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設計學
Ⅰ 生態學與室內設計的關系
對不起啊
我的錯
沒把概念說清
綠色建築室內環境的理論基礎直接來自於生態學
綠色建築室內環境的理論基礎直接來自於生態學。生態學是研究關聯的學說,生態學的理論核心,是科學地解決生命有機體之間、有機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運用現代科學來促進人、自然和生物之間的平衡發展。綠色建築室內環境,作為整個地球生態系統一定層次的子系統,作為人與自然環境、與其它地球生物之間的聯系紐帶,其設計的核心,則是如何使建築室內盡可能少地出現反生態的副效應,而盡可能多地發揮出有利於生態環境的建設性效益。
按照生態學的觀點,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所謂的生態系統,就是「一定空間內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的循環、能量的流動和信息的交換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構成的生態學功能單元」。世界是由大小不同的各種生態系統所組成的,每個生態系統都有自己的結構及相應的能量流動和物質交換途徑,無數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會合成生物圈總的能流和物流,使自然界不斷變化和發展。
生態建築學將建築與室內看成是地球整個生態鏈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環節。建築與室內環境設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對人的行為的規劃,建築與室內環境是人為環境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各個相對獨立的人工建築環境構成了一級級的人工生態系統。根據生態有機關聯性原理,雖然室內空間環境屬於較低的系統層次,但室內對所有這些人工系統和其它非人工系統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時,始終考慮室內環境設計對於整個生態系統的影響,如在室內環境設計時,盡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盡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含有害物質的材料,盡可能少地向自然排放有害氣體和其它有害物質,以免對自然、對其它生物物種產生不利的影響等。
在現今的商品社會中,室內設計已完全從建築范疇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對室內空間的完全嶄新的解釋。但是,不管建築與室內環境設計工作的分工如何明確,不管最後由誰來負責室內環境設計工作,也不管最後的室內環境設計採用何種具體的手法、達到何種程度,建築與室內環境設計之間的整體統一關系永遠都是設計師應該重點考慮的內容。
建築設計與室內環境設計的關系既相互關聯又側重不同,但它們遵循著同樣的原則和原理,使用著同樣的設計語言和手法,所研究的范疇是統一的。諸如空間的造型、對比與協調、平衡、尺度、色彩、採光、結構等等。我們說,室內環境設計是建築的深化與繼續,它能組織和誘導原有建築空間概念和形態的改變。但這並不表明建築設計的結束才是室內環境設計的開始,室內環境設計不是建築空間形成之後的裝飾和點綴,而是從建築設計構思開始,就應隨著建築空間的形成而同時進行。室內環境設計在構思上應刻意深化原有建築設計的意圖,由始至終地貫徹建築設計的構思,這是搞好室內環境設計的基本前提。
室內環境設計應該是室內空間環境的再創作,它的素材應該是建築所提供的空間、人在空間中活動的行為特徵、特定的使用功能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背景。建築與室內之間必須在形式上保持其一致性,相互之間不能彼此割裂,娛樂場所的建築外觀不應該像住宅,醫院建築的室內也不應該像舞廳。
但是,事實卻是,現今的許多建築室內空間正在被室內設計師們打扮得與建築的外在形式越來越大相徑庭。建築師苦心經營的空間序列、穿插、限定、光影變幻被室內設計師改得面目全非,而一些建築師也越來越放棄了對室內空間的控制,僅僅滿足於一張外立面的設計。至於舊建築的室內更新設計,室內環境與建築脫節的情況就更為嚴重。這是一種並不健康的現象。
綠色建築室內既是科學的生物觀、普遍的倫理觀和博大的共享觀在建築室內環境中的體現,也可以說是對建築與室內環境設計師的生態智慧的最直觀的、最富有成效的一種展示。
和以往講究形式、風格的傳統設計觀念不同,綠色設計觀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前提下,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減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同時創造出更為舒適的居住生活與工作環境。這就要求設計師從有效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生態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而不僅僅從美觀、從形象出發進行設計,綠色設計觀是一種整體設計觀,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設計觀。相對於傳統設計觀來講,綠色設計觀直接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兩方面內容:一是強調發展,即不斷提高經濟、社會與文化水平,包括人的生活水平;二是強調持續,做到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開發、節約使用以及對可再生資源不斷增殖、永續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設計觀反映了未來設計領域發展趨勢的觀念變革,愈來愈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設計思維,對設計領域的重大變革產生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與傳統建築與室內相比,綠色建築室內更細致、更深入、更全面地協調人與建築、人與自然、人與生物以及人和建築與未來的關系。綠色建築室內在考慮人類自身舒適的同時,還必須顧及到自然的舒適和生物的舒適,綠色建築室內會為了人類空間的建設而顧及到非人類生物空間的建設,為了人類空間的美而顧及到非人類生物環境的美。綠色建築室內的所有這些特點,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類型的建築所能比擬的。
