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教學設計
『壹』 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設計應用百分數對生活有什麼啟示
百分數有兩種不同的定義:
(1)分母是100的分數叫做百分數。這是百分數作為分數的一種回特殊形式。
(2)表示一答個數(比較量)是另一個數(標准量)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用來表示兩個數的比。所以百分數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注意:
①.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採用符號「%」來表示,叫做百分號。
②.在第二種定義中,出現了比較量、標准量、分率(百分數),這三者的關系如下:
比較量÷標准量=分率(百分數)
標准量×分率=比較量
比較量÷分率=標准量
『貳』 北師大:百分數的應用(一)教學設計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掌握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 的應用題的分析方法,並能正確解答此類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分析、比較、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培養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或少百分之幾)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或少百分之幾) 教學內容 教材第1頁的例1和練一練,第2頁練習一的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會解答生活中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或少百分之幾) 的實際問題。 2.在分析、歸納.....·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少百分之幾)實際問題教學反思 在本課中要講兩種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少百分之幾)的思路。一種是根據百分數的意義。求實際造林比計劃多百分之幾,就是實際比計劃多造林的公頃數是計劃公頃數的百分之幾,用多的公頃數除以計劃公頃...·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少百分之幾)實際問..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少百分之幾)實際問題教學反思 在本課中要講兩種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少百分之幾)的思路。一種是根據百分數的意義。
『叄』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百分數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數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學會解答「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這類百分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小數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在教師的精心引導下,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通過合作交流,得出結論,提高數學素養。
【教學重點】
會解答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掌握百分數與小數、分數的互化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不同的情況,掌握靈活互化的方法。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 層層引導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 討論法 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請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怎麼解決的?這節課我們繼續學慣用百分數解決問題。
2.口算。
1+15% 70%-45% 1-7%
1-16.5% 185%-100% 1+5.5%
3.口答:
(1)30米的 4/5 是多少?
(2)400的 9/100 是多少?
(3)50減少它的 1/5 是多少?
(4)20千克增加 1/4 後是多少?
4. 把「比」字句改成「是」字句。
例: 「松樹的棵數比楊樹多20%。」
也就是「松樹的棵數是楊樹的120%。」
1: 「甲數比乙數少15%。」
也就是「甲數是乙數的85%。」
2: 「今年的用煤量比去年節約了10%。」
也就是「今年的用煤量是去年的90%。」
3: 「九月份收入比八月份增長了100%。」
也就是「九月份的收入是八月份的200%。」
5. 例2:春蕾小學的一項調查表明,有牙病的學生人數佔全校人數的15 。春蕾小學共有750名學生,有牙病的學生有多少人?
學生獨立解答。
教師小結:我們已經知道百分數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分數。今天我們來學習解決問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
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獲得新知
1.出示例2:春蕾小學的一項調查表明,有牙病的學生人數佔全校人數的 20%。春蕾小學共有750名學生,有牙病的學生有多少人?
(1)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演算法。
(2)學生匯報。
(3)總結: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意義是一樣的。
(4)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5)課件訂正:
方法一:
750×20%
=750×20/100
=750×0.2
=150(人)
答:有牙病的學生有150人。
方法二:
750×20%
=750×20/100
=750×1/5
=150(人)
答:有牙病的學生有150人。
2.說一說怎樣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三、鞏固練習
1.把下面的百分數改成小數和分數。
97% 25% 8% 12.5% 0.5% 16.7%
2. 分別用百分數、小數、分數表示直線上各點。
3.對比練習:
(1)五年級一班有學生45人,上學期數學測驗有4/5 的同學成績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學有多少人?
(2)五年級一班有學生45人,上學期數學測驗有80%的同學成績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學有多少人?
(3)百花胡同小學有480人,只有5%的學生沒有參加意外事故保險,沒有參加意外事故保險的學生有多少人?
(4)百花胡同小學有480人,只有5%的學生沒有參加意外事故保險,參加意外事故保險的學生有多少人?
