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設計規范
① 非框架梁設計無要求加密,規范是如何規定的
非框架梁且設計無對平法設計變更那麼只要按設計圖紙中標明的一種箍筋間距或兩種箍筋間距即可。詳圖集11G101-1p85頁詳圖和說明。
② 到底什麼是UI設計規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UI設計也不例外,具有設計規范,系統建議的規范可以讓我們設計具有統一性,界面視覺更美觀。
想要高效順暢地完成設計任務,就必須遵守UI設計的規范。
今天帶來的這些規范,可是成為優秀UI設計師必須知道的"純干貨",還能讓大家深刻了解UI設計規范的本質是什麼。
圖標規范
很多設計師以為UI設計就是設計圖標。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圖標的設計在整個UI設計中是比較基礎的一個環節。
圖標與品牌標志一樣,在設計時都需要做適當的減法,應該盡量用簡約的線條去表達其含義,應該盡量避免出現線條結構過於復雜的設計。
而且整體的圖標都需要保持風格一致,例如圖標的線條粗細、邊角弧度、圖標高度寬度比例、風格等等。
特別是對於新人,所以大家一起來看看圖標設計的規范吧:
1
像素對齊
需要嚴格的做到像素對齊,尤其是在做較小尺寸的圖標時,如果不嚴格的遵循像素對齊,那最終的顯示效果就會出現問題。
2
多用布爾運算
在做圖標的時候,能用基本圖形進行布爾運算的時候,盡量不要使用鋼筆,這樣做的好處有如下幾點:
o 讓你的圖標更加規范
o 對圖形結構理解更加深刻
o 後期更改形狀更加方便
3
獨特的風格
在做系列圖標的時候,一定要在前期給圖標設定一個風格及原則,使之看起來與眾不同。
在這里值得一提就是,我們在做線性圖標時,一定要保證描邊粗細相同、圓角相同,如果這些基礎的規則都沒有遵循,那也就談不上風格的統一、創新了。
4
視覺大小統一
在進行圖標設計的時候,我們會使用柵格輔助線來幫助我們更加嚴格謹慎,但一定不要被輔助線困住,學會靈活運用,保持視覺上的大小統一。
在如今的APP設計環境當中,一些APP設計大牛都一直強調,設計師要為有品牌意識。
那麼,在圖標的設計中,我們也必須強調"品牌性",簡單的說就是把品牌中的抽象的概念變成具象化的圖形,把品牌主副色調應用到圖標設計中。
同時建議大家每個星期完成一個主題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平面設計能力。
標注規范
如何把標注的思路整理清晰--結構化思維進行拆解,將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逐一擊破!
標注主要是以下四種不同屬性的內容:尺寸、文字、間距、顏色。
在進行標注時,首先去除導航欄和標簽欄,因為這些控制項通用性非常強,需要單獨拿出來進行統一標注,這里我們只對內容區來進行標注示例。
③ 用戶要求和設計規范不符合、違反標准,用戶非要堅持自己要求,應如何處理
客戶就是上帝,你改變不了上帝,只能改變自己
④ 次梁按非抗震設計在規范的哪一條
直接證明見圖片JGJ3-2010第6.1.8,間接證明見圖片GB50011-2010條文說明
⑤ 建築設計規范有哪些
建築設計是建築物在建設和處理之前,應該要有的必要的一個設計規劃的過程,通過對於建築的設計,設計者要按照客戶的規定建設任務,並且將施工過程和在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關於設計和施工的問題進行考察和研究。

而且在進行工作之前,應該要就施工的環境進行設想和考慮,擯棄給將這些問題通過圖紙或者是文字表達出來形成一定的設計方案,建築設計是有一定的規定的,建築設計規范也是每一個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都應該要遵守的規范。建築設計規范有很大的范圍,涉及到的內容和方面也是有很多的。這里就其中的幾個方面進行一下簡單的介紹。
建築設計規范:遠離污染源
不管這個建築是要用商用還是民宅,都是要遠離污染源的,遠離污染源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且關於建築分區的功能也要非常的明確,在設計的時候,關於人流和車輛也要有明確的路線和規劃,環境的喧鬧還是安靜都是有影響的,如果是住宅環境的話,安靜一點的空間對於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應該對於安靜和喧鬧的區域進行隔離。
建築設計規范:出入口設計
還有按照格局的分化,應該要設計兩個合適的出入口,方便人們的出入,而關於入口的方面要看好表示是不是和交通的主要通道的距離離得過近,在建築設計規范中有明確的要求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也就是要有緩沖的過程。
建築設計規范:採光設計
如果建築是在教室或者是文化館等地方的時候,像是在兒童還有老年人的活動場所和房間的時候,應該採用合理的採光設計,並且房間的朝向還有安全方面都應該要考慮到,和採光進行合理的配合,關於採光位置的朝向,應該是要佔據合理的位置和方便的地點,而且一定要有安全發光面的考慮。
而且在舞廳和展覽廳等地方設計,主要的出入口的寬度也是有要求的,最少不能夠小於一米半左右的距離。
建築設計規范在對用戶的防火安全,還有污染安全等等都有所規定,在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種種方面的條件,從現實條件中進行合理的設計,採取有利的條件,並且在整體的設計中一定要以安全為主。
⑥ 建築設計規范非強制性條文可以不用執行嗎
黑體強條必須執行,採用「應」字眼的必須執行,其它看情況!
