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logo設計的故事

logo設計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6 06:12:12

『壹』 北京奧運會會徽標志後的故事

設計
張武 郭春寧 毛誠
里程碑
「舞動的北京」是一座奧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華民族精神鐫刻、古老文明意蘊書寫、華夏子孫品格鑄就出的一首奧林匹克史詩中的經典華章;它簡潔而深刻,展示著一個城市的演進與發展;它凝重而浪漫,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與情懷。在通往「北京2008奧運會」的路程上,人們將通過它相約北京、相聚中國、相識這里的人們。
承諾
「舞動的北京」是一方中國之印。這方「中國印」鐫刻著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和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對於奧林匹克運動的誓言;見證著一個擁有古老文明和現代風范的民族對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現著一個面向未來的都市對奧林匹克理想的訴求。它是誠信的象徵;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類做出的庄嚴而又神聖的重大承諾。「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枚以先賢明言創意、以金石印章為形象的奧運會徽,是中國人民對於奧林匹克的 敬重與真誠。當我們鄭重地印下這方「中國印」之時,就意味著2008年的中國北京將為全世界展現一幅「和平、友誼、進步」的壯美圖畫,將為全人類奏響「更快、更高、更強」的激情樂章。
形象
「舞動的北京」是這個城市的面容。它是一種形象,展現著中華漢字所呈現出的東方思想和民族氣韻;它是一種表情,傳遞著華夏文明所獨具的人文特質和優雅品格。借中國書法之靈感,將北京的「京」字演化為舞動的人體,在揮毫間體現「新奧運」 的新理念。手書「北京2008」借漢字形態之神韻,將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千萬種表達濃縮於簡潔的筆劃中。當人們品味鐫刻於漢字中博大精深的內涵與韻味時,一個「新北京」就這樣誕生了。
構成
「舞動的北京」由三個部分構成:1.像一個人的「京」字中國印;2.漢語拼音「Beijing」和「2008」字樣,象徵2008年北京奧運會;3.奧運五環:奧林匹克精神的象徵
美麗
「舞動的北京」是中國人崇尚的色彩。在這個標志中,紅色被演繹得格外強烈,激情被張揚得格外奔放。這是中國人對吉祥、美好的禮贊,這是中國人對生命的詮釋。紅色是太陽的顏色,紅色是聖火的顏色,紅色代表著生命和新的開始。紅色是喜悅的心情,紅色是活力的象徵,紅色是中國對世界的祝福和盛情。
英雄
「舞動的北京」召喚著英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成就英雄、創造奇跡、塑造光榮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每一位參與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充滿力量與動感的造型是所有參與者用熱情、感動和激情書寫的生命詩篇,是每一位參與者為奧林匹克貢獻力量與智慧的宣誓。奧運英雄傳承體育與文化結合的奧林匹克運動的精髓,它為奧運健兒歡呼,為藝術喝彩。
精神
「舞動的北京」是中華民族圖騰的延展。奔跑的「人」形,代表著生命的美麗與燦爛。優美的曲線,像龍的蜿蜒身軀,講述著一種文明的過去與未來;它像河流,承載著悠久的歲月與民族的榮耀;它像血脈,涌動著生命的勃勃活力。在它的舞動中,「以運動員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的體育內涵被藝術地解析和升華。同時,「京」字又巧妙地演化為「文」字,寓意「人文」,正體現了北京「人文奧運」的承諾,將中國悠久的「人文精神」融入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洪流之中。言之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活力的北京期待著2008年的狂歡,奧林匹剋期待著全人類與之共舞。
邀請
「舞動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請。會徽中張開的雙臂,是中國在敞開胸懷,歡迎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人們加入奧林匹克這人類「和平、友誼、進步」的盛典。「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國人的心情寫照,也是北京的真誠表達。到北京來,讀解這座城市的歷史風貌,感受這個國家的現代氣息。到北京來,共享這座城市的每份歡樂,體會這個國家的蓬勃生機。到北京來,讓我們在2008年一起編織和平、美好的夢。
含義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畫之間,升華著奧運會精神。
內涵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記。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憲章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下面,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
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畫,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畫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脫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編輯本段舞動北京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而作為一屆運動會的會徽,她還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動,在和著時代的韻律舞動;北京不僅是富有文化傳統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都市――這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據考察,據今約5000年的青海大同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在陶盆內壁上,有3組舞者,每組5人手挽手列隊舞蹈。
我國古代的大夏樂舞有九段,表演時演員頭戴皮帽,身著素服,風格古樸。商代的巫樂舞廣泛用於各種祭祀場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漢有專門的樂舞機關。西漢末的趙飛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享樂之風很盛,輕歌曼舞,終日不絕。隋唐是舞蹈十分繁榮的時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僅漢族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香、跑旱船、竹馬等各種名目。到了近現代,中國傳統舞蹈又煥發了無限生機,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如《寶蓮燈》、《小刀會、《絲路花雨》和《千手觀音》等。
可見,在我國各個時代,舞蹈就與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古代先民伴隨著舞蹈勞動、祭祀,舉行各種儀式,表達各種情懷。我們要首次舉辦奧運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性的盛會,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舞蹈語言加以表達。英國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爾說過:「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種生氣勃勃的活力」。我們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到的正是這種活力。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人形圖畫似曾相識,這就是與舞蹈《絲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畫中的舞姿。誇張的身體比例和肢體位置,舒展的筆畫和簡捷的構圖,充分表現了北京人的熱情與豪邁,奔放的舞姿則充分預示著北京城的未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給與他歡呼的人歡呼。當然,他舞出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他還將奧運會「更快 更高 更強」的理念寫意地「跳」了出來。
