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設計素描教學

設計素描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1-22 02:22:15

『壹』 設計素描的概述

素描對設計師的作用有以下幾點:訓練綜合表現能力設計素描通過設計師專對物體的觀察,分析,理屬解,表現,把物質形態轉化表達出來。

一、形態審美能力

設計素描在研究形態的構成機能的結構同時,探索形態構成美的特徵,把構成美的結構,造型機能等審美綜合分析,提取美的元素,進行美的表現。

二、創造能力培養

創造能力是一切藝術,創意產生的保障。設計素描從設計的角度運用設計語言形式,將設計構想表現出來,並通過意象構成的內容激發出設計師的創造力,將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結合起來。

三、快速表現能力

素描不僅是繪畫的基礎,也是設計藝術的基礎。設計藝術首先是藝術,因此設計必須具備藝術的特徵,這就是:形象、色彩、構成、感覺,這幾方面是構成設計藝術的基本元素。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中外的各類藝術院校在進行設計藝術教學時,首先就把素描這一最樸素的繪畫形式作為進行設計藝術教學的重要手段。

『貳』 基礎素描和設計素描的區別

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同是藝術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素描(也稱之為常規內素描)容,作為一門繪畫藝術基礎課,以質感、明暗調子、空間感、虛實處理等方面為重點,研究造型的基本規律,畫面以視覺藝術效果為主要目的。設計素描(也稱之為結構素描),則以比例尺度、透視規律、三維空間觀念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剖析等方面為重點,訓練繪制設計預想圖的能力,是表達設計意圖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基本上適用於一切立體設計專業(如產品設計、造型、雕塑等)畫面以透視和結構剖析的准確性為主要目的。

基礎素描作為一種素描形式,它的雛形和胚胎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大體形成,於上個世紀初被引入我國,發展至今基本遵循的規律,可說已相對確立。設計素描則相對年青,雖說於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開創了設計素描教學。但是引入我國也是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才真正開始深入設計教學體系之中。。

『叄』 什麼是設計素描,創意設計素描圖片教程

其實現在的美術高考中所談到的設計素描,是高校為了考察考生的素描基本功與設計意識而推出的一種綜合性考察形式。我們可以給這類設計素描換個更容易理解的名詞-----「主觀素描」。

4.畫面創意的表達(畫面氣氛):一旦創意這個詞加入後就會使得考生想破腦袋,原本簡單的問題也變得復雜起來。很多考生把創意理解為奇、異、怪、以及另類。 其實創意這個點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神秘。要做到畫面具有一定的創意性,我們且看下文: ⑴有句話叫作物以稀為貴,在眾多的試卷中極少數與眾不同的自然可以吸引別人的眼球。 ⑵回歸生活。一切設計的源泉都是來源於生活。其實設計和創意也是以人為本,脫離生活化的東西都是不具備生命力的。生活化的設計給人以親切感,讓人看上去是那麼的熟悉。自然也就能打動老師。 ⑶氣氛的營造與畫外的聯想。有些畫看完後會讓人覺得沒有感覺,只能說很平淡。但有些畫就讓人覺得「耐看」。能否讓你的作品找到「知音」就要看你的畫面能否給人產生畫外的聯想。 ⑷張揚個性,塑造特徵。雖然人的骨骼是相同的,但是個體的差異會使每個人具有不同的特徵。 當然選取什麼樣的主體或者形象這是很關鍵的,這直接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肆』 如何畫設計素描

1.抓住主要顏色和主要構圖
2.根據自己對這張畫的感覺進行再設計.

