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財logo
1. 江西財經大學校徽上的「江西財經大學」6字是哪種字體
校訓來:信敏廉毅——信而達禮源、敏而好學、廉而知恥、毅而彌堅
江西財經大學校徽標志設計分析:校徽主體圖形是中國傳統篆體書寫的四個大字「信敏廉毅」,蒼勁有力,由左至右,色彩為正紅色,象徵激進、奮勇向上,充滿自信,行動力十足。
2. 江西財經大學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有嗎?沒有吧,我過了兩年都不知道標志性建築是啥……
不過練習本上一般都是崛起廣場的那個標志,應該算標志性了……吧
3. 江西財經大學經濟文化研究社的社團大事記
2006年,經濟文化研究社成立,指導老師是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伍世安教授(原江西財經大學校黨委書記)、會計學院曹玉珊副教授、副校長蔣經法教授、國際學院黨總支書記鄭贇副教授。
2006年,社團同北京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社達成合作協議。該合作協議得到校團委書記王金海書記的簽字同意以及表揚。
2008年10月,為配合學校的社團文化節,提升學校的學術氛圍,加強同學們對於金融危機及民主自由的認識,我社開展了全校范圍內的徵文活動。徵文主題為對於金融危機的認識以及對於民主觀念的認識。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大力支持,成果豐碩。
在2008年11月29日同房地產發展研究協會共同舉辦了首屆房地產學生論壇。
2009年3月,為進一步加強社團的學術性質,推動學校的學術氛圍建設,進一步提供一個屬於學生自己的平台用於展示當代大學生的風采和學術認知能力,我社創辦了《風入松》電子雜志。通過對同學們投稿當中的優秀文章以及從其他學術文獻的選摘,提升了雜志的內容層次。
2009年5月1日至2日,為加強同學們對於我國新農村建設成果的認知水平,我社開展了五一下鄉調研實踐活動,通過對大棚蔬菜及生態農業的調查走訪,取得了一系列豐厚的成果。加強了同學們對於建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1年來,農村經濟所取得的巨大進步的客觀認識。活動地點在南昌市北郊蔣巷鎮。
2009年5月9日再次同房地產發展研究協會共同舉辦第二屆房地產學生論壇。
2009年11月我社再次成功承辦了校級徵文活動,以《我的路》和《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方向》為題,前者變現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對自身未來的思考及人生規劃,後者則是體現了我們對於當前社會熱點話題的一些看法。最後徵文比賽以頒獎典禮為標志圓滿結束。
2010年1月,我社積極響應社管委發起的中華文化藝術節活動,在此次活動中社員中的新生代敢於擔當,在社長等人的指導下精彩地呈現了我社特色。
2010年3月至4月我社成功舉辦了太平村下鄉調研活動 ,財大新聞網、江財青年網、中國(江西)高校傳媒聯盟、南昌信息資源網、中國校媒網、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網站、四川在線、南海時評等媒體都給予支持,對活動進行了大力報道和積極評論。
2010年,在社團委員有21名社員獲得「社團活動先進個人」稱號,社長朱傳潔也被評為「優秀社團負責人標兵」,我社更是在激烈競爭中被評選為校「十佳社團」
2010年10月26日,江西財經大學經濟文化研究社網路上線。
2010年11月,我社舉辦第三屆徵文比賽,主題為經濟的文化和文化的經濟以及李寧更換logo標語背後對中國民族企業的意義。此次徵文活動給同學提供了一個關於經濟和文化討論的平台,讓大家抒發了的寶貴的想法,讓大家體會到了經濟和文化研究的樂趣。並且此次徵文進一步宣傳了我社思想,擴大了我社的影響力。
2011年1月,我社與雲南財經大學建立友好關系,為暑期奔赴雲南調研打下良好基礎。
2011年4月,為研究旅遊資源及開發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我社走進梅嶺生態旅遊區,對當地人家進行走訪,並實地考察旅遊資源。
4. 江西財經大學是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學了嗎
是的,全國現在6所,上海財經,中央財經,中南財經政法,江西財經,東北財經,山東版財經,兩部一權地共建(財政部,教育部,當地省市政府)
回復熱心網友:211中的財經院校只有上海財經,中南財經政法,西南財經和中央財經。
東(上海財經)南?西(西南財經)北(中央財經)中(中南財經),事實上江西財經是支撐東南部的,可惜由於主客觀原因,3次錯過成為211全國重點大學的機會。
5. 江西財經大學經濟文化研究社的品牌活動
1 青春文學社、經濟文化研究社聯合徵文比賽,2007年5月,主題:提升綜合素質,開拓精彩人生,關注迎評創優,構建和諧江財
2. 第一屆徵文比賽,2008年10月,主題:對於金融危機的認識以及對於民主觀念的認識。
3、第二屆徵文比賽,2009年11月,主題:我的路和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方向
4、第三屆徵文比賽,2010年11月,主題:經濟的文化和文化的經濟以及李寧更換logo標語背後對中國民族企業的意義
附獲獎優秀作品選登:
論文化劣根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摘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志,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託。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地位標志,是帶動和支撐國家穩定運行的雙腿和脊樑。隨著文化經濟時代的到來,文化與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不可分。可以說,有什麼樣的文化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經濟水平。不可否認,中國的歷史文化以及現代文化是博大精深,充滿智慧的。但與此同時,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存在著劣根和缺陷,並給當今時代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阻礙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將對中國文化存在的缺陷和劣根性進行一定的分析,並進一步討論這種缺陷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負面影響,最後提出建議,嘗試為完善我國的文化理念與經濟策略盡一份力。
