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室外游泳池設計規范

室外游泳池設計規范

發布時間: 2020-11-26 12:41:03

① 游泳館設備有哪些要求 游泳館設計規范

常規游泳池建造時必須符合以下要求及標准,才是一件讓客戶放心的產品,這不僅需要在建造中進行精心的施工、貼心的服務,還需要專業的設計、精良的產品。

一、根據需求設計游泳池建造方式
游泳池場景
針對不同場合的用途分為:用於比賽的標准泳池和具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異形泳池(異形泳池多注重休閑、美觀、娛樂,更多的體現泳池於環境的完美結合,人水互動,令人身心皆得到愉悅,向有高品質生活要求的人提供更具人性化的設計,異形泳池將體現淋漓盡致。)

游泳池設施空間
空間上根據其有無機房的設置,也可稱之為傳統池與現代池(專為家庭而設置)。
游泳池水流
游泳池水流的循環方式,逆流式,順流式和混合式。

游泳池水處理流程
游泳池循環水處理工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泳池從主排水器經回水管,在循環泵的壓力下通過循環水處理設備進行過濾、加熱、消毒等處理。循環泵的毛發聚集器先將水中毛發及大的漂浮物截留,以免毛發纏住泵的葉輪,水通過泵帶壓流出後加入混凝劑,在管道內發生混凝反應,將水中微小懸浮物凝聚,產生「礬花」,經高速過濾器過濾截留。過濾後的池水經換熱器部分加熱,與另一部分池水混合,隨後加入消毒劑,殺滅水中細菌,保持一定的余氯量,並加入一定的除藻劑,避免產生藻類使池水發綠,調節PH值,最後池水重新回到泳池。

二、泳池設備要求
游泳池設計美觀,建築面積合理應用盡顯寬敞高大,室內光亮需加強以顯採光良好。
泳池循環過濾設備、泳池消毒監控設備、泳池清潔設備等。
營業游泳場需分深水區和兒童嬉水區,深水區水深不少於1.8m,兒童嬉水區深度不超過0.48m。
設有自動池水消毒循環系統和加熱設施。
進入游泳池設有專用出入通道,人口處設浸腳消毒池。
池底設低壓防爆照明燈,底邊滿鋪瓷磚,四周設防溢排水槽。
室內泳池應配備除濕恆溫設備。

三、配套設施要求
1.游泳池旁邊有與接待能力相應檔次與數量的男、女更衣室、淋浴室和衛生間。
2.更衣室配帶鎖更衣櫃、掛衣鉤、衣架、鞋架與長凳。
3.淋浴室各間互相隔離,配冷熱雙溫水噴頭浴簾。
4.衛生間配隔離式抽水馬桶、掛斗式便池、洗盥台、大鏡及吹風機等衛生設備。
5.各配套設施牆面、地面均應滿鋪瓷磚或大理石,設有防滑措施。
6.游泳區內應設飲水處。
7.各種配套設備完好率不低於98%。

四、游泳池環境要求
1.游泳池環境美觀、舒適、大方、優雅。
2.游泳池、休息區、配套設施整體布局合理協調,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光照充足。
3.室內換氣量應不少於30平米/人·h。
4.室內自然採光率應不低於30%。
5.室內應保持在25~30C之間,水溫低於室內溫度I一2℃左右。
6.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50%~90%。
7.休息區躺椅、坐椅、餐桌擺放整齊美觀,大型盆栽盆景舒適干凈。