注意畫面要應用到 點 線 面

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同是藝術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素描(也稱之為常規素描),作為一門繪畫藝術基礎課,以質感、明暗調子、空間感、虛實處理等方面為重點,研究造型的基本規律,畫面以視覺藝術效果為主要目的。設計素描(也稱之為結構素描),則以比例尺度、透視規律、三維空間觀念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剖析等方面為重點,訓練繪制設計預想圖的能力,是表達設計意圖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基本上適用於一切立體設計專業(如產品設計、造型、雕塑等)畫面以透視和結構剖析的准確性為主要目的。

基礎素描作為一種素描形式,它的雛形和胚胎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大體形成,於上個世紀初被引入我國,發展至今基本遵循的規律,可說已相對確立。設計素描則相對年青,雖說於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開創了設計素描教學。但是引入我國也是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才真正開始深入設計教學體系之中。為正確理解素描在繪畫藝術與設計藝術中的差異性,下面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觀察方法與構圖安排方面的差異性

觀察通常理解為「看」, 「看」是要求畫者整體地、比較地、有聯系地觀察對象的全貌和本質。整體觀察的原則是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都必須遵循,除了整體觀察之外,設計素描還得更加註重立體的觀察方法。基礎素描的所謂「立體觀察」,是指觀察時注意對象是佔有一定空間的立體物,其視點是固定的,對象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設計素描的立體觀察 是多視點、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方法。寫生對象的位置不需固定,可以經常移動,是全方位的立體觀察,有利於更正確地理解和分析其內部構造特點。測量也是觀察手段之一。設計素描的觀察常和測量與推理結合起來,透視原理的運用自始至終貫穿地觀察的過程中,不同於基礎素描注重肉眼感覺的直觀方式。

由於設計素描是為了鍛煉表達設計意圖能力這一目的,它的構圖要求沒有基礎素描那樣講究。在單個物體的構圖,只要注意上下左右的范圍,四周留出適度的空間就行,表現的對象可以安排在畫面正中。設計素描的虛實變化也不太強調。不象基礎素描那樣把後面的物體畫得過虛,因為這對全面、透徹地分析理解物體結構是不利的。構圖安排屬於審美范疇,設計素描首先要考慮的是分析理解對象的結構關系,所以其構圖設想只要不與總要求抵觸就行,對統一均衡多考慮一些,而對虛實、疏密也不強調過分,否則就會損害設計意圖的表達。

二、方法步驟方面的差異性

基礎素描掌握了作畫步驟,通過幾個階段的逐步深入,通曉了作畫的全部過程,也就基本上領會了素描方法的要領。但基礎素描的學習,到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具備了相當的水平之後,允許而且有必要突破某些步驟的束縛,打破某些清規戒律,充分發揮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性,為能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可以允許不擇手段、不拘常法的特殊藝術處理,這是基礎素描作為美術基礎的繪畫性特點所決定的。正如古人所謂:「從無法到有法,再從有法到無法,無法是為至法」。可見對於基礎素描來說,掌握作的方法步驟,還不過是手段而已,方法步驟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畫面效果。

對設計素描來說,作畫的過程比畫面的效果更重要。設計素描是以表達設計意圖為目的,重點就是要放在理解領會對象的結構方面,它強調領悟結構比效果更重要。領悟結構必定要通過有條不紊的作畫步驟才能達到。正確的、規范的方法步驟,同時是分析、理解、思維、領悟、推理的過程。作畫的步驟不亂,思路清晰而有頭緒,在結束階段就順利地達到理解形體結構的目的。

基礎素描在定點切塊、抓基本形階段,一般不硬性規定首先抓准哪一條線條,而是注意整體感受,抓住線條之間的比例、斜度關系。設計素描則不然,它要求在開始階段必須先抓基準線。基準線確定後,根據透視的有關原理畫出另外兩條透視縮減更為強烈的邊線,從而得出准確的基準面。DOLCN.com

基礎素描的定點、切塊、抓基本形不能完全等同於設計素描的基本體塊。基礎素描強調的是整體感受,它是以直覺為前提的,主張抓住「第一印象」,感性認識佔主導地位。而設計素描從抓第一條基準線開始,就得積極開展理性思維,一刻也不能離開透視原理的運用。每個點位的高低左右,每條線條的長短斜度,每個形狀的大小寬窄都得有一定的透視依據,都得接受透視原理檢驗,不能僅停留在感覺上「合適」與看上去「舒服」就行的表面效果。