[關鍵詞]文化經濟 文化劣根性 功利主義經濟 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
經濟文化化
自從物品交易在人類社會中誕生之日起,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就具備了文化屬性,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經濟活動也賦予了人類文化一定的經濟屬性。在現代,文化與經濟已經形成了相互滲透和相互帶動的關系,經濟與文化一體化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歷史發展趨勢。
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人類的文化活動首先誕生於早期的人類文明中。隨著人類的心理進化,人類對利益的需求不斷完善,為了滿足這種需求,便產生了以物換物,同時產生了最早期的經濟活動。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文化與經濟的基本關系表現在經濟對文化在發展上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同時文化也反過來作用於經濟。經濟對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為文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一方面。而文化對經濟的影響,要體現得更為顯著。
我們知道,文化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反作用。先進的,適應時代的文化能推動經濟的發展。而滯後的,與時代經濟潮流不符的文化則會阻礙經濟的發展。文化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文化通過不斷地向經濟活動滲透,賦予經濟主體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經濟主體產生創造力,給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二.文化驅動著資源的開發與組合,決定著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速度,檢驗著經濟制度和社會結構的合理性。三.文化作為現代需求的最終滿足物,推動著社會價值體系的形成和人才素質的提高,協調著經濟市場和社會環境的結合與互動。
總而言之,文化扮演著經濟助推器的角色。改革開放三十年,文化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分量也逐漸增大。事實上,文化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一種運作方式和發展條件。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據統計,2009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8400億元左右,比上年增長10%。從2004年至2008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已連續五年高於同期GDP增速。顯然,文化產業已成為我國經濟一種新的增長點,對加快經濟結構的轉變作用日益重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與發達國家的情況相比,文化產業的規模在我國仍然遠遠沒有發展到位,經濟結構仍然屬於主要依靠粗放型工業來拉動的經濟發展模式。據測算,目前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3%,與之相比,美國的佔比達到25%,日本達到20%,歐洲整體水平平均佔到10%——15%,韓國達到15%以上。
中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文明歷史的文化大國和經濟大國,卻沒有在現階段形式一個大規模高質量的文化產業結構和一個健全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這無疑是引人深思的。實際上,這也是當今中國要進一步發展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強國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之一。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很多,也比較復雜,下面將主要從中國文化的缺陷和劣根性這一角度進行探討。
文化與經濟向來密不可分,有什麼樣的文化理念就有什麼樣的經濟氛圍。當前我國的經濟模式屬於以房地產業為核心,以配合房地產業發展的工業製造業,石油化工業,鋼鐵工業,建築工業和其他輕工業為輔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經濟結構發展不平衡。在這樣的經濟模式中,我們可以觀察得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大環境形成了一種消極的氛圍。具體而言,這種被稱為中國經濟劣根性的東西,即是功利主義,以及隨之衍生的投機主義和拜金主義的經濟氣氛。
正如郎咸平所言:「中國的企業只知道賺錢。」在功利主義的經濟理念,以及不均衡的經濟結構局勢的影響下,中國的企業發展戰略基本上都建立在功利發展的思維基礎上,幾乎所有的企業家都有著極端勢利和不擇手段的掙錢趨向。這種不健全的企業發展理念,主要體現在為了把企業盲目做大,不惜破壞生態資源和市場經濟運行規則,乃至犧牲中下層勞動者和產品消費群體的生存利益,以達到掙錢的目的。
實際上,功利主義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沒有戰略眼光和可持續發展頭腦的經濟理念的直接體現。中國的企業,包括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如中石油)和大型知名民營企業(如吉利汽車),都普遍存在缺乏戰略眼光的弱點。很多人也許會這樣認為,中石油進了世界五百強,吉利成功收購了世界知名汽車品牌福特手下的沃爾沃,那麼這兩個企業都是中國經濟走向強大的證明,也是中國人的驕傲。但是這些人可能沒有思考過,為什麼中石化能進五百強?為什麼吉利能成功收購沃爾沃?這兩家企業又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驕傲?