四、總結本課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五、布置作業。
第85頁做一做,第3題。
第87頁練習十八,第9題。
第88頁練習十八,第15題。
『肆』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和聯系教學設計
1.百分數與分數的意義截然不同.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它只能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系,不能表示某一具體數量.如:可以說1米是5米的20%,不可以說「一段繩子長為20%米.」因此,百分數後面不能帶單位名稱.分數可帶具體名稱.分數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分數還可以表示兩數之間的倍數關系.2.應用范圍不同.百分數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常用於調查、統計、分析與比較.而分數常常是在測量、計算中,得不到整數結果時使用.3.書寫形式不同.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形式,而採用百分號「%」來表示.如:百分之四十五,寫作:45%;百分數的分母固定為100,因此,不論百分數的分子、分母之間有多少個公約數,都不約分;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數,也可以是小數.而分數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數,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一般要通過約分化成最簡分數,是假分數的要化成帶分數.任何一個百分數都可以寫成分母是100的分數,而分母是100的分數並不都具有百分數的意義.
『伍』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教學設計怎樣從深度和廣度拓展
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百分數也叫百分比,百分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百分比和百分率的實際應用方面拓展要。可以例舉生活在有關的的事例,為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打下堅實的基礎。
『陸』 最新人教版百分數的應用例四教學設計
三、學習目標
1、了解一些有關利息的初步知識,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版一些與儲蓄權有關的實際問題。
2、學會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3, 初步學習合理理財,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1、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
2、計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五、教學過程
(一)學生匯報調查資料,情景導入
(課前布置學生調查年利率,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昨天同學們做了一個小調查,請你匯報調查的情況。
生1:我知道了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農村合作信用社等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進行儲蓄的場所。
生2:我知道儲蓄不僅可以幫助國家進行經濟建設,而且能增加家庭個人的收入。
師:說的真好。這是儲蓄的優點,儲蓄能支持國家建設。
生3:我知道儲蓄分活期和定期兩種。在定期存款方式中,又可以分為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兩大類。
師:你說的是儲蓄的種類。(板:儲蓄的種類: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柒』 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復習。(1)、(2)題用投影出示,(3)題在小黑板上出示)
(1)4是5的幾分之幾?5是4的幾倍?
(2)一根鋼管長12米,截去8米。截去全長的幾分之幾?
(3)五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兒童組)的有120人,佔五年級學生人數的幾分之幾?(1人板演)
訂正時,提問:誰和誰比?誰為單位「1」?
2.揭示課題:
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分數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習百分數一般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板書: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將復習題中問題的「幾分之幾」改為「百分之幾」成為例1:五年級有學生160人,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兒童組)的有120人,佔五年級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2)教師啟發:
例1和復習題比較,已知條件和數量關系都沒有變,只是表示兩數倍數關系的形式從幾分之幾變為百分之幾。同學們想一想,這兩道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有沒有變化?(沒有)也就是說關於百分數的應用題的解法和分數應用題相同。那麼我們運用解分數應用題思路和方法解答例1。
(3)提問:
①根據這道題的問題,想一想:誰與誰比?誰是單位「1」?根據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解答方法,怎樣計算?
②計算結果應是什麼數?
(4)請學生說出解題過程,教師板書:
120÷160=0.75=75%
答:佔六年級人數的75%。
(5)教師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的數量關系是相同的,因此解題方法也是相同的,只是計算結果的表現形式不同。
2.反饋練習(投影出示)
一班植樹40棵,二班植樹48棵,二班植的棵數佔一班的百分之幾?一班植的棵數佔二班的百分之幾?(1人做在膠片上)
訂正時提問:誰與誰比?誰是單位「1」?
3.教學例2
(1)出示准備題:
某縣種子推廣站,用300粒種子作發芽試驗,結果發芽的種子有288棵。發芽的種子數占實驗種子總數的百分之幾?
學生做題,投影出示:
288÷33=0.96=96%
答:發芽的種子數占試驗種子總數的96%。
(2)我們把發芽的種子數占試驗種子總數的百分之幾,叫做發芽率。
(板書:發芽率)誰能說說什麼叫發芽率?
教師說明:我們科學種田,播種前都要進行種子發芽試驗,根據發芽率的高低來決定單位面積的播種量。這樣,既可以保證所需苗的棵數不多不少,又可以避免種子的浪費。所以求發芽率對農業生產豐收有重要作用。這部分知識我們一定要學好。
(3)提問:求發芽率實際上是求什麼?
引導學生弄清:公式中為什麼乘以100%?