三、表現形式和手段方面的差異性

基礎素描通常的表現形式是明暗調子,基礎素描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分析明暗規律與理解結構。它要求畫者以明暗層次為手段,充分地、生動地表達客觀對象的體積感、質感、量感、空間氛圍感以及某種程度的色感(指色度區別)

設計素描的表現形式主張緊扣專業要求,主要用簡練、明了、准確的線條表達形體結構,盡量避免明暗手段。線條的價值在於准確,在於符合透視規律,因此設計素描對比例尺度的要求尤其嚴格。

為了適宜以線條為主要表現形式來進行造形,設計素描寫生對象的照明不用打燈光,多用自然光、漫射光,或者採用多光源的光照,「光」不是設計素描的主角,表達和理解物體自身的結構本質才是目的。

基礎素描的繪畫性,決定了它以畫面視覺效果為最終目的,因此,明暗調子是通常採用的主要表現手段。設計素描的專業性決定了它以理解、剖析結構為最終目的,簡潔、明了的線條是它通常採用的主要表現手段。

四、空間觀念和細節表現方面的差異性

由於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的表現形式不同,基礎素描的畫面效果注重視覺形象的表現,形象的藝術感染力是衡量畫面效果的標准。設計素描的畫面效果注重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對形體結構表達得是否正確、科學,是衡量設計素描畫面效果的標准。

首先在空間與立體的表現方面,一些畫得比較充分深入的明暗基礎素描,立體和空間的表現十分真實生動,給人以親臨其境的感覺。然而,這是一種訴諸於感覺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它和設計素描的空間表達要求不能完全等同起來。設計素描畫面上的空間實際上是對三維空間意識的理解。設計素描要求畫者具備很強的三度空間(或稱三維空間)的想像能力。關於三度空間的想像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畫者表面的感受,而是決於思維的推理。設計素描要求把客觀對象想像成透明體,要把物體自身的前與後、外與里的結構表達出來。這實際上就是在訓練我們對三維空間的想像和把握能力。設計師用設計素描以及其他手段表達對產品的最初設計意圖,其目的是為了創造實實在在的產品的樣式和造型。也就是說,能力的培養是平面的表現終究要向立體的表現過渡,而這種能力與基礎素描的空間感表達完全是兩個概念。

其次在形象的典型細節表現方面,設計素描所要表現的是對象的結構關系,它要說明形體是什麼構成形態,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過什麼方式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為了在畫面上說明這個基本問題,就要排除某些細節表現。設計素描關心的是對象最本質的特徵,這些本質特徵要從具體的現實的形體中提煉、概括出來。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雖然在觀察方法,構圖安排、表現形式以及畫面效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其內涵是不盡相同的,很多地方還有相當大的差異性。

總之,隨著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素描的形式不斷發展與變化,基礎素描的形式也在發展,同時設計素描也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深入到素描的藝術教育中。它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於基礎素描的特殊要求和規律。探討和通曉這些要求和規律的專業特性,也是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必須研究的課題。

『伍』 求設計素描基礎教學視頻

古楓畫苑的網站上有專門的素描等專業教學視頻!可以去看看!

『陸』 關於藝術設計專業素描教學的幾點思考

起源

結構素描的起源相對較晚,它不同於傳統素描概念早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基本確立,而是直到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開創了結構素描教學,結構素描的理念才正式提出來,並且在教學的實踐中日益顯現出它的開拓性和重要性。但是這種素描方式,或者說是理解方式,引入我國已是上個世紀80年代,直到90年代才真正開始深入到學院素描的教學體系之中。

特點

由於結構素描是以理解、剖析結構為最終目的,因此簡潔明了的線條是它通常採用的主要表現手段。結構素描畫面上的空間實際上是對三維空間意識的理解,所以結構素描要求畫者具備很強的三維空間的想像能力。