② 。。。加急。。。 誰知道關於露天游泳池的安全標准及注意事項

游泳場所衛生規范
編輯本段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依據
為加強游泳場所衛生管理,規范經營行為,防止傳染病傳播和健康危害事故的發生,保障人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規范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類游泳場所,包括人工游泳場所、天然游泳場所和水上游樂設施。
第三條 用語含義
(一)本規范所稱游泳場所,是指能夠滿足人們進行游泳健身、訓練、比賽、娛樂等項活動的室內外水面(域)及其設施設備。 (二)循環凈化給水系統,是指將使用過的游泳池池水,按規定的流量和流速從池內抽出,經過濾凈化使池水澄清並經消毒殺菌處理後,符合相關水質標准後,再送回遊泳池內重復使用的系統。 (三)直流式給水系統,是指將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水流,按設計流量連續不斷送入游泳池,再將使用過的池水按相應的流量連續不斷經排水口排出遊泳池的給水系統。 (四)直流凈化給水系統,是指地面或地下水,經過濾凈化和消毒殺菌處理達到游泳池水質標准後,按設計流量連續送入游泳池,再將使用過的池水按相應流量排出遊泳池的系統。 (五)浸腳消毒池,是指為使游泳者在進入游泳池之前強制接受腳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設置的含有消毒液的水池。 (六)強制淋浴,是指為使游泳者在進入游泳池之前強制接受身體清洗而在通道上設置的淋浴裝置。
編輯本段第二章 場所衛生要求
第四條 選址、設計及竣工驗收
(一)天然游泳場所應設在污染源的上游,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以內不應有污水排放口,岸邊100米以內不應堆有污物或存在滲透性污染源。水底與岸邊地質適宜,不應有樹枝、樹樁、礁石等障礙物和污染物。水流速度不大於0.5米/秒,並應劃定衛生防護區。嚴禁血吸蟲病區或潛伏有釘螺地區開辟天然游泳場所。 (二)新建、改建、擴建的游泳場所工程選址、設計,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或設計階段以及竣工驗收前,應當委託具有資質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衛生學評價。游泳場所應將設計說明、水質處理設計參數、場所總平面布置圖、裝修原材料、池水循環凈化消毒裝置及其工作規程、空調通風系統的設計安裝情況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報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備查。
第五條 環境衛生
游泳場所的內外環境應保持整潔、衛生、舒適、明亮、通風,空氣質量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
第六條 人工游泳場所設施與布局
(一)人工建造游泳場所應設置游泳池及急救室、更衣室、淋浴室、公共衛生間、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設備控制室及庫房。並按更衣室、強制淋浴室和浸腳池、游泳池的順序合理布局,相互間的比例適當,符合安全、衛生的使用要求。 (二)急救室應按《體育場所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GB19079要求設置,配有氧氣袋、救護床、急救葯品和器材,救護器材應擺放於明顯位置,方便取用。 (三)更衣室地面應使用防滑、防滲水、易於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應滿足建築規范要求並設有排水設施。牆壁及內頂用防水、防霉、無毒材料覆塗。更衣室應配備與設計接待量相匹配的密閉更衣櫃、鞋架等更衣設施,並設置流動水洗手及消毒設施。更衣櫃宜採用光滑、防透水材料製造並應按一客一用的標准設置。更衣室通道寬敞,保持空氣流通。常年開放的室內游泳池宜設有空氣調節和換氣設備、池水溫度調節設施。 (四)淋浴室與浸腳消毒池之間應當設置強制通過式淋浴裝置,淋浴室每20~30人設一個淋浴噴頭。地面應用防滑、防滲水、易於清洗的材料建造,地面坡度應滿足建築規范要求並設有排水設施。牆壁及頂用防水、防霉、無毒材料覆塗,淋浴室設有給排水設施。 (五)為顧客提供飲具的應設置飲具專用消毒間。 (六)設有深、淺不同分區的游泳池應有明顯的水深度、深淺水區警示標識,或者在游泳池池內設置標志明顯的深、淺水隔離帶。游泳池壁及池底應光潔不滲水,呈淺色,池角及底角呈圓角。游泳池外四周應採用防滑易於沖刷的材料鋪設走道,走道有一定的向外傾斜度並設排水設施,排水設施應當設置水封等防空氣污染隔離裝置。 (七)淋浴室通往游泳池通道上應設強制通過式浸腳消毒池,池長不小於2米,寬度應與走道相同,深度20厘米。 (八)室內游泳池應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人員出入口及疏散通道,設有機械通風設施。 (九)游泳池應當具有池水循環凈化和消毒設施設備,設計參數應能滿足水質處理的要求。採用液氯消毒的應有防止泄漏措施,水處理機房不得與游泳池直接相通,機房內應設置緊急報警裝置。放置、加註液氯區域應設置在游泳池下風側並設置警示標志,加葯間門口應設置有效的防毒面具,使用液氯的在安全方面應符合有關部門的要求。 (十)游泳場所應配備余氯、PH值、水溫度計等水質檢測設備。
第七條 天然游泳場所設施與布局
(一)天然游泳場圍護區域內應設置明顯的安全防護網與安全警示標志,海濱游泳場應在岸邊選擇適宜地點設置更衣室、淋浴室、指揮台、公共衛生間、急救室;指揮台內應配備望遠鏡、通訊廣播設備;急救室應配備救生圈(船)、救生人員及有關物品等。 (二)天然游泳場所應有平坦的入水走道通向水域,通道應保持清潔。在天然游泳場所水面應按一定水深范圍分別設置不同顏色且顏色鮮艷的浮筒,並有告示說明其所代表的水深范圍。 (三)天然游泳場所應配備PH值等水質檢測設備。 (四)天然游泳場所應設立天氣預報、水溫告示牌。
第八條 公共衛生間
(一)在游泳場所淋浴室的區域內應配備相應的水沖式公共衛生間。公共衛生間地面應低於淋浴室,地面與牆壁應選擇耐水易洗刷材料鋪設。男衛生間每60人設一個大便池和二個小便池,女衛生間每40人設一個便池。 (二)公共衛生間內便池宜為蹲式,採用座式便池的宜提供一次性衛生座墊。衛生間內應設置流動水洗手設施,衛生器具宜採用感應式水龍頭和沖洗閥。衛生間應有獨立的排風設施,機械通風設施不得與集中空調管道相通。
