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畢業設計
⑴ 通信工程畢業論文題目怎麼選
學術堂最新整理了一部分關於通信工程畢業論文的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LTE多層組網負荷均衡策略研究
基於WIFI的無線監控報警系統
智能家居照明系統設計
面向高速鐵路的無線信道模型研究
基於訓練序列的OFDM系統同步技術的研究
MIMO通信系統中傳輸技術的研究
基於單片機的溫度監控系統的設計
無線通信中MIMO系統空時編碼的性能研究
LTE技術在軌道交通車地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電力通信網路中的信息通信技術研究
變電站自動化通信網路的研究與設計
GSM-R網路在湘桂柳南鐵路電氣化改造中的應用研究
大數據分析在移動通信網路優化中的應用研究
無線通信系統選擇分集技術研究
基於Android字元識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多載波OFDM信號接收機的頻率偏差補償設計與分析
面向5G通信的射頻關鍵技術研究
針對電力通信網的信息安全技術研究
某高校校園網路安全實施方案設計與實現
⑵ 通信工程畢業論文設計有哪些題目可以參考
tx027數字通信系統數據糾檢錯方法研究 tx028WCDMA移動通信中功率控制的研究與模擬 tx029無線網路優化研究 tx030移動通信的切換技術的研究 tx031基於網路的虛擬儀器測試系統 tx032基於GSM模塊的車載防盜系統設計 tx033基於GSM簡訊模塊的家庭防盜報警系統 tx034電信運營商收入保障系統設計與實現 tx035單片機串列通信發射機 tx036FDM通信系統基帶數據 tx037CDMA通信系統中的接入信道部分進行模擬與分析 tx038基於連續隱馬爾科夫模型的語音識別 tx039GPRS無線通訊技術的應用—GPRS短消息接收的開發和實現 tx040基於ARQ的數字通信系統糾檢錯方法 tx041數字通信系統數據幀同步設計及可靠性研究 tx042GSM擴容工程網路規劃設計 tx043WCDMA的網路規劃及優化 tx044WCDMA移動通信中功率控制的研究與模擬 tx045可接收數字廣播節目的CDMA移動終端的軟體設計 tx046可接收數字廣播節目的GSM移動終端的硬體設計 tx047基於Matlab的OFDM系統模擬 tx048基於小波變換及其在信號和圖象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tx049小波變換及其在信號和圖象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tx050小靈通基站的開關電源設計 tx051數字通信系統數據糾檢錯方法研究 更多最新最全的通信畢業論文設計題目: http://www.56doc.com/electron/communication/
⑶ 關於通信類畢業設計怎麼寫
有現成的要不要?可以先給你看開題報告
⑷ 通信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可以做什麼呀!有沒有親們有經驗的
做你熟悉的,或你老師喜歡的
你的畢業設計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畢業設計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畢業設計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畢業設計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每到學年結束的時候,老師就會要求學生對所學科目進行系統的總結。畢業設計對於大一新生來說,一般都很生疏,特別是在格式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基本的學年畢業設計寫法。
一、編寫提綱的步驟:
(一)確定論文提要,再加進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論文提要是內容提綱的雛型。一般書、教學參考書都有反映全書內容的提要,以便讀者一翻提要就知道書的大概內容。我們寫論文也需要先寫出論文提要。在執筆前把論文的題目和大標題、小標題列出來,再把選用的材料插進去,就形成了論文內容的提要。
(二)原稿紙頁數的分配
寫好畢業論文的提要之後,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考慮篇幅的長短,文章的各個部分,大體上要寫多少字。如計劃寫20頁原稿紙(每頁300字)的論文,考慮序論用1頁,本論用17頁,結論用1—2頁。本論部分再進行分配,如本論共有四項,可以第一項3—4頁,第二項用4—5頁,第三項3—4頁,第四項6—7頁。有這樣的分配,便於資料的配備和安排,寫作能更有計劃。畢業論文的長短一般規定為5000—6000字,因為過短,問題很難講透,而作為畢業論文也不宜過長,這是一般大專、本科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所決定的。
(三)編寫提綱
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寫作時能順利進行。沒有這種准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
二、畢業論文提綱的擬定
如何落筆擬定畢業論文提綱呢?首先要把握擬定畢業論文提綱的原則,為此要掌握如下四個方面:
(一)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佔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當,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比如有一篇論文論述企業深化改革與穩定是辯證統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業為例,說只要幹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則,與職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數職工的理解。從全局觀念分折,我們就可以發現這里只講了企業如何改革才能穩定,沒有論述通過深化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職工收入增加,最終達到社會穩定。
⑸ 有沒有人會做畢業設計的我通信工程的
通信工程的,這個專業的是會的,具體的與我聊是
⑹ 通信工程專業可以做哪些實物型的畢業設計
電子模塊(像無線發送接收啊,電源,計數器,溫度計,溫度開關等等)
晶元控制類(主要單片機控制啊)
通信工程(也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本專業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
⑺ 通信工程的畢業論文
1. 無線數據網路中基於斯塔克爾博格博弈的功率控制
2. 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應用
3. 寬頻網路中業務模型的模擬分析
4. 基於H.264 AVC碼率控制演算法的研究
5. 基於GRF-3100射頻系統的混頻器的設計與製作
6. VOIP語音通信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7. 基於Labview的實驗數據處理的研究
8. 基於NS2的路由演算法研究與模擬
9. 圖像處理工具箱的VC實現
10. 嵌入式實時系統設計模式的應用
11. 基於VC的UDP的實現
12. 基於TCP/IP協議嵌入式數字語音傳輸系統終端硬體設計
13. 基於MPLS的VPN技術原理及其實現
14. 基於FPGA的步進電機控制系統的數字硬體設計研究
15. 多路信號復用的基帶發信系統模型
