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設計 » plc系統設計

plc系統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27 20:59:42

Ⅰ 恆溫箱plc控制系統設計

我是做市場推廣的,你這哪裡是什麼pid調節控制,其實你用個溫控器就可以了,感測器把信號傳到溫控器,149度時加熱,151度時斷開,145和155時報警。精度要求高調試的時候注意信號補償確保控制系統的完善。
估計你這是學校的設計課程,此方案雖然有實際基本設計的意義,但與市場應用結合太差,out拉,不具有創新思維!!

Ⅱ 設計一個以Plc為中心的系統需要考慮什麼問題

最大限度地滿足控制要求 充分發揮PLC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 被控對象的控制要求,是設計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設計人員要深 入現場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同時要注意和現場工程管理和技 術人員及操作人員緊密配合,共同解決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
保證系統的安全可靠 保證PLC控制系統能夠長期安全、可靠、 穩定運行,是設計控制系統的重要原則。
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 ,一方面要注意不斷地擴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斷地 降低工程的成本。不宜盲目追求自動化和高指標。
力求簡單、經濟、使用與維修方便 ? 適應發展的需要 適當考慮到今後控制系統發展和完善的需要。

Ⅲ plc控制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

PLC控制系統設計步驟一個需要以下七個:
1. 系統設計與設備選型
a. 分析你回所控制的設備或答系統。PLC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統。這個系統可能是單個機器,機群或一個生產過程。
b. 判斷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入輸出點數是否符合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點數要求。(選型要求)
c. 判斷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復雜程度,分析內存容量是否夠。
2. I/O賦值(分配輸入輸出)
a. 將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入信號進行賦值,與PLC的輸入編號相對應。(列表)
b. 將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出信號進行賦值,與PLC的輸出編號相對應。(列表)
3. 設計控制原理圖
a. 設計出較完整的控制草圖。
b. 編寫你的控製程序。
c. 在達到你的控制目的的前提下盡量簡化程序。
4. 程序寫入PLC
將你的程序寫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5. 編輯調試修改你的程序
a.程序查錯(邏輯及語法檢查)
b.在局部插入END,分段調試程序。
c.整體運行調試
6. 監視運行情況
在監視方式下,監視一下你的控製程序的每個動作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返回步驟5,如果正確則作第七步。
7. 運行程序(千萬別忘記備份你的程序)

Ⅳ 簡述設計一個plc控制系統需要完成哪些必要的工作,基本原則是什麼

任何一種控制系統都是為了實現被控對象的工藝要求,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因此,在設計plc控制系統時,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 最大限度地滿足被控對象的控制要求
充分發揮plc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被控對象的控制要求,是設計plc控制系統的首要前提,這也是設計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前就要深入現場進行調查研究,收集控制現場的資料,收集相關先進的國內、國外資料。同時要注意和現場的工程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現場操作人員緊密配合,擬定控制方案,共同解決設計中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
2. 保證plc控制系統安全可靠
保證plc控制系統能夠長期安全、可靠、穩定運行,是設計控制系統的重要原則。這就要求設計者在系統設計、元器件選擇、軟體編程上要全面考慮,以確保控制系統安全可靠。例如:應該保證plc程序不僅在正常條件下運行,而且在非正常情況下(如突然掉電再上電、按鈕按錯等),也能正常工作。
3. 力求簡單、經濟、使用及維修方便
一個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新工程的投入、技術的培訓、設備的維護也將導致運行資金的增加。因此,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斷地擴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斷地降低工程的成本。這就要求設計者不僅應該使控制系統簡單、經濟,而且要使控制系統的使用和維護方便、成本低,不宜盲目追求自動化和高指標。
4. 適應發展的需要
由於技術的不斷發展,控制系統的要求也將會不斷地提高,設計時要適當考慮到今後控制系統發展和完善的需要。這就要求在選擇plc、輸入/輸出模塊、i/o點數和內存容量時,要適當留有裕量,以滿足今後生產的發展和工藝的改進。