眾所周知,中石化是一家經營石油化工的大型國有企業,在我國的石油化工行業中佔有近似壟斷地位的資源配置及市場份額。正因為中石化在我國石油化工產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享有巨大的支配力和影響力,中石化以此為憑,通過控制油價,大面積立體化的廣告宣傳和石油批發來操縱市場份額,從相對弱勢的中小民營企業,石油批發商和石油產品消費群體中謀取暴利。毫無疑問,中國數量龐大的消費群體對石油產品的消費能力是巨大的,所以中石化就能依靠自身品牌在國內的壟斷性影響力獲得巨大利潤,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然而,中石化卻很難憑借這種影響力在國際石油化工產品貿易中賺取足夠多的利潤。原因即在於中石化的企業發展長期處於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經濟發展氛圍中,缺少穩定而有生命力的國際性品牌效應,缺少特有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事實上,中石化乃至我國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都很難在國際貿易和經濟領域中給西方企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僅如此,我們付出巨大代價生產出來的廉價產品甚至經常被貿易制裁,難以贏得世界的足夠尊重。
那麼潛藏在這種現象之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呢?是文化理念的陰暗面和劣根性。某位哲學家說過:「社會的價值體系決定社會的存在本質。」那麼我國兩千多年文明史積淀到今天,所沿襲下來的社會價值理念是什麼呢?即是以孔孟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文化內核。誠然,以孔孟儒學為主導的傳統文化有其正面意義,例如強調仁愛之心,強調集體主義,強調規則的重要性,強調道德原則和普世美德。然而這些正面積極的文化思想在當今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卻難以體現,或者說隱藏得比較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傳統文化給當今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大於正面效應。
按照辨證法「一分為二」的觀點,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優勢和劣根性。孔孟儒學「三綱五常」倫理道德為內核的集體主義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壓抑和忽視了個人作為生命個體的存在所應有的個性尊嚴,以及追求自由和真善美的天賦權利。特別地,中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歷代封建統治者為了鞏固其統治,將孔孟儒家學說進行有意識的「改造」,使之從「仁愛文化」變為「奴才文化」。可以說,中國的歷史文化氛圍長期處於人性被壓抑,人格尊嚴和個人權利被輕視,思想僵化,唯命是從的「奴性」狀態中,於是導致我們這個民族可能比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都缺乏個性自由和人格尊嚴,也更渴望著人性解放。不難發現,這種固有的文化劣根性直到現在仍然深刻影響著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們的企業只知道不擇手段地掙錢,卻缺少持久的競爭力和長遠的市場品牌價值;只知道好大喜功地擠進排行榜獲取虛名,卻不能贏得國際名企和老百姓的認可和尊重;只知道投機取巧地收購兼並,卻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進行可持續的發展。
眾所周知,吉利汽車公司於2010年3月成功收購了沃爾沃汽車公司。吉利集團希望藉此一改只能生產中低端轎車的民營企業形象,躋身世界名企行列。在我看來,這是可以反映出中國企業家的浮躁心態和投機取巧思維的一個典型實例。我們知道,任何一起跨國並購都具有高風險低成功率的特質,而成敗的關鍵就在於如何使被兼並的公司扭虧為盈。對於吉利收購沃爾沃,且不說數額巨大的流動資金如何進行融資彌補,最重要的是如何將與我們相異的文化特質融合起來,並發揚光大,這也是確保沃爾沃世界品牌貴族血統的必經之路。然而,由於缺乏具有足夠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人力資源,即使吉利得到了沃爾沃轎車核心技術的分享權,恐怕也難以傳承沃爾沃特有的企業文化理念,淪落為只能製造在國內樹立影響力的低價高端轎車,而沃爾沃在國際商業市場上的份額將可能進一步縮水,市場銷量進一步下滑。退一步講,即使能夠扭虧為盈,也得走許多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大型私企的老路,通過在國內樹立起高知名度和壟斷性的影響力,從國內龐大的汽車消費群體中賺取巨額收入,而企業的發展模式仍然是粗放型發展。