16. 數字音頻水印研究
17. 數字電視傳輸系統-城市數字電視平移
18. 虛擬演播室應用研究與設計
19. 電視節目製作系統設計
20. KM3知識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21. 移動通信系統的頻率分配演算法設計
22. 通信系統的抗干擾技術
23. 擴頻通信系統抗干擾分析
24. 基於OPNET的網路規劃設計
25. 基於NS2的路由演算法模擬
26. 基於GPRS的數據採集與傳輸系統設計
27. 攪拌混合器微分先行控制系統設計
28. 車輛牌照自動識別系統
29. 基於CPLD器件的數字頻率計的設計
30. 大容量漢字顯示系統的設計
31. 數控直流電壓源的設計
32. 基於s6700電子標簽閱讀器設計
33. 嵌入式網路連接設計
34. Java手機網路游戲的實現和程序設計
35. 簡頻率特性測試儀設計
36. DDS及其在聲學多普勒流速測量系統中的應用
37. AVR 8位嵌入式單片機在車載全球定位系統顯示終端中的應用
38. 基於單片機的考勤系統設計
39. 基於單片機的尋呼機編碼器
40. 基於MF RC632射頻識別讀寫器晶元的專用讀卡器
41. 具有SPI介面的數字式同步發送器設計
42. 小區停車場計費系統設計
43. 村村通無線接入系統中的CDMA技術
44. 語音校檢報文的程序設計
45. 基於軋制擾動負荷觀測器的軋機傳動機電振動控制系統設計
46. 基於MATLAB的數字濾波器的設計
47. 基於VHDL的乒乓游戲機的設計
48. 語音信號的濾波設計
49. 基於DSPTMS320F206的高爐自動進料控制系統
50. 基於VHDL語言的基帶線路碼產生電路模擬設計
51. 智能天線的研究
52. 混合動力汽車電機驅動單元
53. 混合動力汽車
54. 直流電機雙閉環調速系統設計
55. 雙饋電機直接轉矩DSP控制
56. 雙饋電機直接轉矩控制
57. 無刷直流電機調速系統
58. 非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
59. 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60. 鎖相頻率合成器的設計與模擬
61. 動態鏈接庫進階
62. 電話業務綜合管理系統設計
63. 彈性分組環RPR的公平演算法研究
64. 低軌衛星移動通信信道模型研究
65. 大數計算的演算法探討及其在橢圓曲線密碼體制中的應用
66. HY防火牆管理軟體開發過程及ACL模塊功能實現
67. EPON的原理分析
68. DCS通訊與軟測量技術的研究
69. 3G的AKA協議中F1至F5的UE端的實現
70. 《信號與系統》課件的設計與實現
71. 《電路與電子學》電子課件的設計與製作
72. RSA公鑰演算法研究與實現
73. p2p通信模型的java實現
74. 搜索引擎的開發與實現
75. 圖書館管理系統及原代碼畢業設計
76. 網路安全專題學習網站設計
77. 網路教育應用網站設計
78. 校園網組建、開發與管理
79. 最優化軟體設計實現
80. 租賃網的設計和實現
81. 遠程式控制制終端數據介面設計
82. 遺傳演算法及其在網路計劃中的應用
83. 研華PCI-1753板卡Linux驅動程序的開發
84. 軟測量技術在造紙打漿過程的應用研究
85. 嵌入式系統研製AD數模轉換器
86. 勞動生產率增長條件的研究
87. 基於XML幫助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88. 基於MPT-1327的集群系統智能基站的研究與設計
89. 基於J2ME的手機部分功能實現
90. 購銷存財務軟體的應用比較
91. 高清視頻多媒體播放器
92. 基於CORBA網路管理技術及其安全性的研究和應用
93. 基本asp.net開發的網上商場的設計與實現
94. 桂林大廣電子公司網站設計
95. 電信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分析與實現
96. 企業辦公區域網的建設
97. 第三代移動通信承載業務和QoS處理機制無線資源管