編輯本段其他信息
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作為一屆奧運會會徽的理由,我們就有必要對歷屆奧運會會徽作一個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史上已出現過46個會徽。在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奧運會徽從無到有,從繁到簡,會徽設計走出了一條從具體到抽象的道路。前幾屆奧運會上,會徽還沒有出現,代表奧運會形象的視覺圖像往往由海報來承擔。最初的會徽圖案,多是表示舉辦國地域性標志或運動形象的圖案;後來,結合地域與運動圖案的會徽產生了;再後來,就出現了抽象性的圖案。
會徽圖案的如上變化,與西方畫派的印記完全吻合。撇開較古老的以寫實為主的學院派和宗教畫派不談,單單從19世紀浪漫主義(含象徵主義)、現實主義(含自然主義)到印象派再到後來的野獸派、表現主義畫派、抽象藝術畫派、超現實主義畫派及再後來的後現代畫派,西方美術史走過了一條從「寫實」到「抽象」再到「無主旨」的發展之路。而無論從美學理論還是美術實踐上看,抽象的圖案是最能隱喻意義的圖案,是最能表達思想的圖案。
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做一個漢字「京」,她便是奧運會徽史上第一次漢字字形的引入。漢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徵性的符號體系。漢字中的一筆一劃,充滿者對生活氣氛的烘托和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做一個「人」形畫,她便是東方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傑出應用。和西方嚴格的寫實方法相比,東方畫在空間要求上比較靈活、概括,允許虛擬和省略。但正是這種虛擬和省略,給觀者創造了真實而無限的想像空間。「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國書法、印章、舞蹈、繪畫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成功的藝術實踐。她表達了人們要表達的理念,也寄託著人們將要賦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她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視覺形象史上的一座藝術豐碑。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之一筆一劃,她的每一個構成要素,承載著凝重的中華文化傳統和激越的奧林匹克精神,彰顯著先進的審美觀念和昂揚的時代激情。她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會徽,也將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發揚光大。
會徽的字體設計採用了中國毛筆字漢簡的風格,設計獨特
會徽作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字體採用了漢簡(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將漢簡中的筆畫和韻味有機的融入到「北京 2008」字體之中,自然、簡潔、流暢,與會徽圖形和奧運五環渾然一體,字體不僅符合市場開發目的,同時與標志主體圖案風格相協調,避免了未來在整體標志注冊與標准字體注冊中因使用現成字體而可能出現的仿冒侵權法律糾紛
編輯本段特點
經過專家反復推敲、修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作為主體的中國印、「漢簡體」「北京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以及比例關系方面特別是中國印部分,已近完美。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1.會徽設計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
該作品傳達和代表了四層信息和涵義:
(1)中國文化。
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肖形印)作為標志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國出現,是淵源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並且至今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社會誠信表現形式,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的庄嚴承諾。
(2)紅色。
選用中國傳統喜慶顏色—紅色作為主體圖案基準顏色。紅色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的代表性顏色,還是我國國旗的顏色,代表著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具有代表國家,喜慶,文化傳統的特點.因此,標志的主體顏色為紅色,具有代表國家、代表喜慶、代表傳統文化的特點。
(3)中國北京,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
作品代表著北京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歡迎世界各地運動員和人民歡聚北京,生動的表達出北京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與真誠,傳遞出奧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作品內涵豐富,表明中國北京張開雙臂歡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姿態。
(4)沖刺極限,創造輝煌,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一直強調以運動員為核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正體現了這一原則。印章中的運動人形剛柔並濟,形象友善,在蘊含中國文化的同時,充滿了動感。
2.會徽的字體設計採用了中國毛筆字漢簡的風格,設計獨特。
會徽作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字體採用了漢簡(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將漢簡中的筆畫和韻味有機的融入到「BEIJING 2008」字體之中,自然、簡潔、流暢,與會徽圖形和奧運五環渾然一體,字體不僅符合市場開發目的,同時與標志主體圖案風格相協調,避免了未來在整體標志注冊與標准字體注冊中因使用現成字體而可能出現的仿冒侵權法律糾紛。
3.會徽總體結構與獨立結構比例協調。
經過專家反復推敲、修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作為主體的中國印、「漢簡體」「北京 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以及比例關系方面特別是中國印部分,已近完美。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4、利於今後的形象景觀應用和市場開發。
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延展設計中可以看出,它在城市景觀布置、場館環境布置等方面蘊含著良好的、巨大的潛力。 中國印--這是2008年將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瀟灑飄逸,充滿張力,寓意是舞動的北京;她是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神韻的中國漢文化的符號,象徵著開放的、充滿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國形象;她體現了新北京、新奧運的理念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內涵,再現了奧林匹克友誼和平進步、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 中國印--這是13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的承諾。蓋下這印記,就意味著用我們中國最莊重、最神聖的禮儀,再次向全世界庄嚴地承諾,把北京2008年奧運會辦成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這是中國人民的誠信和尊嚴。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張開雙臂,呈現開放姿態;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張開雙臂,迎接四方友人;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將張開力量的雙臂,與寬廣博大世界共同起舞。