因此,綠色建築所關涉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不僅僅是藝術問題,而是更深層次的文化問題、哲學問題和倫理問題。綠色建築室內不僅關心過去和現在,更關心未來;不僅關心本地區域,而且關心相關區域甚至將來可能會產生影響的區域。它們願意把審美評判的最終裁判權留給歷史,更願意把審美評判的最終裁判權留給未來。綠色建築表現出來的對宇宙和生態秩序的終極關懷,體現了當代人的一種超越精神和寶貴的憂患意識。
綠色建築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而不再像以前的某些建築那樣,旨在於戰勝自然、征服自然的基礎上為人創造一種所謂的「賞心悅目」,綠色建築願意以保持生態平衡的方式,與大自然、與其他生物保持和平友好的共生共榮關系,人類的一切營建活動都不得超出自然所給予的范圍,都不允許為了滿足自己的擴張慾望而侵害了其它物種的生存權利。綠色建築觀表現了人類對於自然、對於地球上的其它生物所從無有過的自覺的寬容,體現人類一種全新的精神境界。
對於生態美學,我們很難用像對待諸如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抑或其它什麼主義之類的方法來加以評價。而且,環境問題將使建築面臨更為復雜的局面,我們將看到,對於自然的敏感反應不僅會表現在意識形態、物質形式和細部處理上,還會表現在符號內涵中,但這並不會改變美學的本質問題——空間的虛實、明暗、質感和比例這些簡單內容,它不同於哥特式、巴洛克、現代主義以及以往任何一種建築運動。生態建築學體現了一種全新的建築觀,它不是一種風格、流派或者技術上的創新,而是一種建築思想和倫理上的革命。藝術性與生態性同為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中的兩個重要屬性。但是,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所關心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也不僅僅是藝術問題,而是更深層次的文化問題、哲學問題和倫理問題。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以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為己任,它不再像以前的建築那樣在征服自然的目標下創造出「漂亮的」建築環境,而是在有利於生態保護的前提下,創造出「環保、舒適、漂亮的」建築環境。在這里,藝術性服從於生態性,如果藝術性與生態性兩者之間出現沖突,那麼首先必須滿足生態性的要求。
綠色建築並不是一種主義或者一種風格,其最為關心的也不是建築或室內呈現什麼樣的視覺形態,而是建築對於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室內空間環境對人的直接作用效果。但是綠色建築歸根到底還是一種建築,因此,它不可能脫離建築的固有屬性。作為一種供人直接使用的人造物,它永遠都是人們的一個審美對象。所以說,它雖然不可能具有固定的「風格」,但它仍然被包括在建築藝術的范疇,仍然需要給人以美的享受。
因此,在保證建築與室內環境的高生態性的同時,設計師可以利用一切藝術手段來提高建築的審美價值。高生態本身必須同時具有高情感。
「現代主義建築」加強了對於建築與室內功能的重視,但「現代主義」所注重的功能,更多的是強調了建築與室內的基本使用問題,即建築與由建築所形成的室內環境是否「能用、好用」的問題。而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除了普遍的美學原則以外,更注重室內環境在節能、環保、健康、高效等方面的因素,或者說,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將室內環境置於地球生態系統之中,室內環境成為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因此更多的是從生態的角度來設計與評價室內空間環境,從而將室內環境設計提升到了一個關乎整個人類生存環境的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據綠色建築室內設計的基本原則,綠色建築室內環境除了關心建築與室內環境的建成以外,還十分注重建築前期的工作以及對於環境的影響,更注重建築與室內環境建成之後對於環境與人類健康的持續影響,因此,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室內設計,它力圖將建築室內的營造與使用對自然環境與人類健康的影響減至最少,因此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已經從過去的「能用、好用」發展到了「用好」的問題,也就是說,綠色建築綠色特性的體現還與建築的使用者的日常維護使用有著密切的關系,否則即使是再好的設計,如果使用者使用不當,維護不周,也不可能充分發揮其綠色特性。
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要獲得廣泛接受,必須具有經濟上的可行性。經濟上的可行性不但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因素,而且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美國建築師協會環境委員會主席,蓋爾·林賽(Gail Lindsey)就曾坦率地承認:直到最近,由於經濟上的原因,綠色設計還是件奢侈的事情,是富有階層和上流社會的特權。顯然以巨大的代價和成本來利用能量或利用資源並非是對環境問題有根本意義的解決之道,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的細則應該同等地適用於低成本住房和高檔別墅。從長遠觀點來看,可持續發展的建築與室內必須是經濟的。
然而經濟並不僅被局限於金錢方面,健康、生產率、安全性和公共形象都是現實的、而且頗具價值的利益。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往往是在成本、污染、能量消耗和在眾多建築材料中的耐用性之間尋求折衷方案,實質上是在尋求經濟上與使用上的平衡點,因此,綠色建築室內環境設計既不是因成本高而排斥那些能效高的材料和設施,也不是由於這些材料和設施能效高而不顧成本地加以使用,而是在於和諧地應用諸多現有的技術和工藝。自然採光、太陽能裝置、先進的機械繫統以及光電池等,都應根據氣候、能量需求,以及當地能源成本等多種因數綜合加以應用。