Ⅳ PLC系統設計中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1. 充分發揮PLC的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被控制的生產機械或生產過程的控制要求。
2. 在滿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統經濟、簡單,維修方便。
3. 保證控制系統安全可靠。
4. 考慮到生產發展和工藝的改進,在選用PLC時,在I/O點數和內存容量上適當留有餘地。
5. 軟體設計主要是指編寫程序,要求程序結構清楚,可讀性強,程序簡短,佔用內存少,掃描周期短。
設計步驟 :
(1)工藝分析
深入了解控制對象的工藝過程、工作特點、控制要求,並劃分控制的各個階段,歸納各個階段的特點,和各階段之間的轉換條件,畫出控制流程圖或功能流程圖。
(2)選擇合適的PLC類型
在選擇PLC機型時,主要考慮下面幾點:
1、功能的選擇。
2、I/O點數的確定。
3、內存的估算。+定時器/計數器數量×2+通信介面個數×300+備用量。
4、分配I/O點。
5、程序設計。
6、控制櫃或操作台的設計和現場施工。
7、應用系統整體調試。
8、編制技術文件。
(3). PLC控制系統的設計內容
1、根據設計任務書確定,進行工藝分析,並確定控制方案,它是設計的依據。
2、選擇輸入設備(如按鈕、開關、感測器等)和輸出設備(如繼電器、接觸器、指示燈等執行機構)。
3、選定PLC的型號(包括機型、容量、I/O模塊和電源等)。
4、分配PLC的I/O點,繪制PLC的I/O硬體接線圖。
5、編寫程序並調試。
6、設計控制系統的操作台、電氣控制櫃等以及安裝接線圖。
7、編寫設計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
(4). PLC的硬體設計
PLC硬體設計包括:PLC及外圍線路的設計、電氣線路的設計和抗干擾措施的設計等。
選定PLC的機型和分配I/O點後,硬體設計的主要內容就是電氣控制系統的原理圖的設計,電氣控制元器件的選擇和控制櫃的設計。電氣控制系統的原理圖包括主電路和控制電路。控制電路中包括PLC的I/O接線和自動、手動部分的詳細連接等。電器元件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控制要求選擇按鈕、開關、感測器、保護電器、接觸器、指示燈、電磁閥等。
(5). PLC的軟體設計
軟體設計包括系統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子程序、中斷程序、故障應急措施和輔助程序的設計,小型開關量控制一般只有主程序。首先應根據總體要求和控制系統的具體情況,確定程序的基本結構,畫出控制流程圖或功能流程圖,簡單的可以用經驗法設計,復雜的系統一般用順序控制設計法設計。

Ⅵ plc系統設計的主要內容

1、電源迴路 PLC供電電源一般為 AC85—240V(也有DC24V),適應電源范圍較寬,但為了抗干擾,應加裝電源凈化元件(如電源濾波器、1:1隔離變壓器等)。

2、PLC上DC24V電源的使用各公司 PLC產品上一般都有DC24V電源,但該電源容量小,為幾十毫安至幾百毫安,用其帶負載時要注意容量,同時作好防短路措施(因為該電源的過載或短路都將影響PLC的運行)。

3、外部DC24V電源 若輸入迴路有 DC24V供電的接近開關、光電開關等,而PLC上DC24V電源容量不夠時,要從外部提供DC24V電源;但該電源的「—」端不要與 PLC的 DC24V的「—」端以及「COM」端相連,否則會影響PLC的運行。

4、輸入的靈敏度各廠家對PLC的輸人端電壓和電流都有規定,如日本三菱公司F7n系列PLC的輸入值為:DC24V、7mA,啟動電流為4.5mA,關 斷電流小於1.5mA,因此,當輸入迴路串有二極體或電阻(不能完全啟動),或者有並聯電阻或有漏電流時(不能完全切斷),就會有誤動作,靈敏度下降,對 此應採取措施。另一方面,當輸入器件的輸入電流大於PLC的最大輸入電流時,也會引起誤動作,應採用弱電流的輸入器件,並且選用輸人為共漏型輸入的 PLC,Bp輸入元件的公共點電位相對為負,電流是流出 PLC的輸入端。

二、輸出迴路的設計

1、各種輸出方式之間的比較

(1)繼電器輸出:

優點是不同公共點之間可帶不同的交、直流負載,且電壓也可不同,帶負載電流可達2A/點;但繼電器輸出方式不適用於高頻動作的負載,這是由繼電器的壽命決 定的。其壽命隨帶負載電流的增加而減少,一般在幾十萬次至Jl百萬次之間,有的公司產品可達1000萬次以上,響應時間為10ms。

(2)晶閘管輸出:

帶負載能力為0.2A/點,只能帶交流負載,可適應高頻動作,響應時間為1ms。

(3)晶體管輸出:

最大優點是適應於高頻動作,響應時間短,一般為0.2ms左右,但它只能帶 DC 5—30V的負載,最大輸出負載電流為0.5A/點,但每4點不得大於0.8A。

當你的系統輸出頻率為每分鍾6次以下時,應首選繼電器輸出,因其電路設計簡單,抗干擾和帶負載能力強。當頻率為10次/min以下時,既可採用繼電器輸出方式;也可採用PLC輸出驅動達林頓三極體(5—10A),再驅動負載,可大大減小。