而關於三維空間的想像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思維的推理。結構素描要求把客觀對象想像成透明體,把物體自身的前與後、外與里的結構表達出來,這實際上就是在訓練我們對三維空間的想像力和把握能力。

在形象的細節表現方面,結構素描所要表現的是對象的結構關系,要說明形體是什麼構成形態,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過什麼方式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為了在畫面上說明這個基本問題,就要排除某些細節的表現。結構素描關心的是對象最本質的特徵,這些本質特徵要從具體的現實的形體中提煉和概括出來。

結構素描是設計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培養學生造型能力和設計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習結構素描對於初學者來說,關鍵在於理解對象的結構,畫准對象的造型。

觀察方法

作為剛剛才學習繪畫的同學,觀察方法的訓練與觀察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那麼結構素描究竟有什麼特點呢?首先,我覺得是在觀察方法上。

結構素描是以研究對象本身的結構為中心的,它不受環境自然光線的直接影響。所以在觀察對象時,可以不管光線在物象上產生的明暗投影,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物象的結構本身上,一個物體支撐他的框架是什麼,找到框架就找到了結構了,不僅看清楚的地方要研究分析,看不清的地方也要研究分析。

這樣,就要求我們在觀察對象時,要面面觀前後左右都要看,而不是將眼光一開始就停留在某一角度,例如我們在畫物體時,物體的長寬比例、大小比例、前後的透視關系比較,每個物體的高低比較和大面小面之間的比較,這些都是我們在觀察時分析研究的對象。整體觀察、整體比較、再整體去畫,一下筆就要分清主次和前後關系。要把握主動權。在寫生的過程中,迅速准確地抓住大的主要結構,拋棄那些小的起伏。使畫面達到強烈、准確、生動的效果。這些都來自於對物體的仔細觀察和研究。

表現方法

我們研究結構素描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結構素描不是將物象都畫成幾何形的堆砌,我們通過結構分析,是為了更清楚理解對象,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更好的去表現對象,作為學設計的人,重要的還是表現物體、理解物體,而對結構形體的理解與表現,可以幫助我們完美的完成設計構思。

結構素描以線為主,准確、有力、優美的線條,可以讓畫面充滿生命力,豐富人們的視覺效果,那麼線條是如何處理的呢?

抓大感覺

我們大多數是畫幾何體和靜物,這些物體較為簡單,外輪廓大多以長直線為主。抓住物體的整體感覺,再用長直線去體現物體的長寬比例,大小比例和前後關系等,使畫面整體。

找點

我們通常叫做"抓兩頭、帶中間",因為點一般都處在始端與末端,點如果找的准確,形體也就抓住了,再這里,點包含的因素是:形體轉折開始的地方與形體轉折結束的地方。如:球體,球體當中,有無數個轉折,也有無數的點,那麼如何找到點呢?我們只能根據物體最高的轉折點與最低的轉折點來找,這樣畫球體就簡單了,如果我們能准確理解點的位置,再復雜的物體都變的簡單了。

線條穿插

在基本點找到之後,便是用線條連接各點,使形體明確起來,我們所說的線條不是死板的線條。而是相互穿插,有出來的地方,也有回去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來龍去脈",線條的穿插,必須符合其形體結構的規律,否則就容易產生該後面去的翻到前面來了,該前面去的卻翻到後面去了。形成這種透視關系的原因,不是因為前面的沒強調,後面的沒虛,而是線條穿插不對,所以要分清線條的前後關系、虛實關系和空間關系。

線條表現

線條是結構素描中最主要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無論在塑造形體、表現體積和空間方面,還是表達情感方面,都顯得十分明確。富有表現力和概括力。在開始學習時,首先要加強線條的熟練程度,要做大量的線條練習。提高線條質量,也就是說達到熟能生巧,"巧"線條才有質量,線條的質量是肯定有力輕松自如有松有緊,有虛有實有粗有細有深有淺,隨著形體的變化而變化。作到變化中整體,整體中變化。這樣我們的線條才富有生命力和動感。