第九條 通風、照明與水質
(一)室內游泳場所應保持良好通風,機械通風設施正常運轉,空氣細菌總數、室溫、相對濕度、風速、二氧化碳等空氣監測指標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的要求。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游泳場所,其空調通風系統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二)室內游泳場所自然採光系數不低於l/4,夜間人工照明,距離水面1米高度的平面照度不低於180勒克斯,開放夜場應當配備足夠的應急照明燈。天然游泳場所游泳區水面照度應能夠滿足救生安全需要。 (三)游泳池水質應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要求,提供的飲水設施設備及飲用水水質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准。
第十條 廢棄物存放與預防控制病媒生物設施
游泳場所應在適宜位置設置廢棄物盛放容器,容器應加蓋密閉,便於清理,並能有效預防控制病媒生物孳生。 游泳場所應設有預防控制病媒生物的設施。
編輯本段第三章 衛生操作要求
第十一條 人工游泳場所應當制訂以下操作規程(一)池水循環、凈化、補充、消毒操作規程。 (二)浸腳消毒池水更換消毒操作規程。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規程。 (四)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規程。 (五)池水循環凈化設備維護、污水處理排放等操作規程。
第十二條 公共用品用具采購
游泳場所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凈化劑、清潔劑、殺蟲劑、消毒葯劑、消毒設施、飲水設備、急救物品及設施、池水循環凈化設備等各類用品用具應到證照齊全的生產廠家或經營單位購買,采購時應建立驗收制度並做好記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和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或有關產品衛生許可批件。使用的消毒劑、凈化劑、清潔劑、殺蟲劑、急救葯物等不得對人體產生危害。使用的循環、凈化、消毒、通風保暖等設施設備不得對人體安全造成損傷。
第十三條 公共用品用具儲藏
庫房應存放一定數量的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葯劑、急救物品與設施等,物品應分類存放,標記明顯。庫房內不得堆放雜物。庫房應有預防控制病媒蟲害的設施和措施,設有機械通風裝置,保持良好通風。消毒葯劑和急救葯物應有專人負責管理,專間或專櫃存放且密閉上鎖,並嚴格執行使用登記制度。按葯品有效期分類存放,並及時清理過期葯品。
第十四條 公共用品用具消毒
游泳場所提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應一客一換一消毒。消毒後的飲用具應存放於保潔櫃。
第十五條 人工游泳池水凈化消毒
(一)經凈化消毒的游泳池水質應符合相關國家衛生標準的要求。採用臭氧、紫外線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時,還應輔助氯消毒。 (二)游泳池水(包括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應保持游離余氯濃度為0.3~0.5毫克/升。 (三)浸腳消毒池池水余氯含量應保持5~10毫克/升,應當每4小時更換一次。 (四)游泳池水循環過濾凈化設備每日應進行反沖洗,反沖洗水應排入下水道。 (五)池水水質消毒液投入口位置應設置在游泳池水水質凈化過濾裝置出水口與游泳池給水口之間。
第十六條 游泳場所消毒
(一)人工游泳場所每班開場前和散場後均應對游泳池外沿、池邊走道及衛生設施進行清掃、擦洗或沖洗一次。發現有污染時,用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後再進行擦洗。 (二)淋浴室應經常刷洗,地面要定期消毒。更衣櫃應於每日開放結束後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公共衛生間和垃圾箱(桶)應每天及時清洗消毒,防止孳生蚊蠅。 (三)飲水、消毒、搶救等設施設備以及急救室應定期做好清潔消毒。
第十七條 設備設施維護
(一)人工游泳場所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補水、保暖通風等設備設施應齊備完好,應建立並執行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做好相應記錄。 (二)設施設備發生故障時應及時檢修,採取應急處理措施,確保設施設備正常運行。水循環設備檢修超過一個循環周期時,不得對外開放。
編輯本段第四章 衛生管理
第十八條證照管理
游泳場所及從業人員應證照齊全,衛生許可證應懸掛在場所醒目處。
第十九條 機構及人員職責
(一)游泳場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該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場所的衛生管理負全面責任。 (二)游泳場所應當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設立衛生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或部門,明確衛生安全主管負責人,配備專(兼)職衛生安全管理人員。游泳場所水質凈化消毒、水質監測、督浴、浸腳消毒池、救生、巡視監護等崗位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並明確管理人員及崗位責任。 (三)游泳場所應做好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的組織安排工作,並根據健康檢查的結果,對患有不宜從事游泳場所服務工作疾病的,調離其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崗位。
第二十條 培訓、管理制度
