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logo
建議您先專門的設計公司設計
② 農業銀行標志
中國農業銀行標識由中國古錢和麥穗構成,外部為圓形古錢幣,寓意貨幣、銀行;內部由方形麥穗貫穿上下,象徵著農業,構成了中國農業銀行的名稱要素。麥穗中部形成一個「田」字,體現出農業銀行的特徵。麥穗芒刺直指上方,使外圓開口,給人以突破感,象徵中國農業銀行簇擁著中國農業的發展,不斷開拓前進。
中國農業銀行的標識採用大自然的綠色為主要色彩基調。綠色是生命的本原色,象徵生機、收獲、純朴、穩健,表示中國農業銀行誠信高效的美好形象,同時寓意中國農業銀行事業蓬勃發展。
中國農業銀行的標識於1988年11月1日正式啟用。
③ 求一個農業公司logo
強烈推薦名片天下網站的標志易~~~你自己就能設計,用了你就知道好了
④ 農業銀行的標志意義是什麼
中國農復業銀行標志圖為圓形,由中制國古錢和麥穗構成。古錢寓意貨幣、銀行;麥穗寓意農業發展,它們構成農業銀行的名稱要素。
中國農業銀行標志整個圖案成外圓內方,象徵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的規范化。麥穗芒刺指向上方,使外圓開口,給人以突破感,象徵中國農業銀行事業不斷開拓前進。
行徽標准色為綠色。綠色是生命的本原色,象徵生機、發展、永恆、穩健,表示農業銀行誠信高效,寓意農業銀行事業蓬勃發展。
(4)農業logo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銀行為成立於1951年的農業合作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農業銀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09年1月,中國農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中國農業銀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中國農業銀行為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
⑤ 中國原始農業起源的標志是什麼
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出現以及聚落、磨製石器的發展,是原始農業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標志。
在原始的自然條件下,採用簡陋的石器、棍棒等生產工具,從事簡單農事活動的農業。使用石器工具從事簡單活動的農業。系由採集、狩獵逐步過渡而來的一種近似自然狀態的農業,屬世界農業發展的最初階段。
其特徵是使用簡陋的石制工具,採用粗放的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實行以簡單協作為主的集體勞動。大約在距今12000年前,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出現了原始農業的雛形,進入原始農業的重大技術突破是馴化野生植物和動物,標志是稻穀和陶器的出現。
(5)農業logo擴展閱讀:
原始農業基本特徵有:
①生產工具簡單落後,以石刀、石鏟、石鋤和棍棒等為主;
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採用刀耕火種;
③主要從事簡單協作的集體勞動,獲取有限的生活資料,維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黃河流域迄今最早的農業遺址,屬於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的裴李崗文化和分布在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距今較有七、八千年之久。種植業已是當地居民最重要的生活資料來源。
出土的農具配套成龍,從砍伐林木、清理場地和加工木器用的石斧,鬆土或翻土用的石鏟,收割用的石鐮,到加工穀物用的石磨盤、石磨棒,一應俱全,製作精緻。主要作物是俗稱穀子的粟,如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發現了大量窖藏的粟。
采獵業是當時僅次於種植業的生產部門。人們使用弓箭、魚鏢、網罟等工具進行漁獵,並採集朴樹籽胡桃等作為食物的重要補充。養畜業也有一定發展,飼養的禽畜有豬、狗和雞,可能還有黃牛。與這種以種植業為主的綜合經濟相適應,人們過著相對定居生活,其標志就是農業聚落遺址的出現。
⑥ 極飛農業logo是什麼
官方網站下載的。
⑦ 中國農業銀行的標志
中國農業銀行標志如下:
中國農業銀行簡介: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專ABC,農行)是中國大型屬上市銀行,中國五大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
數年來,中國農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列,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09年,中國農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並在2010年完成「A+H」兩地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2015年入圍由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第23位。
⑧ 傳統農業的標志和典型形態是什麼
(1)精耕細作農業是對中國傳統農業精華的一種概括,指的是傳統農業的一個綜合技術體系。萌芽於夏商周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技術成形期,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的擴展期,明清是深入發展期。(2)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是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基礎。鐵犁牛耕技術出現於春秋戰國,在漢代得到改進和推廣。隋唐時期,隨著江東犁的出現,得到完善而為後世所沿用。(3)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是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總目標。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時期,實行了壟作法,西漢時實行代田法。還採用輪作倒茬和間作套種方式,宋代以後,江南地區形成稻麥輪作的一年兩熟制和一年三熟制。為了提高土地生產率,人們通過提高耕作技術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充分發揮土地潛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術,南方形成耕耙耖技術。(4)改變農業環境,提高土地生產率。中國古代重視農田灌溉,從古至今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環境,使農業收成不再完全取決於天氣的好壞。
⑨ 求一個生態農業的logo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