結構素描的畫法

1、觀察對象,在畫面上定好構圖形式:三角形。

『柒』 怎麼樣才能畫好設計素描

1.抓住主要顏色和主要構圖
2.根據自己對這張畫的感覺進行再設計.
注意畫面要應用到 點 線 面
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同是藝術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素描(也稱之為常規素描),作為一門繪畫藝術基礎課,以質感、明暗調子、空間感、虛實處理等方面為重點,研究造型的基本規律,畫面以視覺藝術效果為主要目的。設計素描(也稱之為結構素描),則以比例尺度、透視規律、三維空間觀念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剖析等方面為重點,訓練繪制設計預想圖的能力,是表達設計意圖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基本上適用於一切立體設計專業(如產品設計、造型、雕塑等)畫面以透視和結構剖析的准確性為主要目的。
基礎素描作為一種素描形式,它的雛形和胚胎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大體形成,於上個世紀初被引入我國,發展至今基本遵循的規律,可說已相對確立。設計素描則相對年青,雖說於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開創了設計素描教學。但是引入我國也是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才真正開始深入設計教學體系之中。為正確理解素描在繪畫藝術與設計藝術中的差異性,下面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觀察方法與構圖安排方面的差異性
觀察通常理解為「看」, 「看」是要求畫者整體地、比較地、有聯系地觀察對象的全貌和本質。整體觀察的原則是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都必須遵循,除了整體觀察之外,設計素描還得更加註重立體的觀察方法。基礎素描的所謂「立體觀察」,是指觀察時注意對象是佔有一定空間的立體物,其視點是固定的,對象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設計素描的立體觀察 是多視點、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方法。寫生對象的位置不需固定,可以經常移動,是全方位的立體觀察,有利於更正確地理解和分析其內部構造特點。測量也是觀察手段之一。設計素描的觀察常和測量與推理結合起來,透視原理的運用自始至終貫穿地觀察的過程中,不同於基礎素描注重肉眼感覺的直觀方式。
由於設計素描是為了鍛煉表達設計意圖能力這一目的,它的構圖要求沒有基礎素描那樣講究。在單個物體的構圖,只要注意上下左右的范圍,四周留出適度的空間就行,表現的對象可以安排在畫面正中。設計素描的虛實變化也不太強調。不象基礎素描那樣把後面的物體畫得過虛,因為這對全面、透徹地分析理解物體結構是不利的。構圖安排屬於審美范疇,設計素描首先要考慮的是分析理解對象的結構關系,所以其構圖設想只要不與總要求抵觸就行,對統一均衡多考慮一些,而對虛實、疏密也不強調過分,否則就會損害設計意圖的表達。
二、方法步驟方面的差異性
基礎素描掌握了作畫步驟,通過幾個階段的逐步深入,通曉了作畫的全部過程,也就基本上領會了素描方法的要領。但基礎素描的學習,到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具備了相當的水平之後,允許而且有必要突破某些步驟的束縛,打破某些清規戒律,充分發揮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性,為能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可以允許不擇手段、不拘常法的特殊藝術處理,這是基礎素描作為美術基礎的繪畫性特點所決定的。正如古人所謂:「從無法到有法,再從有法到無法,無法是為至法」。可見對於基礎素描來說,掌握作的方法步驟,還不過是手段而已,方法步驟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畫面效果。
對設計素描來說,作畫的過程比畫面的效果更重要。設計素描是以表達設計意圖為目的,重點就是要放在理解領會對象的結構方面,它強調領悟結構比效果更重要。領悟結構必定要通過有條不紊的作畫步驟才能達到。正確的、規范的方法步驟,同時是分析、理解、思維、領悟、推理的過程。作畫的步驟不亂,思路清晰而有頭緒,在結束階段就順利地達到理解形體結構的目的。