『貳』 耐克標志的故事

1971年,耐克的創始人Phil Knigt在校園遇到了Carolyn Davidson,讓她設計一些標志,並承諾以2美元/小時的價格支付報酬專。Carolyn後來稱她花了至屬少17.5小時設計耐克標志,也就是說有35美元的設計費用。1984年,耐克公司開始走向輝煌,公司元老們認識到了其標志的重要性,於是為Carolyn辦了一個派對,並贈送她一個黃金耐克標志和500份公司股權(約64萬美元)。耐克創始人與耐克標志設計師的際遇堪稱一段傳奇,耐克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是個「美滿」的故事。

『叄』 你好我想問一下,小米標志品牌背後的故事

這個問題,雷布斯親自解釋過,你可以翻一下相關視頻,我這里可以轉述大意如下:

小米,過去是一種廉價粗糧,小米加步槍是過去光榮歲月我們對艱苦樸素頑強抗戰的一句生動概述。這里引申義是雷布斯希望:第一,小米成為每個人都買得起的產品(集合),第二,小米戰鬥力(競爭力)爆強,第三,最終勝利(做到消費電子品第一品牌)。不要笑,這些是雷布斯美好的願望。

logo就是「小米」的「米」的拼音「mi」(字母筆畫已經過藝術處理,使得它倒過來是一個漢字「心」,用意同於倒貼的「福」字,可以理解為「走心」)。至於「mi」是什麼英文縮寫的含義,那隻是在拼音「mi」之後繼續擴展(其實可以說是「繼續編造」以變得「國際化」的結果)的,並非初衷的意義。英文縮寫擴展:mission impossible(縮寫「mi」,直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mobile Internet(縮寫「mi」,直譯「移動互聯網」)。

『肆』 世界著名品牌的LOGO的故事是是什麼

耐克

公司簡介

費爾.奈特(Phil Knight)於1964年以500美元創立了Nike公司時,做夢也想不到會成為現今全球最大的運動鞋品牌。本文將為大家揭開Nike成長過程之謎,並特別著力於Nike 90年代大放光芒的關鍵-新產品發展策略。

在1972年,奈特和鮑爾曼終於自己發明出一種鞋,並決定自己製造。他們把製作任務承包給勞動力廉價的亞洲工廠,並給這種鞋取名叫耐克,這是依照希臘勝利之神的名字而取的。同時他們還發明出一種獨特標志Swoosh(意為「嗖的一聲」),它極為醒目、獨特,每件耐克公司製品上都有這種標記。
簡言之,Swoosh就是NIKE的那個標志