98. 計算機病毒動態防禦系統畢業論文
99. 3G標准化進程及其演進策略
100. 魯棒數字水印演算法的研究和比較
101. 基於SPCE061A的語音遙控小車設計——?硬體電路設計
⑻ 通信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在哪可以找到
摘 要:在移動通信系統中,切換已被作為一種關鍵的技術廣泛應用。本文論述了硬切換、軟切換和接力切換的原理、過程及優缺點,並結合這三種主流的切換技術在GSM、CDMA和TD-SCDMA系統中的應用做了比較,並對三種切換技術的優劣做了總結。
關鍵詞:移動通信系統; 切換 ;硬切換 ;軟切換 ;接力切換。
切換是指移動用戶在通話過程中,從一個基站覆蓋區移動到另一個基站覆蓋區時,或由於受到外界的干擾或其他原因致使通信質量下降時,使用中的話音信道就會自動發出一個請求轉換信道的信號,通知移動通信業務交換中心,請求轉換到另一個覆蓋區基站的信道上去,或是轉換到另一條接收質量較好的信道上,以保證移動用戶能夠正常通信。
一、硬切換
硬切換是在不同頻率的基站或覆蓋小區之間的切換。這種切換是移動終端在切換狀態時,先暫時斷開通話,並自動向新的頻率調諧,與新的基站接上聯系,建立新的信道,從而完成切換的過程。
簡單來說,硬切換的特點就是「先斷開、後切換」,切換的過程中約有200毫秒時間的短暫中斷。因為原基站和移動到的新基站的電波頻率不同,移動終端在與原基站的聯系信道切斷後,往往不能馬上建立新基站的新信道,這時就出現一個短暫的通話中斷時間。它對通話質量有影響。
硬切換一般採取輔助切換方式,即由移動台監測判決,由交換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換過程中基站和移動台均參與切換過程。其切換過程如下:
移動台在通話過程中,不斷地向所在小區的基站報告小區和相鄰小區基站的無線電環境參數。本小區基站依據所接收的該移動用戶無線電環境參數來判斷是否應該進行切換。當滿足切換條件時,基站便向移動台發出切換請求,同時將切換請示信道傳送給MSC,MSC立即判斷此新基站位置碼是否屬於本MSC轄區。此時有兩種情況:若MSC確認新基站是屬於本MSC轄區的基站,則通知VLR為其尋找一個空閑信道(最佳或次最佳替換信道),然後將所找的信道及IMSI經過本區的基站發送給移動台,移動台依據信道號的頻率值將工作頻率切換到新的頻率點上,並進行環路核准,核准信息經MSC核准後,MSC通知基站釋放原信道。若MSC發現新基站是屬於非本MSC轄區的基站,MSC就將切換請求轉送給新MSC,再由新MSC通知它的VLR為其尋找一個空閑信道,然後將找到的基站信道號及IMSI傳送給原MSC,並經由原基站發送給移動台,然後進行移動台的核准和基站的釋放過程。
二、軟切換
軟切換是發生在同一頻率的兩個不同基站之間的切換。所謂軟切換,就是在移動終端進入切換過程時,與原基站和新基站都有信道保持著聯系,一直到移動終端進入新基站覆蓋區並測出與新基站之間的傳輸質量已經達到指標要求時,才把與原基站之間的聯系信道切斷。
簡單地說,軟切換的特點是「先切換、後斷開」。這種切換方式是在與新基站建立聯系信道後,才斷開與原基站的聯系信道,因此在切換過程中沒有中斷的問題,對通信質量沒有影響。軟切換可以是同一基站控制器下的不同基站或不同基站控制器下不同基站之間發生的切換。
軟切換也是移動台輔助的切換。在進行軟切換時,移動台首先搜索所有導頻並測量它們的強度。移動台合並計算導頻的所有多徑分量(最多K個)的Ec/Io(一個比特的能量Ec與接收總頻譜密度--雜訊加信號--Io的比值)作為該導頻的強度,K是移動台所能提供的解調單元數。當該導頻強度Ec/Io大於一個特定值T_ADD時,移動台認為此導頻的強度已經足夠大,能夠對其進行正確解調,但尚未與該導頻對應的基站相聯系時,它就向原基站發送一條導頻強度測量消息,以通知原基站這種情況,原基站再將移動的報告送往移動交換中心,移動交換中心則讓新的基站安排一個前向業務信道給移動台,並且原基站發送一條消息指示移動台開始切換。
當收到來自基站的切換指示消息後,移動台將新基站的導頻納入有效導頻集,開始對新基站和原基站的前向業務信道同時進行解調。之後,移動台會向基站發送一條切換完成消息,通知基站自己已經根據命令開始對兩個基站同時解調了。
