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命令
① 發一些設計師CAD常用命令,最好是做過的回答
我給你一些吧,講解的非常清楚。AutoCAD快捷鍵大全與功能精解 "工具
類別" 工具名稱 快捷鍵 "建議
更改" 功能說明
繪圖工具 直線 L F 畫圖用得最多的工具,用法也很簡單,由於直線等命令使用頻率最高但鍵位操作卻很不方便,所以我們有必要更改它。
構造線 XL — 無限延伸的直線,在標注等繪圖時起輔助作用,雖然可以列印出來,但不作為作圖主體使用。
多段線 PL — 用處很大,填充時用此工具先創建邊界可以避免機器分析填充區域的時間。用它計算面積和周長也很好用。還可以用它畫箭頭和粗線。
正多邊形 POL — 畫圖時很少用到它。屬性是閉合的,可以設置全局寬度,用特性工具可以查詢到創建的多邊形面積和周長。
矩形 REC — 常用工具,屬性是閉合的,可以設置全局寬度,用特性工具可以查詢到創建的多邊形面積和周長。
圓弧 ARC — 圓弧有很多種畫法,默認是菜單里的第一種「三點」畫圓法。
圓 C CC 常用工具,屬性是閉合的,可以設置全局寬度,用特性工具可以查詢到創建的多邊形面積和周長。(改成CC是為了把C留給復制命令用)
修訂雲線 revcloud — 用於作強調區域劃分等用途,一般不經常用到。
樣條曲線 SPL — 用來創立形狀不規則的曲線。
橢圓 EL — 用來創建橢圓。
橢圓弧 EL-a — 用來創建橢圓弧。
插入塊 I — 插入塊時,在對話框的瀏覽欄中顯示了本文件內的塊,如果有很多用不到的塊,可以執行PU 清楚命令清楚它,之後就不會顯示了。
創建塊 B或W — B用於在本文件內創建圖塊,W用於創建外部塊文件。CAD2006創建之後的塊雙擊可直接進行編輯,塊編輯器的操作空間和模型空間一樣,但默認是談黃色的背景顏色,可以通過選項來修改成習慣的顏色。
點 PO — 用於填充、等分線等作用,如果執行命令看不見,可以執行格式菜單下的點樣式,加大點大小百分比。
圖案填充 H — 圖案填充命令給出了建築方面的大多數圖例圖案,但實際上,隨著如今對制圖美觀度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圖例,可以下載其它圖例補充。對於一些復雜區域的填充,最好先用PL線或者BO命令創建邊界再選取邊界進行填充,會節省機器分析填充區域邊界時間,如果填充區域里有文字,可以同邊框一起選取文字,文字就不會被填充,而且文字周圍還會留出一條空隙。CAD2006支持填充修剪功能。
漸變色 GD — 二維制圖用到漸變色這個命令很少,而三維制圖絕大多用3Dmax等軟體,所以這個命令基本荒廢了。
面域 REG — 是帶物理性質的閉合區域,多用於三維操作,在二維當中,用於計算面積。
表格 TB — 這個功能但操作起來並不是很方便,建議先用Eecel編輯表格然後復制,再執行CAD編輯菜單的選擇性粘貼,選擇CAD圖元,實現表格轉換。
多行文字 MT — 多行文字用於編輯較多的文字,目前的2006版以模範了Word的許多樣式,操作方便了許多。
修改工具 刪除 E — 除了E命令,Delete鍵執行刪除。
復制 CO或CP C 由於復制命令使用較多,建議快捷鍵改成C,2006版本的復制命令默認情況下,可以連續復制,這是復制命令的一大革新。
鏡像 MI RR 鏡像如果需要刪除原對象的,直接在鏡像命令中執行刪除,不用另外執行刪除命令。
偏移 O Q 偏移可以使用除法功能,CAD不支持加、減、乘法運算。比如在兩根100寬的豎線之間偏移出兩根距離相等的線,我們可以執行偏移,在輸入100/3,再拾取原線偏移兩次,現在就生成了每個距離是33.3333的兩根線了。偏移異形的多邊型,需要多邊形是閉合
陣列 AR — 適合復制出比較復雜形狀的圖形,一般簡單的可以復制命令完成的圖形盡量用復制。
移動 M V 由於移動命令用得比較多,原快捷鍵M操作起來並不便捷,建議改成左手邊的V鍵或者左手邊的其它鍵。
旋轉 RO R 有些情況下,我們需要復制並旋轉一個物體,可以執行旋轉命令,再在命令欄中根據提示選擇復制C就可以了。由於旋轉命令用得比較多,原快捷鍵RO操作起來並不便捷,建議改成單獨的R鍵或者左手邊的其它鍵。
比例 SC — 在縮放比例時可以在命令欄使用除法功能,CAD不支持加、減、乘法運算。比如把一個80.25寬的圖元,縮到50寬,可以在命令欄輸入SC,再輸入50/80.25,現在測量寬度,就是50寬了。如果是要放大100,就是100/80.25,這樣可以把任意寬縮放到想要的寬度。
拉伸 S — 靈活使用拉伸命令可以給大大提高作圖效率。除塊、組和外部參照之外的任何圖形對象,覺得長了,短了都可以在圖形對象的前、後、左、右和局部進行拉伸,還可以把這個命令理解成移動局部位置。
