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的步驟
A.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課後反思。其中教學過程裡面又包括導入環節,新知呈現環節,操練環節,知識拓展與鞏固環節,再加上總結環節。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拓展資料:
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
前期分析、教學目標編寫、教學過程設計(學習環境設計——情境、資源、媒體、課程組織形式;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順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學習方式)、教學設計形成性評價與實施、教學設計總結性評價。
B. 編寫教案應包括哪幾個主要環節
編寫教案應包括: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獲、改進方法)
拓展資料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
《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贊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後拿來實施。」
C. 寫教案要幾個步驟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八.作業處理(說明如何布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2.怎樣進行,復習那些內容?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怎樣提出問題,如何逐步啟發、誘導?
3.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詳細步驟安排,需用時間。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樣進行,誰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時間?
(四)歸納小結
1.怎樣進行,是教師還是學生歸納?
2.需用多少時間?
(五)作業安排
1.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釋?
D. 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
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
1.教材分析(課程分析):分析本節課在教材中(整本書和相應的單元)的地位和作用,對內容進行基本解讀,對內容的重點和深淺等進行分析。
2.教學對象(學情分析):具體分析所任教班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情況,及學生對本次課的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風格等。
3.教學目標(學習目標):根據該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材的要求具體分析,設定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新課程講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張熊飛教授也講三維目標(知識、能力、品德)。
4.教學重點、難點及其解決策略:突破教材,來確定學生在學習本次課時的重、難點知識點,並提出解決的辦法和途徑。
5.教學思路(設計思路):為實現教學目標的而選擇何種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能達到的預期教學效果。
6.媒體使用:說明要調用什麼媒體,怎樣調用。
7、課時安排:說明要安排幾個課時
7.教學過程(教學步驟):教學的整個流程,或授導式的或探究式的。
8.教學流程圖:用圖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課的教學過程。
9、教學反思:教學完成之後,對教學進行得與失等方面的思考,是教學總結和提高的重要舉措。
E. 教學設計流程
1、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
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2、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
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3、以系統方法為指導。
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4、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
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5)教學設計的步驟擴展閱讀: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教學的方法從理論上講,應當是有無數種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常是以講授法為主,不能事事都要學生去活動、去體驗。同時還有討論法、發現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實驗法、導學法、輔導法、談話法、陶(táo)冶(yě)法、任務驅動法、交流法、互動法、練習法、開放方式教學法等。在教案中可以寫出本節課中,使用的幾種主要教學方法。
只要在動詞、形容詞後面加上「性」、「員」、「手」、「度」、「著」、「家」、「法」、「主義」、「思想」等字詞,都會變成名詞。
如果在動詞、形容詞後面加上一個「法」字,立即就會變成名詞,就是一種教學「方法」了。
在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可能會使用了許多的「教學方法」,只不過是沒有認真地進行總結、歸納、梳理,上升到理論而已。
凡事不能偏頗,追風一哄而上。主題活動的教學方法很好,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學方法,不能事事都要學生去活動、去體驗、去感受、去歸納、去總結,這樣會浪費學生大量的寶貴時間。
F. 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
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是:首先進行「學習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學習內容分析」和「學生特徵分析」兩個方面的內容;然後進行「學習目標的闡明」,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媒體的選擇和利用」;接著依次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設計)成果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最後根據評價結論對教學設計的前期工作進行修改完善。 在教學設計過程的模式中,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生特徵、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構成 教學設計的五大基本要素。 ⑴從學習的需求分析開始,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期望水平之間的差距。這樣以解決「為什麼」及「學什麼」和「教什麼」的問題。 ⑵教師需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和進行學生特徵分析,考慮課程、單元及課時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安排,考察學生在進行學習之前,關於學習內容具有什麼知識和技能,即對學生初始能力的評定,了解學生的一般特徵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和態度。⑶ 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即學生通過學習應該掌握什麼知識和技能。 ⑷確定教學策略,考慮如何實現學習目標或教學目標的途徑,解決「怎麼學」和「怎麼教」的問題,其中應考慮教學媒體的選擇和應用,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媒體或教學資源。 ⑸對學和教的行為做出評價,在行為評價時,一方面要以目標為標准進行評價,另一方面評價提供了關於教學效果的反饋信息,從而對模式中所有步驟作重新審查,特別應檢驗目標和策略方面的決定。 對於教學設計過程模式的理解,應該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將整體性的教學設計過程分解為諸多要素,主要是為了便於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並掌握和發展整個教學設計過程的技術。因此在實際設計工作中,要從教學系統和整體功能出發,保證「目標、學生、策略、評價」四要素的一致性,使各要素相輔相成,產生整體效應。 二是應該認識到我們所設計的教學系統是開放的,教學過程是動態過程,涉及到的如環境、學生、老師、信息、媒體等各個因素也都是處於變化之中,因此教學設計工作具有靈活性的特點。在利用模式設計教學時,應根據不同情況的要求,針對不同的實際問題,決定設計步驟,確定從何入手,重點解決哪些環節的問題,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工作。
G. 教學設計一般主要包括 ( )等步驟.
教學設計的主要環節有哪些?教學設計的幾個主要環節:1、分析教學內容2、學習者分析(學生)3、教學重點、難點分析4、教師分析5、教學策略的分析6、教學評價的設計
想要在教學設計方面更近一步的老師可以了解下繼教網舉辦的教學設計指導師培訓班,網路教學設計指導師,第一頁第一條信息。
H. 教學設計的八個步驟
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8)教學設計的步驟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I. 教學設計一般主要包括 ( )等步驟.
正確答案選:「B」。
A沒有確定評價內容
C確定的就是評價內容而不是程序
D也沒有確定評價內容
拓展資料: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