保護生態環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往往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周期中體現出來的。有時,為了長遠的生態效益,還會影響到目前的經濟利益。在室內環境的創造中,使用無毒、無害的綠色材料,可能會增加室內裝修的造價;利用可再生資源會增加技術上的難度,從而延長設計與施工的時間,增加建築的初期投資。不過,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暫時的「浪費」是完全可以在今後的運行中得到回報的。而因為近期少量投資的增加而消除了對未來環境的不良影響,其間接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卻是巨大的、有時甚至是無法估量的。
建築與室內環境走生態發展之路,絕對不應該只考慮本人或者本部門的局部利益,而應該從人類良性發展的總體目標出發,在綠色建築的實踐過程中顧全大局,那種惟利是圖的極端個人主義、本位主義思想與可持續發展原則是相悖的。因此,對綠色建築與室內環境經濟效益的評判,不能僅以局部利益和近期利益為依據,而是應該從總體的、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環境)壽命周期評價法」不失為一種較為全面的評價方法。
室內環境設計中的高生態,必須依靠具體的技術對策才能實現,而技術對策的科學性是保證其發揮最大作用的必要前提。
提倡建築與室內裝飾的一體化設計
建築、室內與建築周圍環境乃至城市環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解決建築的綠色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單從建築或室內局部來考慮問題,而是應該樹立整體的系統觀念,把室內、建築、環境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來對待。因此,在進行城市或區域規劃時,就應該考慮到今後單體建築和室內可能出現的問題,盡可能地為今後單體建築的設計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建築與室內也必須堅持一體化設計,即從建築設計開始,建築師就應該充分考慮今後建築的使用要求,如果由專門的室內設計師擔任室內環境設計任務,那麼室內設計師一開始就應該加入設計的行列,參與到建築設計的工作中來,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建築設計中所出現的先天不足,減少室內裝飾設計中所產生的不必要的重復思考,減少資源的浪費。以這種觀點來進行建築室內環境設計,還能夠使我們取得城市環境的連續性,使建築具有更好的可持續性。
Ⅱ 生態建築設計哪裡學
本文在對生態建築學進行基本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生態建築學的自我調節、自然體系以及健康舒適化的三種設計理念,進而從高層建築結構體系設計、空間組合設計以及形態設計等三方面分析了生態建築學運用於高層建築設計中的基本思路,希望能促進生態建築學的不斷推廣使用,完善高層建築設計,充分發揮高層建築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生態建築學;高層建築;設計;理念;思路
一、引言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嚴峻的資源緊缺和環境污染問題,就建築行業來說,高層建築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縮短道路、節約建築用地、減少城市建設投資、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高層建築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嚴重的資源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不僅威脅到建築行業的長期發展進程,更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安全,不利於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在新時期低碳節能、生態環保、社會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的號召下,生態建築學應用而生,對於建設節能環保、健康舒適的建築環境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於是筆者就簡要探討了生態建築學在高層建築設計中的運用。
二、生態建築學基本概述
生態建築學是建立在生態學的基礎上的生態學與建築學相融合的產物,它以自然生態系統為根本前提來構建建築的人工生態系統。具體來說就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築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並組織建築與其它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築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環境的舒適,使人、建築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生態建築學運用於高層建築設計之中,主要是通過將高層建築置於自然環境之中,進而組建成一個建築與生態環境互相作用的生態系統,進而綜合分析建築物對自然環境的適應程度和影響以及高層建築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的交換。
生態建築學運用於高層建築設計的目標就是通過採用可循環利用或者是可再生的綠色建築材料和能源,減少資源能源浪費,並通過對建築過程中的有毒物質和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降低高層建築建設對自然環境的污染程度,維持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同時改善高層建築的居住環境,保證建築質量安全,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而又生態安全的住宅環境,從而實現高層建築建設的社會經濟效益。
三、生態建築學的設計理念
1、自我調節的設計理念
通常情況下,高層建築都需要歷經從決策過程→設計過程→建造過程→使用過程→拆除過程這樣一個生命周期,也就是類似自然界生命體從產生到成長到成熟再到衰亡的一個過程。將生態建築學的自我調節設計理念貫徹到高層建築設計之中,其是就是為了實現高層建築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自我凈化能力,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完善高層建築的整體功能,比如高層建築的通風、濕度、溫度以及採光效果等,同時減少高層建築自身污染廢棄物的排放,實現高層建築的生態可持續發展,延長高層建築的生命周期。