創建初期: 60-70年代
提到Nike的歷史,必須回溯至1958年,當時的創辦人費爾.奈特還只是個奧勒崗(Oregon)州立大學田徑隊選手,經常在練習時,向教練包爾門(Bowerman)抱怨美國從沒有生產過一雙真正好的運動鞋。奈特主修會計學,畢業後返鄉任教於波特蘭(Portland)。1964年,奈特與他的教練包爾門各出資500美元,成立了運動鞋公司,取名為Nike,源自希臘語,喻「勝利」之意。
公司草創初期,奈特利用自己在運動界的關系,來往穿梭於各田徑運動會場上,設攤銷售他的跑步鞋。當時的產品則購自日本,他經常認為美國設計的運動鞋必定潛力無窮。70年代初,奈特開始著手落實自行設計鞋子的構想,同時經過審慎地研究調查後,發現市場需求已足以支撐他建立自己的生產線。不過,最後還是決定先藉助日本的生產經驗,1972年奈特與日本方面簽定第一張合約,正式生產完全美國設計的Nike運動鞋。
隨後的幾年,日元持續升值,人力成本高漲,使得在日本生產鞋子的代價愈來愈高。此時,Nike已累積了基礎穩定的海外生產經驗,便將觸角伸至其它更多國家的生產廠商。為了降低生產成本,Nike於1975年將日本生產線轉移至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的韓國與台灣。成本大幅下降後,讓Nike有更豐沛的資源去從事研發工作與行銷活動。
Nike從低人力成本國家廣辟代工廠商,在當時堪稱是業界革命性的創舉。Nike深知鞋的生產,必須注入密集的勞工,因而向海外尋求低人力成本的代工廠商勢所難免,且毫無轉圜的空間。盡管如此,海外代工仍有它的風險性,因距離及不同國家的文化落差,致使品管的困難度提高。因此,Nike在下大規模的訂單給代工廠商時,往往要經過非常謹慎的評估過程,以確保成品能符合Nike的品質水準。
這段期間,Nike的策略焦點完全集中於:1·建立最好的海外生產運作模式;2·為代工廠商說明新設計與款式;3·維護品質水準

面臨困局與力圖中興: 80年代
80年代初,Nike大發利市,並持續扮演著美國運動鞋專業製造商的角色,卻在美國本土未擁有任何一家自己的生產工廠。不久,頭號競爭對手銳步(Reebok)的叫陣對壘旋踵而至。創立於1981年,由創辦人兼CEO保羅.菲爾蒙(Paul Fireman)領軍,以黑馬姿態竄出,推出了設計新穎、勢頭強勁的運動鞋,成功地席捲了部份市場。到了80年代中,銳步在激烈的競爭中,已能與Nike分庭抗禮。1987年,銳步更上一層樓,以9.91億美元的銷售額,30%的佔有率,一舉登上運動鞋市場盟主的寶座,Nike則以5.97億美元及18%的佔有率殿後。
Nike與銳步的爭霸戰中,問題點與機會點完全在於目標市場的多變與設計導向的本質。換言之,也就是年輕族群(青少年、年輕成人)所購買的已不光是運動鞋而已,還有鞋子本身所代表的「時尚感」。兩大鞋業巨頭都體認到,如要擴大市場規模,就必須將原本的專業運動鞋概念,轉移至更寬廣的、「追求時尚」的青少年與年輕成人的市場。銳步洞灼先機,率先進入這塊黃金市場,以優越的產品及侵略性十足的公關活動,對Nike施予重擊。銳步CEO菲爾蒙曾公開評擊Nike: 「奈特只不過是個製鞋者罷了,老以為自己是個偉大的運動好手」。 奈特則輕鄙回應: 「我之所以討厭銳步,是因為它的研發系統根本就是個仿冒機器」。
為了反擊銳步的挑釁,Nike痛下決心投注了巨額經費在新產品的研發設計之上,最膾炙人口的經典產品則是80年代末的「氣體鞋」(The Nike Air Shoe)。評論家約翰.何朗(John Horan)曾在美國運動產業的專刊上,針對Nike氣體鞋發表了他的看法: 「其實它是個簡單、容易理解的製鞋科技,只須將空氣注入鞋底,即形成具有彈性的鞋墊,如此而已」。Nike氣體鞋直至90年代初才正式上市,並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所以說,80年代是Nike面臨困局與力圖中興的年代,這段期間,Nike在市場上蒙受了劇烈的競爭打擊,也從中確立了未來新產品研發設計的策略主調。