基礎素描在定點切塊、抓基本形階段,一般不硬性規定首先抓准哪一條線條,而是注意整體感受,抓住線條之間的比例、斜度關系。設計素描則不然,它要求在開始階段必須先抓基準線。基準線確定後,根據透視的有關原理畫出另外兩條透視縮減更為強烈的邊線,從而得出准確的基準面。DOLCN.com
基礎素描的定點、切塊、抓基本形不能完全等同於設計素描的基本體塊。基礎素描強調的是整體感受,它是以直覺為前提的,主張抓住「第一印象」,感性認識佔主導地位。而設計素描從抓第一條基準線開始,就得積極開展理性思維,一刻也不能離開透視原理的運用。每個點位的高低左右,每條線條的長短斜度,每個形狀的大小寬窄都得有一定的透視依據,都得接受透視原理檢驗,不能僅停留在感覺上「合適」與看上去「舒服」就行的表面效果。
三、表現形式和手段方面的差異性
基礎素描通常的表現形式是明暗調子,基礎素描的重要課題之一就是分析明暗規律與理解結構。它要求畫者以明暗層次為手段,充分地、生動地表達客觀對象的體積感、質感、量感、空間氛圍感以及某種程度的色感(指色度區別)
設計素描的表現形式主張緊扣專業要求,主要用簡練、明了、准確的線條表達形體結構,盡量避免明暗手段。線條的價值在於准確,在於符合透視規律,因此設計素描對比例尺度的要求尤其嚴格。
為了適宜以線條為主要表現形式來進行造形,設計素描寫生對象的照明不用打燈光,多用自然光、漫射光,或者採用多光源的光照,「光」不是設計素描的主角,表達和理解物體自身的結構本質才是目的。
基礎素描的繪畫性,決定了它以畫面視覺效果為最終目的,因此,明暗調子是通常採用的主要表現手段。設計素描的專業性決定了它以理解、剖析結構為最終目的,簡潔、明了的線條是它通常採用的主要表現手段。
四、空間觀念和細節表現方面的差異性
由於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的表現形式不同,基礎素描的畫面效果注重視覺形象的表現,形象的藝術感染力是衡量畫面效果的標准。設計素描的畫面效果注重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對形體結構表達得是否正確、科學,是衡量設計素描畫面效果的標准。
首先在空間與立體的表現方面,一些畫得比較充分深入的明暗基礎素描,立體和空間的表現十分真實生動,給人以親臨其境的感覺。然而,這是一種訴諸於感覺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它和設計素描的空間表達要求不能完全等同起來。設計素描畫面上的空間實際上是對三維空間意識的理解。設計素描要求畫者具備很強的三度空間(或稱三維空間)的想像能力。關於三度空間的想像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畫者表面的感受,而是決於思維的推理。設計素描要求把客觀對象想像成透明體,要把物體自身的前與後、外與里的結構表達出來。這實際上就是在訓練我們對三維空間的想像和把握能力。設計師用設計素描以及其他手段表達對產品的最初設計意圖,其目的是為了創造實實在在的產品的樣式和造型。也就是說,能力的培養是平面的表現終究要向立體的表現過渡,而這種能力與基礎素描的空間感表達完全是兩個概念。
其次在形象的典型細節表現方面,設計素描所要表現的是對象的結構關系,它要說明形體是什麼構成形態,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過什麼方式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為了在畫面上說明這個基本問題,就要排除某些細節表現。設計素描關心的是對象最本質的特徵,這些本質特徵要從具體的現實的形體中提煉、概括出來。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雖然在觀察方法,構圖安排、表現形式以及畫面效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但其內涵是不盡相同的,很多地方還有相當大的差異性。
總之,隨著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素描的形式不斷發展與變化,基礎素描的形式也在發展,同時設計素描也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深入到素描的藝術教育中。它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於基礎素描的特殊要求和規律。探討和通曉這些要求和規律的專業特性,也是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必須研究的課題。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