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醫學設計

醫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11 00:05:23

Ⅰ 有關醫學的實驗設計

小白鼠缺氧實驗 一、 幾種類型的缺氧 【實驗原理與目的】 組織的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礙都可導致缺氧。供氧不足可因吸入氣中氧分壓過低或呼吸、血液、循環等多系統器官的功能障礙引起;用氧障礙可因組織中毒或損傷引起。 本實驗目的在於通過復制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組織中毒性缺氧,了解缺氧的分類。觀察不同類型缺氧時,呼吸和血液顏色的變化。 【實驗對象】 小白鼠。 【實驗器材與葯品】 1.器械小白鼠缺氧瓶(或100~125 ml帶塞錐形瓶或廣口瓶),一氧化碳(CO)發生裝置廣口瓶,5 ml、2 ml刻度吸管、1 ml注射器,乙醇燈,剪刀,鑷子。 2.葯品鈉石灰(Na0H·CaO)、甲酸(HCOOH)、濃硫酸(H 2 S0 4 )、氫氧化鈉、5%亞硝酸鈉、1%亞甲藍、生理鹽水。 【實驗步驟與觀察指標】 觀察動物一般情況,呼吸,存活時間,口唇(皮膚)和血液(肝顏色)。 1.乏氧性缺氧 (1)取鈉石灰少許(約5 g)及小白鼠1隻放人缺氧瓶內(圖3-11—1-1)。觀察動物的一般情況,呼吸頻率(次/10 s)、深度,皮膚和口唇的顏色,然後塞緊瓶塞,記錄時間,以後每3 min重復觀察上述指標1次(如有其他變化則隨時記錄)直到動物死亡為止。 (2)動物屍體留待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亞硝酸鈉中毒性缺氧與氰化物中毒性缺氧實驗做完後,再依次打開其腹腔,比較血液或肝臟顏色。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1)裝好一氧化碳發生裝置(圖3-11-1-2)。 (2)將小白鼠一隻放人廣口瓶中。觀察其正常表現,然後與一氧化碳發生裝置連接。 (3)取甲酸3 ml放於試管內,加入濃硫酸1 ml,塞緊(可用乙醇燈加熱,加速CO的產生,但不可過熱以至液體沸騰,因CO產生過多過快動物迅速死亡,血液顏色改變不明顯)。 (4)觀察指標與方法同上。 3.亞硝酸鈉中毒性缺氧 (1)取小白鼠2隻,觀察正常表現後,腹腔注入5%亞硝酸鈉0.3 ml,其中一隻注入亞硝酸鈉後,立即再向腹腔內注入1%亞甲藍溶液0.3 ml,另一隻再注入生理鹽水0.3 ml。 (2)觀察指標與方法同上。 【注意事項】 1.缺氧瓶一定要密封,可用凡士林塗在瓶外面。 2.小白鼠腹腔注射,應稍靠左下腹,勿損害肝臟,也應避免將葯液注入腸腔或膀胱。 二、影響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實驗原理與目的】 通過機體神經系統功能狀態改變,外界環境溫度變化,以及C0 2 濃度增高對缺耐受性的影響,了解條件因素在缺氧發病中的重要性和臨床應用冬眠和低溫治療的實用意義。 【實驗對象】 小白鼠。 【實驗器材與葯品】 小白鼠缺氧瓶、粗天平、鑷子、注射器;1%咖啡因、0.25%氯丙嗪、生理鹽水、鈉石灰、冰塊。 【實驗步驟與觀察指標】 觀察動物一般狀態、呼吸、存活時間、耗氧量。 1.環境溫度變化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1)取小白鼠缺氧瓶3隻,各放入鈉石灰少許(約5 g)。 (2)取500 ml燒杯2隻,1隻加入冰塊和冷水,將杯內水溫調至0℃~4℃,另1隻加入熱水,將溫度調至40~42℃。 (3)取體重相近的小白鼠3隻,稱重後分別裝入缺氧瓶內,兩只缺氧瓶分別放於盛有冰水或熱水的燒杯內,另一隻置室溫中,塞緊瓶後開始計時。 (4)持續觀察各鼠在瓶中的活動情況,待小鼠死亡後,計算存活時間。 2.機體狀況不同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1)取體重相近的小白鼠3隻,分別作如下處理: 甲鼠:腹腔注射1%咖啡因0.1 ml/lO g;乙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 ml/lOg(註:注射氯丙嗪後,將小白鼠放人冰水中游泳20 S);丙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0.1 ml/lOg。 (2)15~20 min後,將3隻小白鼠分別放人有鈉石灰的缺氧瓶內,密閉後計時。 (3)以下步驟同1的(4)。 3.C02增多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1)取體重相近的小白鼠2隻,稱重後分別放人有鈉石灰及無鈉石灰的缺氧瓶內,密封後開始計時。 (2)以下步驟同1的(4)。 【注意事項】 必須保證缺氧瓶完全密閉。 三、種屬、年齡、神經系統和代謝狀況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實驗原理與目的】 了解某些因素對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實驗對象】 成年小白鼠、初生小白鼠、蟾蜍。 【實驗器材與葯品】 小白鼠缺氧瓶、粗天平、鑷子、注射器;l%咖啡因、0.25%氯丙嗪、0.1%咖啡因、生理鹽水、鈉石灰、冰塊。 【實驗步驟與觀察指標】 觀察一般狀態,存活時間。 1.取成年小白鼠2隻,腹腔注射0.1%咖啡因0.1 ml/lOg. 2.取成年小白鼠2隻,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 ml/lOg,待動物不大活動後,全身浸入冰水中5~10 min。 3.將正常成年小白鼠、初生小鼠、注射咖啡因小白鼠、注射氯丙嗪加冰凍小白鼠各2隻,蟾蜍1隻放於缺氧瓶中。 4.觀察動物一般表現,比較死亡發生的早晚。 【思考題】 1.根據原因和發生機制可將缺氧分為那些類型? 2.臨床上如何防治一氧化碳中毒? 3.何謂冬眠療法?臨床上如何應用冬眠療法?