修剪 TR — 執行修剪命令時使用F進行欄刪除可以快速剪切對象,在2006版本中,修剪命令增強了修剪功能,可以用拾取框框選需要刪除的部分,一次性可以刪除對象,不象2004以前的版本,需要一根根線點擊刪除,方便了很多。
延伸 EX — 如果延伸到的參照邊沒有那麼長,可以在命令欄設置到延伸到邊,一次設置以後仍有效。
打斷 — — 執行此命令可以打斷線,並且打斷形成的兩個點連在一起。
打斷於點 BR — 執行此命令可以打斷線,但打斷之後兩個點是分開的。
合並 join — 用於合並在一條直線方向上的兩條相臨線條。是打斷的命令的反用法。
倒直角 CHA — 可以倒出處兩邊不一樣長的直角。
倒圓角 F FT 用倒角進行修剪線段有些情況下比剪切命令還要來得快些,把倒角的值設為零即可,倒圓角和倒直角都可以用,建議用圓倒角,因為在實際應用當中,倒圓角用得多些。
分解 X — 分解塊時,如果是塊中包含了另外的塊,需要多次執行此命令。
標注工具 線性標注 DLI — 使用基線標注和連續標注之間需要先標注一條線性標注。
對齊標注 DAL DA 對齊標注可以標注水平和垂直線,也可以標注斜線,所以用快捷方式建議用這個標注,但的卻缺點是拖動一端標注點,會旋轉。
弧長標注 DAR — 標注弧形的長度。
坐標標注 DIMORD — 標注點的坐標。
半徑標注 DRA — 標注圓或圓弧的半徑。
折彎標注 JOG — 有些圓弧只有一小段而且狐度大,標半徑的尺寸線如果全顯示出來,就很難看,這時就應該用折彎標注。
直徑標注 DDI — 標注圓或圓弧的直徑。
角度標注 DAN — 標注兩線之間的夾角。
快速標注 QDIM — 選擇標注點可以一次性生成這些點之間的標注尺寸,很快捷,使用率很高。
基線標注 DBA — 使用基線標注時,需要先創建一個線性標注。
連續標注 DCO — 使用連續標注時,需要先創建一個線性標注。
快速引線 LE — qleaper (LE)直線引線,leader (可創建曲線引線)。
形位公差 TOL — 一般很少用它,不過有些公司用它來作材料標識符,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辦法,比塊的方法來得更靈活簡便。
圓心標記 DCE — 用來標記圓心點,顯示為一個十字形,可以通過標注樣式來更改十字形圓心標記的大小。
編輯標注 DED — 用於更改標注文字或旋轉標注文字及尺寸界線。
編輯標注文字 dimtedit — 主要用於更改標注文字的對齊位置。
標注更新 apply — 利用標注更新來快速更新標注,和格式刷類似,但只能刷新標注。
標注樣式 D — 標注樣式的使用頻率最高的可能是阿拉伯數字大小的設置了,一般建立100,50,30等樣式代表相應的比例文字。
其它工具 單行文字 DT — 單行文字的編輯功能很簡單,只能處理簡短的文字,不過用起來也很簡潔,而我們繪圖時的標注文字都很簡短,所以經常用到它。
縮放 Z — 隨著CAD對滑鼠縮放功能的加強,Z命令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不過用Z命令實時縮放還是有很多人在用。
多線 ML — 用於畫牆體等,一次性可以畫出多條直線。默認情況下只有兩條,可以隨意設置這兩條線的間隔,一般為240mm和120mm牆體厚度。
計算器 QC — (Ctrl+8)啟動CAD里內置的計算器程序,用以計算各種類型的數據。
圓環 DO — 幾乎很少用到它,用也是通過圓偏移出來,所以可以忽略這個命令。
對象捕捉設置 DS — 對象捕捉是CAD的特長,少了它CAD就殘疾了,2006版的CAD新增添了動態輸入的功能,也就是有些命令欄下的命令和數據跑到游標旁邊了,不過有些人認為礙眼,在這里可以設置關閉。
選項 OP — 幾乎每個大型軟體都有個類似的功能,就相當於windows之於控制面板。
強制對齊 AL — 主要的用途是可以把一個任意角度的圖形對齊到想要的位置。是旋轉命令的很好補充,不需要輸入角度就可以完成准確對齊。
創建布局視口 MV — 在布局空間建立新的視口,默認建立的矩形視口,當然也可以根據命令欄的提示創建多邊形視口,也可以把已有的不規則閉合圖形創建成視口。
創建閉合邊界 BO — 用這個工具可以很快很精準的創建閉合的邊界,創建邊界的主要作用是計算面積、周長和填充圖案。
撤銷前一刪除 OOPS — 撤銷前一步的刪除。注意只是撤銷一步,這個命令在創建邊界前用很管用,因為有些圖形很雜可以暫時刪去,免得計算多餘的邊界。刪去之後再進行填充,填充完之後再用這個OOPS命令撤銷剛才刪除的圖形。
測量清單 LI或LS — 每畫一個獨立的幾何對象,CAD都賦予了其的信息,用它可以來查看相關信息,一般我們用的多的是查看閉合圖形的面積和周長。