攀上高峰: 90年代

Nike氣體鞋上市的聲勢浩大,不惜重金以數百萬美元禮聘NBA超級巨星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on)為產品代言人,從事各項行銷廣告活動,創下了有史以來運動用品贊助價碼新高第一例,舉世驚羨。廣告訴求則以Nike氣體鞋與喬丹的形象和幾近神乎其技的籃球絕活捆綁在一起。此後,Nike在市場上逐步地收復失土,銳步迫於形勢,倉皇推出「彈躍鞋」(Reebok Pump Shoe)應戰,以NBA第二號當紅球星夏奎爾.歐尼爾(Shaquille O』Neal)為代言人,惜大勢已去。這時Nike的佔有率從1989年的25%,翻升至1990年28%,銳步則從24%下滑至21%。這次的反撲行動出奇地成功,讓Nike深切體認到,促銷確是品牌最有力的法寶,因而在隨後的幾年當中,Nike不斷地在這方面加大投資力度,例如: Nike於1995年的運動行銷(Sports Marketing)花費即高達10億美元,銳步則接近4億美元。

Nike的運動行銷

繼邁克爾.喬丹的贊助活動之後,又以天價簽下了高爾夫球天王巨星老虎.伍茲(Tiger Woods),1996年再與巴西足球隊簽下一紙十年2~4億美元的合約,創下世界足壇贊助活動最高價碼的歷史記錄,包括買下了巴西國家隊五個世界級錦標賽的電視權利。此後,Nike鉤形標志如影隨形的出現在許多世界高爾夫大賽、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電視轉播中。
運動行銷固然是Nike的主力,但在品牌傳播上亦十分重視。80~90年代,Nike牢牢的掌握住了目標市場的脈動 – 青春、性格及挑戰現實的青少年,所有的Nike產品都特別彰顯它的「鉤形」品牌標志,同時發展出「Just Do It」傳播主題,伴隨著「以你的方式去贏」的廣告口號,由世界頂尖的運動巨星代言背書,很快地就擄獲了全球青少年的心。Nike的產品並不便宜,在美國一雙運動鞋的賣價可飆到100美元,這種高價策略為Nike打下不少江山,卻也帶來莫大的麻煩,一些美國民間團體發起了抗議活動,逼迫Nike必須提高海外廠製鞋工人的工資,盡管Nike非鐵石心腸之流,但生意究竟還是生意,費爾.奈特並無意讓步。
氣體鞋在市場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之後,加深了Nike對新產品研發的力度,僅一年的光景,即有300多種新款式在美國市場上市。Nike宣稱: 「科技化的產品研發是Nike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之一,我們在發展新的製鞋材料、纖維及現代設計不遺餘力」。換個角度說,促使Nike全神貫注於新產品研發的動力,還是在於目標消費者求新求變的行為態度。事實上,業界並非只有Nike一家特別重視新產品研發,許多知名品牌為了抓住年輕人追求時尚的心態,也只能讓產品不斷地推陳出新,別無他途。

90年代期間

Nike行銷背後的支柱 – 針對青少年之市場研調的深度與廣度,在運動鞋市場是其它品牌所望塵莫及的,這讓Nike的佔有率得以持續地成長,1996年攀升至43%(銳步16%),單是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就超過30億美元。

迎接新紀元: 2000年

綜觀整個90年代,Nike的快速發展有兩個主要方向: 1·擴張全球銷售,且獲致大幅成長;2·發展非鞋類運動用品,如: 運動服及體育器材等。
1996年Nike的全球總銷售額達到9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運動產品製造商。90年代末,Nike因青少年逐漸將運動鞋視為是一種時尚的休閑用鞋而蒙受短暫的挫折,此外,亞洲陷入經濟蕭條期,對Nike來說,亦是一項嚴重打擊,致使庫存過多,利潤下降,不得不採取精簡人事措施,但Nike當局對未來的發展仍持相當樂觀的態度,費爾.奈特退居幕後任Nike集團總裁,CEO的棒子則交由湯姆.克拉克(Tom Clarke)接管。新任CEO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亦有一番精彩的描述:
「Nike成長很快,一旦碰上了經濟不景氣,我們需要一段時間調整。請別忘了,我們是一群自我要求很高的Nike人,公司的經營是長期永續性的,絕非僅是為了未來幾年讓大家拍拍手高興一下而已。」
確實,Nike的運動產品及服裝,無論是研發技術,或是品牌行銷,隨時都有可能在全球市場再掀起另一波高潮,並持續保有世界第一的地位。
剖析發展新產品策略的關鍵點-領導消費者,別讓消費者牽著鼻子走

