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15 07:18:29

Ⅰ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

在1930年的斯德哥爾摩博覽會上,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就將德國嚴謹的功能主回義與本土手工藝傳統中的人答文主義融會在一起。在1939年的紐約國際博覽會上,確立了「瑞典現代風格」作為一種國際性概念的地位,在50年代又產生了一次新的飛躍,其樸素而有機的形態及自然的色彩和質感在國際上大受歡迎。在1954年米蘭三年一度的國際設計展覽中,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展示出了全新的面貌,瑞典、丹麥、芬蘭和挪威都獲得了參展的很大成功。這些國家的設計組織在戰後實行了一種合作政策,它們的第一項主要成就是名為「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展覽,在美國藝術基金會的贊助下,這個展覽從1954~1957年在北美22個城市的主要博物館巡迴展出,因此使「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形象在國際間廣為流行。

Ⅱ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是指什麼

早在1930年的斯德哥抄爾摩博覽會上,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就將德國嚴謹的功能主義與本土手工藝傳統中的人文主義融會在一起。在1939年的紐約國際博覽會上,確立了「瑞典現代風格」作為一種國際性概念的地位,在50年代又產生了一次新的飛躍,其樸素而有機的形態及自然的色彩和質感在國際上大受歡迎。在1954年米蘭三年一度的國際設計展覽中,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展示出了全新的面貌,瑞典、丹麥、芬蘭和挪威都獲得了參展的很大成功。這些國家的設計組織在戰後實行了一種合作政策,它們的第一項主要成就是名為「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展覽,在美國藝術基金會的贊助下,這個展覽從1954~1957年在北美22個城市的主要博物館巡迴展出,因此使「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形象在國際間廣為流行。

Ⅲ 北歐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在現代設計的地位和作用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是在20世紀30年代即已取得較大成就,並獲得了國際聲譽的設計風格。
就風格而言,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是功能主義的,但又不像20世紀30年代那樣嚴格和教條。幾何形式被柔化了,邊角被光順成S形曲線或波浪線,常常被描述為「有機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氣。
戰前以包豪斯為中心的功能主義在20世紀40年代物質匱乏的困難條件下被廣泛接受了,但到了20世紀40年代中期,功能主義已逐漸包括了許多實際上和風格上的變化。這些變化離開了包豪斯純幾何形式和「工程」語言的美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早在1930年的斯德哥爾摩博覽會上,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就將德國嚴謹的功能主義與本土手工藝傳統中的人文主義融會在一起。在1939年的紐約國際博覽會上,又確立了「瑞典現代風格」作為一種國際性概念的地位。經過20世紀40年代一段艱苦的時期之後,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在20世紀50年代產生了一次新的飛躍。其樸素而有機的形態及自然的色彩和質感在國際上大受歡迎。在1954年米蘭三年一度的國際設計展覽中,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展示出了全新的面貌,參展的瑞典、丹麥、芬蘭和挪威都獲得了很大成功。
這些國家的設計組織在戰後實行了一種合作政策,它們的第一項主要成就是名為「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展覽。在美國藝術基金會的贊助下,這個展覽從1954-1957年在北美22個城市的主要博物館巡迴展出,因此使「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形象在國際間廣為流行。
在斯堪的納維亞現代功能設計運動中,各國設計組織在全國或地方層次上舉行了大量展覽,這些活動成了20世紀50年代的一個主要特點。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年展輪流在各國舉辦,影響十分廣泛,它們與出版物和期刊一道,為設計界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設計組織不僅舉辦展覽,它們也是設計這一領域的重要倡導者,鼓勵廠家投資於有創見的產品開發,說服當局在其設計政策中支持優秀設計。它們還啟發公眾意識到好的設計和日常使用中更美的東西,這對於20世紀50~60年代早期的設計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除了設計組織的努力之外,支配20世紀50年代社會和經濟生活的力量對設計的發展有著更為深刻的影響,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整個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不斷提高的生活水準影響了大多數人民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普遍的樂觀情緒和對於發展與進步的信心。新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如認為普通百姓有權享有舒適的家,這個家不但是有益於健康的,而且還應滿足功能和美學上的要求。在20世紀50年代,福利國家最終在斯堪的納維亞建立起來。
20世紀40年代為了體現民族特色而產生的懷舊感,常常表現出鄉野的質朴,推動了這種柔化的趨勢。早期功能主義所推崇的原色也為20世紀40年代漸次調和的色彩所取代,更為粗糙的質感和天然的材料受到設計師們的喜愛。1945年後,另一種懷舊的趨勢--丹麥精良的手工藝傳統在瑞典和挪威也得到了加強。20世紀50年代,一批戰前就素負盛名的設計師如漢寧森、克蘭特、馬姆斯登、阿爾托等仍走在設計的前列。例如漢寧森在戰後又設計了許多新型的PH燈具,特別是他設計的PH-5吊燈和PH洋薊吊燈取得了很大成功,至今暢銷不衰。另一方面年輕設計師也脫穎而出,由此推動了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人情味也體現於工業裝備的設計上,在這方面瑞典的工業設計師作了大量工作。從1965年開始,由6名設計師組成的瑞典「設計小組」參與了索爾納公司的膠版印刷生產線的開發設計工作,他們對生產線操作過程進行了詳盡的人機工程分析,並重新設計了標志、符號、指令和操縱手柄,使工作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Ⅳ 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角度出發,談一下你對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認識