與此同時,沃爾沃的品牌價值也將大幅度滑落,以至跌出世界貴族產品的行列。實際上,沃爾沃能夠被吉利成功收購,很大程度上也在於沃爾沃看到了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消費潛力可以幫助這家企業扭虧為盈,以達到經濟復甦的目的。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我們的文化缺陷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我們經濟發展的一大桎梏。那麼如何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呢?對於這點,我覺得還是應該從宏觀政策改革和創新文化理念兩個方面入手。中國的經濟水平要想取得進一步的騰飛和質的飛躍,在當前時勢下發展所面臨的主要矛盾便在於經濟大環境的不開放,而經濟環境的不開放則根本在於宏觀經濟政策的不完善與文化氛圍的消極影響兩方面原因所致。因此,我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一.應盡快建立一個以文化產業為主的創造性經濟產業鏈,朝經濟文化化的方向改革,使我國的經濟結構成為以文化產業為主要經濟增長點的集約型創意經濟結構,取代現有的粗放型工業經濟結構。只有在一個盡可能自由開放,提倡創造性思維的市場中,真正優秀的,具有高質量的文化創意產品的競爭優勢才能得到保證。所謂文化經濟,即在於我們的文化能夠具備商業價值,並有著廣泛消費需求的時候才能成為一種經濟產業。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投資方的企業和政府,應該將投資側重於文化意識形態的養成-----即鼓勵和支持文化創意運用於各個經濟產業的發展,開發商品的文化價值,不能僅顧及經濟利益而只注重經濟價值。事實上,文化價值效益一旦實現,也必然會帶動經濟效益的實現與增長。
二.積極倡導與時代潮流相符的文化氛圍,從精神上啟蒙和開發我們企業特有的創造性企業文化。時代的主流文化和精神觀念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始終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一個倡導獨立,自由和大愛的文化精神理念的經濟氛圍必然會促進我們的很多企業打破僵化思維,打破盲從和浮躁的心態,走向生機勃勃。與此同時,當這些企業打出了自己獨特的品牌價值,也將反過來促進文化意識形態的進一步解放,影響更多的企業來大膽進行自主研發,把更多的精力傾注於創意文化產業中。一直以來,我們的文化氛圍始終以群體意識為價值內核,而壓抑局限了對自由獨立的價值追求。正如郎咸平所言,我們的大愛文化能夠隨時隨地表現之時,就是中華民族真正騰飛之日。只有在存在於我們傳統文化特有的閃光點能夠得到充分的重視並實現充分的開發利用,才能帶動整個文化經濟產業的自然發展和循序漸進地健康前進,文化效應和經濟效益就可以實現互相協調促進。對於傳統的文化價值觀念和隨之衍生的經濟理念,我們要堅持批判性揚棄:一方面,要發揚我們傳統文化的仁愛精神,誠實和恪守制度的優秀作風,以及集體主義精神,使之成為我們的特色經濟理念,而不再被我們的文化劣根性給隱藏著,並用我們自己的經濟理念去發展我們的經濟;另一方面,要敢於否定和拋棄我們文化中與時代精神背道而馳的陰暗面,比如急功近利,投機取巧,自閉僵化,妄自尊大和不敢為天下先的消極理念,從而健全我們的經濟運行模式和經濟結構,而不需要付出多餘的代價就可以換取經濟的健康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餘年,經濟國力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現階段我國仍然只是經濟大國,而不是經濟強國。因為我們的工業體系和企業集團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在我們文化劣根性的負面影響下,往往只能做產業鏈中附加值最低的製造環節,而無法走向產業鏈價值更高的其他環節。我們不應通過犧牲勞動階層的生存權利和破壞生態環境來創造利潤,而應該通過開放自由的市場機制結合我們的創造力來獲得利潤。因此,我們的經濟只有回歸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努力投入到產業鏈中扮演關鍵的中高端角色,我們生產出來的商品才能真正贏得世界的尊重和國人的認可,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成為世界強國。
[參考文獻]
[1]郎咸平。《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東方出版社,2009.6。
[2]劉瓊。《新突破 新動力——談正確處理文化與經濟的關系》,光明日報,2010.6。
[3]郭麗君。《讓文化成為經濟競爭重要因素》,光明日報,2009.12。
[4]吳贇。《文化與經濟的博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2。
