明所需的時間。這樣,可以使所講授的內容按預計時間穩步進行,不至於出現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局面。3、教學形式的設計。教學要求形式的多樣化,如探究式教學、游戲教學、自主合作教學等,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和練習積極性,使整個課堂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4、小結。小結既是課堂教學的結束語,又是強化教學重點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總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指導好教師寫好教案,現將優秀教學設計評比標准公布如下:教案應該力求體現「六性一特色」,即:規范性、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啟發性、系統性和突出課堂教學改革的特色。
⑵ 如何寫好教案
教育性的好教案,堪與最精緻的藝術品相媲美。 一、編制教案的重要意義 1.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哪些生物學技能;應選擇什麼樣的教具,怎樣演示
⑶ 教學設計怎麼寫
進行教學設計的目的是支持學習過程。
有計劃的教學在影響人的發展方向上有短期和長期的目的。
教學設計以人類學習的某些原理,尤其是學習賴以產生的條件為基礎。
教學的目的就是安排外部事件以支持學習者的內部學習過程,所以有必要對內部學習過程加以分析
⑷ 怎樣寫好一篇教案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課時計劃。在課前教師的各項備課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其中最復雜、最細致的必備工作。一份具有科學性、教育性的好教案,堪與最精緻的藝術品相媲美。
一、編制教案的重要意義
1.寫好教案是上好課的前提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包括教師的教,又包括著學生的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這里除包含著學生怎樣學的認識活動外,還包含了教師怎樣教的認識活動。所以,在備課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或稱為課程標准)和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對每節課進行精心的設計;確定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要明確傳授哪些科學知識;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裡;應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哪些生物學技能;應選擇什麼樣的教具,怎樣演示教具或實驗;如何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一系列問題,總之,要認真思考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經過這樣一番深思熟慮,反復推敲之後,才寫出教案。可見,編制教案的過程,就是構思教學的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上課時,教師運用適當方法,教學的技能、技巧,把教案付之實踐,這是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就體現在形成切合實際的教案,並把它付諸實踐。因此,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是教師辛勤勞動的結晶。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上課不能沒有教案。
2.編寫教案有利於教師進行總結和提高
一般地說,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往往不止是一個教學班,特別是對生物學教師來說更是這樣。因此,同一課題的教案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先行班通過上課的實踐,教師會發現,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有許多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在課後常常要進行小結。看看這節課教學目標制訂是否合適?教學任務是否完成了;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是否充實,信息量夠不夠;觀察實驗的內容安排是否得當,實驗操作是否正確規范,實驗結果能否說明問題,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是否充分……等等。在這基礎上對原教案進行必要的修改或補充,以達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為此,不少教師的教案,通常還設有課後分析一欄,以不斷總結和提高。
3.教案在評估教學、總結和推廣優秀教師教學經驗上也起重要作用
我們在開展研究課、觀摩課、評優課時,都離不開教案。作課的教師需要編制教案,供聽課人研究、學習之用;評價課堂教學時,也需要以教案為參考進行評價。在總結和推廣優秀教師,特別是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時,也離不開對他們的教案的研究、學習,有時也可以整理、編篡他們的教案供人們學習、借鑒。老教師和優秀教師的教案選本身就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教師之間,也可以通過教案的交流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綜上所述,教案對教學的指導意義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必須寫好每一節課的教案。
二、教案的內容
教案的形式和繁簡程度雖然不同,但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課題、教學目標,課的類型,教學用具(包括掛圖、模型、觀察實驗材料、儀器設備、視聽用具等),教學方法,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板書提綱,課堂練習,課後分析等。其中,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它包括以下幾個教學環節:組織教學,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或引言),傳授新知識(或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新知識),鞏固新知識(或課堂練習),布置作業(包括動手做的小實驗)等。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們有了不少的創新,不局限以上這幾個環節,但是對新教師來說,這幾個環節仍是教學過程中幾個最基本的環節,在編寫教案時是不應缺少的。下面對這幾個環節作些簡要的敘述。
1.組織教學