(一)游泳場所應建立衛生及專業知識培訓考核制度,定期對本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衛生及專業知識培訓和考核並做好記錄。 (二)建立自身檢查制度,對場所衛生狀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操作衛生、日常清洗消毒等工作進行經常性檢查,並做好清洗消毒的記錄。 (三)人工游泳場所應設置專人負責池水凈化消毒工作,並配備足量、符合國家衛生要求的凈化、消毒劑。每場開放前、開放時均應進行池水余氯、PH值、溫度等檢測,檢測結果應公示並註明測定時間,且記錄備查,檢測結果應每月上報衛生監督部門。開放期間每月應由當地衛生檢驗部門進行檢測,並出具檢驗報告。游泳池每年開放前和連續開放期間應對衛生標准規定的全部項目進行檢測。 (四)天然游泳場所每年開放前應經衛生部門水質監測合格後方可對外開放,同時應根據國家有關標准要求中規定的項目定期進行水質檢驗,每月不少於1次,監測結果應向公眾公示。 (五)游泳場所應當建立禁止出租游泳衣褲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條 環境衛生管理
游泳場所應配備足夠、干凈的清掃工具,定期做好衛生清掃工作並做好記錄,及時清運廢棄物並統一處理。 第二十二條 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應急預案、事故報告(一)游泳場所應當制定預防傳染性疾病傳播、氯氣泄漏等健康危害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預案。當發生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時,應及時搶救受害者脫離現場,迅速送病人到附近醫療機構救治,採取預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繼發。 (二)游泳場所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是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報告責任人。當發生下列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時應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體育行政部門;導致死亡或同時發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時,事故報告責任人要在發生事故24小時內電話報告: 1.室內空氣不符合衛生標准所致的虛脫休克; 2.水質受到污染所致的介水傳染性疾病流行; 3.公共用具、用水和衛生設施受到污染所致傳染性疾病、皮膚病流行。
第二十三條 檔案管理
游泳場所應建立完善本單位衛生管理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有關證照:許可證、營業執照、從業人員健康合格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以及崗位資質證明等。 (二)衛生管理制度:包括培訓考核制度、自身檢查制度、水質循環凈化消毒制度、水質監測制度、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更換制度等。 (三)組織領導機構和人員崗位職責。 (四)預防控制傳染性疾病傳播的應急預案,健康危害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預案。發生傳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後的處理情況。 (五)各種操作規程:包括游泳池水循環凈化消毒操作規程、設備維護操作規程等。 (六)有關記錄:包括游泳池水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記錄、水質監測記錄、公共用品清洗消毒更換記錄、自身檢查記錄、培訓考核記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消毒記錄等。 (七)有關資料及證明:包括相關法律法規、標准、規范;衛生學評價資料;總平面布置圖;集中空調通風系統布置圖;裝修原材料;池水循環凈化消毒裝置資料;有關消毒設施、消毒葯物、飲水設備等衛生許可證或衛生許可批件的復印件等相關資料。 各項檔案中應有相關人員的工作記錄並簽名,檔案應有專人管理,各類檔案記錄應進行分類並有目錄。有關記錄至少應保存三年。
編輯本段第五章 人員衛生要求
第二十四條 游泳場所工作人員的健康管理
(一)游泳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從業人員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二)健康合格證明不得塗改、轉讓、倒賣、偽造。 (三)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公共衛生的疾病,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二十五條 游泳場所游泳者的健康管理
場所入口處應有明顯「嚴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中耳炎、腸道傳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進入」的標志。
第二十六條 衛生知識培訓
(一)游泳場所從業人員應加強業務和衛生知識的培訓學習,完成規定學時的衛生知識培訓,掌握有關衛生法規、基本知識和衛生操作技能等。衛生知識培訓每兩年進行一次。新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應取得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二)對從事較強技術性工作的人員,如水質處理、消毒、監護和急救等人員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有關規定要求參加相關培訓合格後上崗。
第二十七條 個人衛生
游泳場所從業人員應備有兩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時應穿著整潔的工作服並佩戴標志,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不得留長指甲和塗指甲油。附錄(推薦的游泳場所、游泳池水清洗消毒方法)
一、游泳池水