⑦ 《辦公建築設計規范》中的非強條內容如何執行
你好
雖然不是強條,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經多種方案後不能解決,受場地限制等),做的設專計原則上最好不要屬與規范相沖突。
個人建議:你可以先用共用樓梯的設計,個人建議在計算的疏散樓梯寬度上再適當加寬疏散樓梯的寬度,送審的時候如果審圖的提出了這個問題,那你回復的時候可以作出說明,看能通過不。
條文的解釋是:在綜合樓內,除辦公部分之外常帶有對外營業的商場、餐廳、營業廳、舞廳和其他娛樂設施,這些地方往往人員較密集,如果它們的疏散樓梯和疏散出入口與辦公部分共用,在緊急情況下就會造成擁擠、堵塞,若是為商場營業專用的辦公室則不受此規定限制。
⑧ 非結構構件抗震設計規范JGJ339-2015
JGJ 339-2015 非結構構件抗震設計規范,掃描版,需要請留下郵箱號
⑨ 設計導則、設計規范、設計標準的區別是什麼
設計導則、設計規范、設計標準的區別:
1、概念不同
標準是對重復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是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綜合的研究成果作為基礎,經各方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發布,作為共同遵守的准則和依據。
規范一般是在工農業生產和工程建設中,對設計、施工、製造、檢驗等技術事項所做的一系列規定,規程是對作業、安裝、鑒定、安全、管理等技術要求和實施程序所做的統規定。
而設計導則主要是工程設計、建設中的引導和規則。
2、針對對象不同
當針對產品、方法、符號概念等基礎標准時,一般採用「標准」,如《土工試驗方法標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道路工程標准》、《建築抗震鑒定標准》等。
當針對工程勘察、規劃、設計、施工等通用的技術事項做出規定時,一般採用「規范」,如《混凝土設計規范》、《建設設計防火規范》 、《住宅建築設計規范》、《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屋面工程技術規范》等。
3、管理部門不同
設計標準是通過雙方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由公認機構批准。設計導則一般由國家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發布。設計規范是由工程建設中內部共同設計制定。
三者的關系:
1、設計標準是針對活動的結果,規定了設計導則、設計規范後的內容結果,是為了保證預定領域內最佳秩序。
2、設計標准、規范、導則都是標準的一種表現形式,習慣上統稱為標准,只有針對具體對象才加以區別。
(9)非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設計規范的目的有:
1、設計規範本身也需要可用性
2、量化指標:
確定一般可用性原則和審美常識下的避免犯錯的方法,以及一旦出現錯誤後的補救方案。規范的第一個目的是減少設計過程中出錯的次數,一般這是針對新手設計師的,好的量化指標是告訴他經驗。
3、規范設計原則:
這個原則有可能是針對單個項目的,也有可能是整個設計團隊的指導原則,這個原則要被反復強調,反復實施,團隊人員要共同為這個原則負責。
4、確認設計關鍵點:
獲得該設計規范針對范圍內的關鍵點,包括設計方向和設計元素,以通過項目設計的過程,達到團隊成員的更加密切的配合效果。它是一份檢驗文件,記錄過程中的錯誤,留作以後的經驗。並在此可以做出項目和產品設計的里程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設計規范
網路-設計標准
⑩ 求國家標准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實施的全部條文,包括非強制
《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實施