這一環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主要考慮學生是否已做好了上課的准備,學慣用具是否備齊,注意力是否集中等。這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當然,組織教學應貫穿全課的始終,在演示實驗,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觀察實驗等都要注意組織教學。
2.復習舊知識
復習舊知識要根據新課的內容,重點和難點來確定,或者依據學生對上一節課重點內容的掌握程度來確定復習的內容。方法上可以通過提問,或通過課堂小測驗,或操作和分析一些小實驗等。也可以作為導入新課的一種形式。
3.傳授新知識
傳授新知識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創造條件,增加觀察實驗的內容,提供一些新材料供學生分析討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動腦、動手,達到「學」與「思」並用,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使他們學習生物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這樣,傳授新知識已不是教師的單一講述了,而是把知識、技能、能力、科學方法訓練,思想教育結合在一起了。例如,在高中生物講到無氧呼吸時,教師設計了酵母菌的酒精發酵實驗。取一個三角燒瓶,其內裝入10%酵母培養液和5%葡萄糖溶液(比例為1∶5),再倒入少量石蠟油以隔絕空氣。燒瓶口用有孔膠塞密封,塞孔插入玻璃曲管,曲管的另一端通入裝有碳酸鈣溶液的試管中,管口亦加膠塞塞好。置該裝置於37℃溫度下,觀察實驗現象。並組織學生討論實驗結果。在這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教師再作補充性講述。實踐證明,通過觀察實驗——分析討論——得出結論,這種學習新知識的教學形式,使學生對知識學得活,掌握得牢,既減輕了負擔,又提高了教學質量。
4.鞏固新知識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復習與檢查,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鞏固新知識並不是把講授的新知識簡單地重復再現,而是抓教材內容中最重要、最關鍵內容,通過提問,或者結合直觀教具,或提出一些富於思考又聯系實際生活或生產實踐的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以幫助他們掌握理論知識,並加以擴展和運用。例如,在學習了根對水分吸收這一知識後,可以提出「鹽鹼地不經改良為什麼不宜種莊稼」,「一次追肥過濃對作物生長有什麼危害」等問題加以鞏固。當然也可以通過課堂反饋練習,填寫實驗報告冊,閱讀課文等不同形式來進行。
5.布置作業
適當留些課外作業,有利於知識的鞏固,對高中學生來說,可以留些書面作業,或看點參考資料,分析設計一些簡單的生理實驗,作些遺傳學、生態學方面的調查等。初中學生以多留些動動手、動動腦的小觀察,小實驗為宜。例如,採集一些葉片,觀察一些小動物的生活環境,測測心率、脈搏、血壓等。總之要有利於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而不是加重學習負擔。
不同類型的課,有其不同的結構,教學環節有所不同。總 之,在編寫教案時,要從教師、學生、教材、教法四方面綜合考慮來安排教學環節,組織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案的編制
編制教案是教師的一種辛勤勞動,每份教案都凝集著教師的心血。編制教案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編制教案一般可分為二大階段,一是准備階段,二是文字的編寫。
1.編寫教案前的准備
編寫前的准備工作很多,包括鑽研教學大綱,閱讀、分析教材,確定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准備教具和實驗觀察材料,閱讀有關的教學資料等諸多方面。有的內容在本書的另幾講里已作說明,在此不再贅述,但仍需強調一下。
(l)深入鑽研教學大綱(或稱為課程標准)
大綱是教案編寫的依據,鑽研大綱就是要了解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目的要求,明確單元的知識點及認知層次,了解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內容,課時安排等。從而知道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全書中的地位,為編寫教案打下了基礎。
(2)分析教材
課前,教師在通讀教材,了解全書的知識體系及知識內在聯系的基礎上,要對本教案所涉及到的章、節教材進行精讀,並進行深入的分析,弄清本課的知識結構、層次,包括具體的知識點和認識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考慮安排哪些觀察實驗的內容,以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通過教材分析和深入的思考,一份教案的藍圖已經形成了。
(3 )閱讀教學參考資料
教學參考資料包括與教材配套的教參;有關的報刊、雜志、書籍;中學優秀生物學教師的教改經驗或科研報告,優秀教案選;生物科學研究的最新動態或成果;國內、外應用生命科學技術在工農業、醫葯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上所取得的新成就和具體事例。廣泛閱讀和收集這些資料將會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課講得更生動、更聯系實際。但應該注意切不可在鑽研大綱、分析教材之前先忙於尋找資料,更不能利用資料去拼抄教案。
此外,對實驗課教案的編制,或有觀察實驗項目的課,還要准備好觀察實驗的材料,對實驗程序要親自操作一遍,在此基礎上才能編寫實驗教案。
2.教案的編寫
在經過認真的准備之後,通過文字加工寫成教案是編制教案的最後一步。教案的書寫形式可有多種,概括起來主要分三類:文字式、表格式和程序式。這樣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可以結合在一起。例如,文字式教案有時也插入表格,程序式教案中也有文字說明等。此外尚有其它的形式,如有的教師創造出五卡式教案等。但是,形式要服務於內容,要能夠反映出上課的過程。
(l)文字式教案
這種教案主要是運用語言文字把教學過程表示出來。它也有詳略之分。詳細的教案通常把教師在上課時要說的每一句話,要做的每一件事(如演示什麼教具,提問什麼問題,板書什麼內容……等)都按上課的進程寫出來,就象一份詳細的講稿一樣。
(2)表格式教案
這種教案主要是通過表格的形式把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分別列出,使人一目瞭然。表格的項目和形式也可以有不同,
⑸ 怎樣寫好教案
教案(Teaching Plan)是教師施教的課時計劃或方案,是幫助教師有效地進行素質教育教學的依據.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素質教育教學,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教案寫得如何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廣大教師都非常注重寫教案.那麼寫教案時應寫什麼呢?
