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解釋
1. 如何理解設計的真正含義
概念設計是由分析用戶需求到生成概念產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組織的、有目標的設計活動,它表現為一個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體到抽象的不斷進化的過程。概念設計即是利用設計概念並以其為主線貫穿全部設計過程的設計方法。概念設計是完整而全面的設計過程,它通過設計概念將設計者繁復的感性和瞬間思維上升到統一的理性思維從而完成整個設計。如果說概念設計是一篇文章,那麼設計概念則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概念設計圍繞設計概念而展開,設計概念則聯系著概念設計的方方面面。
概念設計
1 概念設計的內涵
概念的設想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體現,概念產品是一種理想化的物質形式。下面以概念設計教學實例之一來說明其涵義:給出一個概念「斷葯」,讓學生進行座椅的開發設計。步驟是,首先向學生講述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暗示心理,並分別舉出一個「安樂死」實驗和一個「挽救少女生命」的文學名著故事,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暗示對人的健康的影響;然後運用一個「民間故事」闡述如何將「斷葯」的概念物化到具體的產品上。因為,在民間曾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將一把斷了的鑰匙用紅線穿上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取「斷鑰」的諧音「斷葯」暗示常生病的孩子掛上「斷鑰」這掛項鏈之後,就斷了葯,從此不再吃葯,這也意味著孩子走向健康。所以,將一把斷了的鑰匙(斷葯)的概念物化到具體的產品上來為健康做設計時,用折斷了的鑰匙做椅架為主題,由學生創意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座椅開發設計方案(其草圖、效果圖、視圖等技術說明從略),於是就有了一種新型的專用座椅的概念設計。其應用場合為療養院、醫院、不能自理的老人家庭等。
這是傳統的產品概念設計。當然,產品的類型不止是這種無障礙設計思想指導下的專用座椅。產品即人之觀念的物化,設計是一種思維行為。在這種思維創造性行為活動中,產品概念的構思是豐富的,人的創作智慧是無窮的。概念產品的類型更是多種多樣。
2 概念設計與產品市場
完成概念設計只是第一步,能不能進行第二步Detaildesign,第三步Manufacturingdesign,甚至投放市場為開發商或企業帶來效益等,這是個風險問題。設計師的概念設計畢竟與難以預料市場變化有著許多差距。如何縮短這一差距,是以往概念設計者的難題。在開發設計的許許多多產品中,只要一百件產品中有幾件能夠投放市場見效益就是成功。在追求「百分之幾」的見效益成功的過程中,如何減少做「分母」的被動,擴大見效益的百分比,仍是最關鍵的,是公司管理決策人士和設計師共同努力的方向。
3 虛擬現實技術促使概念設計的市場化
為了更好地接近產品的市場需求,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故事版情景預言法」的概念設計,就是將所要開發的產品置於一定的人、時、地、事和物中進行觀察、預測、想像和情景分析,其形式是以故事版的平面設計表達展示給人們。於是,產品在設計的開始便多了一份生命和靈氣。然而,設計表達在信息時代已是多元化的展示形式,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的發展,尤其是虛擬現實技術在產品概念設計中的應用,已使設計師的設計思路和設計表達如虎添翼;可以想像面對一種虛擬的「故事版情景預言法」設計出的產品,讓人更多了一種直觀的、親切的及交互的感受,這樣開發設計的產品與傳統相比,就大大減少了投放市場的風險性,也為企業決策人尋找商機、判斷概念產品能否進一步開發生產,提供更好的依據。虛擬現實技術能模擬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保證產品開發一次性成功,加快開發進程,甚至使設計者和用戶融為一體,設計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
二、虛擬現實技術與虛擬產品
1 虛擬現實系統(VirtualReality,VR)
虛擬現實系統又稱為虛擬現實環境,是指計算機生成的一個實時三維環境。使用者可以在這環境中「自由地」運動,觀察周圍的景物,還可通過各種專用的感測交互設備與虛擬物體進行交互操作。用戶看到的是全彩色景象,聽到的是虛擬環境中的音響,感覺(手、腳或皮膚等)到的是虛擬環境所反饋的作用力,從而讓使用者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虛擬現實環境的方法有:
1)基於模型的方法(ModelbasedMethod, MM)這種方法產生虛擬環境的步驟為:
①用放置在不同地點的多個攝像機將某環境或事物記錄下來;
②利用計算機的視頻技術抽取出環境或事物的三維模型;
③從虛擬攝像頭的視角展示獲得模型。具體的做法是:獲得數據→標度攝像頭→分離對象→建立模型→嵌入顏色→交互回放。
2)基於圖像的方法(ImagebasedMethod, IM)一般做法是:
用攝像頭連續掃描周圍空間來獲取某一區域完整的景物圖像,將獲取的景物圖像,通過圖像處理技術,按坐標映射到圖形工作站的虛擬全景屏上,用戶載上頭盔顯示器就可以看到所攝周圍景物環境。
2 虛擬現實系統的常用設備及要求
虛擬現實系統常用設備有:三維滑鼠(也稱鳥標)、數據手套、數據衣、頭盔顯示器、立體聲耳機等。對虛擬現實系統的要求除了應具有高性能的計算機系統(包括軟、硬體)外,還必須有下列關鍵技術提供強有力的支持:(1)能以實時的速度生成具有三維全色彩的、有明暗、有陰影、有紋理的、逼真感強的景物圖像;(2)頭盔顯示器能產生高解析度圖像和較大的視角;(3)能高精度地實時跟蹤用戶的頭和手;(4)能對用戶的動作產生力學反饋。
2. 設計的概念是什麼
基本解釋: 按照任務的目的和要求,預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計劃,繪出圖樣。
詳解:根據一定要求,對某項工作預先制定圖樣、方案。 魯迅 《書信集·致李小峰》:「書面我想也不必特別設計,只要仍用所刻的三個字,照下列的樣子一排。」 魏巍 《做新型的知識分子》四:「沒有設計就不能施工;沒有正確的勘測,就不能有正確的設計。」
設計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知識社會的到來、創新形態的嬗變,設計也正由專業設計師的工作向更廣泛的用戶參與演變,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參與的創新設計日益受到關注,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設計的創新2.0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設計不僅僅通過視覺的形式傳達出來,還會通過聽覺、嗅覺、觸覺傳達出來營造一定的感官感受。
3. 如何理解設計的概念
設計定義:
設計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通過某種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人類通過勞動專改造世屬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
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是設計師在空間作品構思過程中所確立的主導思想,它賦予作品文化內涵和風格特點。好的設計理念至關重要,它不僅是設計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作品具有個性化、專業化和與眾不同的效果。設計的核心是一種創造行為,設計要求新、求異、求變、求不同,否則設計將不能稱之為設計。
設計分類:
設計的種類相當多種,下面列出歷史較久、較廣為人知的設計種類。更多的設計種類請參看設計下面的目錄。存在重大分歧,關於如何在許多領域,無論是業余或專業,單獨或在團隊中的設計師,生產設計。
更多內容請詳查。
4. 怎麼理解設計的含義與意義
概念設計是由分析用戶需求到生成概念產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組織的、有目標的設計活動,它表現為一個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體到抽象的不斷進化的過程。概念設計即是利用設計概念並以其為主線貫穿全部設計過程的設計方法。概念設計是完整而全面的設計過程,它通過設計概念將設計者繁復的感性和瞬間思維上升到統一的理性思維從而完成整個設計。如果說概念設計是一篇文章,那麼設計概念則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概念設計圍繞設計概念而展開,設計概念則聯系著概念設計的方方面面。
概念設計
1 概念設計的內涵
概念的設想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體現,概念產品是一種理想化的物質形式。下面以概念設計教學實例之一來說明其涵義:給出一個概念「斷葯」,讓學生進行座椅的開發設計。步驟是,首先向學生講述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暗示心理,並分別舉出一個「安樂死」實驗和一個「挽救少女生命」的文學名著故事,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暗示對人的健康的影響;然後運用一個「民間故事」闡述如何將「斷葯」的概念物化到具體的產品上。因為,在民間曾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將一把斷了的鑰匙用紅線穿上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取「斷鑰」的諧音「斷葯」暗示常生病的孩子掛上「斷鑰」這掛項鏈之後,就斷了葯,從此不再吃葯,這也意味著孩子走向健康。所以,將一把斷了的鑰匙(斷葯)的概念物化到具體的產品上來為健康做設計時,用折斷了的鑰匙做椅架為主題,由學生創意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座椅開發設計方案(其草圖、效果圖、視圖等技術說明從略),於是就有了一種新型的專用座椅的概念設計。其應用場合為療養院、醫院、不能自理的老人家庭等。