(一)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 1.游泳池應當安裝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並能滿足水質處理的要求。游泳場所水質循環凈化消毒設備應保持齊全完好,建立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做好經常性檢查、保養和維修並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檢修,發生故障時應有應急處理措施,確保各類設施設備正常運行,保持良好狀態。 2.循環凈水和消毒設備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設備安全可靠、操作和維修方便; (2)計量裝置的計量准確,且靈活可調; (3)投加系統能自動控制,且安全可靠; (4)加氯機至少設置一套備用,加氯機應有壓力穩定且不間斷的水源,加氯機的運行和停止應與循環水泵的運行和停止設聯鎖裝置。 (二)游泳池水消毒 1.消毒劑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1)殺菌消毒能力強,並有持續殺菌的功能; (2)對水和環境無污染,不改變池水水質; (3)對人體無刺激或刺激性較小; (4)對建築結構、設備和管道腐蝕性小。 2. 在有條件和需要的情況下,可採用臭氧、紫外線或其它消毒方法。採用臭氧或紫外線消毒時,還應輔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續性。 3. 游泳池水(包括兒童涉水池連續供給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離余氯量為0.3~0.5毫克/升計算確定,浸腳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離余氯量為5~10毫克/升計算確定,加葯時間最好在開放前1~2小時進行。游泳場所開放時,要定期測定游泳池水余氯,並做好記錄。有條件的,室內游泳場所開放時,每2小時測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場所開放時,每小時測一次余氯。 (三)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長藻類,池水中應加入除藻劑。若使用硫酸銅,其最大加葯量不應超過1.0毫克/升。
二、游泳場所消毒
(一)每班開場前和散場後均應對游泳池外沿、池邊走道及衛生設施進行清掃、擦洗或沖洗一次。發現有污染時,可用濃度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後,再用清水擦洗。急救室應定期清潔消毒。 (二)淋浴室應經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濃度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櫃應於每日開放結束後做好清潔消毒,可用濃度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後,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衛生間(廁所)和垃圾箱(桶)應每天及時清洗,定期使用濃度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五)集中空調系統應嚴格按照《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三、公共用品用具消毒
(一)游泳場所提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應一客一換一消毒。 (二)拖鞋的清洗消毒:應設置專用的拖鞋洗消間或區域。 1.設置兩個洗消池或洗消桶,備有橡膠手套、消毒葯物、水源等。 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潔液清洗拖鞋。 3.過水:在過水池或過水桶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4.消毒:將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或消毒桶中,消毒液濃度及浸泡時間應當按使用說明嚴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時,浸泡液有效氯含量應達250-500毫克/升,浸泡時間不少於30分鍾; 5.保潔:從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沖洗干凈,去除殘留的消毒液,涼置10至15分鍾,待拖鞋干後放置保潔櫃或保管箱。 (三)杯具的清洗消毒:應按杯具洗消操作規程在專用的杯具洗消間內進行。 1.去污清洗:清倒杯中殘渣及茶水,然後在洗滌池中用洗潔液清洗,用清水漂洗杯具並注意洗刷杯口。 2.消毒:將杯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池內,消毒液濃度及浸泡時間應當按使用說明嚴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時,浸泡液有效氯含量應達250毫克/升濃度,浸泡時間不少於30分鍾;如使用電子消毒櫃,則可直接去污清洗後放入電子消毒櫃消毒。 3.過水:在過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去除殘留的消毒液。 4.保潔:消毒後的杯具應倒置放入保潔櫃內,保潔櫃內如果採用毛巾作墊子的,所墊的毛巾必須定期更換、清洗和消毒。
四、注意事項
(一)消毒劑應到證照齊全的生產廠家或經營單位購買,采購時應建立驗收制度並做好記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和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或有關產品衛生許可批件。 (二)消毒劑置於有蓋容器中密封保存,保存地點應當通風、乾燥、陰冷、避光;建立消毒劑進出庫專人驗收登記制度,要詳細記錄消毒劑的名稱、數量、產地、進貨日期、生產日期、保質期、包裝情況、索證情況等,並按入庫時間的先後分類存放。 (三)在消毒時應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橡膠手套,避免與皮膚、黏膜直接接觸,如有條件,配製時可戴眼罩。