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角度出發,談一下你對斯堪的那維亞設計的認識,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作品,而且它裡面的,設計是非常時尚的。

Ⅳ 什麼是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

北歐(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是近百年來,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回在世界范圍內答日益贏得「好的設計」、「經典設計」贊譽的代名詞。早在20世紀伊始,它們獨具風格的設計就巳為人所發覺:簡潔、明快、樸素、優雅、具有良好的功能並體現人性化特徵。20世紀以來,逐漸成為世界設計史上的重要部分。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是什麼?是將各種不同的材質和光影效果拼接成時尚的造型?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既沒有美國的那種滲透在毛孔中的商業噱頭,也沒有日本的那種過於繁瑣的細節,更沒有韓國的市民艷俗,甚至與源自德國的絕對理性主義也格格不入。它更多的是把簡約的外形、極具實用性的功能以及基於人類工程精細的現代設計與傳統緊密結合起來,既崇尚自然、又注重功能且追求高雅品位。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注重光與自然所合成的特殊效果,因此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們大量運用源自大自然的色彩與質感,並用他們的智慧設計產品———從傢具和紡織品到餐具甚至是象徵高科技的手機.

Ⅵ 什麼是斯堪的納維亞設計

解決工業設計師與廠商之間合作問題的風格與藝術裝飾風格
流線型風格等版追求時髦和商權業價值的形式主義不同,它不是一種流行的時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為基礎的設計態度的一貫體現,因而在設計上也有所差異,形成了"瑞典現代風格"、"丹麥現代風格"等流派。
總體來說,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風格有著強烈的共性,它體現了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多樣化的文化、政治、語言、傳統的融合,以及對於形式和裝飾的剋制,對於傳統的尊重,在形式與功能上的一致,對於自然材料的欣賞等。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是一種現代風格,它將現代主義設計思想與傳統的設計文化相結合,既注意產品的實用功能,又強調設計中的人文因素,避免過於刻板和嚴酷的幾何形式,從而產生了一種富於"人情味"的現代美學,因而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麻煩幫我點個採納。謝謝!)

Ⅶ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在傢具設計上的成就有哪些

傢具設計仍是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師繼續取得設計發展的重要方面。丹麥設計師維納(HansWegner,內1941~)自己就是手容藝高超的細木工,因而對傢具的材料、質感、結構和工藝有深入的了解,並成為他成功的基礎。維納最有名的設計是1949年設計的一把名為「椅」的扶手椅,它原是為有腰疾者而設計,因而坐上去十分舒適。其抒情而流暢的線條、精緻的細部處理和高雅質朴的造型,迄今成為世界上被模仿得最多的設計作品之一。維納的設計極少有生硬的稜角,轉角處一般都處理成圓滑的曲線,給人以親近之感。他多年潛心研究傳統的中國傢具,東方的啟示在他個人風格的設計中是顯而易見的,他從1945年起設計的系列「中國椅」便吸取了中國明代椅的一些造型特徵。