這是傳統的產品概念設計。當然,產品的類型不止是這種無障礙設計思想指導下的專用座椅。產品即人之觀念的物化,設計是一種思維行為。在這種思維創造性行為活動中,產品概念的構思是豐富的,人的創作智慧是無窮的。概念產品的類型更是多種多樣。
2 概念設計與產品市場
完成概念設計只是第一步,能不能進行第二步Detaildesign,第三步Manufacturingdesign,甚至投放市場為開發商或企業帶來效益等,這是個風險問題。設計師的概念設計畢竟與難以預料市場變化有著許多差距。如何縮短這一差距,是以往概念設計者的難題。在開發設計的許許多多產品中,只要一百件產品中有幾件能夠投放市場見效益就是成功。在追求「百分之幾」的見效益成功的過程中,如何減少做「分母」的被動,擴大見效益的百分比,仍是最關鍵的,是公司管理決策人士和設計師共同努力的方向。
3 虛擬現實技術促使概念設計的市場化
為了更好地接近產品的市場需求,目前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故事版情景預言法」的概念設計,就是將所要開發的產品置於一定的人、時、地、事和物中進行觀察、預測、想像和情景分析,其形式是以故事版的平面設計表達展示給人們。於是,產品在設計的開始便多了一份生命和靈氣。然而,設計表達在信息時代已是多元化的展示形式,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的發展,尤其是虛擬現實技術在產品概念設計中的應用,已使設計師的設計思路和設計表達如虎添翼;可以想像面對一種虛擬的「故事版情景預言法」設計出的產品,讓人更多了一種直觀的、親切的及交互的感受,這樣開發設計的產品與傳統相比,就大大減少了投放市場的風險性,也為企業決策人尋找商機、判斷概念產品能否進一步開發生產,提供更好的依據。虛擬現實技術能模擬整個產品開發過程,保證產品開發一次性成功,加快開發進程,甚至使設計者和用戶融為一體,設計出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
二、虛擬現實技術與虛擬產品
1 虛擬現實系統(VirtualReality,VR)
虛擬現實系統又稱為虛擬現實環境,是指計算機生成的一個實時三維環境。使用者可以在這環境中「自由地」運動,觀察周圍的景物,還可通過各種專用的感測交互設備與虛擬物體進行交互操作。用戶看到的是全彩色景象,聽到的是虛擬環境中的音響,感覺(手、腳或皮膚等)到的是虛擬環境所反饋的作用力,從而讓使用者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虛擬現實環境的方法有:
1)基於模型的方法(ModelbasedMethod, MM)這種方法產生虛擬環境的步驟為:
①用放置在不同地點的多個攝像機將某環境或事物記錄下來;
②利用計算機的視頻技術抽取出環境或事物的三維模型;
③從虛擬攝像頭的視角展示獲得模型。具體的做法是:獲得數據→標度攝像頭→分離對象→建立模型→嵌入顏色→交互回放。
2)基於圖像的方法(ImagebasedMethod, IM)一般做法是:
用攝像頭連續掃描周圍空間來獲取某一區域完整的景物圖像,將獲取的景物圖像,通過圖像處理技術,按坐標映射到圖形工作站的虛擬全景屏上,用戶載上頭盔顯示器就可以看到所攝周圍景物環境。
2 虛擬現實系統的常用設備及要求
虛擬現實系統常用設備有:三維滑鼠(也稱鳥標)、數據手套、數據衣、頭盔顯示器、立體聲耳機等。對虛擬現實系統的要求除了應具有高性能的計算機系統(包括軟、硬體)外,還必須有下列關鍵技術提供強有力的支持:(1)能以實時的速度生成具有三維全色彩的、有明暗、有陰影、有紋理的、逼真感強的景物圖像;(2)頭盔顯示器能產生高解析度圖像和較大的視角;(3)能高精度地實時跟蹤用戶的頭和手;(4)能對用戶的動作產生力學反饋。
5. 你對設計是怎樣理解的