2、抗干擾與外部互鎖當 PLC輸出帶感性負載,負載斷電時會對PLC的輸出造成浪涌電流的沖擊,為此,對直流感性負載應在其旁邊並接續流二極體,對交流感性負載應並接浪涌吸收電 路,可有效保護PLC。當兩個物理量的輸出在PLC內部已進行軟體互鎖後,在PLC的外部也應進行互鎖,以加強系統的可靠性。

3、「GOM「點的選擇不同的 PLC產品,其「COM」點的數量是不一樣的,有的一個「COM」點帶8個輸出點,有的帶4個輸出點,也有帶2個或1個輸出點的。當負載的種類多,且電流 大時,採用一個「COM」點帶1—2個輸出點的 PLC產品;當負載數量多而種類少時,採用一個「COM」點帶4—8個輸出點的PLC產品。這樣會對電路設計帶來很多方便,每個「COM」點處加一熔絲, 1—2個輸出時加2A的熔絲,4—8點輸出的加5—10A的熔絲,因 PLC內部一般沒有熔絲。

4、PLC外部驅動電路對於 PLC輸出不能直接帶動負載的情況下,必須在外部採用驅動電路:可以用三極體驅,也可以用固態繼電器或晶閘管電路驅動,同時應採用保護電路和浪涌吸收電 路,且每路有顯示二極體(LED)指示。印製板應做成插拔式,易於維修。

PLC的輸入輸出布線也有一定的要求,請看各公司的使用說明書。

Ⅶ plc應用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PLC控制系統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產品的質量和企業的生產效率,因此,在設計PLC控制系統時要全面了解被控對象的機構和運行過程,明確動作的邏輯關系,同時力求使控制系統簡單、經濟、使用及維護方便,並保證控制系統安全可靠。

plc應用系統設計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 深入細致地了解和分析被控對象的控制要求,確定輸入,輸出設備的類型和數量。

  2. 根據輸入/輸出設備的類型和數量,確定PLC的輸入/輸出點數,並選擇相應點數的PLC機型

  3. 在硬體設計中要合理分配輸入/輸出點數,控制台/控制櫃的設計和選擇,操作面板的設計,並繪制PLC控制系統輸入/輸出端子接線圖。

  4. 系統軟體設計,就是根據控制要求繪制工作循環圖或狀態流程圖,並編寫用戶程序。

  5. 將用戶程序輸入到PLC內部存儲器中,進行程序調試。

  6. 調試過程結束,整理技術資料,投入使用。

PLC控制系統設計的方法

翻譯法:將繼電器電路圖「翻譯」成梯形圖,即用PLC的外部硬體接線和梯形圖軟體來實現繼電器系統的功能,習慣上稱為翻譯法。

  • 翻譯法用於將簡單的控制線路改造為PLC控制,對於較復雜的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僅用翻譯法反而麻煩,這時往往與其它方法結合,翻譯法可用於整個控制系統中的某一局部控制器。

經驗設計法:是在一些典型電路的基礎上,根據被控對象對控制系統的具體要求,不斷修改和完善梯形圖。

  • 這種PLC梯形圖的設計方法沒有普遍的規律可以遵循,具有很大的試探性和隨意性,設計所用的時間/質量和設計的經驗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又叫經驗設計法。

PLC程序的邏輯設計法:邏輯設計法就是應用邏輯代數以邏輯組合的方法和形式設計電氣控制系統,邏輯設計法的理論基礎是邏輯函數,而繼電接觸控制的本質是邏輯線路,因此,從本質上來說,電氣控制線路是一種邏輯電路,可用邏輯函數表示。

Ⅷ plc控制系統設計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PLC控制系統設計步驟一個需要以下七個:
1. 系統設計與設備選型
a. 分析你所控制的設備或系統。PLC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統。這個系統可能是單個機器,機群或一個生產過程。
b. 判斷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入輸出點數是否符合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點數要求。(選型要求)
c. 判斷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復雜程度,分析內存容量是否夠。
2. I/O賦值(分配輸入輸出)
a. 將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入信號進行賦值,與PLC的輸入編號相對應。(列表)
b. 將你所要控制的設備或系統的輸出信號進行賦值,與PLC的輸出編號相對應。(列表)
3. 設計控制原理圖
a. 設計出較完整的控制草圖。
b. 編寫你的控製程序。
c. 在達到你的控制目的的前提下盡量簡化程序。
4. 程序寫入PLC
將你的程序寫入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5. 編輯調試修改你的程序
a.程序查錯(邏輯及語法檢查)
b.在局部插入END,分段調試程序。
c.整體運行調試
6. 監視運行情況
在監視方式下,監視一下你的控製程序的每個動作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返回步驟5,如果正確則作第七步。
7. 運行程序(千萬別忘記備份你的程序)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