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設計流程
Ⅰ 軟體開發步驟是什麼,主要流程
一般一個軟體的開發是必須包含以下流程的:
1、首先制定項目計劃,最初計劃是里程碑性質的。可以先按瀑布模型設置,里程碑點主要為需求評審、設計評審、經過代碼開發和單元測試後進行集成測試、部署上線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一般用戶會期望系統何時能使用,進入試運行期。
2、需求開發階段:怎麼樣寫好需求很關鍵,這個需要實踐經驗鍛煉自己。如果有項目成員,可以一起做需求,這個階段對於業務理解、分析、如何開展調研以及文字表述、業務流程圖描述還有文檔編輯能力都有不少要求。一般分為《用戶需求說明書》和《需求規格說明書》,小項目可以寫一個《需求分析報告》,《用戶需求說明書》是用用戶的語言進行描述,讓用戶和開發團隊對於需求的達成一致的理解,《需求規格說明書》,則是對用戶需求的分析,形成系統要具有的功能,這個是真正提供用戶可交互操作的文檔,也就是後期設計和代碼開發的重要基線。
另外,作為了解需求,拿出用戶UI和用戶交流也是一項比較重要的需求獲取手段,雖然這個屬於設計的范疇
3、系統設計階段:
系統總體架構,結合用戶對系統環境、開發語言以及運行的網路硬體等要求,確定開發工具等,對應用系統關系進行架構性設計,通過需求階段對用戶的分析歸類,用圖的方式描述出用戶和各子系統或模塊的全局視圖,以及和其他系統的關系。也就是搞清楚系統的邊界問題。
概要設計中除了高層架構設計,還需要設計網路拓撲圖,以及系統部署圖。概要設計比較重要的還有就是子系統、模塊進行合理的劃分。模塊的名稱很大程度上會成為用戶的主要菜單,如何用用戶的角度去取比較清楚的子系統和模塊是很重要的。
4、代碼開發和單元測試階段:這個階段一般來說需要改進瀑布模型,類似跌代開發,把模塊進行合理劃分,把項目總體計劃的代碼開發測試階段劃分為多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都包括代碼開發、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這個階段還需要對需求變更進行跟蹤控制,如果需求有變更,那麼要把需求文檔、設計文檔都重新跟上。跌代開發的好處就是不讓代碼開發階段拉的過程,沒有進行及時的自我檢查,不小心到了提交時間,卻不是用戶想要的,還有可能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項目經理重要的責任是控制好進度,能及早發現風險,並能拿出好的預防和解決辦法的措施。合理安排好開發團隊的任務,合時的任務安排和銜接,你會覺得非常有藝術感,這個要自己體會了。另外,關注項目團隊各人員的狀況,保持高的戰鬥力,及時發現並能鼓勵團隊共同朝一個目標前進。
5、測試工作,測試是項目的很重要的環節,怎麼測試,怎麼准確測試,怎麼有效測試,怎麼覆蓋測試,時間、人手、經驗扽個方面都會有制約。高級測試人員能夠分析系統各測試要點,在需求、設計階段都要參與,提早了解如何去測試,能寫出測試用例。
6、文檔工作,文檔在項目開發中也佔有重要位置,除非你覺得代碼是項目唯一的成果,那麼你把文檔拋掉吧,什麼都在你的腦子里,團隊中人員一走,項目的一部分也就帶走了。代碼開發其實也需要文檔,代碼是成果,代碼注釋是成果,模塊開發卷宗也是重要的成果,因為程序員在開發時候的邏輯是怎麼樣的,對於今後查問題很有作用。除非你的系統設計程度到了方法、類,把代碼邏輯也都設計好了,那麼程序員就CODEING去吧。
7、QA是對項目過程的質量保障,有些公司吧QA和測試工作合成一個崗位叫做QA&測試人員,或者就叫QA人員。QA是對項目全過程的監管,獨立於項目之外。監督項目經理在各項目里程碑提交相關成果,入庫形成基線。
Ⅱ 企業軟體的開發流程是什麼
在企業中,整個的開發的過程,從頭到尾,大致可以分成五個大的階段,分別是需求,設計,編碼,測試,交付這五個階段,這當中,位於軟體公司內部管理的過程,詳細劃分又可以分為7步,如下所列:
相關系統分析員向用戶初步了解需求,然後用WORD列出要開發的系統的大功能模塊,每個大功能模塊有哪些小功能模塊,對於有些需求比較明確相關的界面時,在這一步裡面可以初步定義好少量的界面。
系統分析員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求用WORD或相關的工具再做出一份文檔系統的功能需求文檔。這次的文檔會清楚利用系統大致的大功能模塊,大功能模塊有哪些小功能模塊,並且還列出相關的界面和界面功能。
開發者需要對軟體系統進行概要設計,即系統設計。概要設計需要對軟體系統的設計 進行考慮,包括系統的基本處理流程、系統的組織結構、模塊劃分、功能分配、介面設計、 運行設計、數據結構設計和出錯處理設計等,為軟體的詳細設計提供基礎。
在概要設計的基礎上,開發者需要進行軟體系統的詳細設計。在詳細設計中,描述實 現具體模塊所涉及到的主要演算法、數據結構、類的層次結構及調用關系,需要說明軟體系統各個層次中的每一個程序(每個模塊或子程序)的設計考慮,以便進行編碼和測試。
Ⅲ 用軟體開發流程怎樣編寫一個完整的程序
1 相關系統分析員和用戶初步了解需求,然後用WORD例出要開發的系統的大功能模塊,每個大功能模塊有哪些小功能模塊,對於有些需求比較明確相關的界面時,在這一步裡面可以初步定義好少量的界面。
2 系統分析員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需求用WORD或相關的工具再做出一份文檔系統的功能需求文檔。這次的文檔會清楚例用系統大致的大功能模塊,大功能模塊有哪些小功能模塊,並且還例出相關的界面和界面功能。
3 系統分析員和用戶再次確認需求。
4 系統分析員根據確認的需求文檔所例用的界面和功能需求,用迭代的方式對每個界面或功能做系統的概要設計。
5 系統分析員把寫好的概要設計文檔給程序員,程序員根據所例出的功能一個一個的編寫。
6 測試編寫好的系統。交給用戶使用,用戶使用後一個一個的確認每個功能,然後驗收。
舉個例子來看:
1 某公司想找人訂做一套人事管理軟體,從某種渠道上得知我們有提供這種服務,所以聯繫上了我們。
2 我們會派專門的軟體工程師到他們那裡去了解我們要設計一個什麼的東西給他們用,然後回來做個方案給他們,其中方案的內容包括:我們開發出來的軟體大概的界面是怎樣?方便什麼人使用?什麼人可以使用什麼功能?方便到什麼程度?大概的硬體要求是怎樣等?
3 他們看了方案後,確定他們就是要做一套這樣的軟體,我就開始開發這套軟體。
4 我們把開發出來的軟體交用他們使用,其中在使用的過程中哪裡使用不方便或哪裡達不到要求,我們會第第一時間修改這些功能,直到他們要求的所有功能都能很完美的解決掉。
已經很通俗了,不是么 :)
Ⅳ 軟體開發的一般流程是什麼
您好,非常榮幸能在此回答您的問題。以下是我對此問題的部分見解,若有錯誤,歡迎指版出。展開權全部
軟體開發流程分為: 需求確認——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維護
軟體開發是一項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的系統工程。軟體一般是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來實現的。通常採用軟體開發工具可以進行開發。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並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與這些程序相關的文件一般也被認為是軟體的一部分。
軟體設計思路和方法的一般過程,包括設計軟體的功能和實現的演算法和方法、軟體的總體結構設計和模塊設計、編程和調試、程序聯調和測試以及編寫、提交程序。
(4)軟體設計流程擴展閱讀
軟體開發方面的工作。具體可分為以下方面:
1 可視化編程掌握程序設計方法及可視化技術,精通一種可視化平台及其軟體開發技術。獲取Delphi程序員系列、Java初級或VB開發能手認證。 就業方向:企業、政府、社區、各類學校等可視化編程程序員。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Ⅳ 軟體開發的一般流程是什麼_
軟體開發流程分為: 需求確認——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維護
軟體開發是一項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設計、實現和測試的系統工程。軟體一般是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來實現的。通常採用軟體開發工具可以進行開發。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並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與這些程序相關的文件一般也被認為是軟體的一部分。
軟體設計思路和方法的一般過程,包括設計軟體的功能和實現的演算法和方法、軟體的總體結構設計和模塊設計、編程和調試、程序聯調和測試以及編寫、提交程序。
(5)軟體設計流程擴展閱讀
軟體開發方面的工作。具體可分為以下方面:
1可視化編程掌握程序設計方法及可視化技術,精通一種可視化平台及其軟體開發技術。獲取Delphi程序員系列、Java初級或VB開發能手認證。 就業方向:企業、政府、社區、各類學校等可視化編程程序員。
2 WEB應用程序設計 具有美工基礎和網頁動畫設計能力,掌握互動式網頁程序的設計技術,能進行網站建設和維護。獲取Macromedia多媒體互動設計師或Delphi初級程序員或Delphi快速網路開發工程師認證。 就業方向:企業、政府、社區、各類學校等WEB應用程序員。
3軟體測試掌握軟體測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組織管理,精通軟體測試工具。獲取ATA軟體測試工程師或Delphi初級程序員或Java初級程序員認證。 就業方向:企業、政府、社區、各類學校等軟體測試員。
4 資料庫管理 能應用關系範式進行資料庫設計,精通SQL語言,勝任資料庫伺服器管理與應用工作。獲取Oracle資料庫管理或SQL Server資料庫應用或Windows XP應用認證。 就業方向:企業、政府、社區、各類學校等部門的中、大型資料庫管理員。
5 圖形圖像製作 精通國際上流行的圖形/圖像製作工具(如CorelDraw、Photoshop、Pagemaker等)。獲取平面設計師相關的認證。 就業方向:廣告製作公司、建築設計公司、包裝裝璜設計公司、居室裝修公司、出版印刷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軟體開發
Ⅵ 軟體設計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軟體開發是指一個軟體項目的開發,如市場調查,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初步設計,詳細設計,形成文檔,建立初步模型,編寫詳細代碼,測試修改,發布等。
軟體是怎麼樣開發出來的
第一個步驟是市場調研,技術和市場要結合才能體現最大價值。
第二個步驟是需求分析,這個階段需要出三樣東西,用戶視圖,數據詞典和用戶操作手 冊。
用戶視圖 是該軟體用戶(包括終端用戶和管理用戶)所能看到的頁面樣式,這裡麵包含了 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條件。
數據詞典 是指明數據邏輯關系並加以整理的東東,完成了數據詞典,資料庫的設計就完成了一半多。
用戶操作手冊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說明書。
請注意,用戶操作流程和用戶視圖是由需求決定的,因此應該在軟體設計之前完成,完成這些,就為程序研發提供了約束和准繩,很遺憾太多公司都不是這樣做的,因果顛倒,順序不分,開發工作和實際需求往往因此產生隔閡脫節的現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筆者以為作為項目設計者應當完整的做出項目的性能需求說明 書,因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術的人才可能理解,這就需要技術專家和需求方(客戶或公司市場部門)能夠有真正的溝通和了解。
第三個步驟是概要設計,將系統功能模塊初步劃分,並給出合理的研發流程和資源要求。
作為快速原型設計方法,完成概要設計就可以進入編碼階段了,通常採用這種方法是因為涉及的研發任務屬於新領域,技術主管人員一上來無法給出明確的詳細設計說明書,但是 並不是說詳細設計說明書不重要,事實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碼後,根據評測結果和 經驗教訓的總結,還要重新進行詳細設計的步驟。
第四個步驟是詳細設計,這是考驗技術專家設計思維的重要關卡,詳細設計說明書應當把 具體的模塊以最』干凈』的方式(黑箱結構)提供給編碼者,使得系統整體模塊化達到最 大;一份好的詳細設計說明書,可以使編碼的復雜性減低到最低,實際上,嚴格的講詳細 設計說明書應當把每個函數的每個參數的定義都精精細細的提供出來,從需求分析到概要 設計到完成詳細設計說明書,一個軟體項目就應當說完成了一半了。換言之,一個大型軟 件系統在完成了一半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開始一行代碼工作。
那些把作軟體的程序員簡單理解為寫代碼的,就從根子上犯了錯誤了。
第五個步驟是編碼,在規范化的研發流程中,編碼工作在整個項目流程里最多不會超過1/ 2,通常在1/3的時間,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設計過程完成的好,編碼效率就會極大提 高,編碼時不同模塊之間的進度協調和協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許一個小模塊的問題就可能影響了整體進度,讓很多程序員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這種問題在很多研發過程中都 出現過。
編碼時的相互溝通和應急的解決手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對於程序員而言,bug永 遠存在,你必須永遠面對這個問題,大名鼎鼎的微軟,可曾有連續三個月不發補丁的時候 嗎?從來沒有!
第六個步驟是測試
測試有很多種:
按照測試執行方,可以分為內部測試和外部測試
按照測試范圍,可以分為模塊測試和整體聯調
按照測試條件,可以分為正常操作情況測試和異常情況測試
按照測試的輸入范圍,可以分為全覆蓋測試和抽樣測試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釋。
總之,測試同樣是項目研發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對於一個大型軟體,3個月到1年的外部測試都是正常的,因為永遠都會又不可預料的問題存在。
完成測試後,完成驗收並完成最後的一些幫助文檔,整體項目才算告一段落,當然日後少不了升級,修補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過一錘子買賣騙錢,就要不停的跟蹤軟體的運營 狀況並持續修補升級,直到這個軟體被徹底淘汰為止。
什麼是軟體開發的核心問題
按照軟體工程鼻祖,《人月神話》作者 Brooks 在「沒有銀彈——軟體工程中的根本和次要問題」一章中闡述的思想,軟體開發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從概念上對一個復雜的業務系統進行建模。這個建模是含義廣泛的,不僅僅包括對象建模,還包括數據建模、演算法建模等等一系列的內容。總而言之是要先找到解決復雜問題的突破口(先要搞明白需要做什麼,然後再考慮如何做)。至於採用什麼表示方法(簡單文本、UML 圖、E-R 圖)、採用什麼高級語言、是否一定要用面向對象、使用什麼開發工具都是次要的問題。
軟體開發方法
軟體開發方法(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是指軟體開發過程所遵循的辦法和步驟。
軟體開發活動的目的是有效地得到一些工作產物,也就是一個運行的系統及其支持文檔,並且滿足有關的質量要求。軟體開發是一種非常復雜的腦力勞動,所以經常更多討論的是軟體開發方法學,指的是規則、方法和工具的集成,既支持開發,也支持以後的演變過程(交付運行後,系統還會變化,或是為了改錯,或是為了功能的增減)。
關於組成軟體開發和系統演化的活動有著各種模型(參見軟體生存周期,軟體開發模型,軟體過程),但是典型地都包含了以下的過程或活動:分析、設計、實現、確認(測試驗收)、演化(維護)。
有些軟體開發方法是專門針對某一開發階段的,屬於局部性的軟體開發方法。
特別是軟體開發的實踐表明,在開發的早期階段多做努力,在後來的測試和維護階段就會使費用較大地得以縮減。因此,針對分析和設計階段的軟體開發方法特別受到重視。其它階段的方法,從程序設計發展的初期起就是研究的重點,
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參見程序設計,維護過程)。除了分階段的局部性軟體開發方法之外,還有覆蓋開發全過程的全局性方法,尤為軟體開發方法學注意的重點。
對軟體開發方法的一般要求:當提出一種軟體開發方法時,應該考慮許多因素,包括:
①覆蓋開發全過程,並且便於在各階段間的過渡;
②便於在開發各階段中有關人員之間的通信;
③支持有效的解決問題的
④支持系統設計和開發的各種不同途徑;
⑤在開發過程中支持軟體正確性的校驗和驗證;
⑥便於在系統需求中列入設計、實際和性能的約束;
⑦支持設計師和其他技術人員的智力勞動;
⑧在系統的整個生存周期都支持它的演化;
⑨受自動化工具的支持。此外,在開發的所有階段,有關的軟體產物都應該是可見和可控的;軟體開發方法應該可教學、可轉移,還應該是開放的,即可以容納新的技術、管理方法和新工具,並且與已有的標准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