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A.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的主要關系和區別在哪裡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是一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通信設備以及其他辦公設備,進行信息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維護,以企業戰略競優、提高效益和效率為目的,支持企業的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集成化的人機系統。完整的MIS應包括:決策支持系統(DSS)、工業控制系統(CCS)、辦公自動化系統(OA)以及資料庫、模型庫、方法庫、知識庫和與上級機關及外界交換信息的介面。辦公自動化系統(OA)、與上級機關及外界交換信息等都離不開Intranet(企業內部網)的應用。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從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出發,按照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系統、詳細地闡述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理論、方法和工具。全書由8章組成,涵蓋了信息系統導論、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概述、信息系統規劃、結構化系統分析、結構化系統設計、面向對象的系統分析、面向對象的系統沒計、系統實施。同時,每章後還附有思考題。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作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系列教材,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核心課程教材之一。《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可作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信息系統建設和計算機應用丁作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B. 畢業設計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結論怎麼寫
1.引言1.1編寫目的:編寫此文檔的目的是進一步定製軟體開發的細節問題,便於用戶與開發商協調工作.本文檔面向的讀者主要是項目委託單位的管理人員.希望能使本軟體開發工作更具體.1.2項目背景1.2.1項目委託單位:****公司1.2.2開發單位:***公司1.3定義1.4參考資料2.任務概述2.1目標:決策支持:根據公司的要求及時提供所需報表及文件,並在適當時候對各部門領導給予銷售及進貨等方面的提示提高效率:利用軟體進行管理,避免人工管理的失誤以及延遲性,從而實現高效率的管理.2.2運行環境:硬體方面:Pentium級處理晶元1兆顯存的兼容顯卡256色,800*600的兼容顯示器標准兼容列印機軟體方面:WIN95操作系統2.3條件與限制:編程用計算機一台完成期限2000/7/1無資金供給3.數據概述數據流程圖如下:3.1靜態數據:包括系統登錄密碼,各資料庫所在位置,系統分析原始數據3.2動態數據:包括各資料庫內各項顯示數據,用戶登錄信息,系統時間3.3資料庫描述:人事管理資料庫:公司內人員的個人詳細信息,包括檔案信息銷售管理資料庫:當日銷售記錄及以前的銷售統計,用於銷售分析財務管理資料庫:公司內部賬目及收支情況詳表技術管理資料庫:公司所需各技術檔案的詳細記錄(包括文檔)3.4數據字典:數據流詞條描述:1.數據流名:登錄信息來源:用戶的輸入去向:系統內部檢驗部分組成:用戶名,密碼流通量:每次登錄輸入一次2.數據流名:登錄結果來源:系統去向:用戶組成:返回信息流通量:每次登錄返回一次3.數據流名:輸入修改信息來源:用戶去向:系統判斷部分組成:根據各資料庫內容而不同流通量:依用戶輸入而定4.數據流名:反饋信息來源:系統判斷部分去向:用戶組成:系統經判斷後發回的字元數據流通量:依系統當前信息而定5.數據流名:識別信息來源:系統內部檢驗部分去向:系統判斷部分組成:系統各資料庫的標識信息流通量:用戶每次輸入流通一次6.數據流名:處理信息來源:系統判斷部分去向:各資料庫處理部分組成:讀取/修改標識,讀取/修改的變數名稱流通量:用戶每次輸入流通一次7.數據流名:讀取修改來源:系統判斷部分去向:系統各資料庫組成:讀取/修改標識,讀取/修改內容流通量:用戶每次輸入流通一次數據文件詞條描述:1.數據文件名:人事數據簡述:存儲人員信息數據文件組成:人員的各項信息(以CString類型為主)2.