清理 PU — 清理以前使用過的並且目前沒有關聯使用的圖塊、標注樣式、文字樣子、圖層等。一般在繪圖過一階段性之後執行它可以減少文件體積。
圖層 LA — 快速打開圖層管理器。
顏色 COL — 快速打開顏色管理器。
線型 LT — 快速打開線型管理器。
線寬 LW — 快速打開線型管理器。由於目前幾乎都設置顏色列印,線寬的設置就用不著了。
測量距離 DI — 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和這兩點連線與水平線形成的夾角。起簡要查詢作用,繪圖時比較常用到它來查看線的簡要信息。
查詢面積周長 AA — 主要用於查詢非多段線的閉合圖形,如果是多段線屬性的閉合圖形(如矩形等),直接用LS命令就可以快速查詢出來面積和周長了。
重生成模型 RE — CAD作圖時軟體系統會自動降低顯示線段以提高運行速度,比如有些圓看起來象多邊形就是這個原因,執行這個命令可以顯示完整。
定數等分 DIV — 這是一個很好用的命令,畫圖時常需要把一條線分成幾份在畫細部,用這個可以節約計算時間了。
定距等分 ME — 有了上面的定數等分,定距等分的作用就不大了,用其來也沒有定數等分便捷。
編輯多段線 PE — 如果現有的線不是多段線,執行這個命令會提示你是否先合並成多段線。因此這個命令也用於合並直線成多段線。
編輯塊定義 BE — 執行這個命令,會彈出一個對話框,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塊進行編輯。但一般情況下,我們對需要編輯的塊進行編輯,雙擊它即可。
定義塊屬性 ATT — 用於DIY圖塊,定義好屬性的塊可以一勞永逸,用起來也很方便,所以掌握它很有必要。
轉入圖紙 PS — 在布局空間里進入模型操作時,有時需要轉入到圖紙層面上來,可以用雙擊,也可以用這個命令。
轉入模型 MS — 在布局空間里的圖紙層面上操作時,有是需要轉入到模型里操作,可以用雙擊,也可以用這個命令。
圖形修復管理器 DRM — 在操作時由於停電或者軟體等因素導致軟體關閉,可以利用該工具打開上一次自動保存的文件,自動保存的時間在選項里可以設置。
線型比例 LTS — 有些虛線看起來象實線,就是因為線型比例沒有設好,在模型空間里設置好的虛線轉入布局空間也要重新設置比例。
對象捕捉開關 F3 — 有些虛線看起來象實線,就是因為線型比例沒有設好,在模型空間里設置好的虛線轉入布局空間也要重新設置比例。
正交開關 F8 — 打開和關閉正交
文字樣式 ST — 設置繪圖的文字單位,在繪圖時,常需要兩三種大小類別的字體,最好先設好文字樣式。隨時切換樣式,免得重復設置。
繪圖單位 UN — 設置繪圖的單位。新建文檔時選擇公制會默認單位為毫米。
捕捉設置 SN — 我們看到的十字游標是與XY軸同向的,也就是水平和垂直的,當我們在畫有很多斜線的圖形時,可以用捕捉模式命令設置游標成想要的角度,這樣在執行偏移等命令時很方便,不用每次都輸入斜線的角度,直接輸入寬度就夠了。
改變顯示次序 DR — 當兩圖形重合時,前者會覆蓋後者的顏色,如果用顏色來印,會列印不出來,可以通過這個命令來顯示你想看到的那個圖形。它用點和Photoshop的圖層一樣。
射線 RAY — 類似構造線,只是射線有一個開始點,向一端無限延伸,功能類似於構造線。
創建組 G — 創建一個給定名稱的組,組可以包含塊和單個圖元。組和塊有所區別,組不用炸開可以直接進行編輯,同時也支持復制等命令。
鳥瞰視圖 AV — 彈出鳥瞰視圖界面進行鳥瞰視圖。
粘貼為塊 Ctrl+Shift +V 可以把復制過來的非塊文件粘貼成為塊,同時這也是創建塊的另一個方法,簡便實用。
帶基點復制 Ctrl+Shift +C 用帶基點復制,可以方便在粘貼時捕捉准確位置,這個命令節省了復制後再移動位置的步驟。
文件切換 Ctrl+Tab 如果用CAD同時打開兩個以上文件,這個命令可以在兩個文件之間從前至後切換。加按Shift 可以反向切換。
顯示隱藏命令欄 Ctrl+9 用於隨時顯示和隱藏命令欄。
特性 Ctrl+1 (CH或者PR也可打開)按第一次ctrl+1是打開,第二次是關閉。特性工具不但提供圖形的所有信息,還可以批量操作,很便捷。
② CAD平面設計的命令都是怎麼用的呀
最常用的幾個,L直線,BR,打斷,TR剪,C圓,H,填充,D調標注的尺寸。MI鏡像,AR是陣列
③ VF程序設計命令
VFP命令、函數及程序語句大全
一、主要命令:
1、CREATE
作用:建立一個新的表。
格式:CREATE [<文件>|?](注意,命令字元可取前面四個字元,後面可省略不寫,即CREA,下
同;中括弧表示其中的參數是可選的;|管道符號表示兩個參數只能選擇一個,不能同時選擇,下
同。)