Ⅱ 醫學倫理學設計的基本內容是

醫學倫理學設計的基本內容就是從倫理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事情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不應該做。

Ⅲ 醫學科研課題設計怎麼寫

醫刊匯:課題設計是在確定研究課題前,對課題進行規劃和設計。由於課題能否立項,與課題設計有重要關系,所以科研工作者寫好課題設計十分重要。
一、關於研究問題的表述
評審者對課題的興趣首先來自題目所反映的問題,因此,題目的表述應能抓住人、吸引人,並力求全面反映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使人一看題目就知道要研究什麼、怎麼研究。擬定題目時,一要簡明,即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所要研究問題的實質,忌用冗長、概念羅列的題目。
二、關於研究背景的表述
這是課題論證中的一個重點,對此問題的論述,一是使評審者了解研究的前期准備工作,即對所要研究問題的來龍去脈、研究的發展情況的全面把握,從而了解申報者的研究基礎。二是說明本人擬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哪些創新和發展。
三、關於研究內容的表述
任何研究問題都會涉及到許多具體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研究的內容。但是,任何課題都不可能同時對所有因素逐一進行研究,因此,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圍與具體內容,目的是避免課題過大、過空,使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關於研究方法的表述
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是決定研究目標能否實現的基本條件。因此,也是課題論證的重點。在課題論證中,應寫清楚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擬採取哪些主要研究方法,不僅要寫方法的名稱,還應寫運用這一研究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是什麼。
五、關於研究條件的表述
對研究條件進行分析,目的使評審者了解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是否具備研究的資格和能力。研究條件包括主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條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論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礎、經驗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組織能力,課題組人員構成的優勢等。客觀條件主要包括進行課題研究的時間、研究資料、研究經費、研究設備等物質條件方面的保證等。
六、關於研究步驟和成果形式的表述
在這一部分,首先要交待清楚課題研究大致分為幾個主要階段及具體的時間安排,每一階段的主要研究任務及預期的研究成果,然後再寫清楚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及形式。

Ⅳ 醫學科學研究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為什麼要遵守這些原則

醫學科學研究設計有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一、隨即原則

隨機化的核心是機會均等。隨機化是醫學研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則。在醫學研究中,隨機化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隨機化抽樣和隨機化分組。通過隨機化選擇研究對象,可以得到一個有代表性的樣本。

當存在未知或不可控制的非處理因素時,隨機化分組將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到實驗組和對照組之中,使這些非處理因素在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分布一致。因此,隨機化是實驗性研究中保證組間均衡、可比的重要手段。

二、對照原則

有比較才有鑒別。在醫學研究中,除了有研究因素或接受處理因素的暴露組或實驗組外,還同時設立對照組。對照組是除了不接受實驗組的干預措施外,其他非研究因素的分布與實驗組完全一致的研究對象。