2、自然體系設計理念
生態建築學中的自然體系設計理念,實際上指的是充分利用建築周邊的自然環境因素,將水、空氣、土壤等外部環境因素與建築物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從而營造一種自然生態的建築環境,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建築設備,實現節能環保的效果。例如,在高層建築設計中,通過採用太陽能以及沼氣等可再生資源,不僅能節約建築設計在資源能源方面的消耗費用,還能避免環境污染。當然,還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建築結構設計並結合高新技術手段,充分利用自然光以及自然風等自然資源來實現良好的照明和通風效果,從而創造出自然生態而又節能環保的高層建築環境。
3、健康舒適化的設計理念
在高層建築設計中運用健康舒適化的生態建築學設計理念,一方面,需要考慮到建築物建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可以通過選用綠色環保的建築材料,盡量減少具有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材料的使用,同時對危害人體健康的電波、輻射以及有毒氣體進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需要綜合考慮室內居住環境的舒適度,充分發揮建築室內的通風換氣功能,並通過隔熱材料以及保溫牆技術
Ⅲ 景觀學都包括什麼啊,好像有景觀生態學,景觀建築設計學,風景園林……這些名詞之間是什麼關系啊
景觀生態學涉及的是大范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生態。
景觀建築設計學---是比較熱門專的,比如小屬區景觀設計。包括植物、燈光、小品、雕塑、噴泉等等
風景園林--更側重與園林。。。
其實這三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和地理是差很遠的。
Ⅳ 生態設計 的學術定義是什麼
生態設計:
生態設計,也稱綠色設計或生命周期設計或環境設計,是指將環境因素納入設計之中,從而幫助確定設計的決策方向。生態設計要求在產品開發的所有階段均考慮環境因素,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最終引導產生一個更具有可持續性的生產和消費系統。
生態設計活動主要包含兩方面的涵義,一是從保護環境角度考慮,減少資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二是從商業角度考慮,降低成本、減少潛在的責任風險,以提高競爭能力。
Ⅳ 我的本科專業是生態學,想讀景觀規劃設計方面的研究生,哪些大學的這個專業比較好呢
景觀生態學跟景觀設計(規劃)是不一樣的,一個偏科學,一個偏設計。
(1)單純景觀設計的話,北林比北大、清華好,南林不了解。
(2)希望大小不好說,首先看你的專業符不符合報考資格,其次就是你的能力。繪畫基礎有幫助,但沒學過設計很吃虧。
(3)其他科目都是學習類的不用說,對你本科非設計專業來說主要是專業課難度比較高。簡單來說就是「快題」,在數小時之內提交設計成果,判分重點在於設計理念及設計表達(圖面表達),不過跟其他考試一樣如果多做練習可以「背題」,相關快題課題可以在網上搜。
Ⅵ 景觀設計學和景觀生態學有啥區別
景觀生態學
土地利用規劃和決策強 調空間異質性的維持與發展,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大區域生物種群的保護與管理,環境資源的經營管理,以及人類對景觀及其組分的影響。
景觀設計學
是關於景觀的分析、規劃布局、設計、改造、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科學和藝術。尤其強調土地的設計。
Ⅶ 舉例生態學與設計
中文名稱:生態學 英文名稱:ecology 定義1:研究生物之間及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所屬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應用氣象學(二級學科) 定義2:研究生命系統與其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所屬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總論(二級學科) 定義3: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所屬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基礎科學(二級學科)
生態學(Ecology)是研究有機體及其周圍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生物的生存、活動、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間、物質與能量。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對周圍環境某些物理條件和化學成分,如空氣、光照、水分、熱量和無機鹽類等的特殊需要。各種生物所需要的物質、能量以及它們所適應的理化條件是不同的,這種特性稱為物種的生態特性。
編輯本段生態學的基本內容
按所研究的生物類別分
有微生物生態學、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人類生態學等;還可細分,如昆蟲生態學、魚類生態學等。
按生物系統的結構層次分
有個體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等。
Ⅷ 景觀規劃設計、景觀生態學和生態規劃設計三者哪個最有前途
我覺得同濟大學的好一些,這幾年來同濟大學在規劃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主要表現在:1.將規劃分學科全面發展。2.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特色。3.景觀規劃設計方面,同濟的手繪功夫比其他學校的要求相對稍低。
而北京大學的規劃研究生級別的首重視,但本科的基礎相對稍弱,不太能形成體系。
相對三個專業來說,景觀規劃設計就業更好,前景更好。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Ⅸ 生態建築設計專業和生態學有關聯嗎
前者是將生態理念應用於建築設計中 後者是純理論的生態學
Ⅹ 國內(包括香港)哪所大學有「生態設計」這個專業!
一般規劃和建築學院下面的景觀專業比較類似你的方向,比如清華建築學院的景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