接下來,隨著移動台的移動,可能兩個基站中某一方的導頻強度已經低於某一特定值T_DROP,這時移動台啟動切換去掉計時器(移動台對在有效導頻集和候選導頻集里的每一個導頻都有一個切換去掉計時器,當與之相對應的導頻強度比特定值D小時,計時器啟動)。當該切換去掉計時器T期滿時(在此期間,其導頻強度應始終低於D),移動台發送導頻強度測量消息。兩個基站接收到導頻強度測量消息後,將此信息送至MSC(移動交換中心),MSC再返回相應切換指示消息,然後基站發切換指示消息給移動台,移動台將切換去掉計時器到期的導頻將其從有效導頻集中去掉,此時移動台只與目前有效導頻集內的導頻所代表的基站保持通信,同時會發一條切換完成消息告訴基站,表示切換已經完成。
在目前商用的CDMA系統中,所用的切換技術都是軟切換。由於軟切換是在頻率相同的基站之間進行的,因此當移動終端移動到多個基站覆蓋區交界處時,移動終端將同時和多個基站保持聯系,起了業務信道分集的作用,加強了抗衰落的能力,因而不可能產生「掉話」。即使當移動終端進入了切換區而一時不能得到新基站的鏈路時,也進入了等待切換的隊列,從而減少了系統的阻塞率。因此也可以說,軟切換是實現了「無縫」的切換。
三、接力切換
接力切換是介於硬切換和軟切換之間的一種新的切換技術。其原理是在切換測量期間,使用上行預同步的技術,提前獲取切換後的上行信道發送時間、功率信息,從而達到減少切換時間,提高切換成功率、降低切換掉話率的目的。在切換過程中,移動終端從源小區接收下行數據,向目標小區發送上行數據,即上下行通信鏈路先後轉移到目標小區,這個過程就像是田徑比賽中的接力賽一樣,因而形象地稱之為「接力切換」。 接力切換有三個基本過程,即測量過程、判決過程和執行過程。
(一)接力切換的測量過程
接力切換與硬切換的測量過程和要求是相同的,即需要終端進行信號強度、質量和符合切換條件的相鄰小區的同步時間參數進行測量、計算和保存,因此接力切換並不需要額外增加新的測量參數,不會給終端設備帶來更多的負擔。
移動台需要計算和保存的參數為:本小區與鄰近小區引導信道的功率差△P和來自各鄰近小區基站的信號與來自本小區基站信號的時延差△t。
這就是接力切換的上行預同步及保持過程。可見,上行預同步及保持過程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時間過程,也不需要特別的控制或信令過程,而是在測量過程中同時進行的。
測量過程中一旦發現本小區和鄰小區的導頻強度、信號質量等滿足一定條件,則通過測量上報觸發切換判決過程。移動台的測量上報可以是周期性地進行,也可以由事件觸發進行測量
(二)接力切換的判決過程
接力切換的判決過程由RNC完成。RNC收到移動台的測量結果報告後,按照一定的判決准則(例如基於接收信號強度的判決准則)形成目標小區列表,然後通過接納判決演算法等流程確定要切換的目標小區,最後發出切換命令(例如物理信道重配置命令)。
接力切換的判決過程與傳統的切換判決准則基本相同。判決准則可以利用現有切換技術中的各種准則,同時可以結合TD-SCDMA系統特有的智能天線定位技術對目標小區列表進行優化,從而提高切換的成功率。
(三)接力切換的執行過程
移動台要切換的目標小區確定後,RNC在發出切換命令之前,還應當對目標小區發送無線鏈路建立請求。當RNC收到目標小區的無線鏈路建立完成消息之後,將向原小區和目標小區同時發送業務數據承載,同時RNC向移動台發送切換命令。此命令應附上的在目標小區建立通信需要的各項基本數據,具體包括:小區ID;載波頻率;標稱每碼道的發射功率及此業務所需的接收電平;接收和發射的Midamble及偏移。
移動台接收到接力切換命令後,繼續在原小區的下行鏈路接收業務數據和信令,同時,利用事先獲取的本小區和鄰小區之間的功率差值△P和時間差值△t,通過開環同步和開環功率控制,在目標小區發射上行的承載業務和信令。此分別收發的過程持續一段時間後,將接收來自目標小區的下行數據,實現閉環功率和同步控制,中斷和原小區的通信,完成切換過程。
在切換命令發出後,如RNC收到來自移動台的切換成功消息,則刪除原小區的通信鏈路;如果RNC收到來自移動台的切換失敗消息,則刪除目標小區新建的通信鏈路。如果由於特殊原因(比如終端突然掉電或進入深衰落地區),網路端沒有收到終端的任何信息,則RNC將主動回收為該終端配置的所有信道資源。