三、盲法原則

在科研設計中,研究對象和研究者的主觀因素往往會影響到研究信息的真實性,產生信息偏倚。這種偏倚可產生於設計到結果分析的任一環節。如在臨床試驗設計中,患者的心理因素和醫務工作者的主觀判斷都可能幹擾試驗結果,產生偏倚。

採用盲法試驗可避免這種偏倚。所謂盲法,是指參加試驗的研究者或受試者一方或/和雙方都不知道試驗對象被分配在哪一組,接受的是試驗措施還是對照措施。

四、重復原則

重復是指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多次觀察或多次研究以提高科研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廣義的重復包括樣本數量的重復、觀察次數的重復和研究結果的重復。狹義的重復即樣本數量的重復。

觀察次數重復指的是對同一試驗對象進行多次觀察或測量,以提高觀測結果的精確性。一般要求對某項指標至少觀測三次。研究結果的重復即重復實驗以驗證相同條件下結果的重現性,保證結果的可靠性,無法重現的研究是沒有科學意義的。

遵循這些原則的原因:較少誤差,提高實驗效率。設置對照是為了更好地評價和鑒別實驗結果的科學性真實性,避免產生錯誤的結論。隨機原則是指沒有主觀,沒有客觀選擇的抽樣方法。重復是為了穩定標准差,使均值接近真實水平。均衡是為了避免偏性,減少誤差,提高實驗的准確性。

(4)醫學設計擴展閱讀

1、醫學:關於人體及其疾病的科學。

包括:(1)預防醫學:防止健康向疾病轉化

(2)臨床醫學:促進疾病向健康轉化

(3)基礎醫學:認識健康和疾病互相轉化的規律

2、科學研究(research)

(1)定義:是採用可行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對未知學術領域中一切有價值科學問題的探索。

(2)特點:在於可行性、創新性和研究工作的學術意義。其核心在於對未知學術領域的探索,在於創新性。因此,不具有創新特點的學術活動,不應該稱為科學研究。例如:教學實驗等。

3、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1)科學研究是推動科技發展的源動力。人類對於自然界發生的一切事物的認識均來自於科學實踐,主要來源於以認識自然為根本目的的科學研究活動 。

(2)科學研究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一個單位科技力量強弱的重要標志,是決定其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4、科學研究的三個組成部分

(1)確立科研方向和選擇科研課題;

(2)科學研究的具體實踐;

(3)科研結果、數據等的歸納與總結。

Ⅳ 醫學科研實驗設計的三大要素

一、實驗對象
實驗所用的材料即為實驗對象。實驗對象選擇的合適與否直接關繫到實驗實施的難度,以及別人對實驗新穎性和創新性的評價。一個完整的實驗設計中所需實驗材料的總數稱為樣本含量。最好根據特定的設計類型估計出較合適的樣本含量。樣本過大或過小都有弊端。
二、實驗因素
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條件都稱為影響因素,實驗研究的目的不同,對實驗的要求也不同。研究者希望通過研究設計進行有計劃的安排,從而能夠科學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稱為實驗因素(如葯物的種類、劑量、濃度、作用時間等);對評價實驗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擾性且研究者並不想考察的因素稱為區組因素或稱重要的非實驗因素(如動物的窩別、體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許多因素的綜合作用統稱為實驗誤差。最好通過一些預實驗,初步篩選實驗因素並確定取哪些水平較合適,以免實驗設計過於復雜,實驗難以完成。
三、實驗效應
實驗因素取不同水平時在實驗單位上所產生的反應稱為實驗效應。實驗效應是反映實驗因素作用強弱的標志,它必須通過具體的指標來體現。要結合專業知識,盡可能多地選用客觀性強的指標,在儀器和試劑允許的條件下,應盡可能多選用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准確可靠的客觀指標。對一些半客觀(比如讀pH試紙上的數值)或主觀指標(對一些定性指標的判斷上),一定要事先規定讀取數值的嚴格標准,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分析自己的實驗結果,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實驗結果的可信度。
文華氏科研團隊匯聚了匯集哈佛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知名科研院校的科學研究人員,主要提供醫學科研服務,包括課題咨詢、實驗培訓、科研寫作咨詢等,從基礎研究到數據搜集、臨床數據統計分析,服務全面,涵蓋整個項目。

Ⅵ 醫學科研設計選題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需要性原則

需要性原則是指選題要面向實際,著眼於社會的需要,講求社會效益,這是選題的首要和基本原則,體現了科學研究的目的性,即目的原則。這里需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根據社會實踐的需要,尤其是工農業生產的需要,這是它的社會意義;

