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技術方案
A. 什麼是規劃設計方案
再進入實際詳細設計和建設之前,要進行城市或者某個區域的功能分析,有多少人進入使用,風格定位,交通流量,長遠發展前景的分析成果,就是規劃設計方案。總體規劃階段的方案比較籠統和趨向於概念化,然後是控制性規劃,需要確定一下參數,再然後是修建性規劃,就是要追對實際實施的了,要有可行性了。
拓展資料:
方案設計是設計中的重要階段,它是一個極富有創造性的設計階段,同時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它涉及到設計者的知識水平、經驗、靈感和想像力等。方案設計包括設計要求分析、系統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設計幾個過程。
該階段主要是從分析需求出發,確定實現產品功能和性能所需要的總體對象(技術系統),決定技術系統,實現產品的功能與性能到技術系統的映像,並對技術系統進行初步的評價和優化。設計人員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經驗,選擇合理的技術系統,構思滿足設計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建築有不同的風格,當然,園林也會有不同的風格。但我這里所說的「園林風格」並不僅僅是指同事口中的「風情園林」,更多的是指其所處的地域的整體環境的特色。如中國皇家園林有它自己獨有的「風格」,西方皇家園林也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蘇州私家園林有它自己獨有的「風格」,西方的私家庭院也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
在這些「風格」的背後有著很多的載體的支撐,這些載體包括地理因素、歷史背景、宗教背景、建築物的特色、人文特色……所以,這些「園林風格」所體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其所處的地域的整體環境(景觀)特色。
方案的正文一般有兩種寫法:一是常規寫法,即按「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及「要求」幾個部分來寫,這個較固定的程序適合於一般常規性單項工作;二是變項寫法,即根據實際需要加項或減項的寫法,適合於特殊性的單項工作。但不管哪種寫法,「主要目標」、「實施步驟」、「政策措施」這三項必不可少的。
實際寫作時的稱呼可以不同,如把「主要目標」稱為「目標和任務」或「目標和對策」等,把「政策措施」稱為「實施辦法」或「組織措施」等。在「主要目標」一項中,一般還要分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實施步驟」一般還要分基本步驟或階段和關鍵步驟,關鍵步驟里還有重點工作項目;「政策措施」的內容里一般還要分「政策保證」、「組織保證」和「具體措施」等。
方案也可以是下級或具體責任人為落實和實施某項具體工作而形成的文件,然後報上級或主管領導批准實施。寫法要求同上。
B. 技術設計書與技術方案的區別,技術設計書應如何編寫、大綱應包括哪些
相同之處都可以說都是一種計劃plan,從我們行業來說技術方案更多的是建議性的,高的期望,是理想狀態下的一個計劃,但是設計書是實際幹活時候的最低要求和標准,項目完成後就是根據設計書裡面的標准來進行驗收的。
1
項目概況_
1
2
需求分析_
8
3
設計依據_
19
4
現有數據情況分析_
24
5
建設內容_
35
6
總體設計_
41
7
技術設計_
50
8
預期成果及形式_
90
9
保障措施_
93
10
進度安排_
101
11
項目經費_
102
12
附件
103
C. 網站的設計方案要怎麼寫
對項目背景和市場進行分析,規劃市場定位,確定目的及功能,進行技術可行性分析,測試與維護。
D. 請問建築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建築技術設計三者有什麼區別呢
指要完成總平面圖,標明建築物的位置,朝向,層高,層數,功能,出入口示專意,附屬屬房屋和地下工程位置,道路紅線與城市道路的關系,周邊建築及功能,層數,耐火等級,建築周圍的規劃和綠化等,
構成房屋的平面圖,立面圖,及剖面圖,標注建築的主要尺寸,包括開間,進深,外廓尺寸,層高,總高度,房間的使用功能,主要房間的使用面積,防火分區,及相應的設備系統,部分房間的傢具及布置方案,建築外觀效果圖,
工程概算書,根據建築方案的具體情況,按照工程有定額,制定工程概算書,供業主參考,
文字說明,主要有二個方面,第一是房屋的經濟技術指標,設計的構思與意圖,結構方案和構造方案的構想,主要設備的類別和選擇,第二為建築設計防火專篇。
E. 系統設計的方案
應用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統軟體 Arc View GIS 進行二次開發的過程是一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系統工程。為了使開發的系統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就必須針對組織、機構管理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特點,根據軟體工程思想,採用科學的開發步驟和技術,對系統開發建立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和協調,應用 Arc View GIS 進行系統開發和實現的階段和過程見表 3. 1。