學設計第一個要認識到的就是設計不是藝術。我就是一開始沒有分清這個概念。設計是溝通,是傳達,而藝術是表現,是創作。這並不是說設計里沒有表現的成份,更不是說藝術是不在乎溝通的。但是兩者放在這兩項上的重視是有較大差別的。設計是不能憑感覺做的,要考慮各種因素,要尋找最隹的表達方法,要把自己的感覺翻譯成大眾能夠理解的有效視覺語言。 決定一個設計作品的質量的往往是它的細節,例如字體的選擇,圖形的構造,顏色的差異等等。這些細微的差別 (nuance) 在體現作品整體上起著相當大的作用。無論一個設計的想法有多好,如果製作粗糙,便會失去魅力。另外,如果我們要求自己注意這些細節和它們的影響,很可能會從中發現一些新的靈感和方向。 做一項設計時,我們從來不會去專門尋找它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試著把自己的各種想法整理出來,盡量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從中再探索,不斷地讓一個想法把自己帶到另一個想法。這樣可以擴大我們的想像力,看到不同的可能性。雖然最後的成果很重要,但是過程更重要。這個探索的過程是無法用任何東西取代的。變化是尋找同一種表達方式的各種表現方法,而替換則是尋找另一種表達方式。比如說吧,音樂符號,五線譜,樂器都是音樂的不同變化表達方式,而替換的表達方式可能包括提示音樂氣氛的顏色,知名音樂家等。有時如果一個想法好像總是做不好的話,也許該尋找一個替換的想法,而如果找到了合適的想法的話,便應該看看它都可以有什麼變化的表現方式,以得出最隹的解答設計。變化和替換的界限往往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有個大概概念的話,還是會有些幫助的。 我覺得學設計與做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領域。像我們的作業題目曾經包括污染,城市變化,爵士樂宣傳,未來建築的趨勢,水的問題等等。通常都是讓我們自己在題目里選擇一個角度,然後做出有說服力的視覺作品。要想表達好自己的觀點,必須先搜集很多的相關資料,對題目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完成品可以是抽象的表現,但是想法必須是有形,有根據的。很多人認為設計就是在電腦上做出漂亮的東西,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我們學設計的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到處尋找資料,研究以及消化它們,然後再試著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與自己想表達的概念。沒有完全理解某個問題時,是不可能有效地表達它的。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不管完成品有多好看,也是白紙一張,因為它沒有清楚的內容。
6. 如何理解設計是什麼
設計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人回類通過勞動答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設計便是造物活動進行預先的計劃,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動的計劃技術和計劃過程理解為設計。
將這些所知道的東西轉化為對產品的規劃(或者產品本身),使得產品的形式、內容和行為變得有用、能用,令人嚮往,並且在經濟和技術上可行。(這是設計的意義和基本要求所在)這個定義可以適用於設計的所有領域,盡管不同領域的關注點從形式、內容到行為上均有所不同。
(6)設計的解釋擴展閱讀:
設計的種類相當多種,設計在許多領域都有應用,涉及的方面也比較廣泛。下面列出歷史較久、較廣為人知的設計種類。
設計也是一種職業。例如在電影業中有場景設計一職,在印刷業中,有包裝設計一職。與英文使用不同的是、英文的Designer一詞、在中文使用時、設計與設計師兩個詞都能共同稱呼。而由「設計」這個詞,沿伸出來有相當多的理論和議題,以「設計」為職業的社會環境通常就叫做「設計界」。
7. 對設計的理解
設定,計劃,字面上的理解。最簡單的關於設計的定義、就是一種有目地的創作行為。回
設計(design)是為答構建有意義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識的直覺上的努力。更詳細的定義如下:
第一步:理解用戶的期望、需要、動機,並理解業務、技術和行業上的需求和限制;
第二步:將這些所知道的東西轉化為對產品的規劃(或者產品本身),使得產品的形式、內容和行為變得有用、能用,令人嚮往,並且在經濟和技術上可行。(這是設計的意義和基本要求所在)
這個定義可以適用於設計的所有領域,盡管不同領域的關注點從形式、內容到行為上均有所不同。
8. 對設計的理解
對設計的理解:
設計是溝通,是傳達,而藝術是表現,是創作。這並不是說設計里沒有表現的成份,更不是說藝術是不在乎溝通的。但是兩者放在這兩項上的重視是有較大差別的。設計是不能憑感覺做的,要考慮各種因素,要尋找最隹的表達方法,要把自己的感覺翻譯成大眾能夠理解的有效視覺語言。
做一項設計時,總是試著把自己的各種想法整理出來,盡量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從中再探索,不斷地讓一個想法把自己帶到另一個想法。這樣可以擴大我們的想像力,看到不同的可能性。雖然最後的成果很重要,但是過程更重要。這個探索的過程是無法用任何東西取代的。變化是尋找同一種表達方式的各種表現方法,而替換則是尋找另一種表達方式。比如說吧,音樂符號,五線譜,樂器都是音樂的不同變化表達方式,而替換的表達方式可能包括提示音樂氣氛的顏色,知名音樂家等。有時如果一個想法好像總是做不好的話,也許該尋找一個替換的想法,而如果找到了合適的想法的話,便應該看看它都可以有什麼變化的表現方式,以得出最隹的解答設計。變化和替換的界限往往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有個大概概念的話,還是會有些幫助的。
覺得學設計與做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領域。像作業題目曾經包括各個方面。通常都是自己在題目里選擇一個角度,然後做出有說服力的視覺作品。要想表達好自己的觀點,必須先搜集很多的相關資料,對題目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完成品可以是抽象的表現,但是想法必須是有形,有根據的。很多人認為設計就是在電腦上做出漂亮的東西,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我們學設計的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到處尋找資料,研究以及消化它們,然後再試著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與自己想表達的概念。沒有完全理解某個問題時,是不可能有效地表達它的。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說什麼,不管完成品有多好看,也是白紙一張,因為它沒有清楚的內容。 做的東西是圖像驅使,而不是思想驅使的。作品必須讓思想優先,圖像應該服從與支持你的想法,而不只是獨立的裝飾品。 真正的設計應該把傳達的成份推到最高,用巧妙易懂並且印象深刻的方法表現出來。
做設計時,他人往往只能看到完成品,但是作品一般都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這中間有許多不同的過程,大部分都是在完成品上看不到的。這些過程相當的重要,因為就連想法也是逐漸成熟的。
說到設計,一般人往往都會馬上談起創意。好像做設計除了追求創意就再沒有什麼了似的。創意確實很重要,因為它能在傳達中起相當大的作用。但是我覺得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因素,誠意。為了創意而創意的東西是空虛的,維持不久的。有了誠意,創意才會有力。
其實,不僅僅是藝術,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都會增加對設計的認識。設計本來就是應該與生活緊密聯系著的,如果不熱愛生活,享受生活,體會生活的話,設計的作品裡怎麼可能有生命呢?所以,了解其他設計固然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多去觀察世界,體驗生活,豐富自己的話,對設計的認識會自然加深。
9. 「設計」在詞典中的解釋是什麼
有個在線新華字典:大體意思是這樣的:
設計:
1.設下計謀。 2.根據一定要求,對某項工作預先制定圖樣、方案。 3.指搞設計工作的人
更多詳細,請參考我下面的地址!
10. 設計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1、 設計思維:思維是人們頭腦
對自然界事物的本質屬性及其內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而設計則是通過改變自然物的性質,形成為人所用的物品。人藉助於思維將自己本身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因此設計與思維在設計的過程中試一個完整的概念,「設計」是前提,限定了思維的范疇,「思維」是手段,藉助於各種表現形式,最終形成設計產品。設計思維是設計師根據被委託的設計項目調動各種有關資料及設計師頭腦中的經驗積累。設計思維是設計活動的基礎,也是設計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包含了設計中調查、構思、選擇、決策等若幹部分,與設計表現共同構成設計活動的主體。
2、 視覺傳達設計: 是指利用
視覺符號來傳遞各種信息的設計。設計師是信息的發送者,傳達對象是信息的接受者。簡稱為視覺設計。 顧名思義,視覺傳達設計主要就是通過用視覺來向人們傳達各種信息,所以構成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要素就是文字、插圖以及標志,這三個,是視覺傳達設計中最重要的構成要素,這也就決定了視覺傳達設計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這三個要素,把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這些要素傳遞給每一個接受到這個信息的接受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傳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