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設計工作
① 設計院做結構設計工作幾年後有什麼出路
作者:吃瓜群眾
畢業兩年,建築設計院工作兩年。
先說設計院工作感受,只針對我工作過的設計院,但其他類型的設計院了解到的差不多類似,對於一個小兵來講,設計院的人際關系比較簡單的,工作內容也比較「單純」(就是畫圖)。
設計院的出路是什麼?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咱們這行的職業規劃,已經在設計院內工作的人和正在找設計院工作的人,我覺得不少人很少想這個問題,因為就目前而言,只要辛苦工作,有活干,還是有不少設計院的收入尚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過,設計院畫圖真的有點「磨人」,雖然這行非常看重經驗,但實際上創造性不強,每天工作內容套路大體相同,大家是照著專家制定的規范去工作,很多人被磨的失去了稜角和激情,有些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雖然人生變數是非常多的,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我覺得任何行業都需要有一定的職業規劃。
從宏觀上講,個人認為建築土木行業必然在未來緊縮,直觀的感受就是找設計院工作難,招人少,降薪,甚至裁人和一些設計院倒閉。未來會不會有轉機,我一個行業菜鳥,不負責任的說並不看好。行業需求人少,必然導致這個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供應減少,這需要一個過程,最終達到一個動態平衡,那麼這個過程中多餘的新人和已經從業的老員工怎麼辦,我想有一部分人只能被迫轉行甚至失業。
從設計院開始起步的從業者角度,我認為未來的路線是。
1、轉行。越早越好,越年輕越好,越一無所有的時候越好。
2、事業編/公務員。尤其公務員,估計未來生活上至少是中產階級。
3、堅持設計院路線。設計人不可能一輩子高效畫圖的,40歲之後要想保持住甚至超越一個成熟設計人的收入,甚至說的嚇人點保住工作不失業,只有做上領導。要麼身處在大院發展超越老員工和同事,熬到老前輩退休自己上位;要麼在大院中鍛煉到技術成熟,去小型設計院做個領導。我發現目前一些民營或者小型掛靠或分院的前輩大體走的是第二條路,但他們那個年代可是行業的黃金期,小型設計院遍地開花,所以第二條路行得通,但現在看來這條路在未來會很難,新人在設計院發展大體會走第一條路線了。
4、轉甲方。工作這短時間感覺到設計院里有相當一部分人想要選這條路,大概是設計院工作5年左右去甲方做相關專業的工作,也有的人從設計院去了甲方後覺得不適應又回到設計,對於現在剛入行設計的人來說,未來5年後甲方的情況如何不得而知。
5、轉施工。從設計院出發選擇這條路的少之又少,不了解。
6、創業,開設計院等行業相關公司。大環境不景氣下很難,說到這條我們機電專業真是悲劇,也許未來會出現一批專門從事機電業務的事務所,如果誰開了設計院記得找我們悲劇的機電專業同胞去當負責人- -。
7、個體。包括不想再畫圖的,行業里被淘汰的,有志做個小買賣的人最後可能走這條路。甚至在二十多年後,從事底層體力勞動的人裡面估計大概會有一部分當年的畫圖匠。
以上是大概能想到的各種情況了,有人提到考證,證是在一定程度增加了自身的價值,可以起到短時間增加收入的作用,本質上與提升技術水平等價,證明自身一定的技術水平,但對職業軌跡起不到本質的決定性作用。實際上是國家政策法規造成了這個證的核心價值,並且現在可以看到隨著市場變化,政府政策也在變化,證有是最好的,可能未來會變成必須的,但絕對不是有了就高枕無憂,也許在未來這個證變成了從業證,屆時考試難度降低,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國家對企業的規定,有證對於找工作大概等於四六級,少數骨幹加上廉價勞動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才是老闆最需要的。不過,目前來看,在這行混是一定要盡力拿證的,至少在未來應該可以保住飯碗,而且當下還可以靠這個賺一筆不小的收入,你懂得。在工程行業里,設計院的人習慣把技術至上,確實畫的多賺得多,但即使在設計院,賺的多的人,大部分雖然是技術出身,卻不是因為專業技術而邁入賺的多的行列(除了總工)。
