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設計
❶ 馬丁路德金獲諾貝爾文學獎根據事跡設計頒獎詞
早年
1929年1月15日馬丁·路德·金出生於美國南方 喬治亞州 的亞特蘭大,父親是教會牧師。 1948年獲得莫爾豪斯大學學士學位, 1951年他又獲得柯羅澤神學院學士學位, 1953年他與科麗塔·斯科特結婚。 1954年馬丁·路德·金成為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會教堂(Dexter Avenue Baptist Church)的一位牧師。 1955年他從波士頓大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
蒙哥馬利罷乘運動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羅沙·帕克斯的黑人婦女在公共汽車上因拒絕給白人讓座位,被以蔑視蒙哥馬利市(Montgomery)關於公共汽車上實行種族隔離的法令因而被當地警員逮捕。四天後,馬丁·路德·金在該市組織55,000名黑人舉行罷乘運動,號召黑人「不與邪惡的規章制度合作,不要再給汽車公司以經濟上的支持」。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聯邦地區法庭最終裁定,阿拉巴馬州關於在市立公共車上實行種族隔離的法律是違憲。1956年11月14日,馬丁·路德·金宣布為期381天的罷乘運動結束。
入座運動
1960年1月31日,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波羅市,一位叫裘瑟夫·邁克乃爾的黑人大學生來到一家連鎖店的吧台買酒,遭到拒絕,理由是「我們不為黑人服務」,入座運動就這樣開始了。
具體做法是:進入拒絕為黑人服務的地方,禮貌地提出要求,得不到就不離開,為此許多大學生遭到圍觀和嘲弄。但他們不卑不亢,得不到服務,就坐在那裡做作業、讀書、研究學問。
不到兩個月,運動就擴大到了美國南部五十多座城市。
有許多大學生在「運動」中被捕,但馬丁·路德·金早已向他的同胞發出了號召——把監獄填滿。
華盛頓遊行 林登·約翰遜總統在白宮會見金
1963年金組織了爭取黑人工作機會和自由權的華盛頓遊行。
他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迫使美國國會在1964年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政策。
遇刺 暗殺現場
1968年4月4日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參與領導罷工運動時,他在旅館的陽台被一名刺客開槍正中喉嚨致,年僅39歲。
1986年1月,總統羅納德·里根簽署法令,規定每年一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一為美國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以紀念這位偉人,並且訂為法定假日。迄今為止美國只有三個以個人紀念日為法定假日的例子,分別為亞伯拉罕·林肯紀念日,喬治·華盛頓紀念日與此處所提到的馬丁·路德·金紀念日。其中,而馬丁·路德·金是唯一一位非美國總統而又享有此殊榮的人。
❷ 路德的設計原則是什麼
路德(EmilRuder,1914~1970)是巴塞爾設計學院的教員,他的設計及他的教學中除了要求盡量在功能與形式之間達到平衡外,還特別注意版面空白區域的形態變化,認為提高對這種「負面」部位的敏感性是設計的重點之一。
❸ 北京路德新遠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路德復新遠工程設計制咨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2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李毓
成立時間:2014-04-22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201709084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建學胡同36號2幢104
❹ 中西方人性論對政治的影響
漸變中的人性對當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設計的影響
[ ]西方政治制度很多都是基於對人性假設基礎上設計出來 的。在中國古代,也有很多先哲提出不同的人性的觀點來為政治制度出謀 劃策,但是筆者認為古代先哲們研究中國人性觀具有很強的功利性,人性 在政客的手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而近現代學者又往往容易忽視人性論 基礎性作用。筆者想通過自己粗淺的理解,重新設計一種漸變的人性觀, 為屮國制度的設計提供一些冇益的參考。
[關鍵詞]人性;漸變;政治制度;設計 D62 A 1007-4244(2014) 07-076-2
本文是以漸變屮的人性論為理論基礎,通過對屮西方人性論的研究, 來闡釋中國政治制度的設計原則和方法。
一、人性論假設以及政治制度的設計
(一)西方政治思想家的人性論及政治制度設計簡述
最早把人帶入粋學殿堂的是古希臘智者學派創始人普羅泰格拉。他提 出「人是萬物的尺度」著名命題。但這時候的人性僅只人的自然天性和自 然功能,與政治、倫理尚沒有產生聯系。西方人性的真正始作俑者是蘇格 拉底,認為人性包含了理性和道德,人們可以通過自省來喚醒天賦的理性 和德性,同時又認為「知識即美德」,通過知識教育可以培養美德,從而 喚醒作為天賦的德性,但是仍沒有対政治制度提出很好的設計,只是簡單 主張建立正義的城邦。直到他的學生柏拉圖出現,才正式走進政治。柏拉 圖繼承了蘇格拉底人性最搞的境界是善,但是人性中還摻雜了理性、激情、 慾望,並最終得出不同的政治模式,其屮認為最好的政治模式是賢人政治, 用理性來克制激情與慾望。亞里士多徳乂繼承了柏拉圖的思想進一步擴展 了政治模式,並最終培養岀了哲學王一亞歷山大大帝,用智慧來掌握集權, 打造了那個時代的政治童話。當崇尚以善治國的城邦制度被羅馬的鐵蹄征 服時,羅馬基督教政治思想控制了整個中世紀,主張原罪說,人性必須服 從於神性,而?且無法解釋神性。隨著神權與君權矛盾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