表 3. 1 應用工具型 GIS 進行二次開發的階段和過程
F. 畢業論文的設計方案和技術路線怎麼寫
你好
研究思路、研究、技術路線實施步驟
1、研究——確定研究課題
切科研究始於問題——問題即課題;教即研究(掌握重要否則研究);進步與即
教育科研課題主要源於兩面:
A.實踐源——客觀存或潛教育實際問題教育教實踐本身存問題
教育教與其外部矛盾(教師與家、教師與校、校與社、教育與社發展)
B.理論源——現教育理論所揭示問題及理論體系空白矛盾點(例《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冷思考》文產程)
2、進行研究課題論證
我既已選定課題我必須課題所情況進行全面解解課題目前外、內研究情況包括研究已取存問題解課題所屬理論體系等等課題全面解使我研究程少走彎路確立研究主攻向我說:知知彼百戰百勝
課題進行論證呢論證課題主要弄清幾問題:
A.所要研究問題性質類型問題
B.要研究問題具現實意義理論價值(即理論預計哪些突破)
C.要研究問題目前已哪些研究研究向
滿意請採納
G. 總體方案設計是什麼意思
需要進行專家評來審時,企業應准源備相關設備的總體技術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產品概述;2、設計依據與執行標准;3、系統組成和功能框圖;4、系統硬體、軟體結構;5、系統支持業務;6、介面及兼容性;7、性能和技術指標;8、系統組網能力;9、可靠性設計及環境適應性;10、操作維護管理。詳見《電信設備進網專家評審管理規定》
總體設計部設計的是系統的總體,系統的總體方案和實現它的技術途徑,並通過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經濟論證,確保項目在規劃、設計、製造和運行各個階段,總體性能最優。這樣可以避免因規劃、研製和運用的缺陷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
摘自網路。
H. 匯總技術方法與方案設計
(一)匯總原則
依據《農用地分等規程》以及各期技術簡報,制訂甘肅省農用地分等匯總技術方案,保證省級匯總成果「地類不缺少,面積不改變,等別不缺失」。匯總時遵循了以下原則:
1.農用地分等匯總高精度原則
農用地分等匯總必須在盡可能減少數據損失、提高匯總精度的前提下進行,匯總得到的各等別、面積、地類與縣級成果絕對一致,自然質量分、各等指數由落在同一個省級單元的縣級單元圖斑數據進行平均獲得。
2.農用地分等成果平衡原則
市、縣間以及指標區間分等成果應該具備平衡性和可比性,尤其是交界處不能出現跳等現象,如果出現跳等必須要結合實際解釋原因。
3.數據可追溯查詢原則
農用地分等匯總是將縣級成果轉繪到省級單元底圖上,因此,必須建立省級匯總底圖與縣級單元底圖之間分等圖斑的對應關系,進而實現從上到下指數可追溯、面積可追溯和等別可追溯,力保圖上每個圖斑有歸宿,表上每條記錄有來源。
4.農用地分等匯總成果齊全原則
嚴格按照農用地分等匯總要求,完成各類分等成果的匯總,以便今後存檔查詢。
(二)匯總方案設計
2007 年 1 ~ 4 月,項目組根據制圖綜合的原理,制訂了按照縣級分等單元位置進行空間匯總的技術方案。根據此方案的工作思路,首先將 1∶10 萬的分等單元進行投影轉換,按其地理位置對應到 1∶50 萬的分等單元圖上,並且形成了各縣(市、區)投影轉換的控制點成果;接著採用 GIS 空間分析技術建立不同比例尺下分等單元的空間對應關系,將落在 1∶50 萬分等單元圖斑中的所有 1∶10 萬縣級圖斑進行對應掛接,建立了「縣級-省級」分等對應關系表;在此基礎上,將同一個 1∶50 萬圖斑對應的所有 1∶10 萬圖斑中的 3 個等指數進行面積加權平均,最終計算出1∶50 萬分等單元圖的等別,形成了省級匯總的初步成果。
2007 年 4 月,國家檢查組對匯總方法進行指導,發現此前採用的匯總方法將會導致小面積高等別的缺失,因此,自 2007 年 5 月起,項目組調整了匯總方法,對原有的匯總成果進行了整體修正,設計了遵循「地類不缺少,面積不改變,等別不缺失」原則的匯總技術方案。以縣級農用地分等結果為基礎,充分利用 GIS 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建立 1∶50 萬省級分等工作底圖上分等單元與 1∶10 萬縣級分等工作底圖上分等單元的數據關聯。在同一數學基礎下,對省級分等單元對應的若干個縣級分等單元,在盡量保證位置對應的前提下,主要考慮將縣級成果中相同地類、相同等別的圖斑匯總到一個省級分等單元中,最終建立了甘肅省「縣級-省級」分等單元對應關系表。利用 1∶50 萬省級分等單元圖斑對應的所有 1∶10 萬縣級分等單元圖斑的屬性,採用算術平均的方法計算省級匯總分等單元圖斑的3個等指數,得出省級分等單元圖斑的等別。保證1∶50萬省級分等單元結果屬性來源有據,能夠實現圖形、屬性數據的追溯和關聯互訪。
I. 總體技術方案設計內容
13000m科學超深井的總體方案包括以下內容:
——井身結構和套管程序方案;
——鑽進技術方案(取心鑽進、擴孔鑽進和全面鑽進);
——井斜控制方案;
——鑽進施工程序;
——鑽桿柱方案;
——鑽探設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