檢視Nike發展新產品策略成功之道的第一步,仍脫離不了行銷的基本原則 – 掌握市場脈動,了解顧客需求,創造迎合、滿足需求的新產品。但大家必須明白一點: 發展具創意的新產品時,最大的問題點乃在於消費者事前並不會主動要求該項新產品。換言之,你必須領導消費者,別讓消費者牽著鼻子走。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70年代初,在針對新顧客需求進行研究調查之前,有多少消費者會主動要求錄放機、傳真機及微波爐等產品呢? 有創意的企業往往能善用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將不明確的消費者需求發掘出來,走在消費趨勢前端,而不是當一位人雲亦雲的跟隨者。
發掘市場機會除了必須深度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生活型態及渴望之外,還得具備一些創意,方能水到渠成。試問誰會認為針對觀光客語文障礙需求的口袋型翻譯機沒有市場? 企業如何取得該需求最初的創意?答案是想盡辦法接近與觀察需求最殷切的顧客,並跟他們做進一步的接觸,例如:日本三葉在倫敦展示音樂器材,讓歐洲的傑出音樂家們能夠親身感受最先進的音樂硬體,其目的不光是藉此多了解顧客,還同時展現了先進的產品科技。
Nike因為能充分掌握年輕人對運動休閑鞋的需求、了解他們的生活型態與現實的心理渴望,發展出饒具創意的新產品、傳播訴求及促銷活動,從頭到尾都是站在創造消費趨勢的排頭,Nike的世界第一並非浪得虛名。

『伍』 關於聖誕節的日期,活動,標志和故事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 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

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亦開始流行起來

『陸』 勞斯萊斯標志的故事

1、勞斯萊斯標志一個是雙「R」標志,一個是飛天女神標志。
①雙「R」標志故事
查理·勞斯(Charles Stewartrolls Rolles)和亨利·萊斯(Henry Royce)第一次握手距今已超過100年,根據兩人於1904年簽訂的協議,Royce先生負責造車,而Rolles先生則負責賣車。兩年之後二人的公司正式合並,立志生產「世界上最好的汽車」。在此之前,出身貧寒的電氣工程師羅爾斯嘗試了各種辦法,他先從改裝一輛二手德科維爾(Decauville)起步,但最終結果令人失望。在幾個朋友的幫助下,他決定自己製造一部汽車。這輛車與法國車有諸多相似之處:1.8升的雙缸發動機,三擋變速箱,末級扭矩齒輪傳動。羅爾斯先生的努力引起了來自倫敦上流社會的勞斯先生的高度重視,作為英國汽車俱樂部的創始人以及panhard公司的代理,他很快就與萊斯先生達成了協議,世界上最著名的雙「R」標志就這樣誕生了。
②飛天女神標志故事
已婚的蒙塔古瘋狂地愛著他的女秘書艾琳娜·桑頓(Eleanor Thornton),在購買一輛勞斯萊斯10/HP後,他要求查爾斯·勞斯為他的愛車製作一個明顯的標志,其製作費用由自己承擔。蒙塔古找到了查爾斯·賽克斯希望將自己情人桑頓的形象設計成車標。蒙塔古將自己城堡中120間房子的兩個改造為一個雕刻工作室,漂亮的桑頓就在這里擺出各種姿勢來供查爾斯·賽克斯觀察雕刻。蒙塔古要求每一個雕塑上面都要使用幾塊實心的純銀,經過幾星期的工作,六個小雕塑被製作了出來。但是,這些雕像仍然不能讓蒙塔古滿意,他需要的東西是能充分展示情人獨特、超然的美。當時巴黎的編舞家、舞蹈家珞伊·弗勒正在舞蹈界掀起一場革命,蒙塔古帶著桑頓來到巴黎的歌劇院觀看她的演出。燈光中,一系列完美的舞姿展現出來的正是蒙塔古心中想要的形象:披著緊身長紗的女人,若隱若現的絕妙身姿在長紗的包裹下顯得更加唯美。幾經修改,最後飛天女神的形象終於成型:彎曲著雙腿,頭向著前方伸去——似乎在凝視前方的路面,細紗長裙隨風而飄又緊緊的裹住曼妙的身軀。1911年,它正式成為勞斯萊斯車的車標。
蒙塔古與桑頓的關系開始於1902年,蒙塔古的妻子塞西爾一直對這段婚外情持容忍態度,她甚至把桑頓當成朋友對待。然而,這段婚外情最終以悲劇收場。一戰期間,蒙塔古被派往印度考察機動化部隊。他與桑頓於1915年12月13日登船,後來船被德軍魚雷擊中,蒙塔古生還,而桑頓卻不幸隨輪船葬身海底。
這段故事並不像流傳的那樣完美,但是恰恰是蒙塔古的這段故事所展現出人性中純粹地、狂熱地和包容地愛是賦予飛天女神標志的。
每輛勞斯萊斯車頭上的那個吉祥物:帶翅膀的歡樂女神,她的產生與製造的過程,更是勞斯萊斯追求完美的一個絕好的例證。勞斯萊斯車標的設計者查爾斯·賽克斯這樣來描述他的設計理念:「風姿綽約的女神以登上勞斯萊斯車首為愉悅之泉,沿途微風輕送,搖曳生姿。」這一理念與女神的造型正是勞斯萊斯追求卓越精神的絕佳體現。這尊女神像的製作過程也極為復雜。它採用傳統的蠟模工藝,做好的女神像還要經過嚴格的檢驗。
2、品牌簡介
勞斯萊斯(Rolls-Royce)是世界頂級豪華轎車廠商,1906年成立於英國,公司創始人為Frederick Henry Royce(亨利·萊斯)和Charles Stewart Rolls(查理·勞斯)。Rolls-Royce出產的轎車是頂級汽車的傑出代表,以豪華而享譽全球。除了製造汽車,勞斯萊斯還涉足飛機發動機製造領域,它也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發動機製造者,著名的波音客機用的就是勞斯萊斯的發動機。2003年勞斯萊斯汽車公司被寶馬(BMW)接手。