因為發芽率是百分率的一種,公式本身應該用百分數形式表示。
(4)把原題「發芽的種子數占試驗種子數的百分之幾」改為「求發芽率」成為例2。
請同學們根據求發芽率的公式列式計算。提問:發芽率是96%表示的是什麼意思?(發芽的種子數占試驗種子總數的百分之九十六)
(5)其它百分率的計算
①學生看書,了解除發芽率以外,求百分數的計算還有很多。並讀一讀有關公式。
②教師說出其它求百分數的例子,要求學生說出計算公式。
如:出油率、出米率、及格率、升學率……
(6)做一做
(7)小結:求發芽率、出油率等百分數,只要我們弄清楚所求百分數的意義,並正確運用公式,就能准確地進行計算。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九 第1題
提問:誰是單位「1」?要求百分號前面的數保留整數,除得的商的近似值應取幾位小數?商要算到小數第幾位?
教師強調:取近似值時注意使用約等號,同時答句不要丟掉「約」字。
2.練習九第2題(直接做在書上)
訂正後提問:做試驗的種子數都是300粒,每次試驗的發芽率有沒有變化?是在哪個范圍內變化的?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應用題,它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與分數應用題大致相同,只不過要把結果化成百分數。在做題時,我們一定要准確判斷誰作單位「1」,這是做題的關鍵。同時我們要掌握求有關百分率的公式,解答求有關百分率的問題。
五、創意作業:
回家做一次種子發芽試驗,算一算種子的發牙率。
教學反思:
教學論認為,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能得以發揮出來,任何學習都是一種主動建構的過程。有這樣一句話:「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體驗了,理解了。」由此可見,讓學生親身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式。
這節課的學習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以及「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本節課以學生實際操作和自主探究為主線,通過說一說、擺一擺、畫一畫和獨立設計等環節,讓學生親身經歷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全過程。通過問題的解決,學生一方面學會運用所學的概念,進行簡單的分析、推理,另一方面體會身邊許多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在教學中,這幾方面很是突出:
1、容量較大,但條理較清楚
本節課要完成兩個例題和部分練習題的教學,課堂容量很大,我在教學設計上力求做到條理清楚。
首先從除法口算的復習出發,通過游戲、動手操作,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出發,為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做好知識上的鋪墊,使學生初步感知「誰是誰的幾倍」。然後再通過游戲的深入引入例題的教學,讓在學生擺一擺、說一說的活動中全程參與到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兩個例題結束後通過一組同步練習做到了鞏固新知,最後通過一組開放題的學習,拓展學生思維,達到提高學生思維的目的。
2、動手操作,時間充分
課堂中我比較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從復習引入開始就讓學生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充分激活知識儲備,在例題講解中讓學生每個人都動手擺一擺,說一說,將學生的手、腦、口充分調動起來,把操作與概念的理解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如此,在練習題的設計上同樣選擇了畫一畫、說一說的內容,讓學生先動腦想一想,再親手畫一畫,在操作的基礎上使知識得以深化。
3、拓展練習,梯度明顯
本節課教師設計的練習,從開始復習導入就遵循了由淺入深,扶放結合的原則。先是聽算,復習了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又利用27÷9說出除法的含義,初識「誰是誰的幾倍」。在例題學習的同時設計了同類型的練習。例題練習結束後,首先設計了一組3道基礎題,由學生在組內自由選擇其一完成,然後小組交流,既達到了每個人都鞏固練習的目的,又在相對較少的時間內使每組學生接觸了較多的題目。拓展練習的設計,先是一道本課內容的深化練習,要求學生根據給定的信息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然後是一道開放題,通過放手讓學生給原片塗兩種顏色,找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達到發展能力的目的,使學生在循序漸進中鞏固了新知,提高了能力。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以學生的動手操作為主線,輔以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全過程,切實理解,從而掌握新知
『捌』 體檢中的百分數百分數我學會了嗎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人教版)第77—78頁百分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百分數。在具體情境中,解釋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 、能力目標: 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歸納能力。
3 、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操作和探索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引入百分數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准備: 讓學生課前收集百分數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師:課前老師已讓大家去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數,同學們,你們收集到了生活中的百分數嗎?
生:收集到了。
師:說出來與大家交流交流。
生:……
師:你能告訴大家你的百分數是在哪收集的嗎?
生1:在食品標簽上
生2:襪子的標簽上
生3:……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百分數」。
出示課文第77頁的主題圖。
像上面這樣的數,如18%、50%、64.2%……叫做百分數。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百分數」。(板書:百分數)
師: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學會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見到課題「百分數」,你想了解些什麼?
生1:百分數的有什麼好處?
生2:百分數的意義是什麼?
生3:百分數是分數嗎?它和分數有什麼區別?用途是什麼?