說明:文件指建立以.dbf為擴展名的VFP資料庫文件,在命令後面加上一個問號表示系統會彈出
對話框,要求用戶輸入想要建立的表名。在命令中不加文件名或問號系統也會彈出對話框,要求用
戶輸入想要建立的表名。
2、MODIFY STRUCTURE
作用:顯示表文件結構,並允許修改此表的結構。
格式:MODIFY STRUCTURE
說明:只有在用USE命令打開表文件以後,才能顯示或修改表文件的結構。
3、APPEND
作用:在當前表的尾部(無論表中有無記錄)追加記錄(在當前表指當前正使用的表)。
格式:APPEND
說明:在APPEND命令後面加上BLANK參數表示在當前表的尾部添加一條空白記錄。無BLANK參數
時,表示在當前表的尾部添加一條記錄並要求用戶輸入相應的欄位內容。
4、INSERT
作用:在表文件中間插入一個新記錄。
格式:INSERT [BEFORE]
說明:INSERT 在當前記錄後插入一記錄;
INSERT BEFORE 在當前記錄前插入一記錄;
INSERT BEFORE BLANK 在當前記錄前插入一空記錄。
5、BROWSE
作用:主要用於打開瀏覽窗口,查閱表文件並同時進行修改。
格式:BROWSE
6、USE
作用:打開和關閉表文件。
格式:USE [<文件名
USE
說明:前一個命令用來打開<文件名>指定的表文件,該表如有備注型欄位,則同時打開相應的
備注文件(.fpt文件);後一個命令關閉當前打開的表文件。
7、LIST和DISPLAY
作用:顯示表(.dbf)的內容、結構或狀態。
格式:LIST|DISPLAY [OFF] [<范圍>] [FIELDS] <表達式表> [WHILE <條件>] [FOR <條件
[TO PRINT|TO FILE <文件
LIST|DISPLAY STRUCTURE TO PRINT|TO FILE <文件
LIST|DISPLAY STATUS [TO PRINT|TO FILE <文件
說明:命令帶OFF參數表示不顯示記錄號,范圍指定對哪些記錄進行操作,范圍包括:RECORD n
第幾號記錄、NEXT n 當前記錄開始的幾個記錄、REST 自當前記錄開始至文件末尾的所有記錄、ALL
所有的記錄。不選范圍則隱含范圍為ALL;FIELDS後跟欄位名,欄位名與欄位名之間用逗號分
隔。WHILE後跟條件,FOR後面也跟條件,區別是,WHILE後的條件如果滿足,便停止查找;FOR後的
條件查找所有滿足條件的記錄。TO PRINT和TO FILE <文件>分別表示將顯示結果在列印機上列印出
來和將顯示結果輸出到文件。DISPLAY命令在顯示記錄滿屏後,要求用戶按任意鍵繼續顯示,並且在
該命令中,如果省略范圍僅顯示當前記錄。格式中,下面兩個命令分別為顯示表結構(STRUCTURE)
和工作狀態(STATUS)。
8、記錄的定位
作用:用記錄指針(POINTER)定位記錄。
格式:GO[TO] RECORD n|TOP|BOTTOM
n
SKIP [+|-]
說明:第一個命令又叫絕對定位,其中,RECORD n定位到n號記錄,TOP定位到第1個記錄,
BOTTOM定位到最後一個記錄。第二個命令定位到第n個記錄,n是一個數值。第三個命令又叫相對定
位,它以當前記錄為基準前移(-)或後移(+)n個記錄,不選任選項,則默認記錄指針後移一個記
錄。
9、CHANGE和EDIT
作用:顯示要編輯或修改的欄位。
格式:CHANGE|EDIT [<范圍>] [FIELDS <欄位名表>] [WHILE <條件>] [FOR <條件
10、BROWSE
作用:打開一個「瀏覽」窗口,供用戶瀏覽或修改記錄。
格式:BROWSE [FIELDS <欄位名表
11、REPLACE
作用:用表達式的值代替命令中與之相對應的欄位的內容。
格式:REPLACE [<范圍>] <欄位1> WITH <表達式1>[,<欄位2> WITH <表達式2>] [FOR <條件>
] [WHILE<條件
12、DELETE、PACK、ZAP和RECALL
作用:分別是給要刪除的記錄作刪除標記、徹底刪除、刪除所有記錄和取消被選中的表記錄的
刪除標志。
格式:DELETE [<范圍>] [WHILE<條件>] [FOR <條件>] (特例:DELETE FILE FILENAME.DBF,
該命令刪除指定的表文件)
PACK
ZAP
RECALL [<范圍>] [FOR <條件>] [WHILE<條件
13、SORT和INDEX
作用:分別是建立一個其記錄以新的物理順序排列的新表文件和對當前表根據關鍵字表達式的值
從小到大排列,並存入TO後指定的索引文件名的文件或復合索引文件的一個標識中。
格式:SORT TO <文件名> ON <欄位名1> [/A] [/C] [/D][,<欄位名2> [/A] [/C] [/D]]...