③ 游泳池設計規范 最新的是哪一年的

《游泳池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J122-2008,國家建築行業標准,2008.11.04發布,2009.6.01實施。《游泳、跳水、水球和花樣游泳場館使用要求及檢驗方法》TY/T1003-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2005.12.08發布,2006.06.01實施。

④ 別墅設計游泳池的規范

建造在別墅、住宅內非商業用途的水池。只供私人及其客人使用,水池較小,形狀多變,水深較淺的游泳池。序號 游泳池分類 池水深度
(m) 循環次數
(次/d) 循環周期
(h)
1 競賽用游泳池 游泳池 2.0 6~4.5 4~5
花樣游泳池 3.0 4~3 6~8
水球池 1.8~2.0 6~4 4~6
訓練池 2.0 6~4 4~6
跳水池 5.5~6.0 3~2.4 8~10
2 公共游泳池專用游泳池私人游泳池 成人游泳池 1.8~2.0 6~4.5 4~6
成人初學池 1.2~1.6 6~4 4~6
大中學校池
殘疾人池 1.8~2.0 6~4 4~6
兒童池 0.6~1.2 24~12 1~2
兒童教學池
3 休閑游樂池 幼兒戲水池 0.3~0.4 >24 <1
造浪池 2.0~0 12 2
環流池 1.0 12~6 2~4
滑道跌落池 1.0 4 6
按摩池 1.0 80~48 0.3~0.5
4 多用途池 2.0~3.0 6~4.5 4~5
5 多功能池 2.0~3.0 6~4.5 4~5

⑤ 別墅游泳池設計規范,尺寸及樣式

別墅的游泳池,沒有固定的尺寸,是根據別墅佔地的尺寸和布局確定的,設計規范你可以參考《游泳池設計規范》2003。

⑥ 室外泳池設計規范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1.游泳池居住區泳池設計必須符合游泳池設計的相關規定。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規比賽用池,池邊盡可能採用優美的曲線,以加強水的動感。泳池根據功能需要盡可能分為兒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兒童泳池深度為0.6-0.9m為宜,成人泳池為1.2-2m.兒童池與成人池可統一考慮設計,一般將兒童池放在較高位置,水經階梯式或斜坡式跌水流入成人泳池,既保證了安全又可豐富泳池的造型。
池岸必須作圓角處理,鋪設軟質滲水地面或防滑地磚。泳池周圍多種灌木和喬木,並提供休息和遮陽設施,有條件的小區可設計更衣室和供野餐的設備及區域。
2.涉水池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兩種。水面下涉水主要用於兒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過0.3m,池底必須進行防滑處理,不能種植苔藻類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於跨越水面,應設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積不小於0.4×0.4m,並滿足連續跨越的要求。上述兩種涉水方式應設水質過濾裝置,保持水的清潔,以防兒童誤飲池水。