如今進設計院的學歷門檻越來越高,很多一般的單位招應屆生都要研究生起步(這方面建築專業同學好很多),在我看來只是因為行業不行用這個去強行篩選掉一部分人,讀過研究生的同學去了設計院大概能體會研究生對於設計院工作的用處大不大,尤其是某些專業。一線工作的前輩們在短短二十年間把我們的大中國建立如此繁華也沒有幾個是碩士出身。碩士本職研究和創造跟設計院的實用科學完全兩個路子。家裡有關系一樣普本上路。設計院工作三年出來一般比一個剛畢業的研究生水平要強得多。未來這行競爭加劇,保持自身先進性的同時最好鍛煉和掌握一些其他技術或者能力,我覺得這是必要的,而這點很多設計院的同胞可能因為太忙容易忽略,貌似也是傳統行業從業者的通病,對新技術新產業的關心不足,就像20多年前老國企里的員工對市場經濟的到來茫然不知。想想萬一哪天不行,除了畫圖,自己還能做什麼。國家已經延遲退休,剛入這行距離退休還有30多年呢,未來會有多大變化,it對各個傳統行業的滲透和沖擊目前已經很顯著了,這真是個既讓人震驚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智能化自動化大概是未來趨勢,只不過現在對土木行業影響還不多,不過5年,10年,15年後呢,總之在這個行業內生存,得有一定危機感,在設計院里靠畫圖賺的缽滿盆盈的日子大概不會再來了。
② 結構設計師和結構工程師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結構設計師:結構設計師是負責針對產品內部結構、機械部分產品內部結構、機械部分進行設計的人員。一個好產品首先要實用,因此,結構設計首先是功能,其次才是形狀。產品實現其各項功能完全取決於一個優秀的結構設計師。
結構工程師:是指合理的將建築物的結構承重體系建立和布置起來,以滿足房屋的承載力、安全、穩定和使用等方面的職務和工作。結構工程師即取得相應資質,進行結構計算和繪制結構圖的人。
2、作用不同
結構設計師:結構設計是機械設計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整個產品設計過程中最復雜的一個工作環節,在產品形成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構工程師:參與產品項目立項可行性調研,參與系統方案設計;擬制結構設計方案和項目計劃,研究開發新結構新技術,,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承擔產品結構、零部件的詳細設計;承擔樣機的研製、調試和相關技術;
公差分析和DFMA(面向製造和裝配的設計)檢查;與製造工程師進行模具檢討;模具樣品檢討、設計更改和零件最終的承認;為EMI、ESD、安全和可靠性等各種測試提供機械支持;解決產品開發中的問題、問題跟蹤以及與客戶討論技術問題;為產品的量產提供技術支持。
(2)結構設計工作擴展閱讀:
結構工程師主要職責:
1、參與產品項目立項可行性調研,參與系統方案設計。
2、擬制結構設計方案和項目計劃,研究開發新結構新技術,,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
3、承擔產品結構、零部件的詳細設計。
4、承擔樣機的研製、調試和相關技術。
5、公差分析和DFMA(面向製造和裝配的設計)檢查。
結構工程師主要職責:
1、基本的機械設計知識;
2、熟練掌握塑膠件、鈑金和壓鑄等零件設計;即面向製造的設計;保證零件設計簡單、質量高、缺陷少、製造成本低,同時相應的模具結構簡單、模具製造和加工容易。
3、熟練掌握產品的裝配設計技巧;即面向裝配的設計;產品的裝配同產品的製造同樣重要,產品的裝配應當使得裝配工序簡單、裝配效率高、裝配缺陷少、裝配成本低和裝配質量高等。
③ 結構設計師的工作內容
參與制定鋼結構設計方案以及項目投標,對所做工程各方面的技術指標和數據進行統計,為工程報價等工作提供資料;
按照設計方案,進行鋼結構分析與計算,並負責圖紙繪制;
解答詳圖深化人員提出的關於結構方面的問題,解答構件加工和現場安裝過程中的結構問題;
收集、整理跟結構設計相關資料並進行及時的歸檔,確保資料的完整性;
設計圖技術交底工作,改進設計中的缺陷,提高設計水平;
參加對助理設計工程師及以下技術職稱員工的培訓工作
④ 設計院做結構設計工作幾年後有什麼出路
建議考公務員吧。
⑤ 結構工程師主要做哪些工作
配合建築師做出技術可行而又符合建築師設計意圖的建築方案,確定結構型式並深化結構方案,計算荷載並進行荷載效應組合。