數據文件名:銷售數據簡述:存儲當日及從前的銷售記錄數據文件組成:銷售的各項信息3.數據文件名:財務數據簡述:存儲財務管理信息數據文件組成:財務管理的各項記錄4.數據文件名:技術數據簡述:存儲公司內部使用的技術檔案信息數據文件組成:技術檔案名稱,內容加工邏輯詞條描述:1.加工名:檢驗簡要描述:判斷用戶的許可性輸入數據流:登錄信息輸出數據流:登錄結果加工邏輯:判斷是否與系統內部用戶信息相符合2.加工名:判斷簡要描述:判斷用戶的操作並進行相應的讀取/存儲工作輸入數據流:輸入修改信息輸出數據流:反饋信息加工邏輯:判斷用戶的操作->調用資料庫->讀取/修改->反饋3.加工名:人事檔案管理簡要描述:對人事資料庫進行相應要求的操作,並與判斷部分交互輸入數據流:處理信息,讀取修改輸出數據流:讀取修改,處理信息加工邏輯:判斷用戶要讀取/修改的內容->反饋用戶所需信息4.加工名:銷售統計簡要描述:對銷售資料庫進行相應要求的操作,並與判斷部分交互輸入數據流:處理信息,讀取修改輸出數據流:讀取修改,處理信息加工邏輯:判斷用戶要讀取/修改的內容->反饋用戶所需信息5.加工名:財務統計簡要描述:對財務資料庫進行相應要求的操作,並與判斷部分交互輸入數據流:處理信息,讀取修改輸出數據流:讀取修改,處理信息加工邏輯:判斷用戶要讀取/修改的內容->反饋用戶所需信息6.加工名:技術管理簡要描述:對技術統計資料庫進行相應要求的操作,並與判斷部分交互信息輸入數據流:處理信息,讀取修改輸出數據流:讀取修改,處理信息加工邏輯:判斷用戶要讀取/修改的內容->反饋用戶所需信息源點及匯點詞條描述:名稱:用戶簡要描述:既是源點又是匯點,發出動作信息給"檢驗"和"判斷"加工,通過交互界面接受反饋信息有關數據流:登錄結果,登錄信息,輸入修改信息,反饋信息數目:一個4.功能需求4.1功能劃分可細分為四部分:人事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技術檔案管理4.2功能描述人事功能:(1)能對公司內部的所有人員有關檔案詳細資料記錄並保存。(2)能對資料庫內人事檔案的數據進行查閱和修改。(3)能按部門或姓名檢索人員。(4)當某員工的僱用期限達到整年時,按時提醒。銷售統計功能(1)按日對公司的銷售情況進行統計,包括銷售額\銷售數量\各地區銷售比例\不同銷售方式的銷售量比例以及銷售毛利潤情況(2)制定銷售情況的月報表\季報表以及年報表對銷售情況進行分析,對不同銷售人員的業績進行評定財務管理功能(1)協助財務人員進行計算機管理,對庫存情況\進貨情況\銷貨進行登錄和輸出(2)根據預設的庫存情況提醒進貨(3)對收款情況進行統計,在應收帳款達到預設值時進行提示技術管理功能(1)對技術資料進行登錄(2)對維修記錄進行登錄和統計,按不同型號的機器進行故障整體分析,並作出分析報告(3)對維修配件的需求進行管理並及時提示備貨5.性能需求5.1數據精確度:因為此數據為公司內部數據,所以要求不能有誤差5.2時間特性:當日銷售統計要求有即時性,馬上能反應出存貨的問題;同時財務管理數據計算當前存貨情況,並對進貨情況進行估算5.3適應性:此軟體只在公司內部管理人員的機器上使用,因此不考慮適應性6.運行需求6.1用戶界面:屏幕格式:(1)要求有菜單及工具欄以方便操作(2)各資料庫信息可在屏幕上直接修改(3)各數據統計結果可在屏幕上顯示(4)進行系統分析後的結果在另一窗口中顯示報表格式:(1)人事管理報表只要求有個人的普通數據(2)銷售統計報表要求可分別列印當日統計或之前的統計(3)財務統計報表要求列印出存貨及公司帳務詳表(4)技術管理報表要求可以分別列印技術檔案總表和任一技術檔案文檔內容菜單格式:要求菜單項大致與WIN95標准相同,另外附加的功能做到新的單項中輸入輸出時間:年份以4位數字表示6.2硬體介面:需要標准列印機介面進行報表列印6.3軟體介面:Windows標准介面7.其他需求可使用性:要求容易使用,界面友好安全保密性:因本數據屬於公司內部管理用關鍵數據,因此除公司管理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訪問.要求設有登錄密碼檢驗功能,並且此密碼可以在以後進行修改可維護性:要求本軟體的維護文檔齊全,便於維護
C.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的作用
分析是為了把系統了解透徹。設計是為了把系統的框架、分項等內容梳理出來。
D.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講什麼內容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向那些有志於從事管理信息系統的同學系統講述設計版與權開發信息系統的全過程,通過學習本課程,不僅可以完整的學習信息系統設計的主要理論,而且可以通過專業軟體的學習掌握工程化設計信息系統的方法,從而對全面理解信息系統,設計信息系統有較大的幫助。
E.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這門課程第十三章資料庫、輸入輸出設計的知識點有哪些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這門課第十三章資料庫、輸入輸出設計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數據模型,第二節系統輸入設計,第三節系統輸出設計,。