一、寫課題(Topic)和課型(Lesson Type)
課題相當於文章的標題,講課時要首先告訴學生,並寫在黑板上.因此要寫得准確.課型是指該節課的講授類型.初中英語的主要課型有:新授課(New lesson)、鞏固課(Reinforcement Lesson)、復習課(Revision Lesson)、語音課(Phonetic Lesson)、聽力課(Listening Lesson)、聽說課(Aural-Oral Lesson)、閱讀課(Reading Lesson)、語法課(Grammar Lesson)等.不同的課型應用不同的授課方式或方法,只有確定了課型,才能選擇有效的素質教育教學方法.
二、寫素質教育教學目標(Teaching Objective)
素質教育教學目標是教案的核心內容,是教師施教的准繩.教學目標要符合大綱對教材的要求.由於教學目標要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確,所以寫素質教育目標時,要力求簡明扼要,淺顯易懂,便於操作和檢測,一般3~4個目標為宜.
三、寫素質教育教學的重點(Main Points)、難點(Difficult Points)和關鍵點(Key Points)
素質教育重點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學難點是師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障礙;素質教學關鍵是攻克教學難點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寫清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能提醒教師在講課時注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四、寫教具(Teaching Tools)
課堂上需要什麼教具要寫清楚,如錄音機、教材錄音帶、教學掛圖、卡片、實物(或模型)、小黑板、刻印好的練習題、彩色粉筆、幻燈片等.
五、寫素質教育教學過程(Teaching Procere)
素質教育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寫教學過程主要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 寫教學環節.教學環節即教學任務是什麼要寫清楚,做到心中有數.目前有些教師採用"三階段六環節"教學模式,即:准備階段(自由交流、復習檢查)、講練階段(導入課程、分層操練)和發展階段(鞏固發展、布置作業).
2. 寫知識點和所用時間.寫好知識點,教師使用教案時能一目瞭然,有的放矢.寫好所用時間,能使教師從容掌握教學速度,合理安排每個教學環節所需的時間,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3. 寫教師活動.不僅要寫教師"教什麼",還要寫出教師"怎樣教",即寫清楚教師要教的內容,寫出講授這些內容的方法.寫出課堂用語和各環節的過渡語.課堂用語要求簡練、口語化,用學生已經學過的熟悉的、聽得懂的英語來解釋或表達新的教學內容.各環節之間的過渡語要自然流暢.寫出使用教具的時機和方法,寫板書內容等.
4. 寫學生活動.寫出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習方法,特別是怎樣學應寫清楚.不能簡單地把學生活動寫成聽、讀、思考、操練、做題等.
六、寫課堂訓練題(Exercises)
備課時精心設計的有針對性的隨堂練習題和達標題要寫在教案中.寫清出示這些題的辦法,如用小黑板、看刻印材料或學生已有材料等.寫出這些題的答案和解題方法.
七、寫課堂小結(Summing-up on Teaching)
課堂小結是教師幫助學生回顧和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小結的方式和方法要在教案中寫清楚,不論是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還是由教師歸納總結,都要注意把本節課的內容納入知識系統之中,使學生在整體上把握知識.
八、寫板書設計(Blackboard Designs)
板書是有聲有色的教學語言,它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啟發性.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有計劃地使用黑板,板書什麼內容、寫在什麼位置、用什麼顏色的粉筆等要在備課時設計好,並寫在教案中.避免課堂上東寫一個句子、西寫一個短語、一會兒寫、一會兒擦、一會兒擦了又寫的板書混亂現象.好的板書能使講課的內容系統化、結構化,有利於學生復習本節課的知識.
⑹ 如何寫出一篇好的教學設計
如何寫出一篇好的教學設計]幾次參加教學設計的評優工作,發現一些老師的版教學設計權結構完整、思路清晰、新課程理念得到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從文中能感受到教師為了學生的發展在思考方法和手段
⑺ 如何才能寫好教學設計
眾所周知,教案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體現的是如何組織課文知識,如何設計教學方法專的一個准備過程.那麼屬,我們如何才能寫出一份好的語文教案呢?根據多年的書寫經驗和認識,我發現,一份教案如能做到簡明、系統、實用,那麼老師上課時就能得心應手,順利地完成該課的教學任務.
一、簡明
簡明就是簡單明了,不羅嗦,該寫則寫,不該寫則不寫.
備課時,有很多同志的一篇講讀課文教案寫到七八頁,有的甚至寫到十幾頁,真的有那麼多的東西可寫嗎?恐怕也是該寫的寫了,不該寫的也寫了,也許他們認為教案越詳細越好,大到課文重點、難點的全面分析,小到自己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都歷歷在目,一個都不能少.這些同志的這種做法果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寫了十幾頁的教案,結果上課時,幾個問題已經把全部的內容囊括了,接下去不知該說什麼;有的則是預計2個課時該完成的,3個課時還覺得緊張.這不能不說是備課的一個失敗.究其原因,是因為自己對課文認識得不夠透徹,還沒有抓住重點,更不要對說教學目的的理解和設計啦,他們這種鬍子、眉毛一起抓的做法,得到費力不討好的結果也是不足為怪的.
⑻ 如何撰寫片段教學設計
寫教案抄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襲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