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群
1. 有沒有室內設計師群。
http://qun.qq.com/air/#search/clt/1/tx/%E5%AE%A4%E5%86%85%E8%AE%BE%E8%AE%A1%E5%B8%88/txff/ 室內設計師 自己去加把!
2. 北京視覺設計師群
375385962設計群
3. 廣州設計師微信群或QQ群多少
你好
如果需要查找廣州設計師相關QQ群,可以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登錄QQ後,在主界面最底部點擊「查找」的按鈕
第二:然後在最上邊的導航欄點擊「找群」
第三:接著在輸入你需要查找的文字「廣州設計師」,點擊查找
第四:可以選擇區域范圍、人數或活躍度這幾個條件進行查詢
第五:在搜索的結果中查找你需要的群,並點擊加入即可。
4. 有哪些設計師的微信群
你好。
你可以到設計師論壇去逛一下,發下帖子,互相交流下,找點朋友,然後加微信群,這樣好一點。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有疑問,請繼續「追問」!
~答題不易,互相理解,您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感謝您!!
5. 尋找室內設計師QQ群
群85682451(角落空間):此群有室內設計,建築設計,環藝等專業,而且此群采內取實名制,進群者一容律改成真名字。歡迎喜歡建築的朋友加入,歡迎你們的到來...
不過此群放假中...
群95941981:此群為新群,正在招人中,缺管理員數名,歡迎你們的加入...
6. 平面設計QQ群!
平面設計聯盟:5643232,這個還不錯!我也在裡面呢!一起來討論問題吧!
了解設計的定義和概念將是了解設計的第一步,有助於了解我們作為一名准平面設計師的職責范圍。
平面設計的正名與分類:
設計一詞來源於英文"design",包括很廣的設計范圍和門類建築:工業、環藝、裝潢、展示、服裝、平面設計等等,而平面設計現在的名稱在平常的表述中卻很為難,因為現在學科之間的交流更廣更深,傳統的定義,例如現行的叫法「平面設計(graphis design)\視覺傳達設計、裝潢設計……,這也許與平面設計的特點有很大的關系,因為設計無所不在、平面設計無所不在,從范圍來講用來印刷的都和平面設計有關,從功能來講「對視覺通過人自身進行調節達到某種程度的行為」,稱之為視覺傳達,即用視覺語言進行傳遞信息和表達觀點,而裝潢設計或裝潢藝術設計則被公認為極不準確的名稱,帶有片面性。
現在,在了解了對平面設計范圍和內涵的情況下,我們再來看看平面設計的分類,如形象系統設計、字體設計、書籍裝幀設計、行錄設計、包裝設計、海報/招貼設計……可以這樣說有多少種需要就有多少種設計。
另外,商業設計與藝術設計很顯然是存在的。
平面設計的概念:
設計是有目的的策劃,平面設計是這些策劃將要採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設計中你需要用視覺元素來傳播你的設想和計劃,用文字和圖形把信息傳達給受眾,讓人們通過這些視覺元素了解你的設想和計劃,這才是我們設計的定義。一個視覺作品的生存底線,應該看他是否具有感動他人的能量,是否順利地傳遞出背後的信息,事實上她更象人際關系學,依*魅力來征服對象,你的設計有抓住人心的魅力嗎?是一見鍾情式的還是水到渠成式的,你需要象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還是一個不修邊幅的叛逆之子,或是治學嚴謹的學者。事實上平面設計者所擔任的是多重角色,你需要知己知彼,你需要調查對象,你應成為對象中的一員,卻又不是投其所好,誇誇其談,你的設計代表著客戶的產品,客戶需要你的感情去打動他人,你事實上是「出賣」感情的人,平面設計是一種與特定目的有著密切聯系的藝術。
平面設計的特徵 :
設計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是商業社會的產物,在商業社會中需要藝術設計與創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觀與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託人說話。
設計與美術不同,因為設計即要符合審美性又要具有實用性、替人設想、以人為本,設計是一種需要而不僅僅是裝飾、裝潢。
設計沒有完成的概念,設計需要精益求精,不斷的完善,需要挑戰自我,向自己宣戰。設計的關鍵之處在於發現,只有不斷通過深入的感受和體驗才能做到,打動別人對與設計師來說是一種挑戰。設計要讓人感動,足夠的細節本身就能感動人,圖形創意本身能打動人,色彩品位能打動人,材料質地能打動人、……把設計的多種元素進行有機藝術化組合。還有,設計師更應該明白嚴謹的態度自身更能引起人們心靈的振動。
平面設計之路:
設計的學習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路,因為這是有設計的多元化知識結構決定的,不管你以前是做什麼的,不管你曾經如何如何,在進入設計領域之後,你以前的閱歷都將影響你,你都將面臨挑戰與被淘汰的可能,正如,想要造就偉大永遠不可能是依*人們的主觀願望所能達到的一樣……