[ASCENDING|DESCENDING] [<范圍>] [FOR <條件>] [WHILE<條件>] [FIELDS<欄位表
INDEX ON <關鍵字表達式> TO <文件名>
INDEX ON <關鍵字表達式> TAG <標識名> [OF <文件名>] [FOR <條件
說明:第1個命令中,/A按欄位名升序排序,/D按欄位名降序排序,/C忽略大小寫,針對字元型
關鍵字而言,ASCENDING和DESCENDING分別表示升序和降序。第1個命令建立.dbf表文件,第2個命令
建立.idx單一索引文件,第3個命令建立.cdx復合索引文件(Compound Index)。
14、USE <表文件名> INDEX <索引文件名表>、SET INDEX TO和SET ORDER TO
作用:分別是打開表文件的同時打開索引文件、打開索引文件和改變主索引。
格式:USE <表文件名> INDEX <索引文件名表>
SET INDEX TO [<索引文件名表
SET ORDER TO [<索引文件名>](特例:重新索引命令:REINDEX)
15、FIND、SEEK和LOCATE及CONTINUE
作用:前兩個命令FIND和SEEK是在一個已經建立了索引文件的表中,定位到關鍵字中的內容與命
令行中字元串相同的第一個記錄。後一個命令在用USE打開表文件以後,直接查詢表中欄位內容。
格式:FIND <「字元串」>|<字元串>
SEEK <表達式>
LOCATE [<范圍>] [FOR <條件>] [WHILE<條件
CONTINUE
說明:FIND命令與SEEK命令的區別是前者後跟字元串,而後者後跟表達式。在用LOCATE命令找到
一個匹配記錄後,可用CONTINUE命令搜索表的剩餘部分來尋找其他匹配的記錄。
16、COUNT
作用:統計當前表文件中符合條件的記錄數。
格式:COUNT [<范圍>] [FOR <條件>] [WHILE<條件>] [TO <內存變數名
說明:內存變數名可用除參數外的任意字元。
17、SUM
作用:對當前表中選中記錄的全部或指定的數值欄位或由指定欄位組成的數值表達式累加求和。
格式:SUM [<范圍>] [數值<表達式>] [TO <內存變數名表>] [FOR <條件>] [WHILE<條件
18、AVERAGE
作用:對當前表中選中記錄的全部或部分數值型欄位及其組成的表達式求平均值並顯示。
格式:AVERAGE [<范圍>] [數值<表達式>] [TO <內存變數名表>] [FOR <條件>] [WHILE<條件
未完
VFP命令、函數及程序語句大全(2)
2003年7月24日
二、常用函數
1、數學函數
函數 用途
ABS(<數值表達式>) 絕對值,|x|
CEILING(<數值表達式>) >=自變數的最小整數
EXP(<數值表達式>) 對基E的冪,e=2.71828
FLOOR(<數值表達式>) <=自變數的最大整數
INT(<數值表達式>) 取整(舍尾)自變數
LOG(<數值表達式>) 自變數的自然對數,ln x
LOG10(<數值表達式>) 自變數的普通對數,lg x
MAX(<表達式1>,<表達式2>) 兩個值的最大值
MIN(<表達式1>,<表達式2>) 兩個值的最小值
MOD(<數值表達式1>,<數值表達式2>) 求余數
RAND([<數值表達式1>]) 返回偽隨機數
ROUND(<數值表達式1>,<數值表達式2>) 四捨五入第一個自變數
SIGN(<數值表達式>) 自變數的符號
SQRT(<數值表達式>) 平方根(正根)
2、字元串操作函數
函數 用途
&<內存變數> 用於代替內存變數內容
LEN(<字元串表達式>) 返回字元串表達式的字元個數
SPACE(<數值表達式>) 生成空格
SUBSTR(<字元串表達式>,<數值表達式n>[,<數值表達式L>]) 求子字元串,從指定的字元串表達式第n個開始,總長為L的字元串