⑦ 游泳館設備有哪些要求游泳館設計規范

游泳館設備有哪些要求 游泳館設計規范
一、標准游泳池尺寸
標准游泳池長50米(+0.03米),寬21米,奧運會世界錦標賽要求寬25米,另外還有長度只有一半即25米(十0.02米)的游泳池稱為短池。水深大於1.8米。有8個泳道,每道寬2.5米,邊道另加0.5米,兩泳道間有分道線,分道線用浮標線分掛在池壁兩端,池壁內設掛線勾,池底和池端壁應設泳道中心線,為深色標志線。出發台應居中設在每泳道中心線上,檯面50厘米×50厘米。檯面臨水面前緣應高出水面50至70厘米,檯面傾向水面不應超過10度。游泳池的池岸寬一般出發台端不小於5米,其餘池岸不小於3米。正式比賽池,出發台池岸寬不小於10米,其他岸寬不小於5米。
二、水循環過程
回水口(自動格柵) → 調節池 →毛發過濾器→ 污水泵 →生物接觸氧化池→
投葯裝置→過濾沙缸→管道混合器→出水點

三、游泳池設備要求
(1)游泳池設計美觀,建築面積寬敞,層頂高大,頂棚與牆面玻璃應大面積採光良好。
(2)池底設低壓防爆照明燈,底邊滿鋪瓷磚,四周設防溢排水槽。
(3)分深水區和兒童嬉水區,深水區水深不少於1.8m,兒童嬉水區深度不超過0.48m:
(4)設有自動池水消毒循環系統和加熱設施。
(5)池邊滿鋪不浸水綠色地毯,設躺椅、坐椅、餐桌,大型盆栽盆景點綴其間。
(6)配備一定數量的遮陽傘。
(7)進入游泳池設有專用出入通道,人口處設浸腳消毒池。
(8)泳池區各種設施設備配套,美觀舒適,完好無損,其完好率不低於98%。
四、配套設施要求
(1)游泳池旁邊有與接待能力相應檔次與數量的男、女更衣室、淋浴室和衛生間。
(2)更衣室配帶鎖更衣櫃、掛衣鉤、衣架、鞋架與長凳。
(3)淋浴室各間互相隔離,配冷熱雙溫水噴頭、浴簾。
(4)衛生間配隔離式抽水馬桶、掛斗式便池、洗盥台、大鏡及固定式吹風機等衛生設備。
(5)各配套設施牆面、地面均應滿鋪瓷磚或大理石,設有防滑措施。
(6)游泳區內應設飲水處。
(7)各種配套設施材料的選擇和裝修,應與泳池設施設備相適應。
(8)各種配套設備完好率不低於98%。
五、游泳池環境要求
(1)游泳池環境美觀、舒適、大方、優雅。
(2)游泳池門口設營業時間、客人須知、價格表等標志標牌。
(3)標志標牌應設計美觀、有中英文對照、字跡清楚。
(4)室內游泳池、休息區、配套設施整體布局合理協調,空氣新鮮,通風良好,光照充足。
(5)室內換氣量應不少於30平米/人·h。
(6)室內自然採光率應不低於30%。
(7)室內應保持在25~30C之間,水溫低於室內溫度I一2℃左右。
(8)室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50%~90%。
(9)休息區躺椅、坐椅、餐桌擺放整齊美觀,大型盆栽盆景舒適干凈。
六、游泳池衛生要求
(1)頂層玻璃與牆面干凈、整潔、地面無積水。
(2)休息區地面、躺椅、餐桌坐椅、用具無塵土、污跡和廢棄物。
(3)邊角無衛生死角。
(4)更衣室、淋浴室、衛生間天棚光潔明亮,牆面、地面整潔衛生,無灰塵蛛網,地面乾燥,衛生間無異味。
(5)所有金屬件光亮如新,鏡面光潔。
(6)更衣櫃內無塵土、垃圾。
(7)游泳水質清澈透明,無污物、毛發。
(8)池水定期消毒、更換,氯值保持在7.5±0.2之間。
(9)細菌總數不超過每升1000個。
(10)飲用水無色、透明,清潔衛生,符合國家衛生標准。
七、游泳池設備
人工游泳池按使用要求分為以下類型。
1、標准游泳池
作競賽用的設有觀眾席,作練慣用的則不設觀眾席。池的尺寸規格和設備應符合比賽標准。一般池的 平面尺寸為 21m×50m ,水深 1.8m 。
2、標准跳水池
帶和不帶觀眾席的兩種。但池的規格和設備要求都符合比賽標准。平面尺寸 21.5m×l5m ,水深:3.5m ~ 5m ,有跳水高台和跳板。
3、其他類型
(1) 普通游泳池 平面形狀尺寸不限、水深不限,一般水深 1.6m 左右。
(2) 花樣游泳池 平面尺寸 30mX 20m ,有 12mXl2m 的,水深保證 ≥3m 。其它部位 ≥2.5m 。
(3) 水球池 平面尺寸 33m× 21m ,水深 ≥1.8m 。
(4) 潛水池 平面尺寸 3.6m×5m ,水深 1.5m ~ 5m 。
(5) 制浪池 平面尺寸長 ≥25m ,寬 ≥5m 。水深 1.5m 左右。
(6) 戲水池 ( 兒童池,水滑梯 ) 平面形狀尺寸不限,水深 lm 左右。
4、綜合池
綜合池就是為了達到一池多用的目的,把池的面積增大,池的深淺有變化,設深水區和淺水區,滿足不同游泳者的要求。在尺度規格上用大於、等於標准池規格的池面和水深,達到比賽和練習的要求。把水面和深淺加以分隔 ( 用浮標或水中攔網,供不同年齡、不同游泳技術水平,不同游泳項目要求的水池。

