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網設計
⑴ 大型園區網路設計方案
綜合布線 你想在這別人就給你回答應該不怎麼太現實
⑵ 題目:園區網路的設計與實現!哈哈,我們要做程序設計拉!哪位高人指點下小女子啊,先謝謝拉!
別從網上找人教,叫你的人一定不簡單.注意他可能會去攻你編的程序.還是自己買相關的書籍來邊看邊做.有什麼問題在找專人請教.這樣只有你了解這些程序的編寫及漏洞 .這樣不是更安全嗎?????
⑶ 園區網路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IP地址的劃分,進行子網劃分必須考慮那些
網路拓撲結構
公司未來的發展
主機數量
網段大小
大約就這么些了,LS的回答還是挺搞笑的.
⑷ 簡述園區網分層設計模型思想
AB吧我覺核層應該提供數據高速轉發冗餘
⑸ 中小園區網路設計與實現(畢業設計論文)
你給我郵件,[email protected],留下你的聯系方式,電話或MSN,我可以考慮一下幫你做個設計.
我是北電網路資深設計專家,這種設計是最簡單不過了.
⑹ 畢業論文 園區網規劃與設計
我可以寫園區網規劃與設計
⑺ 園區網路設計有哪三種基本媒體類型
組建區域網 區域網的基本設計通常可以分為5個步驟: 1 確定用戶需求 2 設計區域網類型 3 確定區域網的帶寬和網路設備類型 4 進行區域網布線方案設計 5 設計區域網服務設施 確定用戶需求 ●確定用戶需求,首先應該調查清楚下列基本問題: ●要建區域網的機構的工作性質、業務范圍和服務對象。 ●區域網建設機構的目前的用戶數量,目前准備入網的節點計算機數量,預計將來的發展會達到的規模。 ●規劃建設區域網的最終分布范圍。 ●區域網建設機構是否有建立專門部門(如網路中心、信息中心或數據中心)進行信息業務處理的需求。 ●區域網是否有多媒體業務的需求。區域網是否考慮將機構的電信業務(電話、傳真)與數據業務集成到計算機網路中統一處理。區域網建設機構對網路安全有哪些需求,對網路與信息的保密有哪些需求,要求的程度是什麼。 設計區域網類型、分布構架 首先確定適合的區域網類型和分布構架。目前在區域網建設中,由於乙太網性能優良、價格低廉、升級和維護方便,通常都將它作為首選。是選擇百兆位乙太網還是千兆位乙太網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和條件決定。如果網路建設機構存在布線方面的困難,也可以選擇無線區域網。 網路分布架構 ●網路分布架構與入網計算機的節點數量和網路分布情況直接相關。 ●如果所建設的區域網在規模上是一個由數百台至上千台入網節點計算機組成的網路,在空間上跨越在一個園區的多個建築物,則稱這樣的網路為大型區域網。對於大型區域網,通常在設計上將它組織成為核心層、分布層和接入層分別考慮。 ●接入層節點直接連接用戶計算機,它通常是一個部門或一個樓層的交換機;分布層的每個節點可以連接多個接入層節點,通常它是一個建築物內連接多個樓層交換機或部門交換機的總交換機;核心層節點在邏輯上只有一個,它連接多個分布層交換機,通常是一個園區中連接多個建築物的總交換機的核心網路設備。 ●如果所建設的區域網在規模上是由幾十台至幾百台入網節點計算機組成的網路,在空間上分布在一座建築物的多個樓層或多個部門,這樣的網路稱為中小型區域網。 ●在設計上常常分為核心層和接入層兩層考慮,接入層節點直接連接進核心層節點。 ●如果所建設的區域網是由空間上集中的幾十台計算機構成的小型區域網,在邏輯上可以不用考慮分層,使用一組或一台交換機連接所有的入網節點即可。 確定區域網的帶寬 ●接著確定區域網的帶寬。一般而言,百兆位乙太網足能夠滿足網路數據流量不是很大的中小型區域網的需要。如果入網節點計算機的數量在百台以上且傳輸的信息量很大,或者准備在區域網上運行實時多媒體業務,選擇千兆位乙太網。 選擇網路主幹設備 ●最後選擇網路主幹設備的類型。建議網路主幹設備或核心層設備選擇具備第3層交換功能的高性能主幹交換機。 ●如果要求區域網主幹具備高可靠性和可用性,還應該考慮核心交換機的冗餘與熱備份方案設計。分布層或接入層的網路設備類型,通常選擇普通交換機即可,交換機的性能和數量由入網計算機的數量和網路拓撲結構決定。組網實例 &nb
參考資料:也是941LA.COM搜出來的,借用一下!
⑻ 簡述園區網分層設計模型思想
如何分層及使用什麼設備是根據需求及預算來定的,小網路里3系列的3層交換機就可能是骨幹層,接入層用2系列,沒有匯聚層。另一些網路里可能65系列是會聚層,沒有接入層,骨幹用12系列。
⑼ 跪求《園區網的規劃與設計》畢業設計論文 !