[5]汪俊昌。《在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中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新華日報,2005.9。 1、2009年5月1日至2日,為加強同學們對於我國新農村建設成果的認知水平,我們開展了五一下鄉調研實踐活動,通過對大棚蔬菜及生態農業的調查走訪,取得了一系列豐厚的成果。加強了同學們對於建國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1年來,農村經濟所取得的巨大進步的客觀認識。活動地點在南昌市北郊蔣巷鎮。
2、2010年4月,目的地:昌北灣里區的太平村,下鄉目的:調查當地的經濟狀況。我們事先通過查閱資料,對當地的經濟狀況及家庭狀況做出了三份調查問卷。下鄉當天我們帶著3份調查問捲走訪民戶,大致了解了當地的基本狀況。事後,我們又通過統計數據、查閱資料等方式寫出了實踐報告,為太平村的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議。
3、2011年4月,為研究旅遊資源及開發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我社走進梅嶺生態旅遊區,對當地人家進行走訪,並實地考察旅遊資源。預計7月將奔赴雲南,對比兩省的旅遊資源開發的優劣,取長補短,為江西旅遊經濟的開發獻出自己的力量。
6. 有木有江財的同學要去看6月10號張惠妹在南昌的演唱會,求同去啊
您好
2012張惠妹演唱會南昌站
將於2012年6月10日在 江西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 舉行
如果您想了解詳細情況可以訪問我們的網站 中票在線。
我們的客服會為您詳細解答。
關注網站或者微博中票在線
我們會第一時間發布演唱會演出確定信息
歡迎點擊下方chinaticket 的logo進入網站選購
7. 江西財經大學LOGO上用的是什麼字體
江西財經大學LOGO,
目測用的是魏碑字體。
魏碑,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稱,以北魏為最精,大體可分為碑刻、墓誌、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四種。此時書法是一種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過渡性書法體系,鍾致帥稱魏碑「上可窺漢秦舊范,下能察隋唐習風。」魏碑書法對後來的隋和唐楷書體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歷代書家在創新變革中也多從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魏碑風格多樣,樸拙險峻,舒暢流麗。極有名的如《鄭文公碑》《張猛龍碑》《高貞碑》《元懷墓誌》及《張玄墓誌》,已開隋、唐楷書法則的先河。清代中期倡導「尊碑抑帖」,沖破「館閣體」的束縛,碑學興起,書風為之一變。魏碑上承漢隸傳統,下啟唐楷新風,為現代漢字的結體、筆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有許多摩崖石刻,並不是先行書丹上石,而是直接在石面上雕鑿的,臨寫時要注意不使刀痕誇張,免生習氣。
8. 江西財經大學裡面有些什麼標志性的建築物嗎
校門:校門是在2004年7月份重新修建的,九月份正式完工,與2003年之前的校門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當今的校門更加的宏偉,更加的寬闊,四根獨立的大柱組成了宏偉的校門,開放式的結構更加的說明了江財是一個不斷堅持自我發展與和外界溝通相聯合的,從單一財經類不斷向多功能、綜合性發展的學校。
北湖音樂廣場:北湖音樂廣場由周星增先生捐建,捐資100萬。2002年3月份動工,2002年10月份竣工。音樂廣場主體材料是花崗岩、雨花石、水刷石、鑄鐵和玻璃鋼;水面面積6670平方米,硬地面積1800平方米,綠化面積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400平方米,道路600米;有表演舞台、曲橋涼亭、親水平台、湖堤台階、象棋殘局等5個景點,其中表演舞台有20個將軍柱、9根羅馬柱、9個音樂家雕像和17個花壇,曲橋長30米,親水平台安置21個花崗岩圓球,湖堤台階有47個花崗岩石柱,象棋殘局佔地180平方米;音樂噴泉水面面積130平方米。
北湖:位於江西財經大學本部蛟橋園北區西部,面積約300多平方米的一個人工湖,建成於2002年9月。湖內安裝有音樂噴泉,每逢周末開放。湖中有一個正六邊形的人工涼亭,於2002年9月與人工湖同時建成。遠望涼亭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低頭輕撫在碧波盪漾的湖水,看湖中紅鯉自由嬉戲,故名「撫波亭」。
茶園:茶園坐落於29#與30#學生公寓樓之間,它的構造仿如桃園,大理石園標上雋刻的是茶園二字和宋代陸游的《山茶詩》: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