LOWER(<字元串表達式>) 將字元串字母轉換成小寫字母
UPPER(<字元串表達式>) 將字元串字母轉換成大寫字母
TRIM(<字元串表達式>) 刪除字元串尾空格
ASC(<字元串表達式>) 返回字元串表達式最左邊的第一個字元的ASCII碼
CHR(<數值表達式>) 將數值表達式轉換成字元
AT(<字元串表達式1>,<字元串表達式2>[,<數值表達式n>]) 確定字元串表達式1在字元串表達式2中的位置,n為字元串表達式第幾次出現
STR(<數值表達式>[,<數值表達式L>][,<數值表達式n>) 將數值轉換為字元串,L為數值表達式總長,n為小數位數
VAL(<字元串表達式>) 將數字字元串轉換為數字
TYPE(<表達式>) 檢測表達式值的數據類型
LTRIM(<字元串表達式>) 刪除字元串左部空格
RTRIM(<字元串表達式>) 刪除字元串右部空格
LEFT(<字元串表達式>,<數值表達式n>) 取字元串左邊部分字元,n為返回的字元個數
RIGHT(<字元串表達式>,<數值表達式n>) 取字元串右邊部分字元,n從右邊截取字元個數
3、表(.dbf)操作函數
函數 用途
BOF([<工作區號或別名>]) 查表文件開始函數
EOF([<工作區號或別名>]) 表文件結尾測試函數
RECNO([<工作區號或別名>])測試當前或指定工作區表的當前記錄號
DELETED([<工作區號或別名>])記錄刪除測試函數
FILE(<"字元串">)測試文件是否存在函數
DBF([<工作區號或別名>]) 檢測表的文件名函數
4、日期、時間函數
函數 用途
DATE() 查系統當前日期函數
TIME([<數值表達式>]) 查系統當前時間函數
YEAR(<日期型表達式>|<日期時間型表達式>) 由日期查年函數
MONTH(<日期型表達式>|<日期時間型表達式>) 從日期查月份函數
CMONTH(<日期型表達式>|<日期時間型表達式>) 由日期查月份名函數
DAY(<日期型表達式>|<日期時間型表達式>) 從日期查當月的日函數
DOW(<日期型表達式>|<日期時間型表達式>[,<數值表達式>])由日期查星期函數
CDOW(<日期型表達式>|<日期時間型表達式>) 從日期查星期名函數
DTOC(<日期型表達式>|<日期時間型表達式>) 日期轉換為字元函數
CTOD(<字元串表達式>) 字元串轉換為日期函數
CTOT(<字元串表達式>) 返回日期時間值函數
TTOC(<日期時間型表達式>) 返回字元值
5、顯示、列印位置函數
函數 用途
ROW() 判斷游標行位置函數
COL() 判斷游標列位置函數
INKEY([<數值表達式>]) 檢測用戶所擊鍵對應的ASCII碼函數,數值表達式以秒為單位等待擊鍵的時間
6、其他函數
函數 用途
DISKSPACE() 返回默認磁碟驅動器中可用位元組數函數
OS() 檢測操作系統名稱的函數
VERSION() 返回VFP版本號的函數
VFP命令、函數及程序語句大全(3)
三、主要程序語句
1、條件判斷語句
格式:(1)IF <條件>
<命令語句組>
ENDIF
說明:如果條件為真,則執行命令語句組中的各語句,否則跳過這些命令語句不執行,
而執行ENDIF後的語句。
(2)IF <條件>
<命令語句組1>
ELSE
<命令語句組2>
ENDIF
說明:如果條件為真,執行命令語句組1,否則執行命令語句組2。
(3)IF <條件1>
IF <條件2>
<命令語句組1>
ELSE
<命令語句組2>
ENDIF
...
ELSE
<命令語句組N>
ENDIF
說明:進行多重條件的嵌套選擇。
(4)DO CASE
CASE <條件1>
<命令語句組1>
CASE <條件2>
<命令語句組2>
CASE <條件3>
<命令語句組3>
...
...