住宅建設量大面廣,關繫到廣大城鎮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切身利益,為進一步保證住宅設計質量,促進城鎮住宅建設健康發展,落實好國家建設節能省地型住宅的要求,貫徹高度重視民生與住房保障問題的精神,住建部組織了《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的修編工作,近日予以發布公告。編號為GB50096-2011,自2012年8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5.1.1、5.3.3、5.4.4、5.5.2、5.5.3、5.6.2、5.6.3、5.8.1、6.1.1、6.1.2、6.1.3、6.2.1、6.2.2、6.2.3、6.2.4、6.2.5、6.3.1、6.3.2、6.3.5、6.4.1、6.4.7、6.5.2、6.6.1、6.6.2、6.6.3、6.6.4、6.7.1、6.9.1、6.9.6、6.10.1、6.10.4、7.1.1、7.1.3、7.1.5、7.2.1、7.2.3、7.3.1、7.3.2、7.4.1、7.4.2、7.5.3、8.1.1、8.1.2、8.1.3、8.1.4、8.1.7、8.2.1、8.2.2、8.2.6、8.2.10、8.2.11、8.2.12、8.3.2、8.3.3、8.3.4、8.3.6、8.3.12、8.4.1、8.4.3、8.4.4、8.5.3、8.7.3、8.7.4、8.7.5、8.7.9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1999(2003年版)同時廢止。現將強制性條文摘錄如下:
5.1.1 住宅應按套型設計,每套住宅應設卧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生間等基本功能空間。
5.3.3 廚房應設置洗滌池、案台、爐灶及排油煙機、熱水器等設施或為其預留位置。
5.4.4 衛生間不應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卧室、起居室(廳)、廚房和餐廳的上層。
5.5.2 卧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於2.40 m,局部凈高不應低於2.10m,且其面積不應大於室內使用面積的1/3。
5.5.3 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卧室、起居室(廳)時,其1/2面積的室內凈高不應低於2.10 m。
5.6.2 陽台欄桿設計應採用防止兒童攀登的構造,欄桿的垂直桿件間凈距不應大於0.11m,放置花盆處必須採取防墜落措施。
5.6.3 住宅的陽台欄板或欄桿凈高,六層及六層以下的不應低於1.05m;七層及七層 以上的不應低於1.10m。
5.8.1 外窗窗檯距樓面、地面的凈高低於0.90m時,應有防護設施。
6.1.1 樓梯間、電梯廳等共用部分的外窗窗檯距樓面、地面的凈高小於0.90m時,應有防護設施。
註:窗外有陽台或平台時可不受此限制。窗檯的凈高或防護欄桿的高度均應從可踏面起算,保證凈高達到0.90m。
6.1.2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台階高度超過0.70m並側面臨空時,應設防護設施,防護設施凈高不應低於1.05m。
6.1.3 住宅的外廊、內天井及上人屋面等臨空處的欄桿凈高,六層及六層以下不應低於1.05m,七層及七層以上不應低於1.10m。防護欄桿必須採用防止少年兒童攀登的構造,當採用垂直桿件做欄桿時,其桿件凈距不應大於0.11m。
6.2.1 十層以下的住宅建築,當住宅單元任一層的建築面積大於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戶門至安全出口的距離大於15m時,該住宅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於2個。
6.2.2 十層及十層以上但不超過十八層的住宅建築,當住宅單元任一層的建築面積大於650 m2,或任一套房的戶門至安全出口的距離大於10m時,該住宅單元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於2個。
6.2.3 十九層及十九層以上的住宅建築,每層住宅單元的安全出口不應少於2個。
6.2.4 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兩個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小於5 m。
6.2.5 樓梯間及前室的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6.3.1 樓梯梯段凈寬不應小於1.10m,不超過六層的住宅,一邊設有欄桿的梯段凈寬不應小於1.00m。
註:樓梯梯段凈寬系指牆面裝飾面至扶手中心之間的水平距離。
6.3.2 樓梯踏步寬度不應小於0.26m,踏步高度不應大於 0.175m。扶手高度不應小於0.90m。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於0.50m 時,其扶手高度不應小於1.05m。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於0.11m。