1.你確認你要進入這一領域嗎?--設計師的知識結構
設計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必將要求設計人員具有多元化的知識及信息獲取方式。
第一步:從點、線、面的認識開始,學習掌握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透視學等基礎;我們需要具備客觀的視覺經驗,建立理性思維基礎,掌握視覺的生理學規律,了解設計元素這一概念。
第二步:你會畫草圖嗎?1998澳大利亞工業設計顧問委員會調查結果,設計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10項技能第一位就是:「應有優秀的草圖和徒手作畫的能力,作為設計著應具備快而不拘謹的視覺圖形表達能力,繪畫藝術是設計的源泉,設計草圖是思想的紙面形式,我們有理由相信,繪畫是平面設計的基礎,平面設計的設計的基礎!」
第三步:你還缺少什麼?缺少對傳統課程的學習,如陶藝、版畫、水彩、油畫、攝影、書法、國畫、黑白畫等等,太多太多,你還是問問自己吧!不管如何這些課程將在不同層次上加強了你設計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他們最關鍵的是讓你明白什麼是藝術,更重要的是你發現你自己的個性,但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第四步:「我可以開始設計了嗎」?當然不行,你要設計什麼?正如你要開始玩游戲了,你了解游戲規則嗎?不過你不用擔心,你已經進入了專業自身的學習,同時也意味著你才剛剛開始,你將不折不撓,不浮躁不抱怨、務實的、實事求事的態度步入這一領域。我們以標志設計為例,我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背景知識,標志的意義、標志的起源、標志的特點、標志的設計原則、標志的藝術規律、標志的表現形式,標志的構成的手法、我們需要理解為什麼?為什麼可口可樂會紅遍全球;為什麼我們渴望穿Lee牌牛仔褲?作為一名設計師,你對我們周圍的視覺環境滿意嗎?問問自己,你的設計理想是什麼?
第五步:你能辨別設計的好壞,知道為什麼嗎?上一步通過對設計基礎知識的學習,不知不覺你已經進入了設計的模仿階段,為了向前我們必須回顧歷史,既而從理論書籍的學習轉變為向前輩及優秀設計師學習。這個階段伴隨著一個比較長期的一個過程,你的設計水平可能會很不穩定,你有時困惑、有時欣喜,伴隨著大量的實踐以及對設計整個運轉流程逐漸掌握,開始向成熟設計師邁進。
你需要學會規則,再打破規則。
1.你能成為優秀出眾的設計師嗎?--對設計師的要求
1、成功的設計師應具備以下幾點:
A、強烈敏銳的感受能力
B、發明創造的能力
C、對作品的美學鑒定能力
D、對設計構想的表達能力
E、具備全面的專業智能
現代設計師必須是具有寬廣的文化視角,深邃的智慧和豐富的知識;必須是具有創新精神知識淵博、敏感並能解決問題的人,應考慮社會反映、社會效果,力求設計作品對社會有益,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心理上的愉悅和滿足,應概括當代的時代特徵,反映了真正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起碼你應當明白,優秀的設計師有他們「自己」的手法、清晰的形象、合乎邏輯的觀點。
2、設計師一定要自信,堅信自己的個人信仰、經驗、眼光、品味。不盲從、不孤芳自賞、不驕、不浮。以嚴謹的治學態度面對,不為個性而個性,不為設計而設計。作為一名設計師,必須有獨特的素質和高超的設計技能,即無論多麼復雜的設計課題,都能通過認真總結經驗,用心思考,反復推敲,汲取消化同類型的優秀設計精華,實現新的創造。
3、平面設計作為一種職業,設計師職業道德的高低和設計師人格的完善有很大的關系,往往決定一個設計師設計水平的就是人格的完善程度,程度越高其理解能力、把握權衡能力、辨別能力、協調能力、處事能力……將協助他在設計生活中越過一道又一道障礙,所以設計師必須注重個人的修為,文人常說:「先修其形,後練其品」。
4、設計的提高必修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進行,設計師的廣泛涉獵和專注是相互矛盾又統一的,前者是靈感和表現方式的源泉,後者是工作的態度。好的設計並不只是圖形的創作,他是中和了許多智力勞動的結果,涉獵不同的領域,擔當不同的角色,可以讓我們保持開闊的視野,可以讓我們的設計帶有更多的信息。在設計中最關鍵的是意念,好的意念需要學養和時間去孵化。設計還需要開闊的視野,使信息有廣闊的來源,觸類旁通是學習平面設計的重要特點之一,藝術之間本質上是共通的,文化與智慧的不斷補給是成為設計界長青樹的法寶。
5、有個性的設計可能是來自扎跟於本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富有民族文化本色的設計思想,民族性和獨創性及個性同樣是具有價值的,地域特點也是設計師的知識背景之一。未來的設計師不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而每個民族的標志更多的體現在民族精神層面,民族和傳統也將成為一種圖式或者設計元素,作為設計師有必要認真看待民族傳統和文化。