Ⅷ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知名設計師

馬姆斯登(CarlMalmsten)和馬特遜(BrunoMathsson)是瑞典現代設計師的代表人物,他們在20世紀30年代為創立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哲學基礎做出了很大貢獻,並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計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他們的傢具設計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環境輕巧而富於人情味的格調,為家庭成員,這種傢具輕巧而富於彈性,提高了傢具的舒適性,同時又便於批量生產。對於舒適性的追求也影響到了材料的選擇,纖維織條和藤、竹之類自然而柔軟的材料被廣泛採用。
20世紀30年代還有兩位在斯堪的納維亞很有影響的設計師,一位是丹麥的克蘭特,另一位是芬蘭的阿爾托(AlvarAalto,1898-1976)。克蘭特並不標榜自己是功能主義者,但他早期對於設計的研究關注於標准化、模數結構和實際功能要求,而不是風格上的自我表現。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點和手工藝傳統,並善於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歷史階段的精華。他設計的椅子能滿足用戶在實用上和美學上的需要。通過採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著色的皮革和素色織物,他創造了一種接近自然的設計語匯,成了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重要特點。克蘭特在20世紀30年代設計了一把躺椅,是一件經典性的作品。
椅和凳子
在芬蘭,阿爾托以用工業化生產方法來製造低成本但設計精良的傢具而著稱。特別有創見的是他利用薄而堅硬但又能熱彎成形的膠合板來生產輕巧、舒適、緊湊的現代傢具。他於1928年設計的扶手椅(圖8-23)是採用膠合板和彎木製成的,輕巧而適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點,既優美雅緻而又毫不犧牲其舒適性。阿爾托的其他傢具設計也具有同樣的特徵(圖8-24)。實際上,斯堪的納維亞的功能主義可以在阿爾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他所愛好的有機材料不僅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溫馨、人文的情調,而且也有助於降低成本,因為木材在芬蘭是取之不盡的。阿爾托也長於玻璃製品設計,他在1937年設計的花瓶採用了有機形態的造型,其創作靈感來自於他的祖國的湖泊邊界線。他的設計還在英國、美國有較大影響,這推動了國際傢具設計的「軟」趨勢,並預示著20世紀50年代的「有機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徵。
對於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來說,20世紀30年代是一個探索試驗和適應的時代,是設計與功能成為同一概念的兩方面的時代,兩者產生了一種美妙的和諧。許多20世紀30年代的作品超越了時尚而成了永恆的經典之作,而且繼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設計界產生影響

Ⅸ 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流行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每個人的眼光不同,得到的啟發也應該是不大相同的吧,畢竟水平不一樣。

Ⅹ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發展背景

瑞典,在1900年成立的瑞典設計協會這一時期不僅成為官方機構,專門從事工業設計國民教育,解決工業設計師與廠商之間合作與聯系的問題,而且鼓勵當時的一些大企業,如陶瓷企業Gustavsberg和Rorstand,以及玻璃企業Orrefors等設計人員都參加了協會組織的活動,這樣一來,使得設計協會能夠及時掌握、了解企業產品設計與生產、市場之間的聯系情況,及時通過政府的干預,而使設計與企業、產品、市場、消費者結合。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丹麥的設計受到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丹麥在德軍佔領時期,曾出現了一股重新恢復手工製造傢具的手工藝復舊風,但這種風氣在戰後由於政府通過對工業設計與傢具設計訂立嚴格標准,促進手工藝與現代生產有機結合等措施,而被剎住。戰後丹麥成立了一個專門部門——丹麥傢具生產者質量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丹麥傢具的產品質量並訂立標准,並對新產品進行抽樣質量檢驗。與此同時,丹麥還成立了丹麥手工業與工業設計協會(Society of Artsand Crafts and Instrial Design),該協會的測試中心對所有丹麥的工業產品進行嚴格的破壞性質檢測,以保證丹麥所有產品的高質量,從而在國際上樹立起「優質產品」的形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設計就相當發達的芬蘭,戰後的設計恢復、發展很快,功能主義的原則與嚴格控制的設計風格上的典雅與人情味,很快使其成為世界工業設計的重要國家。戰後芬蘭成立了一系列與工業設計有關的機構,這些機構有政府的,也有民間自發的。如芬蘭工業設計師協會、芬蘭對外貿易協會、芬蘭手工藝與設計協會等,這些機構從組織宣傳、質檢、標准化等方面對芬蘭工業設計起到了促進和推動的作用。
總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政府對技術,尤其是工業設計的重視、引導與投入,是這些國家設計事業恢復和最終形成地區、民族風格特徵的前提條件。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