6.3.5 樓梯井凈寬大於0.11m 時,必須採取防止兒童攀滑的措施。
6.4.1 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m 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
6.4.7 電梯不應緊鄰卧室布置。
6.5.1 外廊、內天井及上人屋面等臨空處的欄桿凈高,六層及六層以下住宅不應低於1.05m,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不應低於1.10m。欄桿設計應防止兒童攀登,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於0.11m。
6.5.3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於陽台、外廊及開敞樓梯平台的下部時,應採取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
6.6.1 七層及七層以上的住宅,應對下列部位進行無障礙設計。
1. 建築入口;
2. 入口平台;
3. 候梯廳;
4. 公共走道
6.6.2 建築入口及入口平台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建築入口設台階時,應同時設有輪椅坡道和扶手;
2. 坡道的坡度應符合表6.6.2的規定。
表6.6.2 坡道的坡度
坡度 1:20 1:16 1:12 1:10 1:8
最大高度(m) 1.50 1.00 0.75 0.60 0.35
3. 供輪椅通行的門凈寬不應小於0.8m;
4. 供輪椅通行的推拉門和平開門,在門把手一側的牆面,應留有不小於0.5m的牆面寬度;
5. 供輪椅通行的門扇,應安裝視線觀察玻璃、橫執把手和關門拉手,在門扇的下方應安裝高0.35m的護門板;
6. 門檻高度及門內外地面高差不應大於0.15m,並應以斜坡過渡。
6.6.3 七層及七層以上住宅建築入口平台寬度不應小於2.00m,七層以下住宅建築入口平台寬度不應小於1.50m。
6.6.4 供輪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凈寬不應小於1.20m。
6.7.1 新建住宅應每套配套設置信報箱。
6.9.1 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廳)、廚房不應布置在地下室;當布置在半地下室時,必須對採光、通風、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護採取措施。
6.9.6 地下室、半地下室應採取防水、防潮及通風措施,採光井應採取排水措施。
6.10.1 住宅建築內嚴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火災危險性甲、乙類物品的商店、車間和倉庫,並不應布置產生雜訊、振動和污染環境衛生的商店、車間和娛樂設施。
6.10.4 住戶的公共出入口與附建公共用房的出入口應分開布置。
7.1.1 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空間能獲得冬季日照。
7.1.3 卧室、起居室(廳)、廚房應有天然採光。
7.1.5 卧室、起居室(廳)、廚房的採光窗洞口的窗地面積比不應低於1/7。
7.2.1 卧室、起居室(廳)、廚房應有自然通風。
7.2.3 每套住宅的自然通風開口面積不應小於地面面積的5%。
7.3.1 住宅卧室、起居室(廳)內雜訊級,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晝間卧室內的等效連續A聲級不應大於45dB;
2. 夜間卧室內的等效連續A聲級不應大於37dB;
3. 起居室(廳)的等效連續A聲級不應大於45dB。
7.3.2 分戶牆和分戶樓板的空氣聲隔聲性能應滿足下列要求:
1. 分隔卧室、起居室(廳)的分戶牆和分戶樓板,空氣聲隔聲評價量(RW+C)應大於45 dB;
2. 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間的樓板,空氣聲隔聲評價量(RW+Ctr)應大於51 dB。
7.4.1 住宅的屋面、地面、外牆、外窗應能防止雨水和冰雪融化水侵入室內。
7.4.2 住宅的屋面和外牆的內表面在室內溫度、濕度設計條件下不應出現結露。
7.5.3 住宅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活度和濃度應符合表7.5.3的規定。
表7.5.3住宅室內空氣污染物限值
污染物名稱 活度、濃度限值
氡 ≤200(Bq/m3)
游離甲醛 ≤0.08(mg/m3)
苯 ≤0.09(mg/m3)