平面視覺的科學 :
視覺會給人帶來一連串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情感上的、行動上的反應,設計是視覺經驗的科學,他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不以人為而改變的即生理感受的人的基本反應,另一個是隨即的或不確定因素構成。如個人喜好,性格等等、等等。
一、相對穩定的方面:
主要是生理上的視知覺,人們的一些視覺習慣、視覺流程、視覺邏輯,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喜歡連貫的、重復,喜歡有對比的,還有在顏色方面人們最喜歡的其實是有對比的互補色等等。這都是跟人們的生理上的習慣有關,都是人生理機能的本能反應。作為設計師應該對這些知識能充分了解、靈活運用,設計是對人本的關注,首先應對文化與人的感知方式這些相對穩定的方面進行研究,並且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總結。
二、不穩定的方面:
不穩定的方面主要是指情感、素質、品位、閱歷上的不同,在設計過程中你需要具備一定的判斷和把握能力,你需要客觀和剋制,才能完成卓越的設計。
三、設計思維的科學:
設計是必須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能在相同中找到差別,能在不同當中找到共同之處,能掌握運用各種思維方法,如縱向關聯思維和橫向關聯思維以及發散式的思維,善於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找到奇特的新的視覺形象,才能不斷發現新的可能。
平面視覺的科學其實是一個很大很深的學問,只有在這門學問的健全和深入的推廣,才能保證設計水平的普遍提高。在這里只是拋磚引玉式的提出這一觀點,還需要日後結合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論述。
平面設計的一般流程 :
平面設計的過程是有計劃有步驟的漸進式不斷完善的過程,設計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理念是否准確,考慮是否完善。設計之美永無止境,完善取決於態度。
一、調查
調查是了解事物的過程,設計需要的是有目的和完整的調查。背景、市場調查、行業調查(關於品牌、受眾、產品……)、關於定位、表現手法、……調查是設計的開始和基礎(背景知識)。
二、內容
內容分為主題和具體內容兩部分,這是設計師在進行設計前的基本材料。
三、理念
構思立意是設計的第一步,在設計中思路比一切更重要。理念一向獨立於設計之上。也許在你的視覺作品中傳達出理念是最難的一件事。
四、調動視覺元素
在設計中基本元素相當於你作品的構件,每一個元素都要有傳遞和加強傳遞信息的目的。真正優秀的設計師往往很「吝嗇」,每動用一種元素,都會從整體需要出發去考慮。在一個版面之中,構成元素可以根據類別來進行劃分,如可以分為:
標題、內文、背景、色調、主體圖形、留白、視覺中心等等。平面設計版面就是把不同元素進行有機結合的過程。例如在版式當中常常藉助框架(也叫骨骼),就有很多種形式,規律框架和非規律框架,可見框架和隱性框架;還有在字體元素當中,對於字體和字型的選擇和搭配的好壞就是一個非常有講究的。選擇字體風格的過程就是一個美學判斷的過程,還有在色彩這一元素的使用上,能體現出一個設計師對色彩的理解和修養。色彩是一種語言(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讓人產生聯想,能讓人感到冷暖、前後、輕重、大小等等。善於調動視覺元素是設計師必備的能力之一。
五、選擇表現手法
手法即是技巧,在視覺產品泛濫的今天要想把受眾打動以並非易事,更多的視覺作品已被人們的眼睛自動的忽略掉了。要把你的信息傳遞出去有幾種方法呢?一種是完整完美的以傳統美學去表現的設計方式,會被受眾欣賞閱讀並記住。二種是用新奇的或出奇不意的方式可以達到(包括在材料上)三種是瘋狂的廣告投放量,進行地毯式的強行轟炸。而我們更需要那一種呢?雖然三種方法都能達到目的,但我們清楚他們的回報是不同的。
我們在三大構成中學過很多種圖形的處理和表現手法,如對比、類比、誇張、對稱、主次、明暗、變異、重復、矛盾、放射、節奏、粗細、冷暖、面積等形式。另外還有從圖形處理的效果上又有手繪類效果,如油畫、鉛筆、水彩、版畫、蠟筆、塗鴉……還有其他的如攝影、老照片、等等。那麼你要選擇那一種呢?這取決於你的目的和目標群體,以及你的設計水平。
六、平衡
平衡能帶來視覺及心理的滿足,設計師要解決畫面當中力場的平衡,前後銜接的平衡,平衡感也是設計師構圖所需要的能力,平衡與不平衡是相對的,以是否達到主題要求為標准。平衡分為對稱平衡和不對稱平衡,包括點、線、面、色、空間的平衡。
七、出彩
記住,你要創造出視覺興奮點來升華你的作品。
八、關於風格
作為設計師有時是反對風格的,固定風格的形成意味著自我的僵死,但風格同時有是一個設計師性格、喜好、閱歷、修養的反映,也是設計師成熟的標志,以為「了解大同,才能獨走邊緣」。
九、製作
檢查項目包括:圖形、字體、內文、色彩、編排、比例、出血……
要求:視覺的想像力和效果要賞心悅目,而更重要的是被受眾理解!