在接力切換的過程中,同頻小區之間的兩個小區的基站都將接收同一個終端的信號,並對其定位,將確定可能切換區域的定位結果向基站控制器報告,完成向目標基站的切換,克服了「軟切換」浪費信道資源的缺點。
四、三種技術優劣比較
接力切換與硬切換相比,兩者都具有較高的資源利用率、較為簡單演算法以及系統相對較輕的信令負荷等優點,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接力切換斷開原基站和與目標基站建立通信鏈路時其上下行鏈路是分別進行的,因而克服了傳統硬切換掉話率較高、切換成功率較低的缺點。
接力切換與軟切換相比,兩者都具有較高的切換成功率和較低的掉話率等優點,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接力切換並不需要一個移動終端長時間與多個基站保持鏈路,因而克服了軟切換需要佔用的信道資源較多、信令復雜導致系統負荷加重、下行鏈路干擾提高等缺點
⑼ 通信專業關於PCB的畢業設計
通信專業與PCB接觸的不多,電子的我扎里倒是有些
計程車計費器設計
單片機擴展串列通信
單片機-路口燈火控制系統的設計
單片機轉速測量系統
電子時鍾
具有溫度控制功能的電子時鍾
基於單片機的數控電流源的設計
利用PN結作感測器的數字型控溫儀表
紅外快速檢測人體溫度裝置的設計與研製
汽車防撞主控系統
智能型充電器的電源和顯示的設計
IIR數字濾波器的理論和設計.doc
倉庫溫濕度的監測系統.doc
超聲波遙控電風扇調速控制電路的設計
單片機串列通信發射機.doc
基於單片機控制的電子密碼鎖
基於單片機的交通燈設計
單片機作息時間控制.doc
低頻數字式相位測量儀.doc
電動智能小車(完整論文).doc
點陣電子顯示屏(A題).doc
豆漿機的製作.doc
多功能紅外發射接收器設計.doc
自動抄表系統.doc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doc
機械潤滑裝置自動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基於AT89S52的直流數字電壓表設計.doc
基於DDS技術的任意波形發生器.doc
基於ISD4004的語音報值交直流電壓表設計
基於單片機的多功能智能小車設計論文
基於單片機控制的9999秒倒計時器的畢業設計設計
計算機主板製程.doc
交直流數字電壓表設計.doc
開關穩壓電源的設計.doc
空氣溫濕度檢測儀.doc
六路搶答器.doc
肉類水分超標自動報警裝置設計與研製.doc
手持式GPS定位儀的開發與研製.doc
帶溫度控制功能的電子時鍾(完整版)
數字時鍾1.doc
雙向汽車防盜器設計.doc
同步電機模型的MATLAB模擬.doc
溫度監控系統的設計.doc
正弦信號發生器的設計與研究.doc
自動加料機控制系統.doc
單片機做的智能台燈
精確溫度顯示的溫控自動風扇系統.doc
多點溫度檢測系統.doc
半橋電子秤.DOC
音頻放大器(LM1875功率放大器).doc
大電流測量畢業設計.doc
穀物水分檢測
彩燈控制器電路
基於單片機的電器遙控器設計
單片機的智能化溫濕度測量系統研究
基於DS1820的室溫監測裝置的設計
單片機溫濕度檢測和顯示系統
電源相序自動調控保護裝置的設計
智能節水控制器的設計
肉類水分超標自動報警裝置設計
基於單片機的倉庫糧食蟲害自動檢測裝置的設計
單片機恆溫箱溫度控制系統的設計
電子智能搶答器(單片機)
單片機信號發生器的設計
攜帶型GPS系統設計
基於超聲波測距原理的倒車防撞報警器設計
倒數計時器系統的設計
帶語音播報的紅外測溫儀
AT80C51搶答器論文.doc
汽車尾燈控制器的電路設計
單片機鍋爐監測控制儀
二維高精度液晶顯示電子指南針
紅外防盜報警器
需要聯系237513901
⑽ 通信工程專業能做哪些畢業設計項目
電子模塊(像無線發送接收啊,電源啊……)
晶元控制類(主要單片機控制啊)
你也可以到網上搜搜,也有好多往年做的題目,值得參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