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設計
① 現代主義設計的特徵
現代主義設計特徵:
1、強調創新設計,反對模仿因襲,墨守成規。
2、以現代社會、現代生活為舞台背景,以工業革命發生以來的技術革命作支持。
3、融匯各門類藝術於基礎訓練之中。
4、加強實踐性,推崇既有理論素養,又具備動手能力。
5、堅持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相聯系。
6、主張標准化的批量化。
現代主義設計是從建築設計發展起來的,20世紀20 年代前後,歐洲一批先進的設計家、建築家形成一個強力集團,推動所謂的新建築運動,這場運動的內容非常龐雜。
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設計的民主主義傾向和社會主義傾向;也包括技術上的進步,特別是新的材料——鋼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鋼材的運用。
(1)現代主義設計擴展閱讀
萌起
19世紀末葉、20世紀初,世界各地,特別是歐美國家的工業技術發展迅速,新的設備、機械、工具不斷被發明出來,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這種飛速的工業技術發展,同時對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設計界此時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
一、如何解決眾多的工業產品、現代建築、城市規劃、傳達媒介的設計問題,必須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體系,新的設計觀,新的技術體系,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是社會需求和商業需求迫在眉睫的任務。
二、針對往昔所有設計運動只是強調為社會權貴服務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設計理論和原則,以至使設計能夠第一次為廣大的人民大眾服務,徹底改變設計服務的對象問題。
② 現代設計是現代主義設計嗎現代設計主要包括什麼
http://ke..com/view/42280.htm
這里是現代主義的詳細介紹
現代設計應該是現代主義表現形式的一種
現代設計建議您去買本書來看看
從現代設計的初步,歷史
多方面了解一下
③ 什麼是現代設計
現代主義設計,通常被稱為「功能主義設計」,又稱為「技術美」,或「機器藝術」。
現代主義設計是從建築設計發展起來的,20世紀20年代前後,歐洲一批先進的設計家、建築家形成了一個強力集團,推動所謂的新建築運動。
這場運動的內容非常龐雜,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術上的進步,特別是新的材料的運用,從而把千年以來設計為權貴服務的立場和原則打破了,也把幾千年以來建築完全依附予木材、石料、磚瓦的傳統打破了。
繼而,從建築革命出發,又影響到城市規劃設計、環境設計、傢具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和傳達設計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
(3)現代主義設計擴展閱讀:
德國是現代設計運動的發起國之一,早在上世紀初,德國的設計先驅已經從建築設計著手,從事現代設計的探索和試驗。在納粹取得政權之後,德國這批現代設計的先驅都基本移民到美國,從而在美國推動了現代設計的發展,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國際主義設計的發展和興盛,現代設計與德國是分不開的。
德國功能主義、理性主義的平面設計也是從烏爾姆設計學院發展起來的,烏爾姆學院的奠基人之一德國傑出的設計家奧托·艾舍在形成德國平面設計的理性風格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主張平面設計的理性和功能特點,強調設計應該在網格上進行,才可以達到高度次序化的功能目的。
他的平面設計的中心是要求設計能夠讓使用者用最短的時間閱讀,能夠在閱讀平面設計文字或者圖形、圖像時用有最高的准確性和最低的了解誤差。
1972年,艾舍為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設計全部標志,他運用自己的這個原則,設計出非常理性化的整套標志來,功能非常好,通過奧林匹克運動會,他的平面設計理論和風格影響了德國和世界各國的平面設計行業,成為新理性主義平面設計風格的基礎。
④ 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有名的設計師都有那些啊
一、現代主義設計師
1、彼得·貝倫斯
彼得·貝倫斯(公元1868年4月14日-公元1940年2月27日),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建築師,工業產品設計的先驅,「德國工業同盟」的首席建築師。彼德·貝倫斯是德國工業同盟最著名的設計師,被譽為「第一位現代藝術設計師」。
2、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公元1883年5月18日-公元1969年7月5日),是德國現代建築師和建築教育家,現代主義建築學派的倡導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學校的創辦人。
3、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德國建築師,也是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與賴特、勒·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並稱四大現代建築大師。
4、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1867年6月8日-1959年4月9日),工藝美術運動美國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國藝術文學院成員,四大現代建築師之一 。
5、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20世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是功能主義建築的泰斗,被稱為「功能主義之父」。
二、後現代主義設計師
1、羅伯特·文丘里
羅伯特·文丘里(1925年6月25日至2018年9月18日),是20世紀的主要建築人物之一,他和他的妻子與合作夥伴Denise Scott Brown對建築、規劃、理論著作和教學促進了對建築的討論。
2、查爾斯·詹克斯
查爾斯·詹克斯,是當代重要的藝術理論家、作家和園林設計師。是第一個將後現代主義引入設計領域的美國建築評論家。