7. 求室內設計師QQ群
請查第一室內設計群吧或頂尖室內設計吧
8. 平面設計師交流群有多少
平面設計的基本功
首先,沒有電腦障礙,這一定算是基本功。當然,這與不依賴電腦,並不自相矛盾。不依賴絕不是說可以不懂,畢竟在我們工作中,從設計到印刷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電腦的幫助。今天看這一問題就象畫家不會用筆的道理是一樣的。
其次,對印刷知識的匱乏阻礙了許多平面設計師的發展。因為不了解,許多設計師認為自己的設計就是電腦屏幕上的樣子,這很危險,因為技術的原因,它與實際的輸出效果還有較大的差距。不熟悉印刷的特性與缺陷,許多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不斷地給印刷找麻煩,設置障礙,這很愚蠢。平面設計師需要了解的印刷知識有許多,比如說各種品牌印刷機的性能、同一機型不同規格的性能、不同品牌油墨的性能、四色油墨與專色油墨的特性、不同品牌、規格、品種紙張的性能、特殊工藝、後期加工及裝訂等等,這些都是設計師在做設計時需要為客戶考慮的問題。
那麼,懂了電腦,懂了印刷流程,就可以稱作平面設計師了么?可能還不行,畢竟以上說的與「設計」還沒有直接的關聯。就平面設計而言,還有許多特色性的規律:
A、平面不平
二十多年來,我自己有過很多幸運的事。比如在我吃這碗飯之初,偶然在舊書攤上買過一堆「藝術與設計」雜志,這是永遠令我感到興奮的回憶。因為那時我正被眼花繚亂的設計弄得五迷三倒,無師可從,這堆舊雜志讓我開了眼,見識了正點。
認真閱讀藝術與設計雜志,一切有關平面設計的技巧都囊括其中,而且毫不張揚,溫文而雅,為抄襲者提供了大量改頭換面的空間。我對平面設計的理解很多來自這堆舊雜志。
「平面不平」是我對平面設計中畫面效果的一種理解,很多人把它叫做版式、構圖、結構、形式感…都可以,我喜歡把話說得簡單。拜讀了很多好的設計後,我感到設計師們都在有意無意地追求著「不平」的效果。即利用各種平面元素,在平面材質上(比如紙張等),努力拉伸視覺空間。這一理論,畫家塞尚早我們一百年就開始嘗試了,並已作到了極致。令我很感嘆的是一百年前最不商業的令人類恐慌的藝術變革,一百年後卻變成了最最商業的平面藝術,多有意思。
這一空間概念涵概了自然空間感受與矛盾空間感受。隨設計師的愛好、版面要求、視覺沖擊需求、自由選擇。現在已經沒有很多人大驚小怪了,但無論展現自然空間感受,還是矛盾空間感受,設計師所使用的技巧(或稱元素)是有規律的。把它們歸納在一起也有一大堆。比如:打洞;誇張暗影效果;使用極具真實性與質感的圖象;實物元素與繪畫元素的對比使用;利用色彩之間的反差效果;利用線與色條的疊壓效果;利用文字與圖形、文字與文字的疊壓效果;文字之間大小比例關系的對比等等。因為篇幅所限,不作細解,今後可將範例作品與理論文字對照比較,一目瞭然。
B、色彩中的音樂
利用網點與紙(白色)的配合,我們才能讓油墨顯得更均勻、鮮艷和干凈。但這只是技術上的事,設計師在設計工作中對色彩的運用還要更多的依靠靈性。
我常希望身邊的設計師朋友們能學習一些音樂,這並不是故弄玄虛,用音樂的理論解析色彩真是簡單直白,這是我的發現。
1.首先懂得音樂的人都知道在樂器上找不到一個固定的音,音符「叨」隨調式改變著位置,不同的調式傳達出不同的感情,適合著不同的樂器與人聲。這與我們運用色彩的道理是一樣的,整幅畫面的基調與情緒是通過畫面色彩的冷暖傳達出的。但從小我們頭腦中的色彩冷暖關系就是固定的。紅色偏暖,藍色偏冷。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如同音符一樣,顏色隨周圍環境的變化轉換著調性(冷暖關系)。懂得這一道理,藍色也可以被我們?&渲染成暖洋洋的樣子。