F.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網上搜的一篇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計算機世界》2006.12
一種高度集成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研究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學院 邵維忠 曹明
概述
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HIS)是一門容醫學、信息、管理、計算機等多種學科為一體的邊緣科學,在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HIS是現代化醫院運營的必要技術支撐和基礎設施,實現HIS的目的就是為了以更現代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手段來加強醫院的管理,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改進醫療質量,從而樹立現代醫院的新形象,這也是未來醫院發展的必然方向。
為了滿足我國醫院發展的需要,為了使祖國醫學早日與世界科技接軌,大連匯源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借鑒國內外HIS的先進經驗,並結合國內各家醫院的傳統管理模式和實際需求,開發了該醫院管理信息系統, 2001年《匯源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被大連市信息產業局認定為軟體產品,該產品是真正適合我國國情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是唯一能在中國境內與IBM醫院信息系統解決方案平分天下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院信息系統。
系統設計概述
該系統的實施將在整個醫院建設企業級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並在其基礎上構建企業級的應用系統,實現整個醫院的人、財、物等各種信息的順暢流通和高度共享,為全院的管理水平現代化和領導決策的准確化打下堅實的基礎。該系統具有成熟、穩定、可靠、適用期長、擴充性好等特點,可以根據各醫院各自的特點度身製作。該系統已成功地運行在普蘭店市第一人民醫院、庄河市第一人民醫院、大連市中山醫院、蓋州市中心醫院、蓬萊市人民醫院、丹東市中醫院、撫順市中醫院、鐵嶺中醫院、鐵嶺縣醫院、黑龍江省呼蘭縣中醫院、大連大學附屬醫院、瓦房店第一人民醫院等一系列三甲、三乙、二甲等醫院,為各醫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時也受到客戶的廣泛好評。
應用軟體功能
(一)、醫院各職能部門微機配備表
整個系統由一台伺服器和若乾颱工作站構成一個網路,各個子系統在網路上協調運行,部門間業務查詢靈活,又提供嚴格的許可權控制。每個子系統提供一個公用查詢功能,每個子系統在此功能下只能使用它有權調用的功能。網路間共享的數據是實時的,避免造成部門間數據不一致的現象。
(二)、醫院管理子系統功能視圖
醫院管理子系統(HIS)通常包含門診、住院兩部分,而管理的主線則為葯品和收款金額。
1、視圖說明:
以上為醫院的各職能部門的功能視圖。方框內的部門為配備計算機的部門;平行線內的部門為醫院內相關部門。各部門間傳遞的是數據信息。由於人事科、總務科等相對功能獨立,所以未包括在內。
2、功能詳細設計見附錄
硬體平台系統設計
硬體是系統實施的基礎,在設計方案中,我們考慮到系統實施的各種要求及特點,同時兼顧醫院的實際情況,硬體選型時必須符合系統需求,兼顧系統性能,以性價比最高為原則,使系統達到最優、也最經濟的方案。
1.伺服器(SERVER)
主伺服器是系統的心臟,系統中所有工作站都必須與其進行信息交換,所以必須保證其速度快、穩定、質量可靠。
2.工作站(WorkStation)
工作站的選用是以保證網路的高速度運行、高可靠性為標准。同時考慮到醫院的具體實際情況,達到系統的要求並為醫院自身節省有限的資金。
3.列印機(PRINTER)
我們選用列印機主要以列印速度快、耐用、運行成本低為主。世界著名的列印機生產商產品完全符合其要求。
4.配電電源(UPS)
電源中斷時,如果網路正在運行,可能導致數據丟失、設備損壞從而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必須保證機器的不間斷運行,但僅能提供一段很短的時間,並發出警報。
網路設計
醫院管理系統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因此,在設計方案中,大連匯源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考慮到管理面廣、部門多、信息交換要求及時等特點,同時兼顧醫院的實際情況,網路採用國際標準的星型的網路拓撲結構,其具有擴充靈活、維護方便、運行穩定、互連性好、性能價格比合理等特點,是計算機網路系統採用的最優、也最經濟的方案。