CASE <條件N>
<命令語句組N>
[OTHERWISE]
[<命令語句組
ENDCASE
說明:依次判斷條件,轉入條件為真的命令語句組中執行。當所有條件都不成立時,若有
OTHERWISE項,則執行命令語句組N+1,否則執行ENDCASE後面的語句。
2、循環語句
格式:(1)DO WHILE <條件>
<命令語句組>
[LOOP]
<命令語句組>
[EXIT]
<命令語句組>
ENDDO
說明:判斷條件是否為真,如為真就重復執行循環體中的命令語句組,直到條件為假,結束循
環。
(2)SCAN
<命令語句組>
ENDSCAN
說明:在一個表中建立一個執行命令語句組的循環,並執行對每一條記錄的操作,直到表文件
記錄完為止。
④ 如何給cad的某個命令設計快捷鍵
額,本人就是制圖員,在cad命令提示欄,通常就是繪圖區的下面,右擊,再點擊「選項」,再點擊「文件」,點擊「瀏覽」,然後返回電腦,搜索「瀏覽」一行的那個地址,找到裡面的一個autocad程序參數的文件,你就可以在裡面設置你想要的快捷鍵了,像復制,快捷鍵是「Y」,可以這樣設置 y, *COPY,就插在co, *COPY, 的下面,這樣它兩個快捷鍵都可以識別~~~
當然也有軟體本身自帶的,我平常常用的就這些:c畫圓 d標注樣式 e刪除 f倒圓 h剖面線 l直線 m移動 o偏移 t文字 u放棄 x炸開 ar陣列 br打斷 tr修剪 ro旋轉 ex延伸 sc縮放 co復制 dli直線標注。。。
⑤ 在設計中如何運用靈感指令進行設計
"在設計中如何運用靈感指令進行設計?"
答:首先,理解 什麼是 靈感指令,
據我所知,「靈感指令」的意思是 由 靈感 引發的創作沖動而進行的設計行為。
稱之為:「靈感指令」
所以說:"如何運用靈感指令進行設計?" ( 這問題本身就有點 。。錯誤?
請原諒我的直言。
我想應該這樣理解:
如何為 「靈感指令」 創造肥沃土壤,如何使用這塊土壤。為設計服務。
一、首先 要 具備 或 培養 對設計的愛好和熱情,
二、再而 將設計項目的要求 提高到 超凡,
三,迫使自我 「跳越」 平凡 常規的 設計模式
四、日夜只想一個問題「設計項目」
五、不停地 有目的性 地 看 啟發類書籍 「為靈感來源 奠定條件」
六、讓它 自動 產生靈感,沖動
七、再 結合實際 將它要用 書寫 或 繪畫 的方式表達出來。
「靈感指令」 的土壤 就是 要看過 很多很多的設計書籍 和 文化書籍。
⑥ 平面設計里CAD軟體from命令怎麼用
CAD中沒來這個命令,但在輸自入LINE(畫線命令時),選第一個點之前,英文版的會提示from: 意思為從。。。點。讓你選取第一個點而已。選完第一個點後,再下面的提示是to.意思選下一個點,也就是到。。。。的意思。
⑦ 計算機指令設計
指令系統是計算機硬體的語言系統,也叫機器語言,它是軟體和硬體的主要界面,從系統結構的角度看,它是系統程序員看到的計算機的主要屬性。因此指令系統表徵了計算機的基本功能決定了機器所要求的能力,也決定了指令的格式和機器的結構。對不同的計算機在設計指令系統時,應對指令格式、類型及操作功能給予應有的重視。
⑧ 發一些設計師CAD常用命令,最好是做過的回答
這個百度一下一大堆,只是大部分都是最全的,大部分都沒用甚至這輩子都用不上,樓主可能是不願整理。
那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你先看看那些按鈕是最常用的。在cad的界面中,把滑鼠放到任何一個命令按鈕上,它都會提示該命令的全稱。如line,如果這個命令autodesk公司認為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那它的快捷鍵一定是首字母(line對應l)。那麼常用的那些命令一般都是全稱的前一兩個字母,最多3個(再多你就不如用滑鼠去點按鈕了)。具體是一個還是兩個你就試一下就知道了。當然也有例外,那麼怎麼查呢?你在cad的安裝目錄搜索「acad.pgp」這個文件,用記事本打開,大概在100行以後他的格式是這樣的:
......
L, *LINE
LA, *LAYER
-LA, *-LAYER
LAS, *LAYERSTATE
LE, *QLEADER
LEN, *LENGTHEN
LESS, *MESHSMOOTHLESS
LI, *LIST
......
