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技術畢業論文
⑴ 本人軟體工程碩士,寫畢業論文,想寫一個基於J2EE的系統,技術上如何創新加上一些我不知道的技術啊
既然是碩士論文,當然就不能像本科做的那種教科書式的系統。其實一個系統怎回么樣,用多牛X的技術是答其次,反而是你的業務邏輯很重要,就算你不懂struts,spring等等這些亂七八糟的框架,但是你用jsp+javabean寫出一個銀行的系統,你的作品一定是非常優秀,應為你的業務邏輯復雜。技術這東西時常更新,但業務的設計確實學到了就一生受用。所以建議從業務著手,找一些有復雜業務邏輯的系統研究,像框架技術這些合適就用,不要畫蛇添足,反而影響系統的系能。
⑵ 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答辯一般會問什麼問題啊
既然你做的是個商品交易網站,肯定會問你這個交易網站基礎框架,實現原理以及實際可行性。
另外,用的語言是Java,大概會問你關於其他語言與Java的對比。
如果你們對答辯比較重視的話,一場答辯應該會在30分鍾左右,由幾位老師分別提問,所以最好結合你論文里的幾個大欄目作答。
加油,祝你好運!
⑶ 軟體技術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怎麼寫
我可以幫你抄寫的。
論文的基本結構由序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組成。序論、結論這兩部分在提綱中部應比較簡略。本論則是全文的重點,是應集中筆墨寫深寫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綱上也要列得較為詳細。本論部分至少要有兩層標准,層層深入,層層推理,以便體現總論點和分論點的有機結合,把論點講深講透。
⑷ 求軟體技術專業的畢業論文一份~高分求
以前做的系統有幾十頁呢?
對你好像多了啊
⑸ 本人軟體工程碩士,寫畢業論文,想寫一個基於J2EE的系統,請問寫什麼系統可以區分本科和碩士,技術上呢
感覺一個系統的核心還是系統業務邏輯的實現,其次就是在實現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前沿的技術 比如Web Service分布式的實現,Lucene智能檢索,Hadoop大數據處理... 當然也要根據自己業務的需要而合理的選擇,前端可以使用一些JS框架,Jquery,ajax...
⑹ 軟體技術專業的畢業論文用交程序嗎
$標題為 圖書管理系統(初學者版)
$的源碼不知道該發到那個地方
$如果是程序代碼,我可以幫你寫版,
$如果是打字工作權,你還是自己做吧,
$留個Email或者帶著你的問題來找我,
$你會得到一個適用於初學者的免費代碼
$如有進一步需求(查看我的詳細信息),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系,祝你順利畢業.
⑺ 急用畢業論文文獻:一種基於Java技術的網路管理軟體的設計方案 的參考文獻 要近幾年的。。高手們速度了。
魏勇. 一種基於Java技術的網路管理軟體的設計方案[J]. 矽谷,2010,(20):83.
雷明劍. Java Applet技術在網路管理中的研究及應用[D]. 重慶:重慶大學,2007.
許曉寧. Java Native Interface應用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6,(10):295-296,299.
李天科. 基於Web網路管理體系結構[J].農業網路信息,2006,(06):67-69.
丁文學,蔡瑞英. 基於CORBA的XML映射中間件研究[J]. 微處理機,2009,(02):45-48,52.
朱玉,張研. 一種基於Java技術的網路管理軟體的設計方案[J]. 微計算機信息,2005,(14):57-59, 157.
以上應該差不多了,一篇論文至少要有3-5條參考文獻。
⑻ 求:計算機軟體畢業論文[5000字]以上
論信息時代的學校網路教學
摘要:本文從信息時代對人才素質結構的要求、網路及網路教學的特點出發,分析了學校開展網路教學的重要意義;分析了網路教學的開展給學校教學帶來的新變化、新特點;最後提出了目前開展網路教學的迫切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信息時代,學校教學,網路,網路教學,課堂教學
有人說,多媒體與信息高速公路是推動人類進入信息時代的兩個技術杠桿。網路的發展,尤其是國際互聯網的出現將信息時代的社會細胞(多媒體計算機和掌握了計算機技術的人)連成了一體,實現了人類智慧的連網,並由此創造出全新的網路文化。
不少學校順應時代需要建設了校園網,並連入了互聯網,開始了網路教學的嘗試。開展網路教學有何意義?它對學校教學將會帶來什麼影響?當前開展網路教學應注意些什麼?本文想就這些問題作初步的探討。
一、 開展網路教學是學校教育面臨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
教育是一個產業,其產品的好壞需要社會的檢驗。我們不能脫離社會大環境來討論人才的素質結構及其培養模式。同樣,網路教學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我們對網路教學的討論也必須從信息時代的特點談起。
信息時代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知識膨脹",信息量大;
2、知識更新速度快;
3、人才競爭激烈。
這對信息社會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有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即具備高度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而不應當是只接受知識、只會記憶和背誦前人經驗、不善於創新也不敢於創新的知識型人才。
其實,創新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度、任何民族"進步的靈魂",在信息時代,由於競爭的激烈,對人才的創新素質的要求顯的猶為迫切。
2、培養的人才要學會認知,具有信息的獲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這是信息社會所需人才的最重要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
信息社會知識多、更新快,學習者必須"有選擇地學、不斷地學",想從老師那裡學點知識以"一勞永逸"已經不可能了。"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明智的選擇應該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尋覓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如何利用各種認知手段以不斷獲得新知,使自己與時代同步。
3、具備完善的終身教育體系。
信息的高速更新,一方面需要學習者學會認知,另一方面需要社會構建完善、方便的終身教育體系,使人們可以不受時空限制自由的接受教育、進行知識更新。
4、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同樣由於信息之多、更新之快、人才競爭之激烈,對教育除了有人才素質結構的要求以外,還要求其內容科學、方法優化,使學習者可以優質、高效地接受教育。
綜上所述,信息時代一方面對教育的產品即人才的素質結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對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機會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計算機和網路,我們步入信息社會,同時,計算機和網路也為信息時代的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寬頻網路與伺服器及多媒體計算機相連,具有以下特點: