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板書設計
A. 結合自己所教學科,選擇一個教學課題,應用遠程教育資源設計一篇教案。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案——利用電教媒體教《秋天到了》
在教學第一冊看圖學文《秋天到了》一課時,我利用了投影、錄音、錄像等多種電教媒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利用投影,幫助理解句子。
在導入新課時,我把按書上的插圖製成的幻燈片清晰地打在屏幕上,此時,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這幅放大了的秋景圖上。然後,我引導學生掌握觀察圖畫的方法,並把圖文加以對照,指導學生邊看圖邊學文。
《秋天到了》一課的幻燈片有一張是動片,片中南飛的大雁能隨意運動,變換隊形。因此,我在教學"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一會兒排成個人字"這句時,先讓學生觀察大雁飛時排成的一字形的隊形,而後又抽動幻燈片,讓大雁邊飛邊換隊形。書本上一句抽象的話,變成了學生看得見的具體畫面,靜態的語言變成了動態的情景,用直觀的演示代替教師的講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利用錄音,引導想像情景。
低年級學生受年齡限制,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時間較短。為此,在教學中,我安排了輕松愉快的律動音樂搖頭晃腦。一方面讓學生放鬆、休息一下,一方面創設情景,讓學生想像秋葉飄落時的情景。學生們耳聽美妙的音樂,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中,欣賞著黃葉翩翩飄落的美景。學生通過耳聞和"目睹",加深了對課文中"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一句的理解。這樣做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
3.利用錄像,進行說話訓練。
為了深化學生對秋天的認識,我剪輯製作了有聲有色的錄像片《秋天》,讓學生欣賞秋天的美景,記憶秋天的特徵。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度過了八九個秋天,但平時缺乏有意注意,因此對秋天的特徵沒有深刻的認識,而錄像打破了時空的界線,把各種秋景再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回到了秋天的大自然中。錄像中淺顯易懂的講解,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美妙動聽的音樂,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在觀看錄像的基礎上,我對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要求學生按照"秋天到了,(什麼)(怎樣)"和"(什麼)(怎樣),啊!秋天到了。"的句子格式練說。由於學生在觀看錄像時,視聽結合,興趣盎然,因此說話訓練時發言踴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學《秋天到了》這篇課文時,我充分利用了電教媒體,因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B. 文山教師資格證面試小學語文真題大全在哪裡可以找到
2017下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精選)第一批
【答辯題目解析】
1.若請你加入一個游戲設置,該如何設置?
【參考答案】
我會請一組同學,一個人書空一筆,其他同學猜這是個什麼字,再寫到黑板上;然後交換組員書空和猜字。最後老師可以比較不同組員的書寫結果,進行點評和競賽,並給予小紅花鼓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強化學生對筆畫的記憶和書寫,點評中還有競賽的意味,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競爭意識,增強團隊榮譽感。並且能夠調動起全班的參與度。寓教於樂,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2.簡單介紹一下李白。
【參考答案】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以及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此外,還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力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