⑧ 游泳池設計有哪些規范要求呢

1、游泳池設計規范除了外觀的設計還包括順循環的設計。
2、游泳池水消毒
3、游泳池設計規范好包括游泳池需在兩側壁安裝溢水槽,以保持池水的要求嘗試和排走表面浮游污物。

⑨ 室外泳池設計規范有哪些

人工建造的,供人們在水中以規定的各種姿勢劃水前進或進行活動的水池公共泳池公共游泳池的平面尺寸及水深宜符合下列要求:1平面形狀宜採用矩形;2池寬按2.0~2.2m的倍數設計。池長應採用50m或25m;3一座池內應分設淺水區(水深1.0~1.4m)和深水區(水深大於1.4m),分界處應有明顯的標志。 流水池水深不大於1.2m;造波池池底為斜坡時,其坡度不大於8%,且水深不大於1.8m;成人滑梯水池水深為0.8~0.9m;兒童滑梯水池水深不大於0.6m;兒童涉水池水深不大於0.6m;幼兒涉水池水深為0.25~0.3m;特殊形式的水滑梯(如上拋式)水池水深不大於1.5 m;戲水池水深不大於0.8 m應採用池岸溢流式溢水方式。應有必要的更衣室、淋浴間、衛生間、器材庫、辦公室、急救室、售票室等輔助設施

⑩ 建築設計 標准游泳池設計 問題

這是《體育建築設計規范》JGJ31,對輔助用房設計的要求;因為體育比賽賽事是由控制中心發出指令的。為了及時掌握比賽現場的實時動態,故要確保控制中心的視野開闊,規范對控制中心設置的位置和面積作出相應規定。即控制中心其位置,有跳水池應設於跳水池處的跳水設施一側,面積不應小於5.0m×3.0m;游泳池處應設於距終點3.5m處,面積不應小於6.0m×3.0m。地面高出池岸0.5~1.0m,並能不受阻礙地觀察到比賽場區。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