1. 綜合布線
纜線是計算機網路的生命線,是傳送信息的動脈,線路如因質量問題而造成損壞,將會使網路全部癱瘓,而停止工作。因此,我們在設計中採用樓宇自動化的綜合布線方案,嚴格按照綜合布線的技術要求,以此提高線路的質量和穩定性。同時可用於語言傳輸,便於用戶自由選擇,根據現場情況,線纜可連接於RJ-45插座於牆面上,也可用RJ-45插頭直接連工作站,這樣便於維護和擴充
2. 網路設備
網路設備主要是交換機(Switch HUB) 和集線器(HUB) ,它們是連接主伺服器和工作站的中間設備。交換機(Switch)是網路中的核心設備,它提供伺服器、工作站之間的交換式的快速連接,網路中還有一個硬體設備,就是網路適配器,又稱網卡,用於連接每一個工作站與線纜。因為網卡是每一個工作站與網路連接的主要設備,為了使工作站穩定的工作,兼容性好、可靠性高的網卡是一定要保證的。
3.網路管理
我們使用以上的網路方案是為了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便於管理與維護。在規劃中我們使各工作站不互相依賴, 但又互相聯系。即一個工作站的運行狀態的好壞並不影響其它工作站的正常運行,提高了網路的可靠性。
資料庫系統和系統管理平台
1、 資料庫系統
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因其數據量巨大、實時性強,所以在資料庫系統選型時必須選擇高效、穩定的大型資料庫系統。
2、 網路操作系統
網路操作系統是網路硬體設備基礎上的一層軟體平台,沒有網路操作系統將不能構成合理的計算機網路系統。 網路操作系統是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穩定並與資料庫系統配合緊密。
工程服務
1.網路安裝
大連匯源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負責網路工程安裝,遵循EIA/TIA568B布線標准,安裝內容如下:
● 提供網路拓撲設計圖
● 安裝伺服器及網路適配器
● 安裝工作站及網路適配器
● 安裝Switch HUB 、HUB
● UTP 及所有接頭
● 安裝伺服器網路操作系統
● 安裝工作站應用軟體
2.網路調試
按照標准調試每一個節點,保證每一個工作站能正常運行,並進行嚴格的安裝後測試,減少每一個點的不良隱患,使網路能穩定的運行。
3.網路管理
大連匯源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在工程完工後,保證定期派工程技術人員對網路進行管理和維護,定期對使用人員提供技術指導。
培訓服務
1.網路系統管理人員培訓
網路管理人員是高級操作人員,網路正常運行必須由網路高級管理人員隨時維護,因此對高級操作人員要求有一定的網路知識及網路維護水平。本公司提供對網路管理人員為期兩個月的技術培訓,使其達到能獨立維護保養網路的能力。
2.工作站管理人員培訓
工作站管理人員是維護管理應用系統軟體的中級人員,必須能夠管理整個系統及各部門子系統的銜接和調用。本公司對中級人員提供30天的培訓,使其能夠了解各部門子系統的調用,及時為各部門提供維護和系統的正常運作。
3.工作站使用人員培訓
工作站使用人員培訓是單機工作站的操作人員,只能了解本部門的子系統的操作,不必也不能接觸其它子系統,本公司提供30天的培訓,學習單機單系統、本部門的相關操作。
系統維護與支持
大連匯源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用戶網路及硬體設備一年質保,軟體系統自交付使用後一年內免費維護。對網路和軟體系統提供終身技術支持,我們承諾並保證24小時時刻響應用戶的呼叫,及時提供完善周到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G.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這門課程第一章系統分析與設計環境的知識點有哪些
信息來系統分析與設計這門課第一章系源統分析與設計環境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系統分析的基本概念,第二節信息系統參與者,第三節現代信息系統的企業驅動力,第四節信息系統的技術推動力,第五節簡單的系統開發方法,。
H. 衛紅春編著的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課後習題答案。。
一、簡答題
1、有哪幾種代碼實現策略?闡述基於業務對象的用例實現開發策略的基本思想。
答:三種開發策略:自頂向下開發策略;自底向上開發策略;基於業務對象的用例實現開發策略;
基本思想:基於業務對象的用例實現開發策略是在C/S和B/S模式下,採用面向對象方法開發的一種經典的編程策略.這種策略的基本開發步驟是:第一,根據業務對象模型建立資料庫;第二,編寫並測試業務對象程序;第三,編寫並測試用例實現程序;第四,集成測試.