生4:……
師:我把同學們的問題整理一下,主要是:好處,意義,區別(教師邊說邊板書)
二、自主探索,抽象概括
1、小組討論,體驗百分數的好處。
下面我們來做個猜一猜的游戲。
有3杯糖水,請你猜一猜,哪杯糖水最甜?
第1杯:糖18克 糖水20克 第2杯:糖43克 糖水50克 第3杯:糖21克 糖水25克
先讓學生猜,再通過通分比較,得出第1杯糖水最甜。
= = 90% = =86% = =84%
像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百分數」的形式。
小結:「百分數」便於比較,應用廣泛
2、抽象出百分數的意義
這些百分數不是長度,不是價錢,不是重量,表示的是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用百分之幾的形式來表示的,所以,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完善板書]
3、讀法,寫法
4. 討論:分數與百分數有什麼不同?
①書寫形式有不同的地方;
②分數單位也不相同;
③意義不一樣:分數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比的關系,也可以表示某個具體數量。 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比的關系 。後面沒有單位名稱。
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
三、鞏固訓練,拓展延伸
1、說一說
(1)我國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22%。
(2)我國耕地面積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7%。
從這句話,你能獲得哪些信息?說一說表示誰是誰的百分之幾?
你還能想到什麼?
(把這兩句話聯系起來看,我國用只佔世界7%的耕地,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溫飽問題,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國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國的人口只佔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麼,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怎樣?(提高)我國的經濟建設的速度將會怎樣?(更快)
2、判斷題。
(1)百分數50%應該約分,成為1/2。
(2)一根鐵絲長57%米。
3、游戲,寫百分數。
師:我們來一場比賽好嗎?
請大家在白紙上寫出10個你喜歡的百分數 ,看誰寫的最有創意!預備 ,開始!二十秒後。師 :停!告訴大家你寫了幾個百分數?是哪些?生1 :我寫了5個 ,分別是 :100 %、1 %、200 %、24.8 %、0.5 %。生2 :我寫的百分數最大的是100 % ,最小…
4、猜一猜。(用百分數表示)
•百發百中( )
•百里挑一( )
•一箭雙雕( )
•半壁江山( )
•九死一生( )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各樣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加深百分數的認識,感受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發現數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四、課堂小結
師:請告訴大家你這節課學習情緒的比率。
愉快占( )% 緊張占( )% 遺憾占( )%
送你們一句話:成功 = 99% 的汗水 + 1% 的靈感,只要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百分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和分數,特別是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這一內容是學習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和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百分數在學生生活、社會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大部份學生都直接或間接接觸過一些簡單的百分數,對百分數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為輔的策略,讓學生在生活實例中感知,在積極思辨中發現,在具體運用中理解百分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組織學生討論三杯糖水含糖率的問題,在比一比哪杯糖水最甜的過程中引出了百分數,此時,學生已經隱約之中感悟到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數,是為了比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學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數的含義,也初步感受了比較數據時使用百分數的好處。
二、密切聯系生活,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百分數是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知識,學生雖未正式認識百分數,但對百分數卻並非一無所知。因此,我在上課之前讓學生調查生活中的百分數,可以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認識到知識對於個人的意義,對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這節課中,我直接把學生調查到的數據和問題作為學習和研究的對象,學生是在理解和解釋自己及同學調查得來的數據的過程中認識百分數的。
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予學生。
在執教《百分數的認識》這一課中,從學習目標的擬定到評價,我都是讓學生主體參與。「同學們,對於百分數,你想了解些什麼?」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我想知道什麼叫百分數?」、「我想知道百分數在什麼時候用?」、「我想知道百分數與分數有什麼區別?」……這一系列的疑問經過整理後,不就是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嗎?在課堂最後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同學們,你能用百分數的句子對自己這節課自我評價嗎?」,這樣富有挑戰性的總結,學生爭先恐後的來評價自己。有的說我這節課的知識學會了()%,哪些知識學會了,這節課的知識()%沒學會,哪些知識沒學會或還疑惑;有的學生說這節課我對自己的學習表現()%滿意,哪些地方滿意,()%不滿意,哪些地方表現不好;還有的學生說這節課我,愉快()%、緊張()%、遺憾()%。整個課堂,我力求讓學生在一定的自主性活動中獲得主動的發展。
本課的教學,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引導為輔的策略,讓學生經歷了「在實例中感知,在思辨中發現,在運用中理解,在總結中應用」的學習過程。在這一愉悅的課堂中,學生能力得到了發展,個性能得到了張揚,我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