那麼前面是快捷鍵,後面是命令全稱。當然你也可以把前面的快捷鍵修改成自己習慣的,如把line的改成lin(或x)都行,不過別有重的,重了會怎樣我沒試過。
首先,不建議修改默認的快捷鍵,因為不管是搞設計還是干什麼也好,難免你會用到別人的電腦,別人也有可能用你的,到時候你就會因為修改過快捷鍵特別不方便。
再者,如果非要修改快捷鍵,一定要先備份acad.pgp這個文件。
⑨ 指令設計及調試過程稱為 設計
為解決某一特定問題而設計的指令序列稱為程序。它以某些程序設計語言編寫,運行於某種目標結構體繫上。打個比方,程序就如同以英語(程序設計語言)寫作的文章,要讓一個懂得英語的人(編譯器)同時也會閱讀這篇文章的人(結構體系)來閱讀、理解、標記這篇文章。
一般的,以英語文本為基礎的計算機程序要經過編譯、鏈接而成為人難以解讀,但可輕易被計算機所解讀的數字格式,然後放入運行。
(9)設計的命令擴展閱讀:
所有的程序都基於機器語言,這是一種由二進制數(0和1)組成的語言。通常,程序是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然後在編譯期間由編譯器/解釋器翻譯成機器語言執行。
在某些情況下,程序設計也可以用匯編語言來完成,匯編語言在機器語言中被修改為用單詞替換0和1,比如Add用於添加,Mov用於傳遞數據,等等。匯編語言實際上是一種機器語言的符號,在這種情況下,用於翻譯的程序稱為匯編程序。
⑩ 設計一個模型計算機的指令系統及指令執行流程.要求有20條指令
1.對
變址定址就是將寄存器(該寄存器一般稱作基址寄存器)的內容與指令中給出的地址偏移量相加,從而得到一個操作數的有效地址。變址定址方式常用於訪問某基地址附近的地址單元。採用變址定址方式的指令常見有以下幾種形式,如下所示:
LDR R0,[R1,#4] ;R0←[R1+4]
LDR R0,[R1,#4]! ;R0←[R1+4]、R1←R1+4
LDR R0,[R1] ,#4 ;R0←[R1]、R1←R1+4
LDR R0,[R1,R2] ;R0←[R1+R2]
在第一條指令中,將寄存器R1的內容加上4形成操作數的有效地址,從而取得操作數存入寄存器R0中。
在第二條指令中,將寄存器R1的內容加上4形成操作數的有效地址,從而取得操作數存入寄存器R0中,然後,R1的內容自增4個位元組。
在第三條指令中,以寄存器R1的內容作為操作數的有效地址,從而取得操作數存入寄存器R0中,然後,R1的內容自增4個位元組。
在第四條指令中,將寄存器R1的內容加上寄存器R2的內容形成操作數的有效地址,從而取得操作數存入寄存器R0中。
2.錯
並不一定,CISC比RISC指令更多,功能更強大,但並不比RISC好
CISC存在的問題 :指令系統龐大,指令功能復雜,指令格式、定址方式多;執行速度慢;難以優化編譯,編譯程序復雜; 80%的指令在20%的運行時間使用;無法並行;無法兼容;
RISC 設計者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經常使用的指令上,盡量使它們具有簡單高效的特色。對不常用的功能,常通過組合指令來完成。因此,在RISC 機器上實現特殊功能時,效率可能較低。但可以利用流水技術和超標量技術加以改進和彌補。而CISC 計算機的指令系統比較豐富,有專用指令來完成特定的功能。因此,處理特殊任務效率較高。
3.對 程序計數器是用於存放下一條指令所在單元的地址的地方。
4.錯 正好相反
5.錯 它是由存儲器的的帶寬,字長和存儲周期決定的
6.錯 虛擬存儲器是指具有請求調入功能和置換功能,能從邏輯上對內存容量進行擴充的一種存儲器系統。在虛擬存儲器系統中,作業無需全部裝入,只要裝入一部分就可運行。
引入虛擬存儲技術之後,可以:
1、提高內存利用率;(如:定義100*100大小的數組,可能只用到10*10個元素)
2、程序不再受現有物理內存空間的限制;編程變得更容易;
3、可以提高多道程序度,使更多的程序能夠進入內存運行
7.對
8.對
常用的設備和CPU之間數據傳送控制方式有4種,它們是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斷控制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方式。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和中斷控制方式都只適用於簡單的、外設很少的計算機系統,因為程序直接控制方式耗費大量的CPU時間,而且無法檢測發現設備或其他硬體產生的錯誤,設備和CPU、設備和設備只能串列工作。中斷控制方式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但由於中斷次數多,因而CPU仍需要花較多的時間處理中斷,而且能夠並行操作的設備台數也受到中斷處理時間的限制,中斷次數增多導致數據丟失。DMA方式和通道方式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這兩種方式採用了外設和內存直接交換數據的方式。只有在一段數據傳送結束時,這兩種方式才發出中斷信號要求CPU做善後處理,從而大大減少了CPU的工作負擔。DMA方式與通道控制方式的區別是,DMA方式要求CPU執行設備驅動程序啟動設備,給出存放數據的內存始址以及操作方式和傳送位元組長度等;而通道控制方式則是在CPU發出I/O啟動命令之後,由通道指令采完成這些工作。
個人只找到這么多,只當參考下吧來自:求助得到的回答贊同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