繪制施工圖文件(結構圖分冊),回答或補正審圖辦提出的問題,參加開工前的施工圖會審,服務工地現場、參加相關驗收等。
一級注冊工程師的勘察設計范圍不受項目規模及工程復雜程度的限制。二級注冊工程師的勘察設計范圍僅限承擔國家規定的民用建築工程三級及以下或工業小型項目。
參加施工圖會審,審查施工單位基坑開挖,基礎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跟蹤檢查基礎、主體結構的工程質量、參與解決施工中碰到的技術難題、對工程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配合有關專業,協調解決。
⑥ 結構設計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結構設計分為建築結構設計和產品結構設計兩種,其中建築結構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上部結構設計和基礎設計。
1、上部結構設計:
主要分為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核心筒結構、筒中筒結構、砌體結構。
2、基礎設計:
(1)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上部結構類型及上部結構傳來的荷載效應和當地的施工技術水平及材料供應情況確定基礎的形式,材料強度等級,一般有淺基礎(如: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等)和深基礎(如:樁基)。
(2)基礎底面積的確定及地基承載力驗算。
(3)基礎內力計算及配筋計算。
(4)考慮必要的構造措施。結構施工圖上是結構工程師的語言,是直接面對施工現場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應該按照一定的規范繪制。
(6)結構設計工作擴展閱讀:
剪力牆結構的設計要點:
對剪力牆結構,《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都有一些規定,高規的內容要多一些,且有關於短肢剪力牆的規定(7.1.2條共8款)。
一般剪力牆為hw(牆肢截面高度,個人認為此應稱為「牆肢長度」,與高規表7.2.16注1及抗震設計規范6.4.9條與表6.4.7注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表11.7.15注4統一)/bw(牆肢截面厚度)>8,牆肢截面高度不宜大於8m,較長的剪力牆宜開設洞口(即所謂結構洞)(高規7.1.5條)。
短肢剪力牆hw/bw=5(認為按老習慣取4較合理)~8,抗震等級應提高一級。hw/bw<5(認為按老習慣取4較合理),即為異形柱。L形、十字形剪力牆等,只要其中的一肢達到一般剪力牆的要求,則不應認為是短肢剪力牆。
高規7.1.1條規定「剪力牆結構的側向剛度不宜過大」,如果採用全剪力牆結構,即除門窗洞外均為剪力牆,無一片後砌的填充牆,第一周期只有1.02秒,側向剛度過大,使地震作用過大,不經濟,不合理。
⑦ 做結構設計一年想轉行不知道做什麼工作好
趕快改行,珍惜生命遠離結構。女的干結構老得很快。結構工作風險巨大收入不多,壓力山大,累死無功,不要猶豫趕快逃離。
⑧ 結構設計到底是做什麼工作的
大學學結構的人都有一枚冷笑話: 樓蓋得漂亮,是學建築的功勞 樓蓋得不結實、倒了,是學結構的去坐牢gRaviTOn 鋼結構,混凝土結構都有,有時還有砌體結構。 考證就是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咯,也可以考點別的,岩土工程師,建造師……我要喝開水 很怕HR問一些關於職業規劃的問題 是蘇寧置業,規劃設計部 GeN-養貓的洋蔥 蘇寧置業不就是去年拿地拿過頭 填不了坑 造出來的能賺的物業 都是蘇寧電器自家用 其他的別墅 公寓 空置率反常 的那家么~~B-Diddy 結構設計主要是三大結構,一般是鋼混,不過一般助理也不需要了解太多吧我要喝開水 =.= 那。。。那說不定成為員工後有內部優惠啥的森林小野豬-不能跟你做朋友
⑨ 結構設計工作者何去何從
我也很糾結,現在在做鑒定檢測了,一注在設計院不值錢,出來社會上還是稀缺資源。沒證的話,去國企施工單位,繼續畫圖狗也不錯,BIM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