3、丹下健三
丹下健三(1913年9月4日-2005年3月22日),日本著名建築師,曾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東京奧運會主會場就是他的傑作。1961年他創建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築設計研究所。
4、雅馬薩奇
雅馬薩奇是山崎實的音譯(1912年12月1日-1986年2月7日),主要成就有1956年獲《進步建築》設計獎 、1957年獲日本建築學會獎等。
5、亞歷山德羅·門迪尼
亞歷山德羅門迪尼,1931年生於義大利米蘭,義大利當代著名設計師、也是建築家及設計批評家,被譽為「義大利後現代主義設計之父」,被稱為達芬奇再世。
⑤ 現代主義設計與後現代主義設計
後現代主義的特徵:
1 企圖打破審美范疇,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2 對主流美術思潮的質疑和對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的關注,主張多元和承認多中心
3 從傳統藝術、現代藝術的形態學范疇轉向方法論,用藝術表達多種思維方式
4 從表達主觀感情轉向客觀世界,對個性和風格的漠視或敵視
5 從對機械和工業社會的反感到與工業機械的結合
6 主張藝術平民化,廣泛運用大眾傳播媒介
參考資料:中央美術學院外美史系編<<外國美術簡史>>310頁
⑥ 現代主義設計與國際主義設計風格的關系是什麼
現代主義設計與國際主義設計風格即有聯系又有區別。
一、聯系
1、它們的聯系表現在時間上具有延續性:從發展根源來說美國的國際主義風和歐洲的現代主義設計是同宗同源的;
2、它們的主張也有相同點;國際主義風與現代主義設計都主張功能,在設計中反對任何形式的裝飾,從而簡化設計的形式,主張標准化下的批量化,以此作為設計藝術的基礎要求;
3、在材料上,都是使用現代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玻璃、鋼鐵,因為材料價格低廉,投資小,獲益大;都採用預製件拼裝; 在建築形式上,強調非裝飾性的簡單幾何造型,如採用六面造型和使用玻璃幕牆結構等; 在設計上採用中性色彩計劃。
二、區別
1、它們的主張存在不同點:現代主義設計主張為人民服務,面對大眾設計,消費人群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因此它主張功能至上,然而價格低廉,形式簡單。而國際主義風使現代主義設計變形,它主張為普通人中的有錢人服務,因此,形式可能超越功能,價格也會比較昂貴,看重形式。
2、現代主義設計建築具有民主性;而國際主義風建築可稱得上是壟斷的。
總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際主義風是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國際主義風是聯系現代主義設計進而發展、變形。發展過程中主導思想發生了轉變,從為人民利益出發轉變到個人利益。
⑦ 現代主義設計和後現代主義設計概念區別有哪些
1、基礎
現代主義設計是從建築設計發展起來的,20世紀20 年代前後,歐洲一批先進的設計家、建築家形成一個強力集團,推動所謂的新建築運動,這場運動的內容非常龐雜,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設計的民主主義傾向和社會主義傾向。
後現代主義設計的概念是,理論界一般認為:它是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學、宗教、建築、文學中均有充分的反映。它與現代主義有本質的區別,它的出現自然有其特定歷史的、文化的背景。
2、表現形式
現代主義設計:功能主義特徵;提倡非裝飾的簡單幾何造型;具體設計上重視空間的考慮,特別強調整體設計考慮,基本反對在圖版上、在預想圖上設計,而強調以模型為中心的設計規劃;重視設計對象的費用和開支。
後現代主義設計:後現代主義精神雖然與現實主義相去甚遠,但在表現手法上卻有著許多相通之處。譬如魔幻現實主義就是後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神奇結合。魔幻現實主義是後現代文化的產物,其總體精神及創作方法都具有鮮明的後現代特徵。
(7)現代主義設計擴展閱讀:
現代主義設計的特徵:
1、強調創新設計,反對模仿因襲,墨守成規。
2、以現代社會、現代生活為舞台背景,以工業革命發生以來的技術革命作支持。
3、融匯各門類藝術於基礎訓練之中。
4、加強實踐性,推崇既有理論素養,又具備動手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現代主義設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後現代主義設計
⑧ 現代主義設計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
1960年美國廣告《金斯勒之火》室內設計的圖景反映當時美國人豪華起居的裝飾觀念,強調帶圖案的地毯和手工鍛造的鐵柵桿,與簡朴的現代主義「優秀設計」既具有聯系、又具有較大的差別。1950年,由埃德加·考夫曼·傑爾主持了一系列的「優秀設計」作品展覽,繼諾伊斯之後他擔任哈佛大學設計系的主任。考夫曼·傑爾強烈地反對任何違背現代主義的設計,風行一時的流線型設計便受到他強烈的譴責。考夫曼·傑爾曾在《建築評論》雜志發表文章,提醒英國同行注意流行設計趨勢的危險。他這種堅持現代主義設計的態度在戰爭剛剛結束的40年代末的美國和西歐各國得到了熱烈的回響。許多英國的設計家擔心美國消費文化的價值觀念對於英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英國的社會秩序造成巨大的沖擊。「英國工業設計委員會」許多成員紛紛抨擊造型俗氣裝飾庸俗的美國商品。約翰·布萊克1954年在《設計》雜志撰文批評美國消費主義的造型設計:「太注重科幻、火箭和星際探險」。西歐國家的許多官方機構或民間組織都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支持稱為「優秀設計」的現代主義設計風格,在德國有1949年成立的「斯圖加特設計中心」,在法國則是1951年建立的「工業美學學會」,在義大利則有稱為「文藝復興」的銷售中心……面對50年代後期西方社會經濟不斷走向繁榮、人們渴望獲得更多更好的消費的現實,這種強調現代主義產品設計傾向在當時不可能獲得廣泛的認同,各種各樣大量生產的用有機物圖案作成裝飾的消費商品依然迅速遍及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
⑨ 後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設計有哪些不同
大部分後現代主義設計作品帶有某種戲謔、調侃的意味,帶有強烈的娛樂性,與現代主義設計的理性化、明確化和非人性化(「物化」)形成巨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