二是根據科學本身發展的需要,這是它的學術意義。或者二者兼有。

2、可行性原則

可行性原則是指在選題時要考慮現實可能性。可行性原則體現了科學研究的「條件原則」。一個課題的選擇,必須從研究者的主,客觀條件出發,選擇有利於展開的題目。如果一個課題不具備必要的條件,無論社會如何需要,如何先進,如何科學,沒有實現的可能,課題也是徒勞,選題等於零。

3、合理性原則

合理性原則是指選題不但要考慮是否滿足社會和科學發展的需要,具有實用價值;確實可行;而且還要看課題本身是否合理。所謂合理性原則,也稱科學原則。如永動機、水變油的研究永遠都是徒勞。

4、目的性原則

科研選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應當是「為什麼」,目的性是選題工作的首要原則。 選題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黨的十三大曾明確指出,發展科學技術的首要任務就是振興經濟。

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正以更大規模向著廣度深度進軍,需要解決和研究的課題越來越新、越多、越復雜和越困難。

(6)醫學設計擴展閱讀

科研選題渠道

1、從現實生活中選題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面廣量大,選題的內容極為廣泛,大至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只要深入探索,不難發現有許多值得研究的課題。馬克思就從人們司空見慣的商品中,研究發現了剩餘價值規律。

作為科研選題並不是那些表面的膚淺的問題,而是那些在一定深層上的價值的問題,這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調查研究才會發現。現實的需要,是科研課題的首選目標。本世紀三十年代初,美國經濟處於大蕭條的最低潮,如何擺脫經濟困境,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成了許多經濟學家研究的熱門課題。

2、從理論研究中選題

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理論的真理性只是相對的,理論與事實之間的矛盾總是存在的,理論體系的完備性也不是永恆的。即便是曾經「結論」了的理論觀點,隨著實踐和認識的發展,也需要不斷擴展和深化。

因此,用探索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傳統的理論觀點,常會從中發現新問題。比如,傳統文化理論中的繼承發展問題,歷史事件、人物評價中的問題。

3、從不同學派、觀點的學術爭論中選題。

科學研究是一種探索性的創造性思維,對同一觀點、理論常會發生分歧和爭論,甚至形成不同的學派。

在爭論中,會有正確與錯誤之分,即便是基本正確,也會有不完備之處,爭論的雙方都會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因此,關注學術之爭,深入了解爭論的歷史、現狀和爭論焦點,是發現問題、選擇研究課題的一條重要途徑。

4、從學科滲透、交叉中選題

學科滲透、交叉是科學在廣度、深度上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事物都在普遍聯系之中,各門學科也在普遍聯系中,以往人們注意從學科相對獨立性上進行研究,現代科學注意了學科相互滲透、交叉的研究,在學科滲透、交叉「地帶」存在著大量的新課題供選擇。

這樣的地帶主要有,比較學科:對不同系統,通過比較分析,探索其共同規律和特殊規律;邊緣學科:在二、三門學科的邊緣地帶,相互結合而形成的新的研究對象;軟科學:以管理和決策為中心問題的高度綜合性,智能性的學科,它的研究對象大多是與國民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相關的復雜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科研選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級課題

Ⅶ 有什麼可以在一個星期可以做的醫學設計性實驗

我是學獸醫的,應該也可以吧~忽忽~
實驗課題:安眠葯對小白鼠的版睡眠影響
實驗權材料:同齡的試驗用小白鼠若干只
葯品:市售安眠葯若干
其他物品:計時器、籠子(或恆溫箱)(其他的研磨啊,溶解啊什麼的自己寫吧)
材料處理:將材料隨機分成A、B、C...組。分別飼喂或注射不同劑量的安眠葯(濃度或劑量梯度自己設計,注意要在安全劑量范圍內啊,別把「鼠家」搞死了,還要注意留空白對照組)

結果你可以測定不同劑量的安眠葯下小白鼠入睡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後血液中安眠葯濃度或每隔一段時間測定一次血液中安眠葯濃度,製成曲線圖。

再或者上面的材料處理改成不同實驗組飼喂或注射相同劑量的葯,變數改成實驗時間。結果可以是長時間用安眠葯對小白鼠生理或精神狀態的影響這些。

就這樣吧~看這深度夠不夠。不夠的話再說咯~

Ⅷ 醫學科研設計有哪些類型

現代醫學研究的分類可以沿自然科學的分類,分為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學研究.研究對象包括正常人、病人、動物(實驗動物)和生物體賴以生存的自然和社會環境.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