2、程序開發小組的組成有哪幾種形式?
答:平等協作制;組長負責制;技能互補制;
3、α版本和β版本的區別是什麼?
答:α版本:未完成但可以提交進行嚴格測試的軟體版本.A版本的生命周期很短,通常只有幾天或幾個星期
β版本:能夠穩定進行的系統,可以交付給終端用戶進行測試.B版本是經過對多個A版本的完整測試,確認沒有問題後產生的.B版本提交給直接用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測試和檢驗,一般需要幾個月的測試時間.
4、什麼叫系統集成?有哪幾種集成方式?
答:系統集成是將各軟體構件以及子系統整合成完整性軟體,以及與軟體平台和其他相關系統進行適配、整合的過程。
集成方式:漸進式集成、集中式集成
5、簡述信息系統的測試工作。
答:信息系統的測試可劃分為模型測試、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和驗收測試等部分,每一個部分包括確定測試目的和測試對象、編制測試計劃、組織測試隊伍、選擇測試方法、設計測試用例、實施測試和測試結果評價等項工作。
6、測試有哪兩種基本方法?
答:靜態測試、動態測試
二、填空題
1、自底向上開發策略
2、分包
3、維護版本
4、漸進式集成
5、靜態測試
6、黑盒法
三、選擇題
1、B
2、B
3、A
4、C
5、A
四、思考題
1、簡述代碼實現三種策略的優缺點。
答:
【1】自頂向下開發策略
優點:無需為測試程序專門構造測試環境和測試驅動程序。
缺點:在編程初期,不能組織多個程序員同時編寫多個程序模塊。
【2】自底向上開發策略
優點:多個程序員在開發初期就可以同時投入編程工作,能夠提高編程效率。
缺點:需要編寫大量驅動程序來測試所編寫的底層模塊,給開發和測試帶來了很重的負擔。
【3】基於業務對象的用例實現開發策略
2、簡述測試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答:
常用原則:
測試應該「盡早地和不斷地進行」。
要清楚地知道完全測試程序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測試都應追溯到用戶需求。
將Pareto原則(80%的錯誤都起源於程序模塊中的20%)應用於信息系統測試。
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應該由獨立的第三方來設計並實施測試。
保證測試用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系統切換有哪幾種方式?各有什麼優缺點?
答:
1) 直接式:直接式是當確定新系統能正常運行後,在某一確定時間,停止舊系統的運行,立即啟用新的信息系統。
優點:簡單、節省費用和人力。
缺點:風險較大。因為新系統沒有真正擔負過實際工作,運行中難免出現預想不到的問題。
這種方法僅適用於系統規模小、業務簡單、數據不很重要的應用場合。重要系統不宜採用此種方法。
2) 並行式:並行式是針對直接式存在的問題,採用並行切換方法,即使新舊信息系統同時運行一段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對比結果沒有問題後,便可用新系統正式代替舊系統。並行時間一般為3~5個月。這種方法雖沒有多大風險,但費用高、工作量大。
3) 分段式:分段式是對上面兩種方法的綜合,它的特點是分階段、分部分進行新舊替換,這樣既避免了直接式的風險,又減輕了並行式費用和人力資源的浪費。
4、系統維護分為哪幾種類型?
答:
【1】更正性維護
【2】適應性維護
【3】完善性維護
【4】預防性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