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設計心理

設計心理

發布時間: 2021-01-11 15:27:26

Ⅰ 什麼是設計心理學簡述需要心理並舉例說明其在設計藝術中 的運用。

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當用戶體驗成為設計界關注的熱點時,諾曼博士對設計中情感因素的分析,可以說是恰當其時,他讓我們把設計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找到一個有效的進入方式。有別於傳統設計書籍的內容,本書以大量的生物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為基礎,討論情緒系統如何改變認知系統的運作 ,並以此勾勒出反應情感的美學商品在設計中所扮演的角色。深入探討人類三種處理問題的層次:本能、行為和反思出發,詮釋這三種層次在實際行動中如何互相調節與抗衡,並以此作為分析商品設計者與商品消費者的認知與反應的主要依據。
本書也中列舉了許多實例,像是MiniCooper迷你車的有趣,使得它的缺點經常為人所忽略;電玩游戲陽剛男性化的設計,挑動年輕男性的敏感神經而獲致極大成功等,證明情感性的滿足之於商品設計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
唐納德•諾曼稱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他既是一個教授,也是一個管理者:他是蘋果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他的公司,尼爾森諾曼集團,幫助其他公司創造出以人為本的產品和服務;他還就職於哈佛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西北大學和南韓的韓國科學技術院。他有很多本著作,包括《設計心理學》、《設計心理學2:如何管理復雜》、《未來產品的設計》等。

Ⅱ 設計心理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消費者之所以決定購買的行動是在購買動機推動下進行的。人們的行動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觀原因即動機支配進行,而動機又與需要密切相關,動機是在一定條件下需要的體現,是由人的需要轉化而來。換言之,人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才行動的,消費者到商店購買某種商品是因為他們需要這種商品。

動機是由需要轉化而來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轉化為推動人行動的動機。需要往往以願望的形式被人體驗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膚健康美麗,但是如果沒有出現抗皺美容霜之類的化妝品,這種願望就無法推動人們購買化妝品的行動,而僅僅以願望的形式存在於心中。只有當某廠家生產了該種產品,並且通過廣告宣傳,使消費者了解到有滿足自己美容願望的化妝品後,消費者才會去商店購買此類化妝品。這是在滿足願望的動機推動下的購買行動。只有這時,需要才真正轉化為動機,成為人購買行為的動力。

法國哲學家,現代社會思想大師讓•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提出過這樣一段名言:「人們從來不消費物的本身(使用價值)——人們總是把物(從廣義的角度)用來當作能夠突出你的符號,或讓你加入視為理想的團體,或參考一個地位更高的團體來擺脫本團體。」

譬如,男人們願意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選購領帶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領帶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領帶表達了買主的性格,它會使買主感到滿意。為什麼有的人非進口家電不買?有的人就喜歡國產家電?而喜歡進口家電的人之中,何以有些執意選購美國品牌,有些非日本貨不買?原因是,有些人堅信惟有進口貨才符合自己的格調,能夠襯托自己比較洋派的生活風格。像住在豪華宅邸的人,家中物品一律高貴華麗、氣派大方,美國進口家電便是這類人的最愛。而有些講究精緻感受的人,一定堅持精緻細膩見長的日本家電。特別是精品服飾等產品,尤其和人的整體形象關系密切,顧客購買時會非常注意是否與自我形象互相搭配,所以人們在配眼鏡時,每個人都會計較鏡框與臉型、個性的搭配,深怕配錯了鏡框會讓自己不像自己。

所以,人的心理活動是極其微妙的,人們往往憑自己的印象購買商品。商品包裝對消費者的心理測試表明,美麗與醜陋,高雅與粗俗,關注與排斥,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國家、地區和個人的偏愛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作為一個設計人員必須了解市場,研究設計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費者的各種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摸索到包裝設計與消費者心理的關系,從而提高包裝設計的效果,激起消費者產生購買商品的慾望。

在設計中,應從以下方面考慮消費需要心理與設計的關系:

(1)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增強包裝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心理認識活動過程的一種特徵,是人對所認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現象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人們無論在知覺、記憶或思維時都會表現出注意的特徵。心理學研究分析,一件包裝設計要想使消費者注意並能理解、領會並形成鞏固的記憶,是和作用於人的眼、耳等感覺器官的包裝中的文字、色彩、圖形以及聲音等條件的獨特性分不開的。

在人們的視覺認知過程中,不是被動接受客觀事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觀事物和人的主觀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商品包裝的文、圖、色及造型形態,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一種視覺元素,而這些元素必須具備一定的個性特徵才能引起消費者注意。

(2)情感與聯想。設計師對包裝做到醒目並不太困難,但要做到與眾不同,又能體現出商品文化內涵則是設計過程中最為關鍵的。

在商品包裝設計的諸多元素中,色彩的視覺沖擊力最強。商品包裝所使用的色彩,會使消費者產生聯想,誘發各種情感,使購買心理發生變化。但使用色彩來激發人的情感時也應遵循一定的規律。心理學研究認為,在繪制食品包裝時,不要用或少用藍色、綠色。而盡量多的使用橙色、桔紅色等使人聯想到豐收、成熟的色彩,從而引起顧客的食慾促使購買的行動。就象我們現實生活中,消費者購買滋補類產品,大多會對大面積暖色調包裝的商品感到滿意,而對洗潔用品則對冷色調包裝比較感興趣。這就是商品包裝作用於消費者心理的效果。

(3)成功的商品包裝不僅能激起消費者情感和聯想,還應當使消費者「過目不忘」。

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人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重現,記憶是心理認識過程的重要環節,基本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其中,識記和保持是前提,回憶和再認是結果,只有識記、保持牢固,回憶和再認才能實現。

因此,商品包裝設計要想讓消費者牢記,就必須體現商品鮮明的個性特性,擁有簡潔明了的文字、圖像,同時還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現代消費時尚。

Ⅲ 設計心理學有什麼作用

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設計心理學專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屬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Ⅳ 設計心理學是藝術設計與心理研究的關系

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設計心理學專是建立屬在心理學基礎上,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Ⅳ 設計心理學的心理現象有哪些

心理現象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一般把心理現象分為兩類,即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過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包括人的認識過程、情緒和情感過程、意志過程。認識過程是一個人在認識、反映客觀事物時的心理活動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過程。

Ⅵ 《設計心理學》是講什麼的啊,具體哪方面

《設計心理學》閱讀筆記
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07/4650.asp
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07/4650_2.asp
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07/4650_3.asp
-------
我沒看過哈 只是在網上找的
大概可以看出點什麼主要內容吧!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