氨 ≤0.2(mg/m3)
TVOC ≤0.5(mg/m3)
8.1.1 住宅應設室內給水排水系統。
8.1.2 嚴寒和寒冷地區的住宅應設置採暖設施。
8.1.3 住宅應設照明供電系統。
8.1.4 每套住宅應在下列系統設置如下計量裝置:
1. 各類生活供水系統的水表;
2. 設有集中採暖(集中空調)系統時的分戶熱計量裝置;
3. 設有燃氣系統時的燃氣表;
4. 供電系統的電能表。
8.1.7 下列設施不應布置在住宅套內,應設在共用空間內:
1. 公共功能的管道,包括給水總立管、消防立管、雨水立管、採暖(空調)供回水總立管和配電和弱電干線(管)等,布置在開敞式陽台的雨水立管除外;
2. 公共的管道閥門、電氣設備和用於總體調節和檢修的部件,戶內排水立管檢修口除外;
3. 採暖管溝和電纜溝的檢查孔。
8.1.1 住宅應設室內給水排水系統。
8.1.2 嚴寒和寒冷地區的住宅應設置採暖設施。
8.1.3 住宅應設照明供電系統。
8.1.4 每套住宅應在下列系統設置如下計量裝置:
1. 各類生活供水系統的水表;
2. 設有集中採暖(集中空調)系統時的分戶熱計量裝置;
3. 設有燃氣系統時的燃氣表;
4. 供電系統的電能表。
8.1.7 下列設施不應布置在住宅套內,應設在共用空間內:
1. 公共功能的管道,包括給水總立管、消防立管、雨水立管、採暖(空調)供回水總立管和配電和弱電干線(管)等,布置在開敞式陽台的雨水立管除外;
2. 公共的管道閥門、電氣設備和用於總體調節和檢修的部件,戶內排水立管檢修口除外;
3. 採暖管溝和電纜溝的檢查孔。
8.2.1 住宅各類生活供水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相關規定。
8.2.2 入戶管的供水壓力不應大於0.35MPa。
8.2.6 住宅廚房和衛生間的排水立管應分別設置。排水管道不得穿越卧室。
8.2.10 無存水彎的衛生器具和無水封的地漏與生活排水管道連接時,在排水口以下應設存水彎;存水彎和有水封地漏的水封高度不應小於50mm。
8.2.11 地下室、半地下室中低於室外地面的衛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應與上部排水管連接,應設置集水設施用污水泵排出。
8.3.2 除電力充足和供電政策支持,或者建築所在地無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嚴寒和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的住宅不應設計直接電熱作為室內採暖主體熱源。
8.3.3 住宅採暖系統應採用不高於95℃的熱水作為熱媒,並應有可靠的水質保證措施。熱水溫度和系統壓力應根據管材、室內散熱設備等因素確定。
8.3.4 住宅集中採暖的設計,應進行每一個房間的熱負荷計算。
8.3.6 設置採暖系統的普通住宅的室內採暖計算溫度,不應低於表8.3.6的規定。
表8.3.6室內採暖計算溫度
用房 溫度 ( ℃ )
卧室、起居室(廳)和衛生間 18
廚房 15
設採暖的樓梯間和走廊 14
8.3.12 設計採用戶式燃氣採暖熱水爐作為採暖熱源時,其熱效率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准中節能等級的規定值。
8.4.1 住宅管道燃氣的供氣壓力不應高於0.2MPa。住宅內各類用氣設備應使用低壓燃氣,其入口壓力應在0.75~1.5倍燃具額定范圍內。
8.4.3 燃氣設備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燃氣設備嚴禁設置在卧室內;
2. 嚴禁在浴室內安裝直接排氣式、半密閉式燃氣熱水器等在使用空間內積聚有害氣體的加熱設備;
3. 戶內燃氣灶應安裝在通風良好的廚房、陽台內;
4. 燃氣熱水器等燃氣設備應安裝在通風良好的廚房、陽台內或其他非居住房間。
8.4.4 住宅內各類用氣設備的煙氣必須排至室外。排氣口應採取防風措施,安裝燃氣設備的房間應預留安裝位置和排氣孔洞位置;當多台設備合用豎向排氣道排放煙氣時,應保證互不影響。戶內燃氣熱水器、分戶設置的採暖或製冷燃氣設備的排氣管不得與燃氣灶排油煙機的排氣管合並接入同一管道。
8.5.3 無外窗的暗衛生間,應設置防止迴流的機械通風設施或預留機械通風設置條件。
8.7.3 每套住宅應設置戶配電箱,其電源總開關裝置應採用可同時斷開相線和中性線的開關電器。
8.7.4 住宅套內安裝在1.80m及以下的插座均應採用安全型插座。
8.7.5 住宅的共用部位應設人工照明,應採用高效節能的照明裝置(光源、燈具及附件)和節能控制措施。當應急照明採用節能自熄開關時,必須採取消防時應急點亮的措施。
8.7.9 當發生火警時,疏散通道上和出入口處的門禁應能集中解除或能從內部徒手開啟出口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