『柒』 標志背後的故事

車標
1886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和高特利布·戴姆勒發明的汽車並沒有車標,三年後法國人路易斯·雷納·潘哈德開創了使用汽車商標的先河,提高了汽車品牌的知名度,促進了汽車工業的發展。由於他生產的汽車與眾不同,並用商標與其他汽車區別開來,極大地促進了汽車的銷售。汽車標志包含兩部分,文字標志和圖案標志,它們構成了汽車文化功能性與精神性的內涵,它使汽車成為融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藝術文化的完美器物。
1,賓士
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就是用「汽車之父」卡爾 本茨(Carl Benz)的名字命名的。德國人卡爾·本茨是汽車的發明者之一,世界第一輛汽車的製造者。他創立的賓士汽車公司於1886年1月29日獲得汽車製造專利權,這一天被公認為世界上首輛汽車的誕生日。「賓士」和「賓士」都是Benz的中譯名稱,前者為香港代理商行採用,後者則流行於中國大陸,兩者均被譽為品牌翻譯中的經典之作,各自來歷不同。「賓士」給人們以傲視群雄之感,原出於《孟子》書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信念,既突出了汽車本身的穩重、高貴,也符合車主的顯赫身份。至於賓士的定名則更費周張,因為在中國處理外國品牌名稱的翻譯時,一般習慣是音譯,所以起初的版本都是譯音不譯意。「賓士」取自「Benz」譯音,但在譯意方面,可說是與譯音天衣無縫,十全十美。「奔」騰飛躍,「馳」騁千里,充滿活力動感,正是Mercedes-Benz的最佳寫照。
2,福特
現代汽車之父享利·福特在生產第一輛汽車時,對汽車標還不夠重視,只把它當成小事來處理。直到1903年公司正式開始運營時,他才在設計工程師的勸說下同意在A型車上打一個標志。最初,福特品牌的車標是以亨利·福特先生的簽名中字母「F」為基礎而設計的,不過沒有底色,直接烙印在汽車前端。後來,為了使標志更加顯眼,才加上橢圓的藍色背景。亨利·福特生前十分喜愛動物, 他經常忙裡偷閑訪問動物專家,讀有關動物的書籍和報紙,在這個領域也有較深的造詣。在1911年,為了博得福特的歡心,商標設計者將英文「Ford」設計成「奔跑白兔」的形象。在藍色背景的襯托下,被藝術化的「Ford」形似活潑可愛、充滿活力的小白兔在溫馨的大自然中向前飛奔, 它象徵令人愛不釋手的福特汽車將行駛於世界各地。
3,勞斯萊斯
100年前,經銷法國汽車的商人查爾斯·勞斯(貴族)與製造起重機和汽車的工程師亨利·萊斯(平民)乘坐火車時邂逅。他們一見如故,隨即決定一同北上,去曼切斯特闖出一番事業。勞斯與萊斯達成協議,由萊斯負責生產汽車,勞斯負責營銷。同時,他們用二人的姓氏給汽車起名為Rolls-Royce,曾譯為羅爾斯-羅伊斯,後又譯為勞斯萊斯。勞斯萊斯車標的外框為長方形,中間分上中下三格,上、下格由兩個人的名字組成,中層兩個重疊的「R」代表兩者真誠、永久的聯合。純幾何長方形外框給人靜穆、蒼勁、深厚、莊重、嚴謹的感覺,表示勞斯萊斯最先進的技術、最精良的製作和製造者一絲不苟的精神。此標志屬文字類,上、下層的字母「Rolls」、「Royce」採用歌德字體,粗壯有力,突出醒目,視覺效果非常好。中間層兩個「R」採用古羅馬字體,體現上層社會的博雅風格。兩個「R」重疊的位置體現出一種強烈的動態感,線條和空白比例的運用也恰到好處地突出了圖案的視覺中心。色彩的搭配也很考究,黑藍色底與金黃色字的組合充分體現了勞斯萊斯傳統、富貴和尊嚴的內涵,正好符合了英國皇室、國家元首、政府要員和有爵位者以及名流的心理特徵。
4,三菱
1917年,三菱汽車注冊了三瓣菱形圖案的車標,這個圖案也蘊涵著一段家族歷史。1870年,出身望族的岩崎彌太朗創建了九十九商社,1873年改稱為三菱商會。在三菱商會里有岩崎彌太朗的三個摯友,其名字都有「川」字,商會使用了「三菱」文字商標。三菱的圖形標志是岩崎家族的家族標志「三段菱」和土佐藩主山內家族的家族標志「三柏菱」的結合。三個菱形標志最初作為九十九商會的船旗志,它是19世紀70年代日本著名的遠洋輪船公司,許多三菱公司都是日後從該公司發展起來的,三菱汽車也不例外。商標中三個菱形代表三顆鑽石,這三顆鑽石蘊含了三菱公司的三項原則:對社會的共同責任、誠實公平、通過貿易增進國際理解。這個圖形簡潔、明快,又與公司名稱相配,使它今天無論出現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人們都能識得出這一標志。