2.因為屏幕的關系,平面設計師已經不習慣給顏色以文學式的命名,比如洋紅、群青、湖藍,取而代之的是更簡單,更直接的4個數字。這很好,符合商業時代或叫數碼時代的要求,是個機械式的要求。對色彩調性化理解是對平面設計師靈性的訓練。
3.其次和弦與旋律概念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玩樂器的朋友都懂得另一個道理,無所謂哪一個音好聽與難聽,音符一定要放到一起去,才能叫音樂,否則「叨」「叨」「叨」一直按下去一定是噪音,「叨」「咪」「嗖」放在一起就變成了和弦「C」。這好比顏色中紅藍白的搭配一樣,永遠和諧。和弦可以繼續往裡添加新的音符,比如加個「來」這個和弦馬上變了情緒,變成了一個7和弦。如果把「咪」換成降「咪」就更是大相徑庭地跑到藍調里去了,就好像在紅藍白的組合中,配上紫色或桔色給人的視覺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和弦一直可以添加音符進去,成為9和弦,13和弦……在色彩上就好比我們常說的高級灰。
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們就會更直接地理解顏色是應該分組使用的。這些組合的基礎應該向和弦C、D、E、F…一樣,有一個最原始的搭配,設計師想不斷變化,就在這些組合里求變吧。你一定要把沒關系的顏色放在一起,就象」發「和」希』誰也不挨著誰,兩者之間沒關系,你的畫面一定平淡;如果你一定要把敵對的顏色放在一起,准會難看。運用和弦的道理去理解色彩,你會立刻跳出色彩貧乏的誤區,發現眼前可用的顏色太多也太美了。合理搭配的色彩組合把畫面的視覺空間不斷拉伸,讓畫面不僅絢麗而且厚實,這就是色彩和弦的作用。 但僅僅有了和弦就能成為音樂嗎?不對,音樂還需要旋律,沒有旋律的音樂不好聽。那麼,平面作品的旋律是什麼呢,它是我們眼睛觀看一幅作品的過程。一幅招貼也罷,一本宣傳冊也罷,都存在著一個先看到什麼,再看到什麼,最需要人們看到什麼,記住什麼,回味什麼的問題。這些就構成了平面作品的旋律,讓觀眾的眼睛什麼時候緊張,什麼時候休息,最後停留在哪個地方,這是設計師最需要動腦子考慮的問題。
c. 節奏根據我的建議,長時間以來,我的設計助手們一直在總結、記錄各種各樣的色彩組合。從名家的作品中,從各民族的圖案里,從自然景物中,然後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使用這些顏色。曾經給快餐做過的小折頁里所使用那一組顏色,就是從蔬菜和水果里找到的。因為需要一套讓人看了就餓的顏色。但問題很快就來了,許多設計名家在設計里總結出的顏色組合,再經過我們使用後就變了樣,沒了神兒,這是為什麼呢?真讓我們苦惱了一陣子。
起先我們還以為是在顏色記錄時出了問題,查對的顏色不夠准確,再後來的很多次實驗都不成功,但幸運的是疑惑了很久還是終於找出了原因。原來色彩的使用與音樂中的節奏一樣,需要比例,許多好看的色彩組合還需要合理的色彩比例控制,在特定的條件下某個顏色的使用面積一定要大,某一顏色就要小,某些僅僅是為了透氣,某些就是為了壓沉,再往下我就沒有信心繼續尋找規律了,實在是變化無常。但可以肯定的是平面作品一定需要一種節奏的控制,控制節奏的元素有很多,它們中常用的就是顏色、圖片與文字排列。
9. 北京設計師群
什麼設計師啊 裝潢 服裝 還是建築 展示?
10. 設計師QQ群
哪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