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抗震設計
Ⅰ 非抗震設計與抗震設計相比,荷載效應組合的公式有何不同
1都有不考慮地震作用的效應組合。且相同。
2一個有考慮地震作用的效應組合。一個沒有。
3一個要按抗震構造要求進行設置。一個不需要。
大的方面就是這些吧。
Ⅱ 非抗震設計和抗震設計的區別
對於抗震設計,國家是有相關的規定和規范的。一般情況下,抗震和非抗震主要有一下幾點不同:1. 材料 材質不同:一級抗震框架梁的混凝土等級不低於C30;一、二、三級抗震框架梁的縱筋應採用HRB×××E的抗震鋼筋;
2.箍筋:抗震框架梁的箍筋135°鉤末端平直段更長(10d);安裝有加密區分等級不同的規定;
3.還有一些抗震構造要求如梁端縱向受拉鋼筋分等級配筋率不同限制、底筋與麵筋比例分等級不同限制、梁高寬比、凈跨與高之比、扁梁...等等;
4.屬於抗震設防類別甲、乙類的,設計要做抗震驗算。
Ⅲ 非結構構件抗震設計 是什麼意思
建築結構凡用承受荷載骨架承重體系都屬於非結構構件基礎、框柱、剪力牆、框梁、梁、樓面屋面板、桁架、檁等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非結構構件定義舉例除承重骨架體系外固定構件部件隔牆、填充牆、附著於樓屋面構件部件裝飾件、型儲物架、及包括電梯內各種功能機電支架、設備
Ⅳ 什麼時候是非抗震設防 不是都要考慮抗震嗎
基本烈度在6度以下(地震動加速度小於0.04g的地區歸為6度以下),抗震設防分類為丙丁類建築專是非抗震抗震建築。
6度以下屬地區的學校、醫院按6度設計,其他地區學校、醫院地震動加速度均提高0.05g設計。
6度以下的甲類建築提高1度設計。
6度以下乙類建築提高一度構造設防。
Ⅳ 框架梁抗震與非抗震的設計的區別
1. 材料的材質:一抄級抗震框架梁的混凝土等級不低於C30;一、二、三級抗震框架梁的縱筋應採用HRB×××E的抗震鋼筋;
2.箍筋:抗震框架梁的箍筋135°鉤末端平直段更長(10d);安裝有加密區分等級不同的規定;
3.還有一些抗震構造要求如梁端縱向受拉鋼筋分等級配筋率不同限制、底筋與麵筋比例分等級不同限制、梁高寬比、凈跨與高之比、扁梁...等等:
4.屬於抗震設防類別甲、乙類的,設計要做抗震驗算。
Ⅵ 次梁按非抗震設計在規范的哪一條
直接證明見圖片JGJ3-2010第6.1.8,間接證明見圖片GB50011-2010條文說明
Ⅶ 非抗震區就需要抗震設計么
新的抗震規范出了新規定:全國已經沒有非抗震區。
舊規范有非抗震區,當時對一些重要的建築物,例如:學校、醫院、抗災救災指揮部、避難場所等建築,雖然在非抗震區,但仍然要按6度抗震設計。
Ⅷ 建築設計 抗震設計 非抗震設計
我想
建築的用處不同
有錢沒錢的 經濟制約
業主的請求
等等諸多因素
還會有非抗震設計的
不能一刀切
Ⅸ 抗震規范 表9.1.15中 關於「同非抗震設計「 ,指的是什麼呢
這是GB5001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Ⅲ)抗震構造措施
9.1.15 有檁屋蓋構件的連接及支撐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檁條應與混凝土屋架(屋面梁)焊牢,並應有足夠的支承長度。
2 雙脊檁應在跨度1/3處相互拉結。
3 壓型鋼板應與檁條可靠連接,瓦楞鐵、石棉瓦等應與檁條拉結。
4 支撐布置宜符合表9.1.15的要求。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6、7、8度時,沒有抗震構造措施要求。按照選用的屋架標准圖集中關於支撐的布置就行了。
Ⅹ 我國有非抗震設計地區請問哪裡有說明依據
地區是沒有非抗震地區的,但是有不考慮抗震要求的建築。
那種非常不重要的,基本沒人呆在裡面,地震倒了也沒多大關系的建築,例如說路邊放垃圾桶的棚子,有磚砌的,往往就不考慮它的抗震要求了……
依據么,抗震規范GB50011-2010的3.1.1條,6度抗震區乙、丙、丁類建築可以不必進行地震作用計算,也就是不考慮地震力的影響。當然,這不代表可以忽視抗震構造。
然而丁類建築的抗震構造可以下降1度,6度再下降,也就是沒有了。這樣一來就意味著6度區的丁類建築可以完全不考慮任何抗震要求。
關於甲乙丙丁的分類,你可以看看規范GB50223-2008,抗震設防分類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