『捌』 有誰知道蘋果標志背後的故事

1977 年,Rob Janoff 接手了一項差勁的差事,無償為喬布斯設計蘋果的 logo 。第一次遇見喬布斯時,Rob Janoff 還在帕洛奧圖(Palo Alto)的一家名叫 Regis McKenna 的公共關系代理公司工作,不過他的老闆與當時的涼拖鞋 CEO 喬布斯是好朋友。此時,喬布斯和他的團隊剛剛製造出了一台在臨時的木頭盒子里塞滿了電線的 Apple II 原型機。在放棄了那個太過復雜的牛頓圖案的標志之後,蘋果公司一直使用的是一個真實的蘋果的照片作為公司的 logo 。喬布斯開始考慮,需要一個更加鮮明和抽象的標志,於是他找到他的那位好朋友:「叫你們手下的美術設計師幫我想想。」Rob Janoff 在接到這個無償的額外任務之後,為了尋找靈感,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超市買了一大堆蘋果,然後把它們切成一片一片的。他盯著一片片的蘋果截面好久,不可避免地咬了其中的一塊。然後他設計出來他的作品:一個單色的平面蘋果,在蘋果的右側被了咬去一個缺口。喬布斯看了之後很喜歡,但覺得顏色還是太單調了一點。喬布斯建議 logo 的顏色可以更豐富一點。不過 Rob Janoff 的老闆並不這么認為,他覺得 logo 中間全用白色可以節省印刷成本。不過,喬布斯還是很果斷,他認為顏色才是賦予公司人性化的關鍵。然後 Rob Janoff 嘗試了各種顏色方法,最終在擺弄一塊三棱鏡的時候獲得了靈感,最後他採用了陽光被三棱鏡散射之後七彩光顏色。喬布斯高興地採用了這個 logo 。不過,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 logo 的設計者卻沒有從喬布斯那裡得到一點報酬,買蘋果的錢都是他自己墊的。今天,Rob Janoff 是芝加哥的一家設計公司的老闆。

『玖』 探究標志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類作文是高考的新寵,立意方法有很多,「因果探究法」是 其中比較實用的一種。追溯事物的根由,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或者推理事物發展的過程,得出反映事物本質的結論,這就是因果探究法。在審題時,只要抓住材料 中的因果聯系,就可准確立意,快速構思。在具體操作時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找出事件中的結果或原因;第二步,由果及因,或由因及果,具體分析為什麼 這樣;第三步,選擇最佳的切入角度與立意方向。

『拾』 一個LOGO被設計出來之前 都應該經歷哪些步驟

首先要了解顧客公司是做什麼的~ 哪個行業
根據行業特徵來縮小范圍,找出一些規律。
然後在翻看一些跟顧客公司經營范圍差不多的同行的LOGO。
看看~~ 然後從多個角度來入手
手繪,掃描 摳圖 填色 調整 比例 文字 英文 組合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