摘要:隨著計算機及通信技術的飛躍發展,企業內部管理的網路化及信息化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本文以新興鑄管邯鄲工業園區的計算機網路建設為例,敘述了網路構建的具體做法和部分子網的開發思想。
關鍵詞:網路信息化 開發建設 我公司隨著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以適應企業的發展和信息化的要求,公司各單位都組建了計算機網路以實現計算機的輔助管理,電腦已有過去的數台增加到目前的數百台,從單機應用模式變為聯網模式。為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計算機網路,有必要對網路進行科學的規劃和開發建設。網路規劃 作為企業的一個工業園區,對內構建企業區域網,對外應能聯入外圍工業區和外圍廠,這兩點在網路規劃時都應考慮到。因而根據此特點和公司各單位的部門劃分,園區內電腦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一是生產用電腦,二是管理用電腦,三是財務用電腦,四是勞資系統電腦。在這四種類型中,辦公管理用電腦數量最多,相互交流也較多。經過分析,我們將企業區域網按應用類型分為對應的四個子網:生產子網(LAN1);管理子網(LAN2);勞資子網(LAN3);財務子網(LAN4)。這四者連接起來構成了企業的主幹網。網路規劃如下:LAN1網段為192.1.31.XXX,LAN2網段為192.1.30.XXX,LAN3網段為192.1.70.XXX,LAN4網段為192.168.200.XXX。每個網段的第10個地址保留用作主控域伺服器,並將30網段的第11個地址用於工業區的內部WEB伺服器。企業主幹網的拓撲圖如圖所示:可以選擇的區域網有Netware網,WindowsNT網和Windows2000或Windows9X對等網等。根據公司的園區規模和實際需求,我們選用Windows2000或Windows9X對等網,採用這種區域網的優點是不需要配置較高的專門伺服器,連接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連接方式可採用匯流排型網路結構(多在生產子網中採用),星型網路結構和環型網路結構。我們大多選用星型網路結構,它的優點是連接簡單,維護方便,穩定性相對較高。連接設備一般為8-24口的交換機、網卡、光纖轉換器、光纖、雙絞網線等設備,為了保證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在通訊光纖的入口採用帶路由的轉接器。網路實施 網路的實施可分為三個階段:網路設計,網路布線和網路軟體的編程配置。1、網路設計網路設計應根據網路的規劃方案,對工業區的網路進行統一布線設計。哪些地方需走光纖,在哪個單位設立鏈接點最經濟簡便等作為最優先的考慮。有關辦公樓內、醫院以及學校樓的布線,在其建築平面圖上設計網路布線方案,標明各樓層集線和每個信息點位置,在圖上畫出從轉換器到各信息點的布線路徑,並根據路徑計算所需網線長度、根據信息點統計出所需的交換機配置和數量以及打牆孔的位置,按需要配置護線PVC套管和槽板,最後製作統計表,匯總所需的各種布線材料,並作出概預算,以便合理安排資金,按需購買材料。2、網路布線布線按照已設計好的方案進行。首先從各信息點向交換機配置位置處進行布線,在每個匯合處將線束緊,並用合適規格的槽板或套管加以保護,網線中間不能打折應盡量保持平直。其次是雙絞線兩端的製作,製作級聯線和直通線。在區域網布線中,雙絞線與RJ45接頭引腳採用568A和568B兩個標准。級聯線一般用於交換機間相連,採用568A的壓法,直通線用於交換機到計算機終端的連接,多採用568B的壓法,抗干擾性強,傳輸距離較遠。最後校線無錯後將轉換器與交換機、交換機與計算機連接起來。3、網路配置和軟體編程A、IP地址的分配在網路連接中,選中「IP/TCP」屬性,按規劃的網段輸入各分配PC的地址和子網掩碼,這樣即可通過IE瀏覽器輸入公司的WEB伺服器IP地址後,進入公司的辦公自動化網路平台,實現公司信息的瀏覽、發布和公文檔的相互傳送。B、管理應用軟體的編程工業區各生產廠(包括外圍廠)根據各自的管理性質,編制完成內部生產管理系統並通過內部區域網伺服器建立局部資料庫。工業區程序員完成工業區信息發布平台和管件合同、成品庫管理等系統,最後統一規劃聯網合並,使之工業區各廠通過區域網實現數據共享,各類生產、運輸計劃的下達、日報表數據通過區域網或互聯網進行快速傳送,從而取消頻繁的傳真發送。其系統圖如圖所示:遠程資料庫上客戶端或本地資料庫客戶端通過Internet或區域網與中轉伺服器建立連接(中轉伺服器有固定IP地址/互聯網域名),中轉伺服器保存各客戶端的動態IP地址(聯接到Internet時得到);遠程資料庫要求與本地資料庫交換數據,中轉伺服器(通過交換相互的動態IP地址)在兩者之間建立一條暫時的通道;通過遠程資料庫與本地資料庫通道完成數據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